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7
本书共39章,讲述相面人家的千金吕雉,自公元前242年出生于山东单父(现山东单县)以来,至公元前180年7月去世,其间58年的历史——嫁给刘邦,成为皇后,刘邦死后,她以太后身份掌握汉家政权15年的所作所为。
本书的特点是细说——考证细、事实细、分析细;以事件为线索,如实叙述历史文献(如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等)和考古资料中的历史事实;以史学研究成果对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行文流畅,堪称史学研究扎实、脉络清晰、细说有据的优秀史学著作,好读好看。
臧知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专业博导,出版著作《秦汉史》(合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纲》《吕不韦传》《孝经与中国文化》《分职定位:历代职官制度》《细说吕后》《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论语注说》《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等专著,发表先秦秦汉史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国家教育部、江苏省社科项目多项,获奖多项,有江苏省学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多项。
吕太后者,高祖微起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
引言
一 相面人家的千金——吕后
二 吕雉奉父之命同刘邦成婚
三 刘家农妇贤妻良母
四 泗水亭长刘邦的理想
五 芒砀山的秘密使者——吕雉
六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
七 刘邦起兵丰沛
八 刘项联合抗秦
九 刘项关中争夺战
十 秦朝的灭亡
十一 刘邦约法三章
十二 鸿门宴
十三 就封汉王
十四 萧何月下追韩信
十五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十六 刘项彭城大战
十七 刘项荥阳对峙
十八 鸿沟划界
十九 四面楚歌
二十 吕雉被封为皇后
二十一 汉朝定都长安与制定朝仪
二十二 吕后与刘邦嫔妃之间
二十三 吕后贬韩信为侯
二十四 吕后斩韩信于钟室
二十五 吕后将彭越剁成肉酱
二十六 吕后逼走卢绾
二十七 竭尽全力保住太子地位
二十八 刘邦死时下令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二十九 吕后除掉劲敌——戚夫人
三十 吕后先后杀害刘友、刘恢两皇子
三十一 吕后继续无为而治的政策
三十二 吕后北抚匈奴
三十三 兴建长安城
三十四 吕后临朝称制并广立吕姓王
三十五 陆贾的斡旋
三十六 吕后安排自己的后事
三十七 吕氏宗族覆亡
三十八 汉文帝登基
三十九 盖棺论定——吕后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明确身份,就明确了吕后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权力和责任。要了解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内在逻辑,必须对吕后和刘邦其他嫔妃之间的关系以及后宫制度有个简单的了解。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平民百姓只要有钱有势,三妻四妾是正常现象,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妻妾之间并非平等,而是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的,妻是妻,妾是妾,妻只能有一个,妾的数量则不一定。刘邦在做亭长时就喜好酒色,率领军队初入咸阳时就曾迷恋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嫔妃姬妾;在和项羽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占领一个地方、兼并一个诸侯,首先就是把对方的美人据为己有;称帝以后,没有了战争的掣肘,天下成为个人私产,他自然尽情地享受天下美色,妻妾成群。当然,皇帝妻妾之间关系不能和百姓一样,其等级尊卑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皇后是后宫之长,天下女性的表率,也就是时人常说的母仪天下,其余嫔妃有不同的名号,服饰、宫寝、属员、地位有着严格规定。所有这一切都是刘邦定都长安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也正是这些制度保证了吕后权力的独尊。
汉代制度,后宫分为十四等。《汉书?外戚传》说,汉朝建立以后,“因秦之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史、少史之号焉。至武帝制婕妤、娥、华、华容、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焉”。十四等中,前九种名号都是用秦朝的,武帝以后陆续增加为十四等。但是实际上,远远不止十四等,西汉前期也不止九等。
嫔妃虽然没有朝臣的官职和爵位,但是其政治经济待遇和爵位官职都是对应的。昭仪位比丞相,爵位比诸侯王;婕妤和上卿相等,也就是和朝中九卿一样,爵位相当于列侯; 娥位比中二千石,爵位相当于关内侯;华容位比真二千石,爵位比大上造;美人位比二千石,爵位相当于少上造;八子位比千石,爵位相当于中更;充依位比千石,爵位相当于左更;七子位比八百石,爵位相当于右庶长;良人位比八百石,爵位相当于左庶长;长使位比六百石,爵位相当于五大夫;少使位比四百石,爵位相当于公乘。另外还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等名号。五官以下相当于基层小吏,没有相应的爵位。这些名号大部分都是后来增加的,西汉前期只有秦朝的九等。从官爵对应关系看,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地位和皇帝相当,这在法律上确定了皇后的政治地位。在当时的思想观念中,称皇后是“配至尊为海内小君”。在后宫,皇后和嫔妃俨然如朝廷的皇帝与群臣,群臣见了皇后也一样行君臣之礼。
吕后是西汉第一位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她和萧何、张良、周勃等开国元勋之间都起自民间,情同手足,彼此之间自然不需要像后世那样等级分明,比较随便。但是在后宫之中就不是这样了,刘邦的嫔妃大都是在楚汉战争过程中收纳的,她们和吕后之间可没有什么友情,有的就是情敌关系,吕后对待这些嫔妃们就不那么客气了,俯首帖耳者则罢,否则就很难说,嫔妃们在宫廷斗争中的命运可想而知。
关于吕后时代的后宫制度,因为王朝初建,比较简单,但基本原则和精神已经确立。我们从稍后一些的事情中可以知道吕后的地位和尊严。《史记?袁盎传》载,袁盎陪同汉文帝和皇后、慎夫人一齐出游。慎夫人是文帝最喜欢的嫔妃,恃宠而骄,仗着自己年轻貌美、侍上有术,平时不把其他嫔妃看在眼里,甚至认为皇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宴饮时,常常和皇后平起平坐。袁盎和文帝一行游玩之后,举行便宴,随行官员按照惯例,让慎夫人坐在皇后身边。慎夫人还没来得及就座,袁盎跨步上前,一把将慎夫人的坐席撤下,说尊卑有别,慎夫人没有资格和皇后同坐。慎夫人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惊怒交加,立即向文帝哭诉。文帝见自己最宠幸的美人花容易色,不由得又生出一股怜爱之情,也不顾什么君臣仪法,勃然大怒,起身离席,认为袁盎违背君臣之礼,对慎夫人不敬就是对自己不敬。袁盎对文帝说:“陛下已经立了皇后,尊卑有序,不可改变。陛下以为这样宠幸慎夫人是为了慎夫人好,实际上恰恰相反,是在害慎夫人。陛下不会忘记‘人彘’事件吧。”“人彘”指的就是吕后害死刘邦宠妃戚夫人一事,以后还要谈到,这里暂且略过。文帝听后,觉得有道理,接受了袁盎的建议。这个例子发生在吕后死后不久,从中体现的皇后和其他嫔妃之间的尊卑关系,在吕后时代是一样的。
史书上没有记载叔孙通制定的朝仪中吕后是否和刘邦共同接受群臣朝拜,但从逻辑上分析,应该是二人共同上朝。刘邦称帝以后,尊称刘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母亲也就成为第一位皇太后,但是,大约是这位刘老太太和刘邦、吕后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瓜葛,司马迁和班固都没有记载她的事迹,也没有称刘老太太为皇太后,而是称作太上皇后。《史记》《汉书》记载了刘邦和太上皇的两件事。一件事是刘邦和太上皇的对话,因为刘邦年轻时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常常遭到老父亲的批评。汉九年冬天,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等来到长安给太上皇和刘邦请安,这既是君臣朝见又是家人聚会,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盛大的仪式,吕后和刘邦共同接受诸王的朝拜。刘邦以父子之礼给太上皇祝寿,在酒酣耳热之际,刘邦对他父亲说:“您以前常常说我不务正业、像个无赖、不如兄长,现在您老人家看看我的产业多还是兄长产业多。”这当然是用开玩笑的口气说的,左右一片欢笑,殿上群臣大呼万岁。太上皇接受诸王和群臣朝拜,诸王均为晚辈,吕后也应该在场,和刘邦一起接受朝拜。
另一件事是刘邦和他父亲之间的礼仪问题。本来,刘邦称帝以后,每五天看望他父亲一次,开始见面时,刘邦都以父子之礼向父亲请安,后来太上皇的管家建议刘老太爷不能按家礼对待刘邦,因为刘邦是皇上,要皇上给自己行礼,不合君臣之道。刘老爷子接受建议,在刘邦探望时,自己手持笤帚在门外清扫道路,看到刘邦车驾以君臣礼相见,并说明理由。刘邦一番感慨唏嘘之后,接受了父亲的意见,同时明示父亲为太上皇,免却了父子之间的尴尬。这两件事,向我们透露出了吕后在刘邦家庭关系中的角色,刘邦五天一见太上皇,按照一般礼仪,吕后也是五天一见太上皇后,直到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驾崩。从吕后的经历看,吕后和公公、婆婆之间还是很有感情的。
按照礼制,婚姻嫁娶有一定程序,王公贵族妻妾数量等级分明,在西周时代已经有系统的规范,建立了六宫制度,有系统的采选程序。秦始皇打破传统礼仪,在兼并六国过程中,模仿六国宫室在咸阳大兴土木的同时,也把六国宫室的美女全部收入皇宫,数量之多,远非后人可以想象,众多宫女从来没见过秦始皇一面。当秦始皇死后,这些宫女统统被秦二世活埋,成为秦始皇的殉葬品。刘邦对女色的喜好并不比秦始皇好到哪儿去,只不过没有秦始皇那样的条件罢了。《后汉书?皇后传》称刘邦“闱簿不修”,也就是私生活比较随便,行事不管什么礼法,看到美貌女子,不管出身、不管已婚还是未婚,只要看中,即收归己有。文献记载,刘邦后妃有名号的有吕后、戚夫人、薄姬、曹夫人、官夫人、傅夫人、唐山夫人、石美人、赵子儿,总共九人。无论是和以往还是以后的任何一位君王相比,数量实在是不多,堂堂一个大汉皇帝只有九位嫔妃,确实不能算多。但是,有名号的嫔妃数量和帝王实际拥有的女人数量那可不是一回事。按照历史文献记载,秦始皇连皇后都没有,我们并不能因此说秦始皇是个不近女色的人。所以,刘邦实际上所拥有的女性绝不只这九位,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战士浴血奋战的时候,刘邦在军营之中也是左拥右抱、依红偎绿,只是这些女性很少几位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名字而已。即使为刘邦生儿育女,也不一定留下名字。刘邦的八个儿子,后来被封为王的刘友、刘恢、刘建的母亲都没留下名字。这在后世史家眼中是不合礼法的,所以称之为“闱簿不修”。但是,如果把刘邦和他的后世相比,刘邦当然是最不近女色的一个皇帝了,选妃纳妾,也没有后来的那么多的政治经济因素在内,较多地考虑的是个人感情和爱好。
刘邦的后妃,大都出身贫贱,吕后出身相面人家,戚夫人是定陶民女,薄夫人本来是魏王豹的宫女,其他几位身世根本不见记载。由于开国皇帝的后妃们出身平民,西汉一代,皇帝后妃都不太讲究门第出身,而且有好几位是再婚。这在后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当时是正常现象,因为西汉前期不存在后世的贞节观念。大儒董仲舒就明确主张,“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储少孙补《史记?外戚世家》说:“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不管出身如何,只要品德相貌好就行,实际上还应该加上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皇上喜欢。这和大讲门第的东汉时代大相径庭。无论出身门第如何,一旦进入宫门,身份的贵贱高低就严格起来了。皇后作为天下之母,有不可冒犯的绝对权威,同时也担负着教导天下女性的重任。这主要有三项内容:亲桑、理内、朝谒。亲桑的性质和功能与籍田类似。每年正月,皇帝要领着三公九卿到郊外行籍田典礼,就是象征性地挖几下土,表示皇上重视农耕,号召天下农民全心全意地耕作。男耕女织是传统经济结构,为了号召妇女尽力家庭纺织,皇后要举行亲桑典礼,即皇后率领三公九卿的夫人们到郊外,象征性地种几棵桑树,作为天下妇女的表率。理内即管理后宫事务,嫔妃姬妾,等级井然,按时拜见皇后,以身份高低为序。朝谒是指皇后按时朝见皇太后。在汉宣帝以前,规定皇后是十五天朝见一次,宣帝许皇后改为五天一次。吕后时代不可能是十五天一次,因为刘邦是五天一见父母,吕后必然一同前往。所谓十五天一次是吕后以后的制度。
一般说来,亲桑之礼,吕后时代举行的并不严格,因为吕后和刘邦以及开国元勋们都是农民出身,而且刘邦也不喜欢儒家的繁文缛节,对这些礼仪不感兴趣。但是,理内是皇后权威的体现,对于性格刚毅的吕后来说,自然是严格的。因为皇后是天下之母,自然有一套行使权力的程序和仪仗。皇后有专门的玺印,由相应机构保管,外出车舆、旌旗、警卫较皇帝规模略小一点。当时皇帝出行的仪仗称为卤簿,皇后也有专门的卤簿。车辆多少、旌旗图案、警卫人数,都根据出行的性质和距离有不同的规定。
吕后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吕后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吕后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