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献学、语言学学习研究者 (1)本书借助新出土文献提供的资料,就《雅》《颂》的学术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本书的研究以出土文献为主体,但却不只囿限于古文字的研究,涉及的学术范畴广泛,包括文献学、训诂学、语法学及史学等。
(2)本书属跨学科的研究,出土文献与《诗》学研究兼备,研究价值涵盖以下两方面:i) 古文字学:本书整理及疏解出土《诗》类材料,为文字的考释与通读提供重要数据;ii) 《诗》学:本书全面搜集与整理近年出土文献所见《诗》类资料,揭示两者间的紧密与互动关系。
(3)本书利用新出土的第一手资料,解决传世古书的问题,研究成果能为久悬未决的学术讨论提供新材料、新思考与新见解;而且,部分的出土材料更能为前人的研究辅以新证,进一步证成其见解。
内容简介
本书以《雅》《颂》所收录的诗篇为研究主体,利用殷周金文及战国竹书提供的新证,分别从文献学、字词训释及语法学三个角度,探讨当中较具争议的学术问题,为过去研究带来新资料与新思考。文献学方面,本书集中于诗、乐、舞间关系的研究,分析先秦乐舞组曲的体结构,就《雅》《颂》乐舞性质的讨论提供新材料。字词训释方面,本书通过金文与《雅》《颂》的互证,考释疑难字词整理讹误的例子。语法学方面,本书讨论以虚词为主,深入分析金文及《雅》《颂》所见“不”“无”“其”的语助词用法。
作者简介
邓佩玲,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文学士、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专著有《天命、鬼神与祝祷:东周金文嘏辞探论》,正式出版的论文逾三十篇,内容涉及古文字学、古汉语语法及先秦典籍研究。近年专注于出土文献与传世古籍的互证探讨,获香港研资局拨款进行的相关项目有“《诗经》与金文文献语言的对比分析研究”和“《尚书》与金文文献语言的比较研究”。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第一章 《雅》《颂》与出土文献引论
第一节《雅》《颂》概说
(一)《雅》《颂》的创作年代与内容
(二)《雅》《颂》与“诗六义”
(三)《雅》《颂》与音乐、舞蹈的关系
第二节《雅》《颂》与出土文献的互证研究
(一)从“二重证据法”到“重写学术史”
(二)新见《诗经》版本与《诗》学资料
(三)金文材料与《雅》《颂》研究的关系
第二章 文献篇——藉助出土文献解决《雅》《颂》的文献问题
第一节《大武》乐章的“武德”思想与战国戈铭“大武辟兵”
(一)《大武》与“告成”之关系
(二)《大武》与“武有七德
(三)《大武》”武德“于春秋战国时期之嬗变
(四)战国戈铭”大武阅兵“与”武德“之关系
(五)小结
第二节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于《大武》乐章的启示
(一)《大武》”六成“研究之回顾
(二)上古乐章的计量单位——”成“与”终“
(三)《大武》乐舞的创作时代
(四)《大武》乐章的结构
(五)小结
第三节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所见诫勉诗与
《雅》《颂》的乐舞性质
(一)清华简《周公之琴舞》”非天诠惠“之劝谏
(二)清华简《芮良夫毖》所见之诤谏
第三章 字词考释篇——《雅》《颂》与出土文献字词互证举隅
第一节《周颂》祝嘏辞
(一)《维清》”迄用有成“及《臣工》”迄用康年“
(二)《维天之命》”假以溢我“
第二节《周颂》重言词语
(一)恭敬威仪之形容——”济济“”穆穆“”肃肃“”桓桓“
(二)和谐乐声之形容——”隍隍“与”将将“
(三)重言之叹词——”嗟嗟“
(四)旃与铃之形容——”阳阳“”央央“
(五)小结
第三节《雅》《颂》所见”将“字
(一)历代经学家于《雅》《颂》所见”将“的训释
(二)殷周金文所见”将“及其相关字形
(三)其他古文字材料所见”将“及其相关字形之演变
(四)藉助古文字重新分析《雅》《颂》所见”将“
(五)小结
第四章 虚词篇——《雅》《颂》与金文所见语助词”不“”无“其”的探讨
第一节历代经学家对《雅》《颂》所见语助词“不”“无”的训释
(一)毛《传》“不/无A,A也”的训释与其影响
(二)毛《传》“不/无A,A也”实非反诘辨
(三)杜预于“语助”的提出与清儒的肯定
(四)从语法角度看《雅》《颂》的语助词“不”“无”
(五)《小雅》《大雅》所见的“遐不”“不遐”
第二节再器铭文中“其”的语助词用法
主要参考书目
(一)古籍
(二)近人着述
后记
前言/序言
《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今日所见《雅》《颂》存诗145篇,篇幅估《诗经》全书过半。惟经历代传抄,间或致讹误衍脱,释读顿生悬疑;兼且《诗》之用辞原多古奥深晦,皮锡瑞、王国维诸先生皆曾有《诗》难读之叹。虽云如是,论述《诗经》着作历代不辍。近年新出土文献多见与《诗经》相关材料,学者每取与传世古籍互证,胜义纷陈,蔚然可观。
本书利用新出土金文及简帛文献与传世古书彼此参校,并藉助“二重证据”或多重证据之相互证明,结合古文字学研究成果,从多角度探讨及试图解决与《雅》《颂》相关之疑难问题,所涉范畴包括文献、训诂、语法及史学等,为《诗》学研究注入新思维、新视野及新见解。兹就其要者,例举如次:
第一,对近年出土文献中《诗》类资料做全盘搜集与整理,揭示与传世诗学研究范畴问之互动关系,复疏解新见《诗》学材料,为古文字之考释及文献通读提供重要参考,展现廿一世纪最新之学术讯息与潮流。
第二,利用新出土第一手材料,焉前人研究成果辅以新证,并对久悬未决之学术讨论提供新见,如:
(1)《诗》与音乐及舞蹈之关系向为学术界所关注,然碍于相关资料不足,对此课题之探究相形欠缺。本书藉助清华简材料,深入分析先秦乐舞《大武》之结构,并就过去于“始”“乱”之讨论有所发明。盖前人讨论大多忽略《大武》蕴含之德治思想,本书结合战国戈铭,细加阐释《大武》“武德”及其嬗变轨迹。至于朱熹、顾炎武等尝有“变风变雅不入乐”之说,今藉由清华简《芮良夫毖》之分析,为变《雅》是否入乐别出新说。
(2)《雅》《颂》文辞古奥,经历代传抄,间或遭改乙,释读益见困难。本书藉助金文与《雅》《颂》字词之互证,就部分疑难词语提出新训释,甚至解决部分疑似讹误句例,为《诗经》研读增添新资料。
(3)前人对古汉语中无实义之虚词稍欠了解,注疏对语助词亦往往有所误释。本书结合金文与《雅》《颂》之“不”“无”用例,论证“不”“无”于先秦确曾用为语助词,更订前人训释之疏漏,从而厘清“遐不”与“不遐”之确实语义,并利用金文与《诗》用例对照,论证“其”于先秦亦兼具语助词用法。
辛卯岁(2011),佩玲首部学术论着《天命、鬼神与祝祷:柬周金文嘏辞探论》付梓前夕,余承长者严命,勉力为序,尝称“她天资聪敏,勤奋有加,还有一份独特的执着和坚毅不屈的精神……教学之余,仍孜孜不倦,致力于学术之钻研,并且与时俱进。”果尔,时隔五载,佩玲复再度索序,余于《诗》学,涉猎未深,惟感其勤且诚,乃厚颜就书中所见以为记,盖亦道实而已耳!
《雅》《颂》与出土文献新证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