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马爱玲,马旭东,张秉云 等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806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522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外文名称:Macro-economic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2
字数:5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共分为六个部分16章。一部分:导论和国民收入核算,包括导论和国民收入核算两章。第二部分:国民经济的均衡,包括三章。第三章总支出和产品市场的均衡;第四章总产出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第五章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三部分:短期宏观经济分析,包括五章。第六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第9章经济周期理论;第十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第四部分长期宏观经济分析,包括两章。第十一章经济增长基本理论;第十二章内生增长理论。第五部分开放经济,包括两章。第十三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第十三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第六部分宏观经济学前沿,包括两章。第十五章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作者简介

马爱玲,女,1975年9月生,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在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优化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近年来在《浙江学刊》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和***课题,出版多部著作及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 长期和短期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核算方法
第二节 物价、失业、利率与汇率

第二部分 国民经济的均衡
第三章 总支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总支出与均衡
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
第三节 投资函数
第四节 简单均衡模型及拓展
第五节 乘数原理
第四章 总产出和劳动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总量生产函数
第二节 劳动的需求
第三节 劳动的供给
第四节 劳动市场的均衡
第五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
第二节 货币的供给
第三节 货币的需求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
第五节 金融市场

第三部分 短期宏观经济分析
第六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 - 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第三节 IS - LM模型
第四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与配合
第八章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
第二节 总供给
第三节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模型
第四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节 失业理论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第四部分 长期宏观经济分析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事实
第二节 增长核算
第三节 索洛模型
……
第五部分 开放经济
第六部分 宏观经济学前沿

前言/序言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两大支柱,然而,两者在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微观经济学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以市场价格理论为中心,以微观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深刻揭示了市场机制如何引导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的失灵和政府如何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宏观经济学则以资源利用为核心,以国民收入理论为主线,以整体经济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阐明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各经济总量的行为方式。
  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是对这场大萧条引发的大量失业的思考和总结,它也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但是,宏观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宏观经济学这个大家族中流派林立,从六七十年代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主义,到80年代以来的理性预期学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它们各自都对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前提和理论命题,宏观经济学因此而发展。
  面对宏观经济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本书作为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步伐。为此,一批经历了系统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师组成了本书的编写组,编写组成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长期从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精心选取国内外知名学者编写的各个层次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并认真阅读。编写组在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宏观经济学的多种版本进行多次研讨的基础上,拟定了本书的编写大纲,大纲广泛征求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意见并进行了反复修改之后,编写组正式进入写作。
  本书是与张建斌教授、纪红丽副教授主编的《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配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供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也适用于非经济管理专业及广大读者自学,同时可供研究生参考。
  本书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和精练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阐明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各经济总量的行为方式,分析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以及如何能够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本书结构设计和内容体系安排尽可能吸收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合理成分,与同类教材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考虑到国外大学本科的宏观经济学分成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而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有一个阶段教学,所以,本书涵盖了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又融合了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要求。
  2.本书着重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文字叙述为主,尽可能避免使用较复杂的数学工具,模型的表述大多采用几何图形和初等代数形式,必要的地方涉及少量微积分及概率知识。
  3.本书在结构安排上,没有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曼昆结构”——长期模型+短期模型+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而是以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为核心,将全数分为导论、国民经济的均衡、短期宏观经济分析、长期宏观经济分析、开放经济和宏观经济学前沿六个部分。
  4.本书层次清楚、定义准确、文字规范,适合于课堂教学。本书共设16章,每章3—5节,适合于每周3学时的一学期教学计划,在内容上不需要做较大幅度的删减。
  本书由内蒙古财经大学马爱玲副教授、马旭东副教授担任主编,张秉云副教授、武平副教授、刘玲副教授、纪红丽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白媛媛、祝灵敏、王一杰、齐燕老师和硕士研究生何文柳同学。具体分工如下:马旭东撰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五章,马爱玲撰写第三章和第四章,刘玲撰写第一章和第二章,纪红丽撰写第五章,张秉云撰写第六章和第七章,武平撰写第九章和第十章,白媛媛撰写第八章,齐燕撰写第十三章,祝灵敏撰写第十四章,王一杰撰写第十六章。硕士研究生何文柳同学负责部分章节的文字和图形校对。马爱玲和马旭东负责全书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我们向曾经参考过的书籍和资料的作者们表示诚挚谢意。尽管我们力图全面列举这些给我们帮助的作者们,但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谅解。
  本书付梓之际,作为编者,我们对担任本书编辑工作的庞丽佳、赵泽蓬两位编辑及经济科学出版社致以衷心的感谢,他们辛勤的劳动、热情的帮助,最终成就了本书的顺利出版。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观点抑或文字表述存在差错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学术同仁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不断完善。
  主编:马爱玲 马旭东
  2017年7月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