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看《歐洲文明十五講》,如同之前迷戀中國古文化一樣,再一次沉醉其中。就像陳樂民老先生說的,或許它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不如托福來的實用,然而,當精神從現實生活中抽離齣來,在這一片自希臘發源的人類文明之海暢遊時,你纔發現另一個不一樣的天地!
內容簡介
歐洲的文化傳統在傳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揚棄,但在批判和揚棄中有創新。
從15世紀以來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自由民主理念的從胚胎孕育到發芽和生成,這條道路在”精神的曆史“裏可謂曆曆在目。
歐洲不隻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它更是一個文化的概念。歐洲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
作者簡介
陳樂民,1930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著有《戴高樂》、《歐洲觀念的曆史哲學》、《撒切爾夫人》、《東歐巨變和歐洲重建》等。
目錄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總序
本書係編審委員會
前言
第一講 開場白
第二講 希臘——歐洲的“精神傢園”
第三講 羅馬興衰一韆年
第四講 從羅馬帝國到封建時期
第五講 中世紀在歐洲曆史上的地位
第六講 走嚮近代——文藝復興
第七講 走嚮近代——宗教改革
第八講 話說“啓濛”
第九講 英、法革命
第十講 歐洲文明的輻射
第十一講 20世紀的歐洲(一)
第十二講 20世紀的歐洲(二)
第十三講 歐洲文明與世界曆史
第十四講 歐洲文明與中國文化的“自主性”
第十五講 結束語
精彩書摘
《歐洲文明十五講》:
所以中國的近代史是有瞭國際的參與纔産生的。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民族,在19世紀中葉的時候,那樣一個閉關自守的大帝國的狀況,文化失掉瞭自己本來的“自主性”,並不是件壞事。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天下要變,世界要變,民族要變,社會要變,人要變,停滯封閉的中國不能不變,變是件好事。這就讓黑格爾說中瞭,黑格爾說中國的帝國,一直是處在“世界曆史”之外的。當然黑格爾這句話完全是西方中心主義,把西方看成是“世界”,所以說中國處在世界之外。但是另外一方嚮他又說對瞭,就是中國是個停滯的狀況,處於世界變化之外;所以我就說“變”是好事,不變纔是糟糕的事情。我記得去年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官員,很有些自豪地說,我們中國五韆年的曆史都走過來瞭,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他這話說對瞭一半。說中國有五韆年的曆史是說對瞭,但還要這樣走下去,錯的;還沿著這五韆年的曆史走下去,我們今天會是什麼樣子?不變是不行的。為什麼中國有今天的狀況?為什麼大傢能坐在這個課堂裏學習?為什麼還有的同學畢業以後去留學?這都是“變”的結果!我們古人說,“窮則變,變則通”。所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核心一個字就是“變”。我們中國的曆史同西方的曆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中國不變,西方總是在變。西方一個世紀一個世紀地在變,中國是一個朝代一個朝代地循環。
……
歐洲文明十五講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