瑜伽文化小史

瑜伽文化小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巢巍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青年齣版社
ISBN:978751534746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8579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08
字數:100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65組問答厘清“瑜伽是什麼”
★首次將“瑜伽”定義為文化復閤體
★著名印度文化學者、《大唐玄奘》電影劇本作者薛剋翹先生傾情作序
★瞭解瑜伽文化的不二版本

內容簡介

☉一本由國人撰寫、真正意義上探討瑜伽文化的著作
☉65組問答厘清“瑜伽是什麼”
☉創造性地提齣瑜伽的三大維度:信仰、思辨、實踐
☉趣味性、可讀性、收藏性“三強”,瞭解瑜伽文化的不二版本
☉特種紙全彩印刷,燙金工藝,願這本小書展開在您麵前時,如蓮綻放

作者簡介

巢巍,江蘇常州人,北京大學印度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印度聖雄甘地國際印地語大學中印比較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博士後。參與國傢重大文化交流工程“中印經典和當代作品互譯”齣版項目。曾在數傢大型國企及外資企業擔任駐印經理,對南亞地區宗教、政治、經濟和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和見解。創辦南亞之翼文化交流中心,積極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精彩書評

★★由於瑜伽的曆史悠久,內涵豐富,道理深邃,初涉者難免迷濛。巢巍先生此書,深入淺齣,由古及今,由錶及裏,各種知識熔於一爐,各種信息萃於一鼎,可品可嘗,可讀可想。
——薛剋翹(著名印度文化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員、《大唐玄奘》電影劇本作者)

目錄

巢巍瑜伽讀本序(薛剋翹)
自序:追本溯源話瑜伽

第一章 瑜伽的起源及原始階段(公元前6世紀之前)
1. 何謂瑜伽? 002
2. 瑜伽起源於何時何地? 004
3. 現存最古老的瑜伽文物是什麼? 008
4. 瑜伽是如何産生的? 009
5. 最早記載瑜伽的是哪部文獻? 011
6. 瑜伽和宗教有什麼關係? 016
7. 如何理解“宗教性瑜伽”的含義? 020
8. 宗教性瑜伽形成的標誌是什麼? 021
9. 《薄伽梵歌》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024
10. 什麼是業瑜伽? 029
11. 如何達成業瑜伽? 033

第二章 宗教性的瑜伽(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2世紀)
12. 什麼是智瑜伽? 034
13. 怎樣理解“梵我閤一”? 037
14. 如何達成智瑜伽? 040
15. 什麼是信瑜伽? 043
16. 如何達成信瑜伽? 046
17. 業瑜伽、智瑜伽和信瑜伽之間有什麼關係? 048

第三章 哲學性的瑜伽(公元前2世紀—公元6世紀)
18. 瑜伽和哲學有什麼關係? 050
19. 如何理解“哲學性瑜伽”的含義? 051
20. 哲學性瑜伽成熟的標誌是什麼? 053
21. 《瑜伽經》中講述的瑜伽是什麼樣的? 055
22. 《瑜伽經》中的世界觀是怎樣的? 057
23. 《瑜伽經》中是如何調和瑜伽與宗教之間關係的? 059
24. 《瑜伽經》中的八支是什麼意思? 061
25. 持戒包含哪些內容? 063
26. 勸戒包含哪些內容? 065
27. 持戒和勸戒之間有什麼關係? 067
28. 怎樣理解坐法的含義? 069
29. 怎樣理解調息的含義? 072

第四章 實踐性的瑜伽(公元6世紀—公元19世紀)
30. 怎樣理解製感的含義? 074
31. 坐法、調息和製感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076
32. 怎樣理解執持的含義? 077
33. 怎樣理解禪定的含義? 079
34. 執持和禪定在修煉中有什麼區彆? 080
35. 怎樣理解三昧的含義? 081
36. 八支瑜伽必須一起修煉嗎? 083
37. 實踐性瑜伽是怎樣産生的? 086
38. 體式化的瑜伽有名稱嗎? 089
39. 《牛護本集》與赫特瑜伽有什麼關係? 092
40. 現存的還有哪些重要的赫特瑜伽典籍? 093
41. 赫特瑜伽發展到現在共有多少種體式? 098
42. 除瞭體式,赫特瑜伽還有哪些修煉內容? 099
43. 在赫特瑜伽理論體係中,對修煉的載體——人體有什麼樣的認識? 101
44. 怎樣理解普拉納的概念? 102
45. 怎樣理解脈的概念? 105
46. 怎樣理解輪的概念? 108
47. 赫特瑜伽對瑜伽的發展産生瞭什麼樣的影響? 116
48. 瑜伽文化是怎樣走嚮國際的? 118
49. 作為將瑜伽帶上世界舞颱的第一人,辨喜在瑜伽的國際化過程中做齣瞭哪些貢獻? 120
50. 辨喜的瑜伽思想有何局限性? 124
51. 作為近代對瑜伽思想進行革命性創新的人,奧羅賓多在瑜伽發展史上做齣瞭哪些貢獻? 127
52. 奧羅賓多的整體瑜伽對瑜伽世俗化的促進作用有哪些? 131
53. 除瞭整體瑜伽,近代瑜伽發展史上還齣現瞭哪種影響巨大的瑜伽? 136
54. 作為阿斯湯加瑜伽的奠基者,剋裏希那瑪查雅在推動瑜伽修煉方式的變革方麵做齣瞭哪些努力? 138
55. 作為阿斯湯加瑜伽的創立者,喬伊斯在瑜伽發展史上做齣瞭哪些貢獻? 144

第五章 國際化的瑜伽(1893年之後)
56. 作為第一位在國際上推廣瑜伽的女性,黛維在瑜伽國際化的過程中發揮瞭怎樣的作用? 149
57. 作為“艾揚格瑜伽”的創立者,艾揚格在現代瑜伽領域有怎樣的地位? 154
58. 作為剋裏希那瑪查雅的兒子,德斯科紮爾是如何繼承父親衣鉢的? 159
59. 還有哪些大師在瑜伽國際化的過程中做齣瞭較大貢獻? 162
60. 瑜伽國際化以來,發展齣瞭哪些新型瑜伽? 168
61. 除瞭瑜伽大師們的努力,還有哪些因素在推動瑜伽國際化的過程中發揮瞭積極作用? 169

第六章 瑜伽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62. 中文“瑜伽”一詞齣現於何時? 174
63. 通過佛教在古代中國傳播的瑜伽是什麼樣的? 175
64. 現代瑜伽是如何在中國傳播的? 178
65. 隨著印度莫迪政府大力推動瑜伽“軟外交”,瑜伽在中國的傳播齣現瞭哪些新動嚮? 181

精彩書摘

  《瑜伽文化小史》:
  眾所周知,印度是宗教的國度。從吠陀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開始,宗教就逐漸在印度社會中占據瞭統治地位,並且對整個印度文化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瑜伽作為印度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避免受到這種影響。
  原始瑜伽在吠陀晚期開始被賦予宗教和哲學的內涵。隨著有關瑜伽的理論內容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逐漸形成瞭若乾不同的瑜伽理論體係。每個理論體係中都講述瞭不同種類的瑜伽,這些不同種類的瑜伽為“瑜伽”這個概念集閤體賦予瞭不同的內涵。
  瑜伽和宗教之間關係的發展是與瑜伽文化中信仰元素的地位演變息息相關的。信仰與瑜伽的融閤大約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當時,居住在高加索和南歐草原一帶的雅利安人開始南下,途徑伊朗和阿富汗,進入印度河流域。他們徵服瞭當地的達羅毗荼人,成為當時社會的主宰力量。雅利安人原本是遊牧民族,信仰自然神。占領印度河流域並定居下來之後,他們一方麵學習農耕知識,另一方麵也大量吸收達羅毗荼人的文化。兩種文化的衝突與融閤産生瞭以吠陀信仰為基礎的吠陀文明,以吠陀文獻中最早齣現的四吠陀為理論來源。信仰産生的過程中,雅利安人把達羅毗荼人的原始瑜伽活動也吸收過來,作為實現宗教信仰和目標的補充。瑜伽自此開始瞭與宗教融閤的漫長進程。
  公元前10世紀中葉,一直占統治地位的吠陀信仰開始發生轉變,逐漸發展成為以吠陀文獻為理論基礎的婆羅門教。在印度河上遊區域站穩腳跟並且穩定瞭統治地位之後,雅利安人開始沿印度河流域逐漸嚮東將自己的統治區域推進至恒河流域。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形態逐漸發生變化,隨著階級的分化和奴隸製的形成和發展,形成並確立瞭印度流傳至今的社會等級製度,即種姓製度。為瞭適應上述變化,雅利安人開始對最初的吠陀信仰進行重大革新,將其轉變為婆羅門教,奉行“吠陀天啓”“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婆羅門教是這一時期印度次大陸上唯一成型的宗教,瑜伽正於此時發展成為婆羅門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開始形成獨立的理論體係。這些闡述瑜伽的理論在一些典籍中得以保留至今。比如在《鷓鴣氏奧義書》中,瑜伽與信仰、正義和真實並列而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德;《石氏奧義書》對瑜伽進行瞭定義,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身心同時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而達到這種境界的根本手段則為瑜伽;《白騾奧義書》講述瞭一些瑜伽的修行方法,並對其作用作瞭神秘主義的說明;《彌勒奧義書》進一步論述瞭瑜伽的修行方法,提齣“六支瑜伽”的說法,即調息、製感、靜慮、執持、觀慧、等持,還對“言傳之梵”和“離言之梵”加以區彆,將實現兩者的統一作為人類的最高目標。
  公元前6世紀,印度思想界開始瞭激烈的鬥爭,齣現瞭與婆羅門教思想相對立的沙門思潮。隨著一係列反對婆羅門教、反對吠陀思想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耆那教)相繼齣現,婆羅門教在一些地區的基礎開始動搖,甚至一度讓齣瞭主導地位。.盡管反對婆羅門教,但佛教、耆那教等對其中的瑜伽實踐內容並沒有排斥,反而努力吸收、融閤、創新,尤其是佛教,最終發展齣瞭佛教文化框架下的瑜伽理論體係。
  為瞭應對佛教等其他宗教的衝擊並徹底壓倒它們,婆羅門教一直在尋求自我的變革與發展。公元7世紀開始,婆羅門教開始嚮印度教轉變。吠陀的權威性被重新確立。在吸收瞭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和思想之後,婆羅門教原有的教義思想逐漸轉變成更易為當時印度社會所接受的理論體係,形成瞭印度教的理論基礎。從本質上說,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一脈相承,當下在印度流行的印度教是由婆羅門教發展而來的。在繼承婆羅門教瑜伽理論的同時,印度教將其進一步發展衍化齣多種各具特色的瑜伽。
  綜上,盡管無法判定瑜伽是否從發源之初就與原始信仰關係密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始瑜伽之後發展齣的諸多瑜伽理論體係或多或少都蘊含信仰的元素,信仰成為瑜伽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

前言/序言

自序:追本溯源話瑜伽
瑜伽,發源於印度,風靡於世界。20世紀50年代,西方首先興起“瑜伽熱”。之後,諸多名流如甲殼蟲樂隊、麥當娜、喬布斯等對瑜伽的推崇更加速瞭瑜伽在歐美的大行其道。到80年代,瑜伽作為一項健身運動已經席捲各國的大小健身房,成為健美界的新寵。隨後,這股“瑜伽熱”又迅速吹嚮東方,形成一股世界性的瑜伽浪潮。瑜伽被視為修身養性的修煉法門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世界各地不斷湧現齣規模不等的瑜伽會館和瑜伽教育機構,同時發展齣各式各樣的新型瑜伽。
在我國,從最初把瑜伽看成強身健體的體操類運動,到把瑜伽當做修身養性的修煉法門,再到如今開始關注瑜伽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人們對瑜伽的瞭解逐步深入。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訪華期間在北京舉行瞭“太極瑜伽相會”中印文化交流活動,四百多名中印太極和瑜伽愛好者在天壇祈年殿廣場聯閤進行瞭中國太極和印度瑜伽錶演。這一盛事將中印兩國最具特色、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古老文化同時展現在世人麵前,進一步引起國人對印度瑜伽的關注,並掀起瞭一股關注瑜伽的熱潮。今天的中國,不僅如京滬穗這樣的超一綫城市遍布各類瑜伽館,就連一些偏遠的山區小縣城也有瞭為數眾多的瑜伽修煉者,一大批介紹瑜伽的書籍陸續麵世。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國內齣版的瑜伽相關著作存在兩方麵的問題:一是專門介紹瑜伽文化的著作質量不盡如人意,或是因為文字過於晦澀、內容過於專業而乏人問津,或是因為概念模糊、知識混淆而令人費解;二是關於瑜伽修煉的書籍過於注重對體式、呼吸、手印等方麵的介紹,缺乏對瑜伽文化內涵的闡釋從而流於錶麵,內容趨同。
鑒於以上現狀,筆者作為一名專於印度文化的印度學研究者,在研究瑜伽文化十餘載之基礎上,萌發瞭將自己的研究心得著書齣版,以期為瑜伽文化研究添磚加瓦以及為眾多瑜伽愛好者釋義說理的念頭。但想要在一本書的體量裏把所有和瑜伽文化相關的內容都呈現齣來是非常睏難的,經過慎重考慮,筆者決定以瑜伽文化的曆史發展為主綫勾勒本書。
瑜伽文化源遠流長,至今已有近五韆年的曆史。在漫長的發展曆程中,瑜伽一詞的含義已經變得極為豐富,成為一個以信仰、思辨與實踐為核心,涵蓋藝術、生理學、心理學、醫學、理療學、體育、道德規範、生活方式等多種元素的復雜的文化集閤體。
瑜伽文化的發源可以追溯至印度河文明時期(約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00年)。這一時期,構成瑜伽文化的三要素——信仰、思辨和實踐均已在印度齣現。無法確定在這一時期三要素之間是否已經産生內在的必然聯係,不過已有的證據錶明,此時三要素在形式上的結閤已經萌芽。在對大自然進行原始崇拜的同時,人們也開始瞭形而上的思考,並尋找升華自身的途徑。此時的一些苦行者會進行打坐冥想的行為,這是瑜伽在修煉方麵的雛形。他們思考自然界的真相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問題,最終認定人與神、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係。這一時期,錶示某種修煉方法或流派的“瑜伽”概念尚未齣現。
“瑜伽”一詞在文字中得到體現始於《梨俱吠陀》,隨後在《阿闥婆吠陀》中也被多次提及。在這些吠陀文獻中,“瑜伽”被用來特指人與神、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結關係。但整個吠陀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都沒有可靠的證據能夠證明此時“瑜伽”一詞已經融閤瞭信仰、思辨和實踐,從而進一步發展成為具備文化內涵的概念。印度河文明時期至吠陀晚期是瑜伽文化的原始形態時期。
“瑜伽”與信仰、思辨和實踐的有機結閤源於吠陀信仰嚮婆羅門教的轉變。當時,婆羅門在構建婆羅門教的理論體係時將“瑜伽”列為該體係中的重要概念並圍繞其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在早期的奧義書中可以看到對“瑜伽”的不同闡釋。隨著探討的進行和深入,信仰、思辨和實踐的內容被相繼融入“瑜伽”,促生瞭自成體係的瑜伽文化。《鷓鴣氏奧義書》中最早齣現對瑜伽的係統闡釋,此時,瑜伽開始呈現齣以信仰為基礎的方法論雛形。之後,信仰、思辨和實踐三者初步完成瞭在瑜伽中三位一體的統一。由此,原本單純地錶示人與神、人與自然之間聯結關係的“瑜伽”被賦予瞭新的內涵,之後逐漸固化瞭其概念,開始被用來指代能使人獲得這種與神、與自然之間的聯結關係的途徑或方法。不過,這一時期的瑜伽文化依然處於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並沒有形成適於廣泛流傳的完善的理論體係,也沒有在信仰、思辨和實踐三要素中錶現齣對某一者的明顯傾嚮。
早期奧義書中的闡述為瑜伽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礎之後,瑜伽文化開始從婆羅門的“學術討論”成果逐漸發展成為普及大眾的文化現象。瑜伽的發展隨之進入經典時期。經典瑜伽時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宗教性瑜伽階段、哲學性瑜伽階段以及實踐性瑜伽階段。經典瑜伽時期的特點是每一階段都有其核心目標、核心經典以及核心內容,並以此為基礎形成瞭偏重點各異的瑜伽體係。
《薄伽梵歌》的齣現標誌著宗教性瑜伽體係的建立,同時也是瑜伽文化開始真正融入印度普通民眾生活的標誌。這部經典是對早期奧義書內容進行綜閤性再加工的産物,它構建瞭以業瑜伽、智瑜伽和信瑜伽為主要內容、以敬神為核心精神、將與神閤一作為至高目標的瑜伽理論體係。《薄伽梵歌》中,“業”“智”“信”被認為是達到最高境界的方法,即通過“業”“智”“信”可以聯結人與神。從內容上來看,這一瑜伽體係極為偏重理論闡述,而在如何修煉方麵隻是略有提及。此瑜伽體係創立的根本目標是宣揚神性以及勸導人們信神、敬神,在其整個體係中對瑜伽原理的闡述最終都指嚮這一目標。在該理論體係中,人與自然的聯結關係逐漸被摒棄,關注的焦點在於如何獲得人與神的聯結。由此,信仰的地位被凸顯,被認為是實現至高目標的終極手段。盡管《薄伽梵歌》中講述瞭三種瑜伽——業瑜伽、智瑜伽和信瑜伽,但實際上,它們三者是三位一體的關係。三種瑜伽各自具備宗教功能,分彆與行法、理論和信仰對應,其中業瑜伽是對宗教行法的闡述,智瑜伽是對宗教理論的闡述,信瑜伽則是對宗教信仰的闡述。三種瑜伽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形成瞭一套為宗教服務的瑜伽體係。《薄伽梵歌》在推動人們接受信仰方麵起到瞭巨大的作用,這使得它最終成為印度教最重要的典籍之一。隨著《薄伽梵歌》的問世,瑜伽文化開始走嚮成熟。
哲學性的瑜伽體係是在《瑜伽經》的作用下發展起來的。這是一種以哲學探索為主要目標的瑜伽體係,根本宗旨是通過講述瑜伽引導人們接受其倡導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知識觀等內容。從本質上來講,《瑜伽經》具有雙重屬性,它既是一本哲學性的著作,也是一部討論瑜伽理論的經文。在其理論體係中,信仰的占比明顯下降,思辨的內容則占據絕對主導。《瑜伽經》全麵、客觀、係統地整理瞭當時印度流行的各種瑜伽理論,通過係統的闡釋,嚮讀者描繪瞭瑜伽的最高境界,並指明瞭修煉至解脫的詳細道路。
不過,這種詳細僅僅停留在精神層麵。《瑜伽經》問世之後,“瑜伽”一詞中“聯結”的含義逐漸隱去,開始專門指代幫助人們達到最高境界的修煉方法。盡管《瑜伽經》中對瑜伽修煉的描述依然比較模糊,但比之宗教性瑜伽已經有瞭一些改善。後人為瞭肯定《瑜伽經》在瑜伽發展史上的地位,將其中所述的瑜伽奉為瑜伽之王,現代人們熟知的“王瑜伽”之名即由此而來。
實踐性的瑜伽體係並不是建立在某一部集大成式的典籍基礎上,而是由多部典籍聯閤奠基而成。此前,無論是宗教性瑜伽還是哲學性瑜伽,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思想性大於實踐性。它們更注重對人們思想的啓濛,如指引人們如何確立信仰、堅持信仰,如何認知自我、認知世界,如何看待自我和世界的關係,探討追求自我解脫的途徑等等,而在具體闡述修煉方法方麵卻並沒有太多建樹,即便有指導人們修煉的步驟,也都過於籠統和簡單。
這樣的情況極大地限製瞭瑜伽的傳播和普及,同時也不利於瑜伽修煉者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探索瑜伽的真諦,因此亟待改變。繼《瑜伽經》之後,更多實踐性的內容被添加到“瑜伽”這一概念之中,諸多以“瑜伽”為名的修煉派彆相繼齣現,甚至在同一瑜伽名稱下發展齣瞭多個既相似又不同的瑜伽修煉體係。這些偏嚮實踐的“瑜伽”大緻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強調冥想、真言和手印的修煉,其代錶是密教瑜伽;另一類則注重體式、呼吸和冥想的修煉,其代錶是赫特瑜伽。隨著佛教的消亡,密教瑜伽在印度逐漸式微,以其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瑜伽派彆也走嚮沒落。另一方麵,由於被加入更多實踐性的內容,且其根植於《瑜伽經》的理論完全符閤印度傳統文化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赫特瑜伽得以興盛起來,體式在其中的占比和重要性逐漸提升。一代代的瑜伽師在不斷發展並完善體式的同時也對體式修煉的載體——人體進行探索。自此,瑜伽發展進入瞭注重體式的新紀元。赫特瑜伽的問世及發展大大增強瞭瑜伽的實踐性,使得瑜伽更易於為大眾所接受、理解和修煉,為瑜伽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一階段是瑜伽從神秘漸趨普及、從理論邁嚮實踐的重要階段。
1893 年是瑜伽發展史上裏程碑式的一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上,辨喜(Vivekananda)發錶瞭一次簡短的演講,主要內容是宣揚印度的宗教和哲學思想,其中就有和瑜伽相關的內容。這是瑜伽第一次走嚮世界,其國際化進程由此開始。隨後,瑜伽的現代化也轟轟烈烈地展開瞭。辨喜宣揚的瑜伽內容和思想引起瞭人們極大的興趣,瑜伽的概念隨之在西方普及開來。在此後相繼齣現的瑜伽大師的努力下,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播和發展,瑜伽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産生瞭極為廣泛的影響。在此期間,以體式為主的赫特瑜伽被進一步發揚光大,發展齣當今世界上廣泛流傳的各種現代瑜伽。這些現代瑜伽依然作為實踐方法被廣為流傳,不同的是,它們不再局限於追求使人獲得解脫的功能,而是更多地作為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修煉方法被人們所知曉。
通過對瑜伽發展曆史的簡短迴顧,可以看到在信仰、思辨和實踐三要素形成並融閤之後,瑜伽文化的側重點經曆瞭由信仰到思辨再到實踐的演變過程,並發展齣種類繁多、各不相同的理論體係。單方麵地理解瑜伽是片麵的。我們應當在瞭解瑜伽文化發展曆史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和發掘隱含在瑜伽修煉背後豐富的文化內涵,以真正掌握瑜伽之真諦和精髓。望本書能為瑜伽文化在中國的進一步普及提供助力。








瑜伽文化小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瑜伽文化小史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瑜伽文化小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瑜伽文化小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瑜伽文化小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