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以北魏洛阳城市风貌为主题,从建筑材料、建筑色调、夯筑技术、建筑渊源等方面考察洛阳的建筑风貌,借助交通网络、经济结构和里坊制度等内容分析洛阳的社会风貌,以礼乐制度、宗教信仰、文学特色为例展现洛阳的文化风貌,通过丝绸之路上的洛阳城以及朝鲜半岛所反映的洛阳风貌之余波窥探洛阳风貌的流布与延伸。北魏时代洛阳地位显要,洛阳城与周边地区、与西域和外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其文化因子随之漂移,并在遥远的异乡留下足迹。本书着眼于城市风貌这一视角来研究洛阳,进而评判洛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之地位,可谓一种新的尝试。
作者简介
金大珍,韩国大邱市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先后就读于韩国岭南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韩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组织和参与中韩文化交流活动。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绪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三 “风貌”释义与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洛阳建筑风貌
第一节 黄色的建筑风貌——黄土地貌与夯土筑城技术的传播
一 洛阳自然环境综述:洛阳形胜与黄土地貌
二 黄土夯筑技术与城市文明
三 夯筑技术的传播
四 北魏洛阳城的夯筑渊源
第二节 洛阳城的建制特点
一 北魏洛阳城的建制渊源
二 北魏洛阳城的建制
三 简短的结论:扬弃与创新
第三节 鳞次栉比的佛寺建筑
一 北魏佛教建筑风气的流布
二 洛阳寺院分布统计
三 洛阳佛寺建筑形制:中国化的早期佛寺的建筑特色
第四节 洛阳城市环境建设
一 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与洛阳城建筑色调
二 洛阳城的绿化与园林式城市景观
三 谷水环绕的城市水网以及洛阳城的水城形象
第二章 洛阳社会风貌
第一节 洛阳的交通面貌
一 洛阳城内交通网
二 以洛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
三 洛阳时代交通网络的新气象及其影响
第二节 洛阳的经济面貌
一 洛阳城植物生态与城市种植业
二 传统加工业与新兴加工业的发展
三 繁荣的商业
四 洛阳城的寺院经济
第三节 里坊背景下的洛阳社会(上)
一 洛阳城里坊居民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日常与狂欢”:佛寺与洛阳城之宗教氛围
三 佛寺与洛阳城之世俗社会
第四节 里坊背景下的洛阳社会(下)
一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洛阳城
二 神灵与凡人共生的洛阳城
三 异彩纷呈的都市景观
四 洛阳城社会生活
第三章 洛阳文化风貌
第一节 从礼制与服饰看洛阳时代的中原文化进程
一 礼制:洛阳时代国家政治理想的新形式
二 褒衣博带:中原文化的外在象征
第二节 从云岗到龙门:从石窟艺术看洛阳文化进程
一 云岗石窟:印度和北方草原及中原艺术的汇聚与消长
二 龙门石窟的中原艺术风格
第三节 洛阳城大众信仰
一 洛阳人的鬼魂信仰与北邙山归宿
二 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信仰
第四节 洛阳时代的文学取向
一 文学:一种话语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 重文藻的洛阳文风
第四章 洛阳风貌的凝聚与延伸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上的洛阳城
一 先秦以来丝绸之路拓展与洛阳国际地位的加强
二 从惠生、宋云行纪看北魏洛阳对西域的影响
三 洛阳(建康)与佛教文化要素——莲花纹的绵远流传
第二节 三国时代的朝鲜半岛与北魏的文化交流
一 朝鲜半岛三国简史
二 三国与中国南北朝关系
三 渗透于北魏政治的高句丽地缘因素
第三节 余音袅袅——洛阳风貌之余波
一 朝鲜半岛的弥勒信仰与弥勒造像
二 中韩两地共生的北邙山观念
三 管弦乐组曲《洛阳》
余论 北魏洛阳时代的终结
一 北魏洛阳时代的历史地位
二 洛阳时代的结束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
瑶光寺还有“鸡头鸭脚之草”,“鸡头”指芡,鸭脚指葵。《说文》:“芡,鸡头也。”《齐民要术》卷六:“芡,一名鸡头,……由子形上似花似鸡冠,故名日鸡头。”汉语词典关于“芡”的解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池中,全株有刺,叶子圆形,浮在水面。花单生,花瓣紫色,种子供食用,也可以做成淀粉。鸭脚属于菜蔬。《齐民要术》卷三《种葵法》:“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复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也。”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卷三对葵的注释日:“葵,是锦葵科的冬菜,也叫寒冬菜;其味甚滑,白居易《烹葵》诗所谓‘绿英滑且肥’,古时又叫‘滑菜’。葵在古代是一种很重要的蔬菜,栽培很早。《诗经》中有记载,汉《尹都尉书》有《种葵篇》。《齐民要术》列为蔬菜的第一篇,栽培方法也讲得详细,反映了葵在当时的重要性。直到元代王祯《农书》还说葵是‘百菜之主’。但到明代的《本草纲目》已把它列入草类,现代蔬菜栽培学书中也没有葵的章节。今人唯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仍有栽培,湖南《湘阴县志·物产》就以寒冬菜为‘葵’,现在长沙等地还是叫‘葵菜’,不过已远远不如古代的重要了。”
除了果菜,北魏洛阳城另一项值得提及的种植业品种是城北大夏门东北风光园的苜蓿。《齐民要术》卷三讲苜蓿的食用价值,云:“生瞰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此物。”汉武帝时由西域引进苜蓿和大宛马,显然苜蓿是作为马饲料引进的。西汉时长安城离宫别馆旁往往种植苜蓿,北魏洛阳城也有大片苜蓿地,可知苜蓿种植一直得到重视。
……
前言/序言
这是一首北魏洛阳的赞美诗!
北魏洛阳是一首诗,是中华民族壮丽史诗中响遏行云的一章!一千多年前鲜卑族和汉族、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在这里交集、碰撞、融会,从而把中华文明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成就独步天下的大唐盛世吹响了前奏!她需要诗歌来赞美,她也值得用诗歌来赞美!
白杨街之奏响了第一首北魏洛阳的赞美诗——《洛阳伽蓝记》之后,余音绕梁,不绝如缕,一千多年来不知多少文人、学者为之倾倒,仆仆于洛水与邙山之间,探古寻幽,追思消逝的繁华;踯躅于断壁残垣之中,遥望荒烟迷雾中的宫阙辉煌,梵刹庄严……如今,又有一位学者加入了这个行列,为这首交响曲增添了富有特殊韵味的乐章,这就是金大珍博士的学术专著《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
金大珍博士,韩国大邱市人氏,1986年毕业于韩国岭南大学校文科大学历史学科。由于酷爱中国历史和文化,1994年他毅然告别国内熟悉的一切事物,决意负笈西行。在北京电影学院研修了两年的汉语,于1996年7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于1999年7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旋即于同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本书就是金大珍博士的博士学位毕业论文。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金大珍博士尤其痴迷于中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土文化,对于黄土文化所钟灵毓秀的洛阳更是情有独钟。因此他不仅将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为北魏洛阳,而且殷盼毕业以后能够留在中国河洛平原的黄土地上工作。因此他选择了地处中原,文化底蕴浑厚,人杰地灵的新乡,决定到河南师范大学工作,这全然是他那黄土文化情结使然。2004年冬,我应邀去河南师范大学讲学,在那几天里我有机会与金大珍副教授的工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领导和师生广泛接触,他们对于金大珍副教授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质朴无华、诚信有礼的待人接物之道,对于他在促进中韩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方面的付出……众口一词称扬赞佩有加。不仅学生把他视为严师,教员把他视为亲密的同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把他视为知己或朋友。可以说他已经深深地融人了黄土文化。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金大珍副教授是怎样将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于《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这部著作之中了。
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将可以看到一个外国人,一个对黄土文化怀着诗人般激情的学者是如何观察和思考北魏洛阳的,学者的深邃与诗人的激情在这里是如何完美统一的。
独特而新颖的视角是本书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突出特点之一。北魏洛阳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硕果累累,尤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洛阳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文献记载,学者们对于洛阳城市形制、布局结构、建筑状况、里坊制度、经济文化、工商交通,乃至历史沿革及其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鲜有从风貌这个视角来研究北魏洛阳的。本书别开生面,首创从风貌这一独特视角进行北魏洛阳的研究。作者对于“风貌”给出的定义是:“在充满审美意味中代表着事物的本质文化以及蕴涵了这种本质文化的事物的物质、精神全貌,是物质与精神相互渗透的审美综合体。”那么,我们可以说作者是意图运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北魏洛阳的。众所周知,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艺术,如果我们把北魏洛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整体艺术品来进行美学的研究,则不仅大大扩展了我们研究的层面和视野,而且有助于发掘潜藏于其表象后面的城市社会人文特征。
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商品非常不错!很赞!
评分
☆☆☆☆☆
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空间叙事学》的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评分
☆☆☆☆☆
相信京东不解释,有质量有速度,喜欢历史,自己买来书研究研究,萌萌哒
评分
☆☆☆☆☆
非常好,特别满意
评分
☆☆☆☆☆
韩国人的中国史地研究,很值得一看。
评分
☆☆☆☆☆
相信京东不解释,有质量有速度,喜欢历史,自己买来书研究研究,萌萌哒
评分
☆☆☆☆☆
相信京东不解释,有质量有速度,喜欢历史,自己买来书研究研究,萌萌哒
评分
☆☆☆☆☆
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空间叙事学》的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评分
☆☆☆☆☆
非常好,特别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