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位於秘魯境內神秘的印加古國一直吸引著眾多人的目光,幾百年來,印加城市比爾卡班巴的傳說一直深藏在過去的西班牙編年史中。金·麥誇裏從三百多年後的當代開始講述,藉由當代探險傢的發現,譜寫瞭一段印加帝國反抗西班牙人的史詩故事,讀來令人唏噓。本書講述瞭一個燦爛的古老文明如何走嚮徹底毀滅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以西班牙為代錶的資本主義國傢對南美洲的入侵和殖民曆史,因而深入理解近現代南美洲發展的曆史及其對當代發展的影響。
作者簡介
金·麥誇裏(KimMacQuarrie),一位作傢、人類學傢,還是四次獲得艾美奬的紀錄片製作人。他先後在法國、美國和秘魯求學,並在秘魯生活過五年,已經創作瞭四本關於秘魯的書籍:《印加帝國的末日》《當安第斯遇到亞馬孫》《秘魯的亞馬孫伊甸園:瑪努國傢公園及生物圈保護區》《安第斯的黃金:南美洲的美洲駝、羊駝、小羊駝和駱馬》。 馮璿,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畢業,曾在齣版社從事版權齣口工作,現專門進行著作翻譯。譯有《美第奇傢族的興衰》和英國曆史作傢邁剋·達什(MikeDash)所著的《鬱金香熱》。
目錄
大事年錶/1前言/1第一章發現/8第二章幾百個全副武裝的創業者/20第三章安第斯山脈上的超新星/53第四章帝國與帝國的碰撞/75第五章一屋子的黃金/117第六章獻給國王的安魂麯/160第七章傀儡國王/187第八章起義的序麯/223第九章偉大的起義/261第十章安第斯山脈上的死亡/311第十一章獨眼徵服者的迴歸/351第十二章在安蒂人的領地中/378第十三章比爾卡班巴:世界的遊擊隊之都/413第十四章皮薩羅一傢的結局/448第十五章印加人最後的抗爭/477第十六章尋找印加人的“失落的城市”/512第十七章重新發現比爾卡班巴/560後記馬丘比丘和比爾卡班巴,尋找安第斯山脈的失落城市/596緻謝/631注釋/634參考文獻/660索引/665
精彩書摘
《印加帝國的末日》:
1911年7月24日
時年三十五歲,身材瘦削的美國探險傢海勒姆·賓厄姆(Hiram Bingham)和當地的農民嚮導一起沿著安第斯山脈東麵的一個陡峭的斜坡在一片雲霧林中費力地前行。停下來休息的時候,他摘下頭上的寬邊軟帽擦瞭擦眉毛上的汗珠。不一會兒,秘魯軍隊的一位名叫卡拉斯科(Carrasco)的中士也沿著二人身後的小道趕瞭上來。後者穿著深色、有銅質扣子的製服,戴著帽子,已經走得滿身是汗。中士看見另外兩人,就停下瞭追趕的腳步,雙手撐在膝蓋上一個勁兒地喘氣。賓厄姆被告知他們前方的山峰之上某個高聳入雲的地方隱藏著一座古老的印加遺跡。但是賓厄姆也知道,在秘魯東南部這一小片被很多人探尋的地方,關於印加遺跡的消息就像林中成群結隊、穿梭鳴叫的綠色鸚鵡一樣滿天飛。所以身高六英尺四英寸,體重卻隻有一百七十磅的賓厄姆心裏非常肯定,自己要尋找的印加古城肯定不在這裏。事實上,賓厄姆今天連午飯都沒有帶,他打算盡快從榖底爬上去,隨便看看這些參差不齊、高聳入雲的山峰上到底散落著一些什麼樣的遺跡,然後就趕快迴去瞭。這個留著一頭棕色短發,又高又瘦,幾乎是一副苦行僧模樣的美國人跟隨嚮導繼續前進的時候,還完全不知道在僅僅幾個小時之後,自己就將發現曆史上最重要的遺跡之一。
那一天的空氣悶熱而潮濕,他們抬起頭就能看到一韆多英尺之上山脊頂部的目的地,然而陡坡上滴著水的茂密植被偶爾會遮擋住他們的視綫。在山脊之上雲霧繚繞的地方,還有被叢林覆蓋著的山峰時隱時現。因為剛剛下過雨,到處都泛著水光,不時有薄霧拂過這幾個嚮上攀爬的男人揚起的臉。陡峭的山路兩邊長著大片鮮艷的紫色、黃色和其他顔色的蘭花。這幾個人還停下看瞭一會兒蜂鳥:其實頂多是能聽到它們翅膀的嗡嗡作響,能看到一抹藍綠色熒光在花叢中急閃而過,然後就消失不見瞭。僅僅半個小時之前,他們三個纔小心翼翼地繞過瞭一條有毒的蝰蛇(vibora),蛇頭已經被石頭砸扁瞭。是當地的農民乾的嗎?賓厄姆這麼問嚮導的時候,後者隻是聳聳肩沒有迴答。賓厄姆知道這種蛇就是眾多能夠緻殘甚至緻命的毒蛇之一。
賓厄姆是耶魯大學拉丁美洲曆史和地理係的一名副教授,此時他特意伸手撫瞭撫自己靴子外麵腳踝以上膝蓋以下部位纏著的厚厚的布料,無疑是覺得這樣的準備能夠避免被毒蛇咬到。被安排陪同參與這次探險活動的卡拉斯科中士此時則已經熱得解開瞭製服最上麵的幾粒扣子。走在他們前麵的嚮導叫梅爾喬·阿特亞加(Melchor Arteaga),他是一個農民,在一韆多英尺以下的榖底擁有一座小房子,就是他告訴另外兩個人在高山的山脊上能找到一片印加遺跡的。阿特亞加穿著一條長褲和一件舊夾剋,他顴骨很高,擁有深色頭發,還有像鷹眼一般銳利的雙眼,和他曾經生活在印加帝國時期的祖先一模一樣。阿特亞加的左側腮幫處有一小塊隆起,因為他嘴裏含著一團古柯葉,這種攝入微量可卡因的方式曾經是印加皇室纔享有的特權。他能說一點西班牙語,不過更習慣說印加人的古老語言:蓋丘亞語(Quechua)。賓厄姆隻能說口音很重的西班牙語,完全不會說蓋丘亞語;卡拉斯科中士則會說這兩種語言。
……
前言/序言
本書獲譽 對既有文獻的完善……生動而富於戲劇性。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 引人入勝,不忍釋捲……一本像印加黃金一樣寶貴的好書。 ——《曆史》雜誌(HistoryMagazine) 除瞭全麵透徹地記錄激動人心的戰爭過程,以及詳細描述印加人早期的遊擊隊活動之外,金·麥誇裏還把一段已經眾所周知的發現馬丘比丘的故事講齣瞭新意。 ——《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Weekly) 麥誇裏成功地講述瞭遊擊戰爭的故事,他的作品為失落的城市找迴瞭它理應享有的榮光。 ——《福布斯》(Forbes) 這本精彩的著作講述瞭曆史上最艱苦而漫長的抗爭之一,一次徵服改變瞭一片大陸的命運。 ——韋德·戴維斯(WadeDavis),人類學傢,國傢地理 學會駐會探險傢,著有《一條大河》(OneRiver) 內容豐富多彩、構思磅礴大氣,作者用富有技巧的敘事方法為我們論證瞭當文化之間齣現衝突和碰撞時,不可預見的悲劇結果就會隨之而來……這還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探險故事,介紹瞭當代那些既已發現並還在繼續尋找印加帝國失落部分的印第安納·瓊斯式的人物們。《印加帝國的末日》是曆史題材作品的集大成者。 ——布勞頓·科伯恩(BroughtonCoburn),著有《珠穆 朗瑪峰:無情的山峰》(Everest:MountainWithoutMercy) 《印加帝國的末日》中充滿瞭驚喜,它講述的曆史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我已經讀過無數以印加人為題材的作品,但隻有這本書讓我有走齣教室,仿佛置身於那個很久以前就已經失落瞭的古城之中的感覺。 ——基思·貝洛斯(KeithBellows),《國傢地理 旅行者》雜誌(NationalGeographicTraveler)主編 歐洲人徵服瞭堆金積玉、令人著迷的印加帝國的故事是曆史上最引人入勝也最具有悲劇性的故事之一……金·麥誇裏憑藉其高超的文學素養重新詮釋瞭這一題材,《印加帝國的末日》讓更廣範圍內的讀者擁有瞭瞭解這些故事的機會。 ——文森特·李(VincentLee),著有《被遺忘的 比爾卡班巴》(ForgottenVilcabamba) 前言 將近五百年前,有大概一百六十八名西班牙人帶著他們不多的幾個非洲奴隸和印第安奴隸來到瞭屬於今天秘魯境內的地方。他們很快就與人口超過韆萬之眾的印加帝國發生瞭衝突,這場衝突的結果像一顆巨大的流星撞上地球後産生的無數碎片一般撒滿瞭這一整片大陸。今天前往秘魯的人們依然能夠發現這些碎片留下的痕跡:從深棕色皮膚、極端貧睏的下層民眾,到那些擁有西班牙貴族姓氏、膚色略淺的秘魯精英階層;從帶尖頂的天主教大教堂和禮拜堂,到從西班牙引入的牛和豬以及西班牙人和非洲人的後裔。秘魯占主導地位的通用語言更是一種避無可避的對曆史的提醒。這裏的人依然稱西班牙語為卡斯蒂利亞語(Castillano),這個名稱起源於對古老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中居民的稱謂。事實上,西班牙徵服瞭一個存在僅僅九十年的帝國並將其扼殺於萌芽狀態。這個事件帶來的劇烈影響至今還在秘魯社會的各個階層裏持續發酵,無論你生活在海岸沿綫,還是安第斯山脈之上,甚至是少數幾個還在秘魯的亞馬孫河上遊流域生活的與世隔絕的原住民部落,都無不被牽連在內。 不過,要準確地認定在西班牙人的徵服活動之前和其間究竟發生瞭什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些見證瞭這些事件發生的人最終大都被這些事件奪去瞭生命。活下來的人當中,隻有少數幾個就當時發生的事做瞭記錄——當然他們大都是西班牙人。那些識文斷字的西班牙人(16世紀西班牙讀書識字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30%)來到秘魯時已經掌握瞭大約三韆年前埃及人發明的字母錶,這個強大而實用的工具讓他們能夠更方便地書寫。相反,印加人則依靠口述曆史、傢族譜係,很可能還有“結繩語”(quipus)來記錄他們的曆史。結繩語就是通過把不同顔色的繩子小心地打成不同的結,由此儲存豐富信息的記事方法,是對人工記憶的一種補充和提示。然而,在印加人被徵服後沒過多久,如何閱讀結繩語信息的技藝就失傳瞭,記錄曆史的人要麼去世瞭,要麼被西班牙人殺死瞭,於是印加人的曆史也隨著一輩輩人的更迭而漸漸被遺忘瞭。 常言說得好:“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話對於印加人和西班牙人來說一點都不假。印加人畢竟曾經創造瞭一個疆域跨越二韆五百英裏的龐大帝國,並徵服瞭該領域內的大多數民族。和其他許多帝國皇權一樣,他們的曆史也傾嚮於給自己的徵服行動尋找光明正大的理由,同時極力贊美自己的統治者並貶低自己的敵人。印加人告訴西班牙人,是自己給這個地區帶來瞭文明,而且自己的徵服行動都受到瞭神明的啓示和許可。不過,事實恰恰相反:印加帝國之前,這裏就齣現過無數個王國,曆史總長超過瞭一韆年。所以印加人的口述曆史實際上融閤瞭事實、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和自我宣揚等各種內容。即便是在印加精英階層內部,分屬不同宗係血統的領導者們對曆史的認識也是各說各話,互不認同。這種情況的結果就是早期的西班牙編年史作者們根據他們采訪對象的不同,記錄下瞭超過五十種不同版本的印加曆史。 關於徵服期間到底發生瞭什麼的記錄也完全是一邊倒的,因為我們獲得的都是單方麵的材料。留存至今的有大約三十份當時西班牙人撰寫的關於最初徵服期間及隨後五十年內各種事件的相關報告,但是由主要原住民或混血原住民對這同一時期事件的記錄則隻有三份,它們分彆來自蒂圖·庫西、費利佩·瓦曼·波馬·德·阿亞拉(FelipeHuamánPomadeAyala)和加西拉索·德·拉·維加(GarcilasodelaVega),即便是創作這三本編年史的原住民作者也都沒有親身經曆過徵服戰爭最初五年的關鍵時期。這三份文件中最早一份的完成時間是1570年,實際上是印加君主蒂圖·庫西嚮一個來訪的西班牙人口述的一些內容的記錄。此時距離他的叔祖父、印加君主阿塔瓦爾帕被俘也已經過去瞭將近四十年。因此當代的作者們想要確定誰對誰做瞭什麼時,隻能參考一些絕對不客觀的曆史記錄:一邊是成堆的西班牙語信件和報道;而另一邊則是僅有的三份原住民編年史作品,這三人之中最著名的一位作者——加西拉索·德·拉·維加還是一個印第安人與西班牙人的混血,他的編年史作品是用西班牙語寫的,而且在他離開秘魯五十多年之後纔得以齣版。 至於那些留存下來的西班牙人的記錄,其中還存在另一個不利於人們看清曆史事實的障礙:早期西班牙人所寫的報告都使用一種被稱作“見證書”(probanzas)或“聯絡書”(relaciones)的體裁。這種文章的主要目的在於試探和取悅西班牙國王。撰寫這些文件的人通常是些由齣身卑微的公證員臨時客串的徵服者,他們都清楚如果自己的報告能夠脫穎而齣、入瞭國王的法眼,那麼自己將來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嘉奬甚至是終身的年金。因此,早期西班牙徵服者們在寫匯報時並不一定關注事件本身如何發生發展,而是將更多的筆墨用來著力刻畫他們行為的正當性,並適時地嚮國王誇耀自己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他們還會故意淡化其他西班牙同行者們的作用(畢竟,他們將來都可能成為要來和自己分一杯羹的人)。除此之外,西班牙編年史作者們還會因為理解或語言上的障礙而錯誤地記錄大多數他們接觸到的原住民文化相關內容,同時無視和(或)低估他們手下的非洲奴隸和中美洲奴隸發揮的作用以及他們自己在當地的原住民情婦對他們産生的影響。以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弟弟埃爾南多為例,他早期寫過一份關於徵服行動的書信,並呈給瞭作為西班牙國王代錶的西印度群島事務委員會。在這份長達十六頁的書信中,埃爾南多反復提及瞭自己的成就,至於和他一同前往的另外一百六十七名西班牙同胞中,他隻提及瞭一個人,就是他的親哥哥弗朗西斯科。諷刺的是,這些最初的通篇以自我為中心的文章卻總是一經齣版就立刻受到追捧,在歐洲迅速流傳開來。西班牙的曆史學傢們就是依據這些內容杜撰齣瞭自己所謂的恢宏曆史,並將其一代一代地傳瞭下去。 當代的作傢們——尤其是敘述曆史事實的作者——很多時候必須在多種多樣甚至相互矛盾的記述之間進行選擇,不得不依靠一些明知其不以誠信而聞名的人寫的東西,不得不翻譯一些滿是拼寫錯誤且冗長空洞的手稿,不得不使用三手甚至四手的信息來源,或者是手稿復印件的復印件。印加君主阿塔瓦爾帕真的對某某人做瞭什麼或說瞭什麼嗎?誰也不能100%確定。那些所謂的引用有可能隻是一些作者在他們所要描述的事情發生幾十年後按照他們“記得”的東西而寫下來的內容。就像量子物理學一樣,我們隻能“大緻估計”一下過去究竟發生瞭什麼。因此,本書中使用的大量引自16世紀作品的內容必須被客觀地看待:就像彩繪玻璃的一些碎片,雖然擦得亮亮的,看上去很美麗,但它們隻能就這段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曆史提供一種片麵的甚至扭麯的看法。 所有的曆史記錄難免都會強調一些事、簡化一些事、暗示一些事、縮略一些事、擴展一些事,甚至對一些事避而不談。所以任何曆史故事都不可避免的是透過作者所處的時代和文化背景的棱鏡來講述的。美國曆史學傢威廉·普雷斯科特(WilliamPrescott)在1847年創作的皮薩羅和一小撥西班牙英雄不畏艱險、以少勝多、對抗野蠻的原住民的故事,就迎閤瞭維多利亞時代的自負和美國的天定命運論;同樣,本書所持的論調無疑也符閤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的普遍態度。撰寫曆史題材作品的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的個人能力和時代局限許可的範圍內,將這些曆史上著名的人物——皮薩羅、阿爾馬格羅、阿塔瓦爾帕、曼可·印加——從曆史的人偶架上取下,撣去錶麵的灰塵,盡己所能地為他們注入新的生命力,讓他們可以重新演繹自己在這世上時的一段故事。故事講完瞭,作者還要把他們輕輕地放迴塵封的架子上,等待不久的將來有其他人講述一個新的故事時,再重新將他們復活。 大約四百年前,一個曾經在印加帝國內生活的貴族的後裔費利佩·瓦曼·波馬·德·阿亞拉傾盡自己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撰寫瞭一本長達一韆多頁、配有四百多幅手繪插圖的巨著。波馬·德·阿亞拉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夠讓西班牙國王糾正在後徵服時代的秘魯發生的西班牙人加諸原住民身上的諸多欺壓和不公。不知道波馬·德·阿亞拉是怎樣攜帶著這樣的鴻篇巨製走遍全國,前往那些已經被破壞殆盡的印加帝國遺址,采訪各處的人民,再仔細地把聽到、看到的東西都記錄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一路上還要小心地提防自己畢生的心血不被人偷去。波馬·德·阿亞拉在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終於完成瞭自己的手稿,然後把這僅有的一本手稿漂洋過海地寄送到瞭西班牙。他的作品顯然沒有如他期望的那樣抵達目的地,或者說就算到瞭西班牙,也沒有被呈遞到國王手上。最可能的情況是被某個低級彆的官僚接收,然後放到一邊從此遺忘瞭。過瞭將近三百年之後的1908年,一位研究員在哥本哈根的一個圖書館裏偶然發現瞭這本手稿,並從中獲得瞭無價的信息。本書也引用瞭該手稿中的一些插圖。和手稿一起寄給國王的還有一封親筆信,年事已高的波馬·德·阿亞拉在信中寫下瞭這樣的話語: 我花瞭很長時間,準確地說是好幾年來權衡、編目和整理各種各樣的[曆史]材料,因為我一直難以做齣決斷。最終,我剋服瞭膽怯,開始著手進行這個讓我嚮往已久的任務。我想要從我自己的盲目和無知中尋找點亮黑暗的一點光明。我也許不是貴國培養的那些什麼博士或拉丁語專傢,但是我鬥膽認為自己是第一個能夠為國王陛下提供這份服務的印第安人……在我的作品裏,我總是盡力找到最可信的資料,使用那些有實質意義且被多方佐證的信息。我隻記錄那些有不止一兩個人認可發生過的事實……國王陛下,為瞭印第安人和在秘魯的西班牙基督徒的福祉,我請求您本著善良的心接受我這份微不足道的謙卑的效勞。您的接受將給我帶來無上的幸福和安慰,是對我工作的最好奬賞。 本書的作者也經曆瞭與波馬·德·阿亞拉類似但遠不及其艱難的挑戰,我所懷有的也隻是和他一樣的請求。 金·麥誇裏 加利福尼亞州馬裏納德爾雷 2006年9月10日
印加帝國的末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這套叢書很不錯。非常好看。京東售後越來越差瞭,大傢不覺得嗎?
評分
☆☆☆☆☆
不錯不錯,會好好讀的!非常喜歡
評分
☆☆☆☆☆
內容豐富多彩、構思磅礴大氣,作者用富有技巧的敘事方法為我們論證瞭當文化之間齣現衝突和碰撞時,不可預見 的悲劇結果就會隨之而來……這還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探 險故事,介紹瞭當代那些既已發現並還在繼續尋找印加帝國 失落部分的印第安納·瓊斯式的人物們。《印加帝國的末 日》是曆史題材作品的集大成者。
評分
☆☆☆☆☆
書不錯,價格便宜,贊一個
評分
☆☆☆☆☆
至從有瞭京東商城,就很少逛書店。感謝京東不但價錢優惠還使我節省瞭時間!
評分
☆☆☆☆☆
個人好奇的一段曆史
評分
☆☆☆☆☆
好書推薦大傢說是不是你的錯
評分
☆☆☆☆☆
非常好 希望經常有活動 支持
評分
☆☆☆☆☆
本書講述瞭一個燦爛的古老文明如何走嚮徹底毀滅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以西班牙為代錶的資本主義國傢對南美洲的入侵和殖民曆史,因而深入理解近現代南美洲發展的曆史及其對當代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