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基于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置于国家简政放权的背景趋势下,从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平衡视角切入对高校内部权力主体及其互动、平衡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的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了治理结构优化设计的背景、现状、理念及思路;并通过比较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具体案例,进一步研究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在治理主体、组织设置、工作机制、推进方式等方面的共通点与不同点。以制度演进过程中共时性与历时性为着眼点,通过分析美国、德国、英国等典型国家高校治理结构的生成及演进,梳理出各国高校治理结构变迁的内在差异及原因,为解析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问题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
李永亮,男,汉族,1979年1月生,山东青州人,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副研究员。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致力于大学治理、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演进历程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高校管制探索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校管理机构初创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变革
一、改革开放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变革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及变革趋势
第四节 新时期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内部治理机构的改革探索
二、新时期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实问题
小结
第二章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行动者一系统一动力学理论概述
一、ASD理论溯源
二、ASD理论的理论架构
三、ASD理论的拓展与应用
第二节 行动者一系统一动力学理论的适用性
一、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传统理论视角的不足
二、以ASD理论分析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势
第三节 行动者一系统一动力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一、基本框架的构成
二、分析框架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行动者分析
第一节 行动主体的角色与定位
一、领导权力主体
二、行政权力主体
三、学术权力主体
四、民主权力主体
五、外部权力主体
第二节 行动主体互动关系的类型
一、领导关系
二、合作关系
三、参与关系
四、管理关系
五、咨询关系
第三节 高校内部行动主体的互动现状
一、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互动
二、学术权力主体参与互动
……
第四章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的制度结构分析
第五章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第六章 国外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经验分析
第七章 优化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首先,由于大多数研究过分关注于高校治理模式的调整与优化,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故而提出的措施过于宏观且欠缺针对性。其次,已有的研究中缺乏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背景下的对高校亟须提升自主办学能力的现实趋势进行全面、系统与动态的研究。最后,已有的研究囿于治理结构中的静态制度调整和优化,忽略了大学文化建设等非制度性因素。鉴于此,本书基于行动者一系统一动力学理论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从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平衡视角对高校内部权力主体及其互动、平衡关系进行研究,将高校置于宏观的改革背景下并将其视为开放的动态系统,试图对高校治理结果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解析。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按照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国家简政放权的背景趋势迫使高校自主办学能力亟待增强,到高校内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促使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亟须发生根本性变革的逻辑,对高校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力及其互动关系进行动态探析,有利于突破以往研究尚未紧密结合国家简政放权的背景趋势、深度触及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弊端,有助于构筑中国本土化的高校治理理论。其次,通过对国内典型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高校内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运行规则,重新审视高校治理中权力关系的实然状态,从而展示我国高校内部系统的“真实图景”,真正地理解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最后,运用行动者一系统一动力学理论及其方法来分析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问题,紧密结合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整体性、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适应性、相关性和层次性等特征,使高校内外部之间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结以使高校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一全面、动态、系统的研究过程打破了以往静态而且较为封闭的分析思路,有助于重新审视大学内部各权力主体及其关系,同时,验证了行动者一系统一动力学理论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变迁问题的适用性,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直面去行政化的难题,解决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实现高校内部治理制度创新。本书将高校内部治理制度的变迁与均衡分析置于高校、市场与社会的动态互动与平衡过程中,对权力边界的设定以及互动关系的分析更契合当下国家深化综合改革、简政放权背景下高校亟须提升自主办学能力的实际,更能够有效解释高校治理结构运转的深层动因,构建高校内部利益均衡的内部治理制度。其次,国内外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无法照搬国外较为成功的治理模式,这决定了对于“本土化”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必须明晰高校作为动态开放系统的变迁动力、影响因素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治理对策和创新路径。本书从我国高校的现实语境出发,以构建“董事会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为突破口,着眼于内部治理结构生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力求将研究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本书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变迁的动力来源是外部社会经济新形势的变化以及内部利益相关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有益于客观把握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运行规则,从而提出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高校自主办学治校能力的提升路径,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任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路径参考。
……
前言/序言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质是高校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环境、提高治理水平的运行机制,利益相关主体在遵循内部发展逻辑和契合外部环境的互动博弈中实现力量平衡。单就参与治理的主体权力本身来看,就存在着政治权力强化、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异化和民主权力虚化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造成高校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绝对领导地位,相应的以学术权力为代表的符合新时代高校治理精神的权力主体却被退到了次要的位置。面对国家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任务,无论是社会期许还是高校自身发展需求,都呼吁高校对内外部权力的位序进行重新划分,在高校建立一整套利益平衡机制。实际上,我国高校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出现了诸如《复旦大学章程》在内的革新性举措,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当前的改革举措受到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内部改革进程缓慢,并没有真正触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以及长期形成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普遍表现为深化改革的文本要求和表面形式多、行动落实和可持续性举措少,内部治理结构效率低下。如何通过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出一条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兼顾国情的中国式道路,构建有利于我国高校发展的长效治理机制,成为增强高校自主办学治校能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
本书综合利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首先,围绕国内有关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成果、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型文件、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公布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等内容进行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国内学者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却鲜有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背景下,高校亟须提升自主办学能力这一现实趋势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其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本书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国内外高校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厘清了治理结构优化设计的背景、现状、理念及思路,并通过比较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具体案例,进一步发现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在治理主体、组织设置、工作机制、推进方式等方面的共通点与不同点。最后,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不是关起门来单纯通过挖掘历史线索就可以完成的,故而本书以制度演进过程的共时性与历时性为着眼点,通过分析美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典型国家高校治理结构的生成及演进,梳理出各国高校治理结构变迁的内在差异及原因,为解析高校治理中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关系问题提供指导。此外,通过实地调查、个别访谈、观察、问卷等具体方法为进行案例研究收集资料,主要以“某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逻辑是什么”为研究主题,以“决策体制”、“执行体制”、“监督体制”、“共同治理体系”、“董事会决策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为考察变量设置相关访谈问题与问卷选项,用于了解与分析高校推动内部治理结构革新的具体过程,从而通过案例研究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一方面为分析当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弊端提供实践依据,另一方面为深化理论研究、创新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供经验支持。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