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秦早期的历史研究》对秦人族出东夷特别是西迁以来至德公都雍之前的早期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新材料与多学科方法,围绕赢秦的起源与族属,赢秦始祖事迹钩沉与赢姓封国探寻,五次西迁与赢秦入居西垂,中潏归周与秦人兴起,非子封秦和襄公建国,文公入关与秦人崛起等历史谜团和重大问题,通过多方向挖掘、多角度分析和多层面探究,梳理了秦人由东夷部族到赢姓封国再到秦人形成和兴起建国的发展线索,揭示了秦人曲折艰辛而又波澜壮阔的崛起轨迹和演进过程,初步构建了秦人早期历史发展的时空坐标和逻辑框架。
作者简介
雍际春,甘肃清水人。1961年9月生。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专门史学科负责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甘肃省领军人才(**层次)、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秦早期历史文化、中国历史地理、陇右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等专著、合著及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一些学术观点和成果被海内外报刊介绍或转载。
目录
第一章 秦早期历史及其研究意义
第一节 秦早期历史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 主要研究资料
二 学术研究基础
三 基本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三节 秦早期历史研究述评
一 秦早期历史研究的百年嬗变
二 秦早期历史研究概述
三 秦早期历史研究的主要收获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 赢秦的起源与族属
第一节 赢姓的来历
一 我国上古姓氏的本质含义
二 赢姓溯源
三 赢邑地望
第二节 赢秦起源问题的东、西之争
一 传统的东来说与西来说
二 新东来说与西来说
三 诸说平议
第三节 赢秦为华族考
一 赢秦华化的基本线索
二 秦非戎族辩证
三 赢秦为华族的人类学观察
第三章 赢秦始祖探微
第一节 女脩及其生活的时代
一 女脩与中国上古感生传说
二 女脩生活时代蠡测
三 少昊族与赢秦先祖
第二节 大业及其事迹
一 皋陶与大业非一人
二 大业的主要事迹
第三节 伯益本事考
一 伯益名号的来历
二 伯益的主要事迹
三 伯益受封考略
第四章 夏商时代的赢秦历史
第一节 夏商时代赢姓诸国的分布
一 赢姓重要封国概说
二 赢姓国的分衍
三 赢姓主要封国举要
第二节 费邑通考
一 费邑之争的由来
二 费氏费邑辨正
三 季氏费邑地望的确定
第三节 单族寻踪
一 单之音义及演变
二 亚单之职掌与事功
三 单氏活动地域考察
四 单氏为商代重要方国部族
五 毕与京——早期秦人在关中的活动考察
……
第五章 赢秦西迁历史探微
第六章 天水“两河流域”秦早期文化的考古发现
第七章 秦人的兴起
第八章 秦的建国与东进关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秦早期的历史研究》:
20世纪的秦史研究,正是随着地下考古材料的大量出土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从王国维对秦都城和秦公簋器铭的研究和考释,到蒙文通、卫聚贤关于秦民族源流的探赜,标志着现代学人不仅将秦人早期历史纳入视野,而且进行了拓荒性研究。与此同时,考古学家也涉足秦早期历史的探索。1933年,前国立北平研究院为探究先周和先秦的历史文化遗址,组成陕西考古调查队,对西安、咸阳一带的秦城址如阿房官、犬丘、雍城等遗址进行了勘察。接着,1934-1937年,苏秉琦先生等三次发掘了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周、秦、汉墓葬,获得一批珍贵的资料。特别是经过对器物形态学和工艺学的研究,对墓葬葬俗制度的考察,第一次将秦文化从周文化和汉文化中单独区分出来。虽然其时并未指明这就是秦文化,但毕竟是从周文化和汉文化中划分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无疑是一个创举。这些研究和探索虽然尚处在初期状态,但现代意义上的秦早期历史研究,正是由此起步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发掘了71座东周墓,1954年在西安半坡发掘112座战国墓葬,后又在宝鸡发掘了李家崖等墓葬。至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基本上将屈肢葬式、西向墓和随葬品中的铲型袋足鬲看作秦文化的墓葬特征。此后的发掘简报或报告则进一步将这类墓葬确定为秦国墓葬。20世纪60年代以来,秦文化考古进入丰收期,如对秦都雍城、咸阳、栎阳以及阿房官遗址、郑国渠渠首遗址、都江堰遗址、灵渠遗址和一大批秦代中小型墓葬的发掘,特别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四川青川秦木牍、陕西凤翔秦公大墓的发掘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为人们提供了十分丰富而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大大拓展和深化了秦史研究的领域与内容,推动秦史研究进入新的更高境界。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多年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了对秦文化整体面貌的系统研究和探讨,逐步建立起秦文化的标尺系列,并在许多的分支和专门研究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突破。
在秦史研究领域,对秦早期历史的研究和探讨,既十分重要,又不可或缺,但因资料限制而长期徘徊不前。这种状况终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转机,一方面,林剑鸣、熊铁基、黄灼耀、伍士兼、何汉文、段连勤、高福洪、刘庆柱等学者在80年代初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秦早期历史和秦人族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秦早期历史研究的高潮;另一方面,甘肃甘谷县毛家坪和天水董家坪西周至春秋秦墓葬遗址的发掘,以及天水放马滩战国秦墓木板地图与竹简《日书》的出土,特别是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西垂陵区和赵坪秦贵族墓、清水县刘坪春秋墓葬的发现,为秦早期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内容和新视野,推动秦早期历史及其文化研究迈上新的台阶。秦早期历史及其文化的研究由此日益受到重视,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研究中来,人们依据不断发现的新考古材料,对秦早期历史及其文化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提出并探讨了许多前人未曾涉足的新课题和新问题,获得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推动了秦早期历史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随着秦早期历史与文化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学术界对其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的判断也随之更加切合实际,这就为秦早期历史与文化研究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五方联合考古队在礼县境内西汉水流域和清水、张家川牛头河流域系统开展的秦文化考古调查,又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在礼县西山、大堡子山、鸾亭山又有秦墓和青铜器、古城遗址及祭祀遗址的发现,在张家川县木河乡马家塬新发现战国时期西戎的大型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铜及金银器,还有车马坑与车马器等。目前,考古发掘还正在进行当中,其丰富的内涵和文化面貌以及新遗址的揭示指日可待。在甘肃天水境内陆续发现的这批遗址和文物,为我们系统探索秦人早期历史发展线索、秦人西迁、秦人居地、秦早期都城和秦人西陵区以及秦早期文化的起源与面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第一手资料,也使秦建国前一段几呈空白的历史得以复原成为可能;而秦人在西周以来发展和崛起于天水地区这一史实长期以来多不为学界认可的局面,由于大量秦早期文化遗址与文物的不断发现而成为铁定的事实,这对于学界重新审视和判断秦早期历史与文化,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
前言/序言
秦人、秦族、秦国、秦朝、秦文化、秦始皇,似乎在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言说。一则是媒体专题和影视作品有关秦人的题材越来越多,如《复活的军团》等专题片和《大秦帝国》《芈月传》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引起社会和大众对秦人历史的热议与关注。二则是学术文化界对秦人历史的追寻探究不断升温,成果迭出,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秦人历史被一一揭示出来。
在我手头,就有近年来搜集的学术类、非学术类的与秦相关的书籍不下数十种,如《秦史稿》(林剑鸣)、《秦史》(王蘧常)、《秦人秘史》(杨东晨)、《秦赵源流史》(何光岳)、《秦制研究》(张金光)、《秦文化》(王学理、梁云)、《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滕铭予)、《关陇文化与赢秦文明》(陈平)、《秦始皇帝陵与中国古代文明》(刘九生)、《早期秦史》(祝中熹)、《日出西山:秦人历史新探》(史党社)、《秦朝兴亡的文化探讨》(王绍东)、《赢姓溯源》(柳明瑞)、《帝国军团——秦军秘史》(金铁木)、《秦俑密码:一位西方作家最具想象力的惊人发现》([英]摩利斯·科特罗)、《大秦七百年王道盛衰》(陈文德)、《秦始皇的秘密》(李开元)、《秦战争述略》(张卫星)、《寻找大秦帝国》(王若斌)、《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朱学渊)……这些信手罗列的著作,既有著名历史学家的学术力作,考古专家的严谨论著,也有青年学者的创薪之作,还有一些学者从“实用历史”、历史推理角度的另类研究,以及一些作家、新闻工作者的通俗讲述。从书名以“秘史”“新探”“溯源”“密码”“秘密”“发现”等相称,即可知道有关秦人,有着太多的秘密、疑团和问题需要探究、揭示和澄清。正因为如此,对于秦史的研究,的确是一个饶有趣味和引人人胜的课题。
秦早期的历史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