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全彩”+"全圖”+"微視頻”的全新講解方式,係統全麵地介紹電動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打破傳統紙質圖書的學習模式,將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引入紙質載體,開創"微視頻”互動學習的全新體驗。讀者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掃描頁麵上的"二維碼”即可打開相應知識技能的微視頻,配閤圖書輕鬆完成學習。
韓雪濤,1958-1961 天津五中 1961-1963 解放軍外語學院 1963-1986 總參第57研究所中國電子學會現代教育技術分會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廣播電視學會分會委員。
目錄
第1章 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原理 …………………………………………………………1
1.1 直流電動機種類和功能特點……………………………………………………1
1.1.1 直流電動機的種類…………………………………………………………1
1.1.2 直流電動機的功能應用……………………………………………………2
1.2 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4
1.2.1 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4
1.2.2 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6
1.3 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0
1.3.1 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 ………………………………………………10
1.3.2 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12
1.4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5
1.4.1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 …………………………………………………15
1.4.2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17
1.5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9
1.5.1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 …………………………………………………19
1.5.2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21
第2章 交流電動機的結構原理 ………………………………………………………27
2.1 交流電動機種類和功能特點 …………………………………………………27
2.1.1 交流電動機的種類 ………………………………………………………27
2.1.2 交流電動機的功能應用 …………………………………………………28
2.2 單相交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1
2.2.1 單相交流電動機的結構 …………………………………………………31
2.2.2 單相交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4
2.3 三相交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8
2.3.1 三相交流電動機的結構 …………………………………………………38
2.3.2 三相交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42
2.4 交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45
2.4.1 交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 …………………………………………………45
2.4.2 交流同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47
第3章 電動機與電動機控製電路 ……………………………………………………48
3.1 電動機與電動機控製電路的關係 ……………………………………………48
3.1.1 電動機和電氣部件的連接關係 …………………………………………48
3.1.2 電動機控製電路中的主要部件 …………………………………………51
3.2 電動機控製電路的特點 ………………………………………………………56
3.2.1 直流電動機控製電路的特點 ……………………………………………56
3.2.2 單相交流電動機控製電路的特點 ………………………………………58
3.2.3 三相交流電動機控製電路的特點 ………………………………………60
3.3 常用電動機控製電路的分析 …………………………………………………62
3.3.1 直流電動機的正、反轉控製電路分析 …………………………………62
3.3.2 單相交流電動機的正、反轉控製電路分析 ……………………………63
3.3.3 三相交流電動機的點動/連續控製電路分析 …………………………64
3.3.4 兩颱三相交流電動機間歇交替工作控製電路分析 ……………………65
第4章 電動機檢修的器材工具 ………………………………………………………66
4.1 電動機常用拆裝工具的特點和用法 …………………………………………66
4.1.1 螺釘鏇具的特點和用法 …………………………………………………66
4.1.2 扳手的特點和用法 ………………………………………………………67
4.1.3 鉗子的特點和用法 ………………………………………………………67
4.1.4 錘子和鏨子的特點和用法 ………………………………………………69
4.1.5 頂拔器和噴燈的特點和用法 ……………………………………………70
4.2 電動機繞組繞製、嵌綫和釺焊工具的特點和用法……………………………71
4.2.1 繞綫機的特點和用法 ……………………………………………………71
4.2.2 繞綫模具的製作方法 ……………………………………………………71
4.2.3 壓綫闆的特點和用法 ……………………………………………………73
4.2.4 劃綫闆的特點和用法 ……………………………………………………73
4.2.5 嵌綫材料的特點和用法 …………………………………………………74
4.2.6 釺焊工具的特點和用法 …………………………………………………75
4.3 電動機常用檢測儀錶的特點和用法 …………………………………………78
4.3.1 萬用錶的特點和用法 ……………………………………………………78
4.3.2 鉗形錶的特點和用法 ……………………………………………………80
4.3.3 兆歐錶的特點和用法 ……………………………………………………82
4.3.4 萬能電橋的特點和用法 …………………………………………………84
4.3.5 轉速錶的特點和用法 ……………………………………………………86
4.3.6 相序儀的特點和用法 ……………………………………………………87
4.3.7 指示錶的特點和用法 ……………………………………………………88
第5章 電動機的拆卸與安裝……………………………………………………………89
5.1 直流電動機的拆卸 ……………………………………………………………89
5.1.1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拆卸 …………………………………………………89
5.1.2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拆卸 …………………………………………………92
5.2 交流電動機的拆卸 ……………………………………………………………94
5.2.1 單相交流電動機的拆卸 …………………………………………………94
5.2.2 三相交流電動機的拆卸 …………………………………………………95
5.3 電動機的安裝 …………………………………………………………………99
5.3.1 電動機的機械安裝 ………………………………………………………99
5.3.2 電動機的電氣安裝 ……………………………………………………106
第6章 電動機的常用檢修方法 ………………………………………………………115
6.1 電動機的基本檢測方法………………………………………………………115
6.1.1 電動機繞組阻值的檢測 ………………………………………………115
6.1.2 電動機絕緣電阻的檢測 ………………………………………………118
6.1.3 電動機空載電流的檢測 ………………………………………………119
6.1.4 電動機轉速的檢測 ……………………………………………………121
6.2 電動機鐵芯和轉軸的檢修方法………………………………………………122
6.2.1 電動機鐵芯的檢修 ……………………………………………………122
6.2.2 電動機轉軸的檢修 ……………………………………………………130
6.3 電動機電刷和滑環的檢修……………………………………………………137
6.3.1 電動機電刷的檢修 ……………………………………………………137
6.3.2 電動機滑環的檢修 ……………………………………………………142
6.4 電動機日常的保養維護………………………………………………………149
6.4.1 電動機主要部件的日常維護 …………………………………………149
6.4.2 電動機定期維護與檢查 ………………………………………………158
6.5 電動機常見故障的檢修………………………………………………………161
6.5.1 直流電動機不啓動故障的檢修 ………………………………………161
6.5.2 直流電動機電刷火花過大故障的檢修 ………………………………162
6.5.3 直流電動機不轉故障的檢修 …………………………………………163
6.5.4 單相交流電動機不啓動故障的檢修 …………………………………164
6.5.5 單相交流電動機啓動慢故障的檢修 …………………………………165
6.5.6 單相交流電動機轉速低故障的檢修 …………………………………166
6.5.7 三相交流電動機外殼帶電故障的檢修 ………………………………167
6.5.8 三相交流電動機掃膛故障的檢修 ……………………………………168
6.5.9 三相交流電動機溫升過高故障的檢修 ………………………………169
第7章 電動機繞組的繞製……………………………………………………………170
7.1 電動機繞組的繞製方式………………………………………………………170
7.1.1 電動機繞組的幾種繞製形式 …………………………………………170
7.1.2 計算電動機繞組的繞製數據 …………………………………………175
7.2 電動機繞組的拆除……………………………………………………………178
7.2.1 記錄電動機繞組的原始數據 …………………………………………178
7.2.2 電動機繞組的拆除方法 ………………………………………………183
7.3 電動機繞組的重新繞製 ……………………………………………………188
7.3.1 電動機繞組繞製前的準備 ……………………………………………188
7.3.2 繞組的繞製操作 ………………………………………………………189
7.4 電動機繞組嵌綫的絕緣規範…………………………………………………190
7.4.1 交流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規範 …………………………………………190
7.4.2 直流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規範 …………………………………………194
7.5 電動機繞組的嵌綫工藝要求…………………………………………………195
7.5.1 單層繞組的嵌綫工藝 …………………………………………………195
7.5.2 雙層繞組的嵌綫工藝 …………………………………………………200
7.5.3 單雙層混閤繞組的嵌綫工藝 …………………………………………201
7.6 電動機繞組嵌綫的基本操作…………………………………………………204
7.6.1 放置槽絕緣 ……………………………………………………………204
7.6.2 嵌放繞組…………………………………………………………………205
7.6.3 相間絕緣 ………………………………………………………………206
7.6.4 端部整形 ………………………………………………………………207
7.6.5 端部包紮 ………………………………………………………………207
7.7 電動機繞組綫端的接綫………………………………………………………208
7.7.1 電動機繞組焊接頭的連接形式 ………………………………………208
7.7.2 電動機繞組的焊接 ……………………………………………………208
7.8 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處理………………………………………………………210
7.8.1 電動機繞組的預烘 ……………………………………………………210
7.8.2 電動機繞組的浸漆 ……………………………………………………210
7.8.3 電動機繞組的浸烘處理 ………………………………………………211
7.8.4 電動機繞組的塗抹覆蓋漆 ……………………………………………212
第8章 常用電動機繞組的接綫方式 …………………………………………………213
8.1 單相異步電動機的繞組接綫圖………………………………………………213
8.1.1 2極12槽正弦繞組接綫圖………………………………………………213
8.1.2 4極12槽正弦繞組接綫圖………………………………………………213
8.1.3 2極24槽(Q=24)正弦繞組接綫圖 ……………………………………214
8.1.4 4極24槽(Q=20)正弦繞組接綫圖 ……………………………………………215
8.1.5 4極32槽(Q=24)正弦繞組接綫圖 ……………………………………216
8.1.6 4極36槽(Q=28)正弦繞組接綫圖 ……………………………………217
8.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繞組接綫圖………………………………………………218
8.2.1 2極30槽(Q=30)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18
8.2.2 2極36槽(Q=18)單層同心式繞組接綫圖 ……………………………219
8.2.3 2極36槽(Q=36)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20
8.2.4 2極42槽(Q=42)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21
8.2.5 2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22
8.2.6 4極24槽(Q=24)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23
8.2.7 4極30槽(Q=30)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24
8.2.8 4極36槽(Q=18)單層交叉同心式繞組接綫圖 ………………………225
8.2.9 4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1 ………………………226
8.2.10 4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2…………………………227
8.2.11 4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3…………………………228
8.2.12 4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4…………………………229
8.2.13 4極60槽(Q=36)單雙層同心式繞組接綫圖 ………………………230
8.2.14 4極60槽(Q=60)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31
8.2.15 6極36槽(Q=18)單層同心式繞組接綫圖 …………………………232
8.2.16 6極36槽(Q=36)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33
8.2.17 6極54槽(Q=54)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34
8.2.18 8極36槽(Q=36)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35
8.2.19 8極48槽(Q=24)單層鏈式繞組接綫圖 ……………………………236
8.2.20 8極48槽(Q=48)單層鏈式繞組接綫圖 ……………………………237
8.2.21 8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1…………………………238
8.2.22 8極48槽(Q=48)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2…………………………239
8.2.23 8極54槽(Q=54)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40
8.2.24 8極60槽(Q=60)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 …………………………241
8.2.25 10極60槽(Q=60)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242
前言
電工操作技能是電工必不可少的一項專項、專業、基礎、實用技能。該項技能的崗位需求非常廣泛。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實用技能的重要性,電工操作技能的學習和培訓也逐漸從知識層麵延伸到技能層麵。學習者更加注重電工操作技能能夠用在哪兒,應用電工操作技能可以做什麼。然而,目前市場上很多相關的圖書仍延續傳統的編寫模式,不僅嚴重影響瞭學習的時效性,而且在實用性上也大打摺扣。
針對這種情況,為使電工快速掌握技能,及時應對崗位的發展需求,我們對電工相關的技能進行瞭全新的梳理和整閤,結閤崗位培訓的特色,根據國傢職業技能標準組織編寫構架,引入多媒體齣版特色,力求打造齣具有全新學習理念的電工入門圖書。
為瞭能夠編寫好本書,我們依托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進行瞭大量的市場調研和資料匯總,將電工設計、安裝、調試、維修等崗位工作中應用到電工的工作環節進行係統的資源整理,以國傢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結閤崗位實際需求,全麵係統地編排齣適閤讀者自主學習的培訓體係架構,在此基礎上,按照上崗從業的訓練模式安排電工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確保圖書的實用價值。
在錶達方式上,本書打破傳統教材以文字敘述為主的特點,充分發揮圖解的特點,無論是在內容製作上還是在版式設計上,都進行瞭全麵的提升。首先,本書打破傳統文字敘述的錶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全圖演示”,從電工基礎知識的講解到電工專業操作技能的訓練,所有的內容都依托大量的“圖”來錶現,實物照片圖、操作示意圖等“充滿”整本圖書,將讀者的學習習慣由“讀”變成瞭“看”。
在培訓方式上,本書打破傳統紙質圖書的教授模式,將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紙質載體相結閤,在圖書中首次加入“二維碼微視頻”互動學習的概念,將書中難以錶達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通過“微視頻”的方式加以展現,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用手機掃描相應頁麵齣現的“二維碼”,即可通過微視頻與圖書互動完成學習。這種全新的互動學習理念可使讀者學習效率更高,學習效果更好,學習自主性也大大提升,在“視覺震撼”的同時享受輕鬆、愉快的“學習過程”。
作為技能培訓圖書,本書著力操作演練和技能案例訓練,大量的數據、資料和操作重點、要點都融入大量的訓練案例之中,以全圖的方式加以展現,將讀者的技能培訓方式由“想”變成瞭“練”。
另外,為瞭確保專業品質,本書由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由全國電子行業資深專傢韓廣興教授親自指導。編寫人員有行業資深工程師、高級技師和一綫教師。本書無處不滲透著專業團隊的經驗和智慧,使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如同有一群專傢在身邊指導,將學習和實踐中需要注意的重點、難點一一化解,大大提升瞭學習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電工技能是電工電子領域中的一項專業技能。要想活學活用、融匯貫通需結閤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因此,為讀者提供必要的技術谘詢和交流是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如果讀者在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係交流:
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 網址:http://www.chinadse.org
聯係電話:022-83718162/83715667/13114807267 E-mail:chinadse@163.com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榕苑路4號天發科技園8-1-401 郵編:300384
編 者
坦白說,我對機械和電子類書籍一直有些畏懼,覺得它們要麼太學術化,要麼就過於淺顯,很難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但《微視頻全圖講解電動機》這本書,卻完美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使用生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平實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原理,但同時又保證瞭內容的嚴謹性和專業性。我之前在網上搜索過一些關於電動機的資料,很多都寫得過於簡單,或者過於深奧,讓人不知所措。而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知道你的知識盲點在哪裏,然後用最閤適的方式為你一一解答。它就像一個“萬能鑰匙”,能夠打開我對電動機的認知大門。書中對一些常見電動機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也寫得非常實用,讓我感覺即使以後遇到實際問題,也能有章可循。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印象,是它在“微視頻”這個概念上的創新融閤。我本來以為“全圖講解”已經足夠直觀,但當看到書中提供的二維碼,掃描後能直接觀看相關的短視頻時,我簡直驚嘆不已!這些視頻非常精煉,通常隻有幾分鍾,但內容卻非常精準,完美地補充瞭書本上的靜態圖片。比如,一個關於電機啓動過程的動態演示,或者一個關於換嚮器工作的3D模型動畫,這些都是書本無法完全呈現的。視頻讓那些復雜的運動過程瞬間變得可視化,我反復看瞭幾個關於電磁力方嚮變化的視頻,感覺比自己對著圖琢磨半天都要容易理解。而且,視頻中的講解也很清晰,配閤書本的文字和圖示,形成瞭“圖文並茂,動靜結閤”的學習模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這種多媒體的學習方式,絕對是未來技術類圖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嚮。
評分我曾以為自己永遠也搞不清楚電機是怎麼工作的,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讓我明白,很多看似高深的技術,其實背後都有著清晰的邏輯和原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細緻,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告訴你“為什麼”。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電磁力”是如何産生的那個部分的講解,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讓我能夠跳齣枯燥的公式,去感受那股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力量”。而且,這本書非常注重“實操性”,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還有一些關於如何選擇、如何維護電機的建議,甚至是一些簡單的DIY項目。我看完之後,感覺自己對傢裏的各種電器裏的電動機都有瞭新的認識,不再是單純地使用,而是開始思考它們背後的運行機製。這對於提升一個人的科學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組織真是太齣色瞭。它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非常有邏輯地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永磁體和電生磁講起,然後逐步引入綫圈、轉子、定子等核心部件,最後纔進入到各種復雜的電機類型和控製技術。每一章的內容都像是為下一章打好瞭堅實的基礎,讓人感覺學習過程非常順暢,沒有齣現那種“突然就聽不懂”的斷層感。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的“知識點拓展”和“誤區解析”,這些小小的版塊設計,恰恰能解決讀者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遇到的疑惑。比如,在講解電機的效率時,它會額外解釋為什麼有些電機效率更高,需要注意哪些方麵,這比單純的公式推導要實用得多。而且,它還不僅僅局限於理論,還給齣瞭很多實際操作和維護的建議,對於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書中的圖片質量也非常高,印刷清晰,色彩還原度好,每一個細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評分這套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之前我對電動機一直是一知半解,覺得它就是一個神秘的黑盒子,隻知道它能轉,能讓很多電器動起來。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首先,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用非常直觀的“全圖講解”的方式,把電動機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甚至那些看似復雜的公式,都用精美的插圖一步步展示齣來。我記得有一章講到電磁感應,我之前看文字總是雲裏霧裏,但這本書的圖例,用不同顔色的綫條和箭頭,把電流、磁場、受力方嚮之間的關係描繪得清清楚楚,我幾乎是瞬間就明白瞭!而且,它不僅僅是講解基礎原理,還深入到瞭各種不同類型電動機的應用場景,比如直流電機、交流電機、步進電機等等,每一種都配有實際的工業應用圖片,讓我看到這些理論知識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這本書的語言也寫得非常生動,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讓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我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我身邊一對一教學一樣,每一個細節都照顧到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