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验光与配镜必读: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修订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分6章。首先概要介绍了视觉光学基本知识和屈光不正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然后分别详细介绍了正确的验光配镜方法,配镜与美容,以及屈光不正的预防、治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几种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
《验光与配镜必读: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修订版)》内容丰富,科学性、实用性强,既是验光配镜科普书,也是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的专业参考书,适于屈光不正患者和家属阅读查询,亦可供基层全科医师、中西医结合眼科医护人员及从事验光、配镜等相关工作者学习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第一节 视觉光学基本知识
一、视觉光学溯源
二、几何光学定律
三、光学名词解释
四、生理光学缺陷
五、哪些人需要验光配镜
第二节 屈光不正的成因与类型
一、屈光不正的原因
二、屈光不正的分类及方法
第三节 屈光不正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一、眼球发育
二、视力障碍
三、眼轴改变
四、眼底改变
五、眼位改变
六、其他改变
第2章 屈光不正的验光
第一节 主观验光
一、宏观定性法
二、增减定量法
三、定轴定量法
四、其他定量法
五、验光配镜程序及眼镜处方书写与识别
第二节 客观验光
一、眼底检查定性
二、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法
三、视网膜检影影动识别法
四、球镜片中和影动法
五、柱镜片中和影动法
六、带状光镜检影法
七、动态检影检测调节近点法
八、检影镜片联合折算法
九、检影后试镜与复验法
十、角膜计测定曲率性散光法
十一、屈光计测定屈光法
十二、角膜地形图测定散光法
第三节 综合验光法
一、电脑验光法
二、综合验光仪验光法
第3章 屈光不正配镜
第一节 配镜原则
一、远视眼的配镜原则
二、近视眼的配镜原则
三、散光眼的配镜原则
四、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五、老视眼的配镜原则
六、无晶体眼的配镜原则
七、斜视眼的配镜原则
八、弱视眼的配镜原则
九、低视力的配镜和处理原则
十、配镜后干扰症状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 镜片选择
一、镜界贵族——水晶镜片
二、镜界功臣——光玻璃片
三、镜界主流——树脂镜片
四、镜界花魁——变色镜片
五、镜界宠儿——超薄镜片
六、镜界英豪——镀膜镜片
七、镜界珍品——染色镜片
八、镜界巧匠——缩径镜片
……
第4章 配镜与美容
第5章 屈光不正的预防与矫治
第6章 几种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
附录A 眼球有关正常值
前言/序言
本书于2005年6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先后印刷3次,发行近10000册,对普及验光配镜知识,推介屈光不正的矫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深得读者的好评。本书内容以屈光不正为主轴,以诊断和矫治为目的,故副书名为“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因素造成用眼过度、屈光不正发病率升高,读者对其相关知识需求增加,故对本书做一次大的修订。修订的内容简介于下。
1.根据科普书的编写要求和编审的建议,从第1版中删除的内容有验光盘内容及特殊镜片使用法、屈光不正与眼镜装配、屈光不正与眼镜检测、全国知名眼科通讯录等。
2.新增的内容有屈光不正中医药疗法、屈光不正手术矫治、视力疲劳、儿童弱视、共同性斜视。第2章充实了电脑验光法;第3章充实了低视力眼的配镜,以及染色镜片、非球镜片、偏振镜片、太空镜片、太阳镜片、防护镜片,并增补了折叠架与组合架、牛角架与檀木架。第4章对眼镜与美容作了系统的补充和阐发,补充了两种特殊的隐形眼镜。第5章新增的手术矫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但术式多,而且效果好。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效如桴鼓。特别是飞秒激光的全面开展,使数以万计的戴镜者,摘掉了眼镜,让眼恢复光明和自由。为那些因视力不达标不能录用的求职者开了绿灯,这是广大成年人近视患者的福音。不同的屈光不正,采用不同的术式,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达到“殊途同归,选用共赢”的效果。而新增中医药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有内服与外治;非药物治疗中有各种针刺疗法及耳穴贴药、穴位埋线、按摩、导引等疗法。本版补充一些插图,这样图文并茂,以提高本书的质量和阅读效果。
3.第2版在章节上作了较大的调整,由13章压缩为6章。第1章为概述,分列视觉光学基本知识,屈光不正的成因与类型,屈光不正的病理及临床表现3节;第2章为屈光不正的验光,分列主观验光、客观验光、综合验光法3节;第3章为屈光不正配镜,分列配镜原则、镜片选择、镜架选择3节;第4章为配镜与美容,分列配镜美容应掌握的要素、隐形眼镜;第5章为屈光不正的预防与矫治,分列中医防治方法、手术矫治方法2节;第6章为几种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分列视力疲劳、儿童弱视、共同性斜视3节。书末附录有眼球有关正常值,包括解剖生理与检查两个部分。
本书内容丰富,融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实用性于一体,以鲜明的特色、广博的内涵、精巧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医护人员、从事视光学的工作人员、眼镜营销人员,以及广大屈光不正的患者和家属阅读参考。
《眼视光临床实践指南:聚焦屈光不正的精准诊断与个性化矫治》 概述 在现代社会,视觉健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学习效率和工作能力的关键因素。屈光不正,作为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其诊断的精准度与矫治方案的个体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视觉舒适度和生活满意度。本书《眼视光临床实践指南:聚焦屈光不正的精准诊断与个性化矫治》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汇集了眼视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眼视光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权威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的核心技能,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最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视觉健康服务。 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理论性书籍,它更侧重于临床实践操作,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临床步骤。从屈光不正的定义、分类、病因学,到各种屈光不正的客观与主观检查方法,再到不同矫正方式(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等)的选择与应用,本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辅以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章节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屈光不正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评估 第一章:屈光不正的分类与病因学: 屈光不正的定义与解剖学基础: 详细介绍眼球的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及其屈光力,阐述屈光不正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原因。 屈光不正的常见类型: 深入剖析近视、远视、散光(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的定义、特征、生理学意义,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屈光状态。 屈光不正的病因学探讨: 详细分析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用眼习惯、光照环境、户外活动时间等)、全身性疾病、眼部疾病(如角膜病、晶状体病、视网膜病变等)以及药物影响在屈光不正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重点讨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近视发生和发展机制,包括眼轴增长、巩膜重塑、视网膜信号传导等。 特殊类型的屈光不正: 涵盖了隐斜视、显斜视、屈光参差、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的鉴别等。 第二章:屈光不正的客观检查技术: 电脑验光: 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电脑验光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结果判读(包括球面镜、柱镜、轴向、瞳距等参数),以及其局限性。强调电脑验光仅为初步筛查,需结合主觉验光结果。 角膜地形图: 阐述角膜地形图在检测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如圆锥角膜)、角膜屈光手术评估中的应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角膜地形图仪及其成像原理。 眼轴长度测量: 详细讲解眼轴长度测量在近视诊断与进展监测中的重要性。介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验光前常规检查: 涵盖视力表(远、近)、遮盖试验(单眼、交替)、注视反应、眼球运动等基本检查,为后续验光奠定基础。 第三章:屈光不正的主觉验光技术: 验光前的准备与沟通: 强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主诉、用眼需求、生活习惯等,建立信任关系。 远视力检查与初步矫正: 介绍标准视力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初步的球镜和柱镜试戴。 球镜验光(精细化处方): 详细阐述“对光法”、“对影法”等多种验光方法的精髓,以及如何通过最小加减法、交叉圆柱镜等技巧,精确确定最佳球镜度数。强调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屈光状态下验光策略的差异。 柱镜验光(散光矫正): 详细介绍交叉圆柱镜的使用方法,如何精确测定散光的球镜、柱镜及轴位。强调散光轴位的选择原则,以及如何处理散光轴位不确定或不规则散光的情况。 综合验光仪的应用: 介绍综合验光仪在验光过程中的优势,包括快捷、精确、可模拟各种处方条件等。 特殊人群的验光: 针对儿童、老年人、高度近视、低视力等特殊人群的验光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专门论述。例如,儿童验光中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的应用指征与时机。 验光结果的判读与记录: 规范验光处方的书写格式,包括球镜、柱镜、轴向、瞳距、棱镜(如适用)等。强调验光记录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第二部分: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与临床应用 第四章:框架眼镜的验配与优化: 镜片类型与选择: 详细介绍折射镜片(单焦点、双焦点、渐进多焦点)、反射镜片、非球面镜片、防蓝光镜片、防眩光镜片等不同类型镜片的特性、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镜架的选择与适配: 强调镜架的材质、款式、尺寸与患者面部特征的匹配,以及对瞳距、瞳高、鼻托等关键参数的适配要求。 瞳距与瞳高的测量与应用: 详细讲解瞳距的精确测量方法(手动、自动验光仪、瞳孔计等),以及瞳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中的关键作用。 镜片加工与安装: 介绍镜片加工的基本流程,以及如何确保镜片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一致,避免产生光学像差。 特殊镜片的应用: 如棱镜眼镜、矫色眼镜、单眼矫正镜等。 第五章:角膜接触镜的验配与管理: 角膜接触镜的分类与特性: 详细介绍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软性角膜接触镜(SFCL)、日抛、双周抛、月抛、年抛等不同类型接触镜的材料学特性、透氧性、含水量、屈光矫正能力等。 接触镜验配流程: 包括角膜曲率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泪液层评估、角膜直径测量、验光与试戴,以及角膜接触镜处方的制定。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的应用: 重点讲解RGP在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圆锥角膜、角膜手术术后等复杂屈光不正矫正中的优势。 软性角膜接触镜(SFCL)的应用: 涵盖普通近视、远视、散光矫正,以及特殊功能性软镜(如渐进多焦点软镜、矫正散光的软镜)的应用。 角膜接触镜的配戴与护理: 详细介绍接触镜的正确配戴、摘取、清洁、消毒、保存方法,以及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如角膜感染、巨乳头状结膜炎等)的预防与处理。 角膜塑形镜(Ortho-K)的验配与管理: 详细介绍Ortho-K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验配流程、效果评估及长期管理。重点讨论其在近视控制方面的作用。 第六章:屈光手术的评估与术后管理: 屈光手术的种类与原理: 详细介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基质层内角膜切削术(FS-LASIK)、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角膜缘基质切削术(PRK)等手术的原理、技术特点。 屈光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严格遵循临床指南,列举详细的术前评估标准,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泪液分泌、眼部健康状况等。 术前评估的重点: 强调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OCT、UBM)、角膜生物力学评估(角膜地形图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泪液分泌试验等检查的重要性。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介绍干眼症、感染、角膜扩张、眩光、夜视力下降等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识别、诊断与治疗。 屈光晶体植入术(ICL)与人工晶体植入术: 介绍ICL在高度近视、角膜条件不适合激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以及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人工晶体选择。 第三部分:屈光不正的临床实践与前沿发展 第七章:儿童屈光不正的诊断与管理: 儿童屈光发育特点: 介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屈光发育规律。 儿童近视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强调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屈光筛查,识别早期近视迹象。 儿童近视的进展控制策略: 深入探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Ortho-K)、离焦框架眼镜(如MyoSmart、Stellest镜片)等近视控制方法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与适用人群。 儿童弱视与斜视的筛查与矫治: 简要介绍与屈光不正相关的弱视与斜视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八章:老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 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与屈光变化: 重点关注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老年性眼病对屈光状态的影响。 老年人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详细讲解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阅读距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精准选择和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 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手术矫正: 讨论白内障手术中多焦点人工晶体、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等的选择与应用。 第九章:屈光不正的特殊病例分析: 高度近视的矫正与并发症管理: 重点讨论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识别与防治。 角膜病变引起的屈光不正: 如圆锥角膜、角膜溃疡、角膜移植术后等,重点介绍RGP、角膜塑形镜、角膜地形图指导下的个性化矫正方案。 眼睑、眼球运动异常引起的屈光问题: 如上睑下垂、眼球震颤等。 第十章:眼视光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在屈光不正诊断中的应用: 介绍AI辅助的验光、眼底筛查、屈光度预测等技术。 新型验光技术与设备: 如新型眼轴测量仪、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等。 个性化、精准化矫正的理念: 强调基于大数据和个体化特征的矫正方案制定。 近视防控的国际化合作与研究进展。 本书的特色 1. 强调临床实践: 本书以临床应用为导向,详细介绍了各种检查、验配、手术的步骤和技巧,并辅以大量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操作技能。 2. 系统性与全面性: 涵盖了屈光不正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内容全面,结构清晰,适合不同层次的眼视光从业者。 3. 权威性与前沿性: 汇集了国内外眼视光领域的专家智慧,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4. 图文并茂: 为了更好地说明抽象的原理和复杂的操作,本书配有大量高清图片、示意图和流程图,直观易懂。 5. 注重个体化: 强调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屈光状态、用眼需求、生活习惯等,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矫正方案。 适用人群 眼科医生 验光师 视光师 配镜师 眼视光专业的在校学生 对视觉健康有深入了解需求的专业人士 《眼视光临床实践指南:聚焦屈光不正的精准诊断与个性化矫治》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与前沿视野于一体的专业著作,它将成为眼视光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助力其在不断发展的眼视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为改善人类视觉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