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等教育从业者、研究者 全书虽然只有约十万字,讨论的也基本只是清华大学的改造,但是从这一个侧面可以看到转型期大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从而成为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史料。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务长费孝通50年代的旧作,主要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适应新形势,大学在管理体制、高考、教学、学制、精兵简政、教师转型、医疗互助、互助保险等各个方面进行的改造,从中可以看到政权更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适应新形势的各种举措,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费孝通( 1910-2005),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目录
当前大学种种问题
在大学内设立专业科计划拟议
论考大学
论假期
大学精简节约的标准
大学的改造——迎接一九五〇年
社会学系怎样改造
医疗互助的意义和经验总结
节约定期折实储蓄的意义
我们的大课
加强大学的民主基础——记清华大学的代表会议
附录一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工作总结初稿
附录二 校务委员会今后工作方针
后记
附录
思想战线的一角——清华大学思想总结记
理论与实际一致和课程改革
教育者本身的教育——记首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
开展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精彩书摘
《大学的改造》:
大学工作者立场和思想的改造将具体表现在每一个课程的内容上。换一句话说,课程的改造必然将以立场和思想为出发点。这也是大学改造的基础,因为大学的工作是在学习,而学习是在每一个课程中进行的。如果每一个个别课程没有改造,其他一切学制上和行政上的改造都将成为表面工作,决不能完成大学的新任务。
从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上看,他在同一学期学习若干课程,更经过了若干学期完成他大学的学业,当他离开大学的时候,他应当完成了他进入社会担任一项具体服务工作的准备。为了要使这项准备工作做得好,大学应当根据各个学生的志愿,规定他在校期间的全部学程。学程包括许多有一定次序进行学习的课程。
以往大学的制度根据学术的分门别类,设立学院和学系。一个学生在投考时就得选定院系。每系规定若干必修课程和若干选修课程。每一课程又根据授课、试验、实习、自修等所需时间规定学分数目。全部学程有一定学分数额,修满若干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就在这种轨道上进行学习。
这里值得我们提出来讨论的问题很多:首先是这种根据院系来规定学生学程的制度是否能有效的生产在具体社会服务工作上能胜任愉快的人材?这问题的提出显然牵涉到“分院分系的原则”。以往大学多少是以从事“纯粹学术”为任务的,因之着眼于学术本身的绵续。师生相承,颇有衣钵传袭的风味,也可以说是经院作风的遗留。这里更加上宗派门户的传统,院系之间壁垒重重,形成了学术界的小圈子。在这种制度中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是留校教书,继承这个衣钵;一出象牙之塔,就会发生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现象。
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上所需的知识并不依学术本身的分门别类来作界限的,尤其在工业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很少专门性的职务,所以依院系基础来规定的学程很成问题。如果今后大学的任务是在生产能供给建设需要的人材,怎样来重行规定学程的原则必须彻底加以修正了。
……
大学的改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