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大傳

唐太宗大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黃中業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717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9920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5
字數: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法國著名的曆史學傢格魯塞說:“由於唐太宗的豐功偉績,一個不可預知的中國,一個英雄史詩的中國,並改寫瞭幾韆年來一直延續著的文明史。” 硃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本書以時間為序,運用比較豐富的資料,對唐太宗隨李淵發動“晉陽起兵”到創立“貞觀之治”曆史的各個方麵,包括他一生的軍事、政治活動和思想作風及宮闈生活等,都作瞭詳細的敘述,評價瞭他在曆史上的功績與作用,也探討瞭當時的社會狀況與階級關係。

作者簡介

  黃中業,曾任吉林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漢高祖劉邦轉》《秦始皇嬴政傳》《唐太宗李世民傳》《隋文帝楊堅傳》《開元盛世:天下輻輳》《戰國盛世》《論衡選譯》等。

目錄

第一章 留守次子 勸父起兵

一、貴族之傢的英俊少年

二、隋朝末年的天下大亂

三、李淵升任為太原留守

四、李世民與長孫氏成婚

五、解雁門之圍嶄露頭角

六、晉陽起兵的前前後後

七、西取長安的軍事行動

八、唐王朝的建立


第二章 統一天下 秦王功最

一、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

二、剪滅薛舉父子

三、擊敗劉武周

四、大戰王世充

五、生擒竇建德

六、討伐劉黑闥

七、天下統一

八、傑齣的青年統帥


第三章 貴為天子 立章建製

一、兄弟三人矛盾的由來

二、東宮與秦王府的明爭暗鬥

三、玄武門之變

四、安定內外局勢

五、任免朝廷官吏

六、三省六部製度的確立

七、“並省官員”

八、完善府兵製度

九、分封之議

十、修《氏族誌》


第四章 偃武修文 以史為鑒

一、文學館十八學士

二、重整弘文館

三、尊孔崇儒

四、注釋經書

五、興辦學校

六、大興禮樂

七、抑佛崇道

八、“以古為鏡”

九、設館修史


第五章 靜民務農 發展經濟

一、靜民務農

二、吞食蝗蟲

三、勸課農桑

四、均田墾荒

五、輕徭薄賦

六、增殖人口

七、義倉備荒

八、興修水利

九、年豐榖賤


第六章 修定唐律 健全法製

一、“寬仁慎刑”與“禮法閤一”

二、“斷罪引律令”

三、“法令不可數變”

四、“用法務在寬簡”

五、《貞觀律》是一部體係完備的封建法典

六、“法者非朕一人之法”

七、“死刑五覆奏”

八、“考滿不承,取保放之”

九、“誣告謀反及大逆者斬”

十、“官吏貪濁必無赦免”

十一、“彈糾不避權貴”

十二、重視以經濟立法處理經濟案件

十三、重視以民事立法處理民事案件

十四、唐太宗守法舉例

十五、“斷死刑天下二十九人”


第七章 任賢納諫 君明臣忠

一、“緻安之本,惟在得人”

二、“惟求其纔”,“纔行俱兼”

三、知人善任,完備科舉

四、賢相輩齣,一代英傑

五、廣開言路,鼓勵直諫

六、兼聽則明,從諫如流

七、魏徵直諫,太宗一鏡

八、健全封駁,尊重諫官

九、太宗納諫有難

十、貞觀人纔之盛


第八章 統一邊疆 政策開明

一、平定東突厥

二、平定薛延陀

三、平定吐榖渾

四、與吐蕃和親

五、平定高昌等西域諸國

六、開明的民族政策


第九章 漸不剋終 輕用民力

一、侍禦史馬周的上疏

二、魏徵上《漸不剋終疏》

三、修建宮殿

四、意欲封禪

五、東徵高麗


第十章 廢立太子 臨終遺言

一、承乾荒淫

二、魏王受寵

三、太子謀反

四、立儲有難

五、晉王得立

六、教戒太子

七、長孫皇後

八、擅長書法

九、喜好畋獵

十、臨終遺言

附錄 唐太宗大事年錶

精彩書摘

第四章 偃武修文 以史為鑒

貞觀初年,唐太宗同大臣們討論治理國傢的方針大計,有人認為“宜震耀威武,徵討四夷”,惟有魏徵主張“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唐太宗以史為鑒,采納瞭魏徵的主張,為治理國傢製定瞭一條正確的路綫。

一、文學館十八學士

自晉陽起兵到平定山東,李世民統帥大軍取得瞭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武德四年(621),李世民率東徵大軍凱鏇迴到長安,唐高祖為錶彰李世民的功勞,以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開天策府。當時,統一天下的戰爭已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李世民“以海內浸平”,開始把興趣由崇尚軍事轉嚮到以文治國方麵。於是,在秦王府的宮西“開文學館,召名儒十八人為學士,與議天下事”(《新唐書`儒林列傳序》)。所謂十八學士的組成,有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顔相時,谘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於誌寜,軍谘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等,共十八人。這些人大都是秦王府的官員,在文學館中是“並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李世民將十八學士分為三組,輪流在文學館值宿上班。所謂“更日值宿”錶明,這些文學館的兼任學士,他們一般是白日處理他們本職的工作,公務之餘或晚上在館內研讀經史,同時為李世民提供谘詢。

李世民在文學館內為這些學士提供豐盛菜肴,“恩禮優厚”,對這些學士們甚為尊重。李世民在朝請或處理公事後,稍有餘暇便來到館中,與各位學士們“討論文籍”(《資治通鑒》捲189),往往是夜半的時候,他纔肯離館寢息。李世民又令閻立本為學士們圖像,由褚亮為之撰寫贊詞,號《十八學士寫真圖》。“士大夫得預其選者,時人謂之‘登瀛州’”(同上。傳說瀛州有蓬萊,方丈、瀛州三位仙人,以此來比喻入選為學士猶如成仙)。

李世民所設置的文學館,館中的學士即是秦王府中的主要文職官員,實際上是他的智囊團,而房玄齡、杜如晦則是這個智囊團中的首席顧問。正是這個智囊團同秦王府中的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等一批猛將們,一文一武,輔佐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取得成功,李世民本人也因此而登上瞭皇帝的寶座。

二、重整弘文館

文學館畢竟是秦王府屬下的一個機構。待到武德九年(626)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時,原弘文館的學士職務上變動很大,有的已擔任政府中的重要職務。秦王成瞭大唐皇帝,秦王府與文學館作為機構也完成瞭它的曆史使命。為瞭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唐太宗於九月在弘文殿左側設置弘文館,貞觀三年又將館址移至納義門西。

弘文館設置之初,唐太宗將經、史、子、集四部書二十餘萬捲納入館中,同時“精選天下文學之士”如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歐陽詢、蔡允恭、蕭德言等人,如同文學館學士那樣,仍然是“以本官兼學士”,令他們“更日宿值”。唐太宗在聽朝、處理公務的閑隙,便將這些學士們引入內殿,講論古今中外的“前言往行,商榷政事”,往往是到夜半時分,纔肯休息。同時,又選取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充任弘文館學士。

弘文館的職責,據《唐六典》記載是:“或典校理,或司撰著,或兼訓生徒。”事實上,弘文館絕非是一個單純的學術機構,所謂“講論前言往行,商榷政事”錶明,同文學館一樣,弘文館及其學士,仍然有為唐太宗製定方針政策提供谘詢的職責;弘文館學士可以參加議定禮儀、律令及朝廷各項製度。《新唐書`儒學列傳序》說:唐太宗“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引內學士番宿更休,聽朝之閑,則與討古今,道前王所以成敗,或日昃夜艾,未嘗少怠”。

元代史學傢鬍三省對唐太宗設置文學館、弘文館一事曾評論說:“唐太宗以武定禍亂,齣入行間,與之俱者,皆西北驍武之士。至天下既定,精選弘文館學士,日夕與之議論商榷者,皆東南儒生也。然欲守成者,捨儒何以哉!”

鬍三省所說的東南儒生,即指越州餘姚人虞世南和杭州錢塘人褚亮。據《舊唐書`虞世南傳》記載,貞觀七年,世南轉任秘書監,“太宗重其博識,每機務之隙,引之談論,共觀經史。……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心存規諷,多所補益。太宗嘗謂侍臣曰:‘朕因暇日與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嘗不悵悵,其懇誠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唐太宗於即位後立即設置弘文館、與弘文館學士“商榷政事”的事實錶明,他是何等地重視發揮文學之士對治理國傢的重要作用。

三、尊孔崇儒

自漢武帝罷黜百傢、獨尊儒術以來,儒傢學說一直被封建統治階級奉為治國安民的指導思想。唐王朝建立之初,於武德二年(619)六月戊戌日,唐高祖詔“令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四時緻祭,仍博求其後”。武德七年,唐高祖至國子學,釋奠於先聖、先師。武德九年,封孔子的後代為褒聖侯。

唐太宗即位後,對儒學和儒傢創始人孔子尤為尊崇。貞觀二年六月,唐太宗說:“梁武帝君臣惟談玄空,侯景之亂,百官不能乘馬。元帝為周師所圍,猶講《老子》,百官戎服以聽。此深足為戒。朕所好者,惟堯、舜、周、孔之道,以為如鳥有翼,如魚有水,失之則死,不可暫無耳。”

唐太宗認為孔子的學說對於他來說“如鳥有翼,如魚有水,失之則死,不可暫無”。這一比喻足以說明,他是把儒傢學說奉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的。貞觀二年,唐太宗采納房玄齡等人的建議,“乃罷周公,升孔子為先聖”,專門設置瞭孔子廟堂,以孔子為先聖,以顔迴為先師。據《貞觀政要`崇儒學》記載:“貞觀二年,停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於國學,稽式舊典,以仲尼為先聖,顔子為先師,兩邊俎豆,乾戚之容,始備於茲矣。是歲,大收天下儒士,賜帛給傳,令詣京師,擢以不次,布在廊廟者甚眾,學生通一大經以上,鹹得署吏。”貞觀十一年,唐太宗又詔令尊孔子為宣父,在兗州特設廟殿,令二十戶民傢維持供養。

為尊孔崇儒,唐太宗褒揚前代的儒學大師,“詔前代通儒,梁:皇侃、褚仲都;周:熊安生、瀋重;陳:瀋文阿、周弘正、張璣;隋:何妥、劉炫等子孫,並加引擢”。除瞭給予前代儒學大師的子孫以蔭官的待遇外,唐太宗又尊崇先聖以來的經學大師,於貞觀二十一年,“詔左丘明、蔔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嚮、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玄、服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範寜二十一人《新唐書`禮樂誌》《舊唐書`禮儀誌》作“二十二人”,多齣賈逵一人。,用其書,行其道,宜有以褒大之,自今並配享孔子廟廷”。

上列配享於孔子廟廷的曆代儒學大師,以漢代居多。其中既有今文學傢,又有古文學傢。所褒揚的前代名儒,既有“北學”學派,又有“南學”學派的代錶人物。可見,唐太宗對於漢代以來經學上的學派之爭已不感興趣。在天下大一統的新形勢下,他是主張對經學上的各傢學派兼收並蓄,各取所長,為繁榮唐代經學、建設太平盛世服務。

四、注釋經書

經書是經學的載體,當時的所謂“經部”書籍,除瞭孔子所編定的經書原文之外,亦包括孔子以來曆代儒學大師們的注釋與解說。自南北朝以來,從經學本身的發展來說,與社會分裂局麵趨嚮統一相一緻的是,在經學上也齣現瞭“南學”與“北學”相融閤的趨勢,齣現瞭像劉焯、劉炫那樣的“學通南北、博極古今”(《北史`儒林列傳序》)的經學大師。

然而,由於隋朝末年的社會動亂,圖書典籍其中包括儒傢經典,散亂佚失甚多。武德四年五月,王世充於洛陽齣城嚮李世民投降,李世民率大軍入洛陽宮城,“命記室房玄齡先入中書、門下省,收隋圖書製詔,已為世充所毀,無所獲。”據《隋書`經籍誌》記載,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時,唐高祖曾命宋遵貴將東都洛陽的藏書監運長安,不幸在溯河西上時發生翻船事故,圖書“多被漂沒,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目錄》亦為所漸濡”。唐高祖武德年間,“時承喪亂之餘,經籍亡逸,德棻奏請購募遺書,重加錢帛,增置楷書,令繕寫。數年間,群書略備”。這些記載錶明,唐高祖在位時,收集散失經書的工作已取得瞭很大的成績。

唐太宗即位後立即設置弘文館,並著手對徵集上來的圖書進行整理。貞觀二年,魏徵遷秘書監,參預朝政。“徵以喪亂之後,典章紛雜,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數年之間,秘書圖籍,粲然畢備”。這條記載錶明,貞觀初年在秘書監魏徵的主持下,對徵集上來的圖書所進行的整理工作,已經取得瞭初步的成果。

在對圖書典籍初步整理的基礎上,唐太宗尤為重視的是對經部書籍的整理。這不僅因為經書中的理論是他用來治國的指導思想,而且由於科舉考試的需要,盡快地校刊齣一部《五經定本》已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

孔子所整理的《六藝》即西漢以來所說的《六經》,《樂》早已亡佚,隻有《詩》《書》《易》《禮》《春鞦》流傳下來。經秦始皇的焚書,西漢時的經書在篇章字句上,流傳的各本已多所不同;經過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麵,流傳的經書在文字上的差異以及訛、奪、倒、衍之處甚多。唐王朝既已統一天下,用儒傢學說的理論治國,以經書作為科舉考試命題的依據,於是唐太宗於貞觀四年命中書侍郎顔師古來主持這項工作。據《舊唐書`顔師古傳》記載:“太宗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訛謬,令師古於秘書省考訂《五經》,師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復遣諸儒重加譯議,於時諸儒傳習已久,皆共非之。師古輒引晉、宋以來古今本,隨言曉答,援據詳明,皆齣其意錶,諸儒莫不嘆服。於是兼通直郎、散騎常侍,頒其所定之書於天下,令學者習焉。”

顔師古是南北朝時期名儒顔之推的孫子,他稟承傢教和祖訓,在經學上有很高的修養,堪稱貞觀初年的儒學大師。他於貞觀四年受命校刊統一的《五經定本》,曆時兩年有餘,完成瞭對《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左傳》等《五經》的校訂。完稿後,唐太宗召集諸儒討論,提齣很多非難意見,師古都一一予以迴答,“諸儒莫不嘆服”。唐太宗對顔師古齣色地完成這一任務大加贊賞,“稱善者久之”,並於貞觀七年十一月,詔令將《五經定本》頒行天下,“令學者習焉”。

《五經定本》既已頒行天下,對《五經》經文的注釋解說工作便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由於經學內部的學派不同、師承不同,對經書的解釋也相當異歧,不能適應科舉考試的需要,也不利於在政治上統一全國的思想。為解決這種“師說多門”的情況,唐太宗命國子祭酒孔穎達主持這一工作。孔穎達在隋末曾師事於經學大師劉焯,而劉焯又精通南學、北學,穎達嚮劉焯“請質疑滯,多齣其意錶,焯改容敬之”。

在孔穎達的主持下,顔師古、司馬纔章、王、王琰等名儒以及其他人士共二十餘人參加瞭注釋工作,曆時兩年有餘,於貞觀十四年二月終於完成。180捲的《五經》義疏完稿後,唐太宗於詔書中稱贊說:“卿等博綜古今,義理該洽,考前儒之異說,符聖人之幽旨,實為不朽。”將“義疏”改名為“正義”,將《五經正義》“付國子監施行,賜穎達物三百段”。

在注釋工作中,孔穎達等人選取王弼《周易注》、孔安國《尚書傳》、杜預《左傳集解》、《詩》毛傳鄭箋、鄭玄《禮記注疏》,並根據漢魏南北朝以來的舊說和經師們的解釋撰寫而成,“師說多門”“章句繁雜”的弊病得以剋服。《五經正義》是在唐太宗的授意下完成的。它標誌著經學上的南學、北學兩派的融閤,是中國封建社會前期經學的總結,在經學發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正義》的撰寫所遵循的是“疏不破注”的原則,這就難免齣現麯徇注釋文的現象,又往往流於繁瑣;加之參編人員較多,水平與見解不一,部頭較大,因而《正義》的乖謬等弊病亦有很多。參加編撰義疏的太學博士馬嘉運,“駁穎達所撰《正義》”,“以穎達《正義》頗多繁雜,每掎摭之,諸儒亦稱為允當”。因此,唐太宗又下詔“更令詳定”。但是自貞觀十七年始,孔穎達因年老退休而無法主持這項工作瞭。盡管《五經正義》在撰寫中存有一些缺點,唐太宗仍然對孔穎達的功績給予充分的肯定,於貞觀十八年“圖形於淩煙閣,贊曰:‘道光列第,風傳闕裏,精義霞開,掞辭飚起。’”

《五經定本》《五經正義》的撰寫,是中國經學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兩漢以來經學上的一大成就。從此,《五經正義》作為由國傢欽定的經學教科書,直至宋代,一直被奉為科舉取士的標準,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五、興辦學校

唐高祖李淵即皇帝位後,於武德元年五月詔令設置國子、太學、四門生,閤三百餘員,郡縣學亦各置生員。武德七年,唐高祖詔令州、縣、鄉皆設置學校,有明一經以上者,鹹以名聞。高祖親自到國子學,釋奠先聖、先師,詔令王公子弟各就學校。

唐太宗即位後,對學校教育更加重視,學校教育製度日趨完備,中央、州、縣三級學校均已具備相當的規模。中央的學校是國子監,亦稱國學,唐高祖武德年間,國學已增築學捨四百餘間。唐太宗即位後亦多次到國學視察,令國子祭酒、司業、博士講論,賜以束帛,“四方儒生負書而至者蓋以韆數”。貞觀六年(632),國子監作為全國最高學府,下屬的學校除隋時已設置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之外,又增設律學。上述六種學校的學生人數分彆為三百、五百、一韆三百、五十、三十、三十不等。前三種學校分彆接納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入學,後三種學校錄取八品以下的官吏及一般地主傢庭的子弟。據《通典》捲53記載:“貞觀五年,太宗數幸國學,遂增築學捨韆二百間。國學、太學、四門亦增生員,其書、算各置博士,凡三韆二百六十員。其屯營飛騎亦給博士,授以經業。無何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之內八韆餘人,國學之盛,近古未有。”

當時在國學之內,來自四方的儒者數以韆計,連同四周各國派來的留學生,“於是國學之內,鼓篋升講筵者,幾至萬人,儒學之興,古昔未有也”。

國學的組織機構是,國子監作為國傢的教育行政領導機構,置祭酒一員,總管國傢的教育事業,與司業二員一道,是國學最高的正副學官,掌管邦國儒學訓導之政令。國學的六種學校中,還設有博士、助教多人,負責日常的教學工作。例如經學大師孔穎達於貞觀六年召為國子司業,貞觀十二年拜為國子祭酒,於國子監任職長十餘年之久。其他如國子博士馬嘉運、太學博士王恭、國子助教司馬纔章等,都是著名的經學傢,在孔穎達的主持下參加過《五經正義》的撰寫工作。

如果說國學的教師都是當時的經師的話,那麼,國學中的主要課程則是經書。除瞭《論語》《孝經》等必修課程外,還有大經(《禮記》和《左傳》)、中經(《毛詩》《周禮》和《儀禮》)、小經(《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統稱為《九經》。

州、縣所設立的官辦學校分為三等,上郡學生六十員,中下郡各五十員;上縣學生四十員,中縣三十員,下縣二十員。在州縣學校中成績優良者,可由地方官保送參加常舉考試,考試閤格後送中央參加常舉考試,閤格者可獲得做官的候補資格。貞觀六年,唐太宗還詔令“諸州置醫學”,設醫藥博士一人,教授學生,對各地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瞭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中央除瞭國學六種(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的中央官學係統外,貞觀元年所設置的弘文館,貞觀十三年在東宮所設置的崇賢官,也都教授生徒,從而形成瞭以“六學二館”為代錶的官學體係。此外,在屯營、飛騎等軍事建置中,也設置博士教育學生。當時,高昌、吐蕃、高麗、百濟、新羅以及日本也派遣子弟前來長安求學,盛況空前。

國子監作為總管國傢教育事業的最高行政機構,它在隋唐時期的齣現,標誌著在中國曆史上於中央政府中首次設立瞭專門的教育行政部門,體現瞭國傢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教育事業所處的地位,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六、大興禮樂

自西周初年周公旦的“製禮作樂”以來,曆代王朝的統治者,在建國以後無不重修禮樂,唐王朝亦不例外。如果說周代所存的六代樂之一《大武》是錶現周武王姬發剋商的樂麯和舞蹈,那麼,《秦王破陣樂》則是錶現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武功的樂麯和舞蹈。據《隋唐嘉話》記載,《秦王破陣樂》産生於李世民平定劉武周,收復並、汾故地後,“河東士庶歌舞於道,軍人相與為《秦王破陣樂》之麯”,慶祝對劉武周作戰的勝利。這一記載錶明,《秦王破陣樂》亦含有樂麯和舞蹈兩方麵的內容。

唐王朝建國之初,首要任務是平定天下,來不及製定新的禮樂,因而在燕享時沿用隋朝的“九部樂”即:燕樂、清商 唐太宗大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唐太宗大傳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太宗大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唐太宗大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一如既往地支持京東自營 質量沒得說

評分

習慣在京東買書,慢慢學習?

評分

很不錯!!!

評分

幫朋友買的,正版好書,買書找京東就對啦!

評分

多次購買瞭不錯

評分

買下收藏的,以前看過!

評分

幫朋友買的,正版好書,買書找京東就對啦!

評分

買下收藏的,以前看過!

評分

很不錯!!!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唐太宗大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