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如何打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膜,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呢?《兒童行為心理學》為你提供瞭答案。本書通過對兒童愛哭、善變、衝動、不專注、獨占欲強、愛鑽牛角尖、孤僻、愛攀比、說謊、霸道、爭強好勝、喜歡提問等一係列具有代錶性兒童行為分析,為你一步步揭開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學秘密。同時從情緒掌控、人際關係培養、心理透視、自控力培養、自我管理、樹立閤理期望值、正麵積極的習慣養成以及思維能力鍛煉等八大方麵入手,為傢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日常行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給齣瞭中肯而實際的意見。
目錄
第一章 孩子發脾氣瞭——妙用心理學疏導孩子的壞情緒
攻擊他人——無目的性的情緒宣泄 / 002
亂發脾氣——孩子在錶達心理需求 / 008
善變——孩子心理承受力薄弱 / 012
愛哭——孩子在釋放情緒 / 017
第二章 孩子為什麼不閤群——用心理學法則幫孩子打造人際關係
不願稱贊彆人——在對比中感到自卑 / 024
唯我獨尊——孩子沒有學會分享 / 028
肢體衝突——辨彆是不是真正的“欺負” / 033
交“壞”朋友——孩子道德意識淺薄 / 039
第三章 孩子言行異常——透視孩子心理不要走入教育誤區
孤僻——自我意識發展的錶現 / 046
愛攀比——孩子理性判斷思維尚不完善 / 051
不能接受批評——你的批評不能讓孩子心服 / 055
離傢齣走——孩子在暴力反抗外界壓迫 / 061
第四章 孩子沒時間觀念怎麼辦——好父母給孩子一點自控力
遲到——孩子缺乏做事的興趣 / 070
做事磨蹭——孩子缺乏感知時間的思維能力 / 074
半途而廢——孩子缺乏專注力 / 080
生物鍾——幫孩子取勝的內在節律 / 083
第五章 “我不想學”——解讀孩子厭學背後的心理密碼
厭學——趨利避害的本能在作祟 / 090
討厭被管——自主成長意識在萌芽 / 096
控製欲強——被誤判的領導力 / 102
說謊——孩子正在追尋自我管理 / 108
第六章 “我必須最棒”——閤理期望纔適閤孩子身心發展
小皇帝——錯誤的“焦點”認識 / 116
“永遠第一”——違背規律的過高期望 / 122
“一意孤行”——孩子渴望理解與尊重 / 127
秘密王國——正視孩子發展的獨立性 / 132
第七章 有缺點的“天使”——21天幫你的孩子養成好習慣
衝動——需要引導的成長現象 / 138
不專注——孩子可能齣現瞭認知混亂 / 144
獨占欲——孩子在乞求更多關注 / 151
小霸王——孩子在維護“自我中心” / 159
太敏感——受刺激之後的過激反應 / 166
第八章 彆怕孩子與眾不同——思維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打破砂鍋問到底——孩子開始探索未知的世界 / 174
愛鑽牛角尖——孩子的思維違反瞭邏輯 / 182
爭強好勝——孩子不懂縱嚮比較與思考 / 190
一味順從——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 198
“我不行”——孩子頭腦中有負麵標簽 / 205
過分看重奬勵——孩子沒有領會學習思維的妙處 / 211
精彩書摘
攻擊他人——無目的性的情緒宣泄
3至5歲是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多發階段,這時的孩子會因為看到彆人的玩具很漂亮,就産生內心想要得到的欲望,最直接的就是伸手拿,如果彆人不給,孩子就可能本能地去搶,甚至很自然地用暴力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而聰明委婉的孩子可能會直接說這個玩具多麼不好,從而讓對方難過,主動放棄玩具,自己就可以輕易獲得瞭。因為孩子的邏輯很簡單,所以孩子的這種攻擊性行為未必是帶有目的性的,他們隻是想通過攻擊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間接造成瞭對他人的傷害。
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聯閤其他孩子用嘲笑等方式對某個孩子進行言語傷害,以此孤立這個孩子,這樣的行為很明顯是帶有攻擊性的,會不利於孩子處理人際關係。所以,不要以為你的孩子會攻擊人,就不會受欺負。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傢長如果能加以正確引導,就可以變為人格中的積極成分,如堅忍的性格、頑強的意誌品質等——這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所必需的。
幼兒園裏,老師讓大傢在自己的區域內活動,超超看瞭一會兒《小猴浴室》,覺得無聊極瞭。於是他便把書往地上一扔,走到書架旁,使勁探頭找著,可是找瞭好久,還是沒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反而將原本整齊的書架翻得亂七八糟。翻得纍瞭,超超就坐在書架旁邊無聊地看著大傢玩。
無意中,超超看見慧慧正在聚精會神地看《企鵝的故事》,他的眼睛立刻亮瞭起來,走過去什麼也沒說,一把從慧慧手裏搶過書來,嘴裏還說著:“這是我的。”慧慧看得好好的,書就被超超搶走瞭,心裏自然很不舒服。於是慧慧便試著跟超超搶,超超看到慧慧上來搶,更認定這是一本極好的書,於是便揮起拳頭打嚮慧慧的後背。幼兒園老師看見瞭,趕緊把慧慧和超超分開瞭,真要是打起來,傷瞭誰都不好。
後來,幼兒園老師給超超的媽媽打電話,說超超經常在自由活動的時候欺負彆的小朋友,已經不是第一次瞭。有一次,超超拿著呼啦圈一個人在一旁玩,看見彆的小朋友坐著蹦蹦球正跳得開心,他竟然上前一把搶過人傢的蹦蹦球,並用呼啦圈死死地拽著對方的脖子。超超的媽媽聽瞭很是害怕,這萬一要是傷瞭人傢小孩,那可不得瞭啊!
可是媽媽迴傢之後轉念一想,反正受傷的又不是自己傢的小孩,超超這樣也是厲害的錶現啊!自己工作挺忙的呢,哪有時間管孩子在幼兒園打瞭誰啊!再說瞭,哪有孩子不打架的呢!於是她並沒有教育超超,想著小孩子怎麼會下狠手打人呢,一定是幼兒園老師太過於誇張瞭。
顯然,超超是一個典型的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在班裏,他倚仗自己的優勢,欺負比他弱小的同伴。而傢長得知後也從不嚴厲批評他,而是不瞭瞭之,甚至有點維護自己的孩子的心理,更加縱容瞭超超的攻擊性行為。其實,像超超這種攻擊性行為不僅會給彆的小朋友帶來傷害,甚至還會發生危及彆的小朋友生命的事件。何況誰也不願意和這種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玩,就會讓這種孩子更感到孤獨,不利於身心發展。
幼兒攻擊他人後如果嘗到瞭“甜頭”,得到其所需物品或者受到傢長的誇奬,他們就會認為人就應該使用這種攻擊性行為,而一般不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這樣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攻擊性行為則會“定型”或加劇,直接影響到孩子將來的人格發展。而這就需要傢長讓孩子認識到攻擊他人是一種很令人討厭的行為,會受到彆人的嫌棄,使孩子一點點改掉這種行為習慣。
▲孩子需要分享、理解與疼愛,不需要說教、責罵與冷落
《情感智商》的作者戈爾曼曾指齣:“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傾嚮的重要時機。”而萌發各種情感的重要時期是幼兒期,更是培養兒童健康情感的黃金時間。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自我認同感往往較差,他們由於比一般孩子更多地受到批評,故自卑抱怨心理較強,總認為他人對自己不理解,索性破罐子破摔。這些孩子常對他人進行有意傷害,也包括語言傷害。其實,這更是情感脆弱的一種錶現。
年紀小的孩子沒有強烈的是非觀念,他們的語言往往可能隻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比如孩子說打死媽媽,也可能是反映自己對媽媽的不滿意。也有一種可能,孩子本來比較喜歡媽媽,但媽媽對小孩的管教太粗暴,做法跟孩子的期待有落差。即使在這類幼兒身上的攻擊性行為是由其主觀情感所影響的,但也必定與這些孩子的成長環境、教育因素密切聯係。冷漠的傢長總是挫傷孩子的情感需要,並常會反復無常地懲罰孩子,還允許孩子錶現攻擊性衝動,從而更容易培養齣具有攻擊性的兒童。
孩子的攻擊性其實是一麵鏡子,傢長可以看到鏡子裏的自己。在幼兒期內,對孩子良好情感的培養和教育是極為重要的,硬性管教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或者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不理睬,都會釀成惡果,所以要把積極的情感教育作為兒童未來健康發展的良好基礎來認真對待。
具體做法是:
1.減少攻擊性行為的刺激。日常生活中,有攻擊傾嚮的玩具,如玩具槍、刀等,某些影視劇特彆是有暴力情節的影視劇,可能會使孩子學會一些攻擊性行為。應讓孩子盡量少接觸這些,避免孩子模仿。
2.積極引導孩子。當孩子齣現攻擊性行為時,傢長不要訓斥、批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而是要以平和的方式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和引導。
3.實行短時間內的“冷處理”。傢長可以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故意忽略,讓他獨自待在房間裏,或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利等,也許會使孩子“若有所悟”。同時,傢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會“坐冷闆凳”,同時要注意安全,時間不宜過長。
4.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平時傢長對待孩子要求嚴苛,或者對孩子不守信用,造成瞭孩子心裏對傢長的極度不滿,從而在語言行為上錶現齣瞭父母的壞影響。所以,傢長越是對那些有打人、咬人傾嚮的孩子,越是要避免使用暴力。
5.奬懲得當。孩子做對瞭自然要奬勵,而孩子做錯瞭,自然要懲罰。可是打罵可能不但不會使孩子改正錯誤行為,甚至可能讓其變成一個不怕任何打罵的“皮小孩”。懲罰措施最好能觸動孩子的心靈。
亂發脾氣——孩子在錶達心理需求
雯雯是個固執的小孩,對自己認準的事情,不管對錯都堅決不迴頭。雯雯媽媽說:“雯雯要是脾氣一上來,誰說都不聽,怎麼勸都不行。”
雯雯媽媽真是不知道怎麼對付這小傢夥瞭,於是就留心觀察瞭雯雯的生活學習一陣子,結果發現雯雯一看到彆人不耐煩,自己也就急瞭。即使彆人不煩瞭,她還主動跟人傢糾纏;人傢都認輸瞭,可她還是不依不饒的。
後來,每次媽媽見到雯雯不耐煩,她就和顔悅色地擁著雯雯:“雯雯能不能告訴媽媽你在難過些什麼?又為什麼難過呢?”這樣問瞭一陣兒,雯雯終於吞吞吐吐地說:“我看你剛纔生氣,以為你不喜歡我瞭。”“媽媽剛剛都發脾氣瞭啊,那就是代錶不喜歡我瞭啊。”雯雯斬釘截鐵地說著。媽媽又說:“發脾氣就是不喜歡瞭?”雯雯想瞭想,似乎有點觸動,不那麼凶瞭。媽媽繼而嚮雯雯聲明她最愛雯雯瞭。於是雯雯便平靜瞭許多,後來,雯雯漸漸變得平和,不那麼容易就發脾氣瞭。
雯雯媽媽通過與雯雯的交流,纔知道她發脾氣是因為感覺媽媽忽視瞭自己,於是想要通過發脾氣來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媽媽多在乎她點。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讓孩子知道在任何時候傢人都是在關注著他的,而他的壞脾氣隻會讓彆人更難受,這樣不會討人喜歡。由於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弱,在不良的環境下容易産生壞脾氣,因此父母有必要弄清楚孩子的情緒類型,並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好的脾氣,把挑戰轉化為力量,幫助他成為眾人眼中的乖孩子。
英國生物學傢達爾文曾說過:“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一旦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瞭一步。”他還接著分析說:剛生下來的嬰兒,不會控製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發脾氣是種心理需求的錶現。
不錯,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樣認識事物,也不可能對其進行理性分析,而是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他們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從而瞭解世界上哪些事物是對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纔能在事情發生時做到平靜。
許多小孩由於自我調控情緒能力較差,衝動性較為明顯,常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特彆是在父母苦口婆心勸說時,孩子會自己分析父母說的話,如果感到不夠閤理,就會馬上衝動起來,大喊大叫。
憤怒是個人的欲求和意圖遭到妨礙時産生的一種消極情緒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産生憤怒的情緒體驗。這種有害的情緒狀態,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不僅傷害個人健康,也會使師生、同學、傢人關係緊張。過度的憤怒還會使孩子喪失理智,因此讓孩子學會控製情緒十分重要。對於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來糾正他:
1.孩子生氣時,大人們要對孩子的情緒錶示理解,並盡可能找齣原因,這就需要孩子講齣來。如果孩子說不齣來,那麼大人可以采用試探性的語言來誘導孩子迴想自己生氣的原因。
2.願望也需要說齣來。孩子希望得到什麼,可以直接講,不能用拉長臉的方式嚮父母提要求,更不能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極態度。學會直接用言語錶達自己的需要,比撒嬌、吵鬧更容易被滿足。
3.榜樣作用不可忽視。父母不需要在孩子麵前掩飾自己憤怒的情緒,但盡量不要用髒話和髒字來宣泄,客觀錶達感受,纔能引導孩子正確宣泄情緒。
4.孩子發怒時,不要答應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要讓孩子認為發脾氣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你可以走開,不理睬他,或者讓他迴到自己的房間裏或站到角落裏。
5.搶先一步改掉孩子的脾氣。孩子在商店裏或傢裏來客人時,都會比較容易發脾氣,因為父母在這些場閤往往態度溫和、妥協,孩子就正好有可乘之機。所以,父母應在這樣的場閤態度堅決,語氣強硬,不答應就是不答應。
6.成人的事情與孩子無關。傢長無暇顧及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缺失關愛而發脾氣。這時傢長就不要和孩子說自己的煩惱從而加劇孩子的緊張,而是應該陪孩子玩一會兒。
……
前言/序言
兒童行為心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