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教師資格考試是貫徹落實《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要舉措,是依據《教育部關於開展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教師函〔2011〕6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2年擴大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製度試點工作的通知》(教師廳〔2012〕1號)文件開展實施的考試項目。
通過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建立國傢教師資格考試標準,改進考試內容,強化職業道德、心理素養、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師專業發展潛質,改革考試形式,加強考試管理,完善考試評價,引導教師教育改革,嚴把教師職業入口關,結閤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製度改革,逐步形成“國標、省考、縣聘、校用”教師準入和管理製度。
筆試主要考核申請人從事教師職業所應具備的教育理念、職業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和閱讀理解、語言錶達、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擬任教學科(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麵試通過結構化麵試、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主要考核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錶儀態、言語錶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本套教材每章含:考綱導讀
知識框架
考點精講
真題再現
知識拓展
目錄
綜閤素質
【目錄】
第一章教師的職業理念
考綱導讀(1)
知識框架(2)
考點精講(2)
第一節素質教育觀(2)
一、素質教育概述/2
二、素質教育的提齣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4
三、小學素質教育的內容/6
四、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和措施/13
第二節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觀(15)
一、理解“人的全麵發展”的思想/15
二、“以人為本”的含義/17
三、“以人為本”的學生觀/18
四、“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實現途徑/20
五、教育公正與小學生的共同發展/22
六、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23
第三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25)
一、教師職業概述/25
二、教師職業的特點/25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27
四、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29
五、新課程中的教師觀/30
通關演練(32)
參考答案與解析(33)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規
考綱導讀(34)
知識框架(34)
考點精講(35)
第一節教育法律法規概述(35)
一、教育法規的內涵和類型/35
二、教育法律規範的類彆/39
三、教育法律關係/40
四、教育法律責任/42
五、教育法律救濟/44
六、教育行政復議/45
第二節我國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46)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46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60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67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73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79
六、《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85
第三節《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節選)
(88)
序言/89
總體戰略/89
義務教育階段的發展任務/91
體製改革/93
保障措施/96
第四節教師的權利與義務(99)
一、教師的權利/99
二、教師的義務/102
三、教師違法(侵權)行為預防/104
第五節小學生的權利保護(105)
一、學生的權利/105
二、對小學生的傢庭保護/107
三、對小學生的學校保護/108
四、對小學生的社會保護/109
五、對小學生的司法保護/110
六、對特殊學生群體的保護/111
通關演練(112)
參考答案與解析(113)
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考綱導讀(114)
知識框架(114)
考點精講(115)
第一節教師職業道德概述(115)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概念、內涵及特點/115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功能)/120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評價標準/121
四、教師職業道德修養/123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概述(127)
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127
二、《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130
第三節教師職業行為規範(134)
一、教師職業行為規範的概念和基本要求/134
二、教師職業行為規範的主要內容/135
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處理好的關係/136
通關演練(141)
參考答案與解析(142)
第四章教師文化素養
考綱導讀(144)
知識框架(144)
考點精講(145)
第一節中外科技發展史(145)
一、中國科技發展成就/145
二、外國科技發展成就/149
三、科學常識/153
四、科普常識/154
第二節文化常識(163)
一、中國曆史/163
二、世界曆史/172
三、古代人文知識/178
四、山水地理/185
五、我國的行政區劃和民族/187
第三節文學常識(187)
一、中國文學主要作傢及作品介紹/187
二、外國文學常識/199
三、兒童文學作品賞析/201
四、兒童科普讀物賞析/209
第四節藝術鑒賞(212)
一、藝術鑒賞概述/212
二、主要藝術鑒賞的分類/213
三、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217
四、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217
五、中外藝術成就/217
通關演練(225)
參考答案與解析(227)
第五章基本能力
考綱導讀(229)
知識框架(230)
考點精講(230)
第一節閱讀理解能力(230)
一、現代文閱讀理解/230
二、文言文閱讀/234
第二節邏輯思維能力(245)
一、概念與命題的定義/245
二、推理概述/249
三、論證概述/260
四、小學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遵守的邏輯思維規律/262
第三節信息處理能力(264)
一、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264
二、工具書的檢索與利用/264
三、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管理和利用/271
四、信息處理程序/275
五、運用教育測量知識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279
六、小學教師的課件設計與製作/282
第四節寫作能力(287)
一、寫作的含義/287
二、寫作的考試形式/287
三、根據文章中心組織材料/289
四、布局謀篇,安排文章的結構/291
五、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語言錶達效果/301
六、寫作題備考綜述/302
通關演練(304)
參考答案與解析(308)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目錄】
第一章教育基礎
考綱導讀(1)
知識框架(1)
考點精講(2)
第一節教育學基礎知識(2)
一、教育的産生與發展/2
二、教育與社會的發展/13
三、教育學的産生與發展/17
四、教育心理學概述/25
第二節心理學基礎知識(28)
一、心理學概述/28
二、感覺和知覺/29
三、注意/34
四、記憶/36
五、思維與問題解決/44
六、想象/50
七、情緒與情感/52
八、意誌/55
九、需要、動機與興趣/58
十、能力/61
十一、人格、氣質和性格/63
第三節小學教育(69)
一、我國小學教育的曆史與現狀/69
二、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71
三、小學教育的啓濛作用/72
四、小學教育的組織與運行/72
第四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76)
一、課程概述/76
二、課程開發/79
三、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85
四、新課程改革的理念/87
五、我國課程改革的實施現狀/89
六、新課程改革的趨勢/90
第五節小學教育科學研究(91)
一、教育科學研究概述/91
二、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92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過程/93
四、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96
第六節小學教師及其專業發展(100)
一、教師/100
二、教師專業發展/107
通關演練(109)
參考答案與解析(111)
第二章學生指導
考綱導讀(113)
知識框架(113)
考點精講(114)
第一節小學生身心發展與教育(114)
一、身心發展概述/114
二、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117
三、學生的認識發展/118
四、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主要特徵/122
第二節小學生學習心理與指導(126)
一、學習的基本規律與個體差異/126
二、學習的基本理論/131
三、學習策略的培養/142
第三節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147)
一、學習興趣的培養/147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149
第四節小學生品德發展指導(150)
一、品德的實質與結構/150
二、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151
三、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規律與特點/154
四、良好品德的培養/155
五、思想品德教育/156
第五節小學生健康指導(159)
一、小學生的衛生保健/159
二、小學生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160
三、小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預防與處理/162
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65
第六節小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171)
一、學習方法指導的概念和意義/171
二、學法指導的原則/171
三、小學生學法指導主要內容和方法/172
通關演練(176)
參考答案與解析(177)
第三章班級管理
考綱導讀(180)
知識框架(180)
考點精講(181)
第一節班集體建設與班級管理(181)
一、班集體/181
二、班級管理概述/184
三、班級管理的一般原理/185
四、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187
五、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188
第二節小學班主任工作(188)
一、班主任的定義/188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義/189
三、班主任工作的任務/189
四、班主任的工作內容/190
五、班主任工作的職責/193
第三節班級活動的管理(193)
一、班級活動概述/193
二、組織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與方法/194
三、班級活動的策劃/194
四、班級活動的組織/195
第四節小學班隊活動(195)
一、班隊活動的含義/195
二、班隊活動的原則/196
三、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196
第五節小學課外活動(197)
一、課外活動的含義/197
二、課外活動的特點/198
三、課外活動的內容/199
四、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200
五、開展好課外活動的基本要求/200
六、課外活動的組織與管理/201
第六節教育資源的整閤(201)
一、教育閤力的概念/201
二、傢庭教育/202
三、社會教育與社區教育/202
四、教育閤力的形成途徑/203
通關演練(204)
參考答案與解析(204)
第四章學科知識
考綱導讀(206)
知識框架(206)
考點精講(207)
第一節小學語文課程(207)
一、小學語文課程的發展曆史/207
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208
三、小學語文學科課程標準的特點/210
四、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核心知識點及其關聯/213
第二節小學數學課程(216)
一、我國小學數學課程演變的曆史沿革/216
二、小學數學學科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221
三、小學數學學科課程標準的特點/225
四、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核心知識點及其關聯/226
第三節小學英語課程(227)
一、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227
二、小學英語學科的基本理論/229
三、小學英語學科的基本知識/230
通關演練(232)
參考答案與解析(232)
第五章教學設計
考綱導讀(234)
知識框架(234)
考點精講(235)
第一節小學教學設計(235)
一、教學設計的含義/235
二、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235
三、教學設計的原則/236
四、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237
第二節小學教案設計(241)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241
二、教案的具體內容/242
三、教案設計的類型及編寫的要點/244
四、教案設計的原則/247
第三節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的整閤(248)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閤概述/248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整閤的基本模式/249
第四節小學綜閤課程和綜閤實踐活動(252)
一、綜閤課程/252
二、綜閤實踐活動/259
通關演練(263)
參考答案與解析(264)
第六章教學實施
考綱導讀(266)
知識框架(266)
考點精講(267)
第一節教學概述(267)
一、教學的概念/267
二、教學的特點/267
三、教學的意義及功能/268
四、教學的基本任務/268
五、現代教學的基本特徵/269
六、當代教學的新觀念(當代教學觀的變革趨勢)/269
第二節小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270)
一、教學情境概述/270
二、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情境創設/270
第三節教學的組織形式(273)
一、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273
二、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製/273
三、現代教學的輔助形式——個彆教學與現場教學/274
四、現代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復式教學/275
五、其他教學組織形式/275
第四節教學方法(276)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276
二、常用的教學方法/276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280
第五節教學原則(281)
一、教學原則的概念/281
二、我國目前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281
第六節小學課堂教學(284)
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284
二、教學實施的策略/287
三、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291
四、教師的課堂管理/292
第七節小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295)
一、學習動機概述/295
二、學習動機的理論/299
三、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302
第八節課堂教學總結(304)
一、課堂教學總結的含義和意義/304
二、課堂教學總結基本方法/305
三、課堂總結應注意的問題/307
通關演練(308)
參考答案與解析(309)
第七章教學評價
考綱導讀(311)
知識框架(311)
考點精講(312)
第一節教學評價概述(312)
一、教學評價的含義/312
二、教學評價的功能/312
三、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313
四、教學評價的原則/314
五、教學評價的內容/315
六、教學評價的主要方法/316
第二節教學反思(317)
一、教學反思概述/317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和類型/318
三、教學反思過程/319
四、教學反思的主要方法/320
五、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321
通關演練(321)
參考答案與解析(323)
前言/序言
“教師資格證考試2017小學教材 綜閤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套裝共2冊)”圖書簡介 一、 課程背景與考試分析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和高素質化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教師資格證書作為從業教師的“通行證”,其考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7年的教師資格考試,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瞭考試大綱和命題方嚮,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作為一名閤格教師所應具備的綜閤素質、教育理念、教學技能以及對教育教學規律的深刻理解。 本書正是緊扣2017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階段“綜閤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兩大科目的核心內容,旨在為廣大考生提供一套科學、係統、高效的學習指南。考試的綜閤素質部分,著重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以及心理素質等,強調教師的全麵發展和育人情懷。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部分,則深入探討瞭課程改革、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學生評價、教育心理學以及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旨在培養考生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教學技藝。 二、 本書特色與內容詳解 本書采用“套裝共2冊”的形式,旨在為考生提供更為集中的復習資料,每冊內容獨立成冊,又互為補充,力求覆蓋考試的每一個知識點和能力要求。 第一冊:綜閤素質 本冊內容緊密圍繞小學教師綜閤素質的考查要求展開,力求幫助考生構建紮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 第一章:教師職業道德與法律法規 內容聚焦: 詳細闡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內涵,分析其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深入解讀《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與教師職業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強調教師的法律意識和權利義務。 學習重點: 理解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要義,掌握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的法律底綫和職業操守。通過案例分析,提升考生在麵對教育倫理睏境時的判斷和處理能力。 考核預測: 考試中常考查職業道德的原則、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的責任、以及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處理。法律法規部分則可能涉及教師的權利、義務以及教育相關法律的適用。 第二章:教育理念與發展趨勢 內容聚焦: 梳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曆史脈絡,重點解讀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核心理念,如素質教育、立德樹人、全麵發展、個性化培養等。深入剖析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如課程改革、教育公平、信息化教育、傢校閤作等。 學習重點: 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把握時代發展的教育方嚮。掌握與小學教育相關的最新教育政策和理論,為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考核預測: 考試常考查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以及對教育發展趨勢的判斷。考生需要能夠結閤自身理解,闡述對未來教育發展的看法。 第三章: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心理學 內容聚焦: 詳細介紹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認知、情感、社會性發展特點。係統講解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的關鍵理論,如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維果茨基)、學習理論(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動機理論、人格發展理論等。 學習重點: 瞭解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個體差異,能夠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解釋和預測學生的行為錶現。掌握教育心理學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方法,例如如何激發學習動機,如何應對學生問題行為等。 考核預測: 考試中常考查不同發展階段兒童的特點、各種學習理論的比較與應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教育問題。 第四章:班級管理與溝通技巧 內容聚焦: 探討班級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策略,包括班級文化建設、規章製度的建立、班級活動的組織等。重點介紹如何與學生、傢長、同事進行有效溝通,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 學習重點: 掌握建立積極、和諧班級氛圍的技巧,能夠有效地組織和引導班級活動。提升溝通協調能力,建立良好的教育閤作關係。 考核預測: 考試常考查班級管理中的難題處理、與傢長溝通的策略、以及在團隊協作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冊: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本冊內容側重於考查考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旨在培養具備獨立承擔小學教育教學任務的能力。 第一章:小學課程與教學論 內容聚焦: 詳細闡述小學課程的構成、設計原則和發展趨勢。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小學課程標準》,分析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係統講解教學設計的基本環節,包括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過程的組織以及教學評價的實施。 學習重點: 理解課程的育人價值,能夠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掌握不同教學模式的特點和適用性,例如講授法、討論法、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 考核預測: 考試常考查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以及在具體情境下選擇和應用教學方法的閤理性。 第二章:小學各學科教學基礎 內容聚焦: 本章將對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等主要學科的教學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進行梳理和講解。以語文為例,將涉及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能力的培養,以及古詩文、閱讀理解、寫作訓練等教學要點。數學部分將側重於數感、量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學習重點: 掌握小學各主要學科的學科特點和教學難點,能夠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有效地進行學科教學。熟悉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和教材體係。 考核預測: 考試常考查特定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對常見教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第三章:課堂教學組織與管理 內容聚焦: 重點講解課堂氣氛的營造、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課堂提問的技巧、小組閤作學習的組織、以及課堂紀律的維持。分析不同教學情境下的課堂管理策略,例如如何處理突發情況,如何關注學習睏難的學生。 學習重點: 掌握有效的課堂組織和管理策略,能夠創造積極、有序、高效的課堂學習環境。提升課堂駕馭能力,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考核預測: 考試常考查在特定教學情境下的課堂管理方案、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如何處理課堂中的突發事件。 第四章:教育評價與反思 內容聚焦: 講解教育評價的類型、功能和原則,包括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等。重點介紹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例如觀察、訪談、作品分析、錶現性評價等。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能力,包括教學反思的目的、內容和方法。 學習重點: 能夠設計和實施科學的教育評價,全麵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狀況。培養教學反思的習慣,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實踐。 考核預測: 考試常考查教育評價的目的和作用、不同評價方式的適用性、以及如何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教學調整。 三、 學習方法與備考建議 1. 係統梳理,夯實基礎: 考生應將本書作為學習的主綫,對照考試大綱,逐章逐節進行學習。在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基礎上,注重知識之間的聯係,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 2. 理論聯係實際,注重應用: 考試不僅考查理論知識,更注重實際應用。在學習過程中,考生應積極思考,將書本知識與教育實踐相結閤,通過模擬情境,檢驗自己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3. 強化練習,查漏補缺: 本書雖然內容詳實,但考生仍需通過大量練習來鞏固所學。建議考生在學習完一個章節後,及時完成配套練習,並認真分析錯題,找齣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復習。 4. 關注時事,把握熱點: 教師資格考試的命題往往與當前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緊密相關。考生應關注教育部門發布的最新政策,瞭解教育熱點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解答相關試題。 5. 模擬考試,提升應試能力: 在考前,建議考生進行幾次完整的模擬考試,熟悉考試流程和時間分配,提高答題速度和準確率,調整考試心態。 結語 “教師資格證考試2017小學教材 綜閤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套裝共2冊)”是集權威性、係統性、實用性於一體的備考用書。本書的編寫團隊由資深教育專傢和一綫優秀教師組成,他們憑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考試趨勢的深刻洞察,為考生量身打造瞭這份 comprehensive(全麵的)的學習指南。希望本書能成為您通往教師之路的堅實階梯,助您在2017年的教師資格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