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6
1.作者达瓦佑兄弟,弟弟是哲学教授,哥哥是职业养蜂人且有哲学硕士背景,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所引资料丰富翔实,包括维吉尔、亚里士多德、波菲利、莎士比亚、马克思、达尔文等的论述,且配有难得一见的珍贵插图。
2.本书梳理了由古至今,蜜蜂作为人类的一面镜子,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时刻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涉及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人文、哲学、建筑、科学、互联网等,内容兼具深度和广度。
3.本书“严肃而不刻板”,文笔生动幽默,有篇章涉及一些深奥晦涩的哲学概念,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这在哲学书中颇为罕见,难能可贵。
4.作者别出心裁地在每章正文之后加入《采蜜篇》(有关蜜蜂知识的科普短文)和《集锦篇》(哲学和科学原著的节选、分析),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一场愉快的蜂巢探秘之旅。
5.作者“蜜蜂兄弟”将于2017年11月底来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宣传。
6.译者蒙田为法国高等翻译学院(外交部直属)教授。
对哲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人,蜜蜂是完美的课题,没有任何昆虫能使人类如此痴迷。每个时代、每种文明都有大量的思想家将蜜蜂视为观照自身的镜子,试图通过对蜜蜂的行为和特性的研究,来解读生命的奥秘。本书以蜜蜂为主人公,从神话、宇宙学、神学、哲学、人类学和科学的角度追溯从古到今的世界文化史,介绍了古代哲人对蜜蜂的认识、研究,探讨了蜜蜂与人类的关系和对人类的启迪。 亚里士多德、维吉尔、柏拉图、笛卡儿、帕斯卡尔、布封、蒲鲁东等哲人一路伴随着我们在蜂巢中探秘。
皮埃尔-亨利达瓦佑
哲学博士,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哲学学院院长,法国哲学培训学校终身教授、法国第四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法国《社会学》杂志编辑委员会顾问。主要著作有《越来越好和越来越坏——超现代专栏》《代际战争会发生吗?》《关于分享的思考》《生命的哲学》《个人的持续发展》《启蒙时期的黎明》。
弗朗索瓦达瓦佑
哲学硕士,后学木工和养蜂术,1984年获农业(养蜂专业)证书,在法国中央高原开辟祺芙露养蜂场。2000年起开设养蜂夏令营和周末培训班,给中小学生提供养蜂知识和体验。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年没有见过如此有教益、如此有趣又充满激情的书了。——法国《解放报》
一部像蜜蜂那样广收博采的哲学著作。——法国《观点》杂志
这场“蜜蜂哲学之旅”,一路采集哲学、神学和科学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整个人类的思想发展史。
——法国《哲学》杂志
中文版序
绪言
第一章神话中的蜜蜂/001
1.阿里斯泰俄斯与蜜蜂的消失
人们看见,蜜蜂从一开始就消失了/005
2.蜜蜂、仙女和完美女性
为何要选择蜜蜂为妻/013
第二章宇宙学中的蜜蜂/025
1.养蜂人亚里士多德
蜂巢如何提供揭开万物起源之奥秘
的钥匙/028
2.蜜蜂与罗马和平:维吉尔
蜜蜂加入古罗马军团/050
3.破译蜜蜂:波菲利
蜜蜂是不朽的灵魂/072
第三章神学蜜蜂/093
1.蜜蜂归来
蜜蜂以基督教寓言的方式获得新生/096
2.蜜蜂与复活节蜡烛
蜜蜂列席复活节守夜仪式/100
3.蜜蜂与圣母
蜜蜂为圣母无玷始胎作证/111
4.蜜蜂与修道院
蜜蜂入教/114
5.异端蜂群
蜜蜂与魔鬼缔约/119
第四章蜂巢的政治/129
1.帝国蜜蜂/131
2.蜂巢,混合政府的理想模式
蜜蜂使国王、贵族与平民和解/137
3.介于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蜂巢
蜜蜂轮番变为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
和自由主义者/158
第五章人文主义蜂巢/185
1.蜜蜂对战蜘蛛
蜜蜂让古人与今人和解/187
2.显微镜下的蜜蜂
蜜蜂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却未丧失/197
其魔法师的迷人魅力/197
3.几何学家蜜蜂:蜂房之争
一位盲人学者首次正确地观察蜂房/205
第六章超现代蜜蜂/231
1.2.0蜂巢/233
2.蜜蜂与授粉型资本主义
蜜蜂在网络时代又获新生/235
3.超民主蜂群
蜜蜂的集体参与智慧受到盛赞/241
结语/255
译后记/307
参考书目/311
所有的养蜂人都说,现在,人们再也不问他们“你好吗?”而是问“蜜蜂好吗?”蜇人奇痛的小小昆虫竟然如此引人关注,不免令人惊奇。然而蜜蜂确实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灵。试想,有哪一种动物能像蜜蜂那样定期出现在各类报刊(其中不乏严肃的报刊)的头版头条新闻?有哪一个物种的健康、生存和可能的灭绝会引发如此深切的关注与担忧?任何一种生物,即便是最为我们所熟悉、最友善或最受到威胁的动物(如海豹、海豚、红金枪鱼、棕熊等)都未能如此备受关注和研究。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我们罗列出威胁蜜蜂的林林总总的危险时,可从中发现这与我们当代大大小小的恐惧有诸多奇异的相同之处。不少报刊文章、调查、纪录片均将蜜蜂的危险处境归因如下:来自亚洲的毁灭性螨虫、大量使用杀虫剂(如吡虫啉和锐劲特)、转基因植物(尤其是转基因向日葵)、引入外国物种从而使本地物种基因贫化、全球化交流加快疾病传播、电磁波,更有近期经由货轮偷渡入境的亚洲大黄蜂……
上述大部分原因(其中一些为主因)无疑是损伤蜂场的元凶,而且我们发现,这些现象本身凝聚了当代社会的种种恐惧和焦虑。全球化、气温升高、地缘政治动荡、失控的移民浪潮、科学技术的不良危害等均位列其中。各处流传且据称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预言概括了上述担忧:“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四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但事实上,爱因斯坦从未如此预言(参见《采蜜篇》之一),即便他说过这番话,我们可以给予他多大信任?爱因斯坦虽然是个天才,但他毕竟是物理学家,既非生物学家也非博物学家,更非预言家。这个据称出自当代最有威望的科学家的伪预言之所以风行一时,说明了下列问题:蜜蜂被视为人类的一面镜子和人类命运的晴雨表,它堪为一面魔镜,具有反映、改变和预见人类命运的三重功能。而这并不是当今才出现的新事物。追溯历史长河,我们发现,各个时期、各个文明国度的思想家透过蜂房所寻找的不仅仅是蜂蜜,更是某种典范、模式和生活向导,意在揭晓大自然的奥秘和文化的奥妙。蜜蜂被描述为博学者或道德典范,被视作君主制或帝国制,无政府主义、民主制甚至是市场经济的象征。从蜜蜂的行为中,人们总结出勤劳、克制、诗意、虔诚、忠贞,甚至相反——寻花问柳的准则。蜜蜂飞翔时发出的嗡嗡声甚至成为互联网时代播撒谣言的代名词,“授粉”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深受青睐的模式。近期,人们还借助蜂房去探索集体智慧、系统模式乃至公民自主参与现象,原因在于蜜蜂的内涵超出了其本身的特性。在欣赏蜜蜂飞舞的风姿、思索其组织架构、品尝其蜂蜜产品之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形而上的沉思,蜜蜂好像把我们引向哲思……似乎蜜蜂就是哲人。
这一小小的生灵为何如此令我们着迷?我们如何从中寻找事物、自然和生命的奥义?我们在此所感兴趣的是蜜蜂的哲学用途,试图从思想史中追寻蜜蜂的飞翔轨迹,去呈现一个古老而现代的思想:观察和了解蜜蜂有助于我们生活,好好地生活,更好地生活,成为睿智的哲人,超脱死亡。
历史上的学人和哲人,都曾试图从这一小小生灵身上寻找忧虑重重的人类亘古以来提出的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蜜蜂是最神奇的动物,最近似于寓言。这种寓言往往是哲学性的,而这一哲学寓言往往具有道德意义。意义何在?为何哲人会如此心甘情愿地以蜜蜂为师呢?
……
中文序言
蜜蜂之间的交流令人着迷。我们知道蜜蜂主要通过一种舞蹈来告知同伴蜜源的质量、方向和距离,但我们并不知道这种被称为“摇摆舞”的“语言”竟然还有不同的“方言”。蜜蜂通过舞蹈摆尾的时间长短来指示蜜源的距离,但不同蜂种的表现方式却存在显著差异。2008年,一篇题为《东西互学:东西方蜜蜂能读懂彼此的舞蹈语言》的文章报道了在福建漳州做的一个实验。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研究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蜜蜂的象征表达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来自亚洲的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Acc)和来自欧洲的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ligustica,Aml)混居在同一个蜂巢时,却能够相互理解:“中华蜜蜂”可以“解读意大利蜜蜂的舞蹈,成功地找到指定的食物源”。
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证明,蜜蜂拥有绝妙的认知能力和卓越的学习天赋。以前,我们知道蜜蜂具有记忆能力,并能针对物品(即便是不在场的物品,例如花朵)进行概念化处理和交流。现在,我们知道蜜蜂还具有“翻译”的能力!总之,它能完全掌握象征能力,而此前象征一直被视为人类语言独有的特性。
然而,人类对此却依然保有其他特权,即人在观察蜜蜂时,冥想之际总会不由自主地“超象征化”。这篇绝妙的科学文章在阐述其研究成果时,使用了人类学的隐喻术语:“语言”“方言”“翻译”等。由此可见,它与千百年的古老传统一脉相承:将蜜蜂视为人类境遇的一面镜子和人类命运的理想楷模。
从这一观点出发,上面简述的科学实验可视为一则全新的“蜜蜂寓言”,其中的一个寓意可诠释如下:“既然两种源自不同地理区域的蜜蜂都能超越600多万年的进化差异,相互学习,彼此交流,那么亚洲和欧洲,东方和西方的古老文明为何不能相互理解呢?”
我们希望这个寓言是可信的。人类的语言才发展了几千年,但已呈现出十分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比之下,蜜蜂舞蹈摆尾时间长短这一“方言”的变化或许微乎其微。然而,在踏上西方哲人领路的神奇蜂巢之旅之前,我们愿以这一寓言向本书的中文译者致意,感谢她的勇气和天分,将我们兄弟二人酿造的哲学之蜜译为中文,以飨中国读者。
译后记
与一本书的相遇,就像与一个人的相遇,往往是出于一种缘分。《蜜蜂与哲人》由法国奥迪尔雅可布出版社于2015年5月出版,2015年夏,挚友爱沙雷大夫及其夫人爱伦在离开巴黎到南法度假之前,在学府路的伙伴书店“邂逅”此书,一下买了两本,一本留给自己,另一本赠送给我,并说“这本关于蜜蜂的哲学小书,立意精妙,视角独特,内容新颖,你一定会喜欢的。”
读后果然爱不释手,这本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拓宽并改变了我对蜜蜂的认识。《蜜蜂与哲人》的作者是达瓦佑兄弟,二人早年攻读的都是哲学专业,但长兄弗朗索瓦日后成为法国中部的一位职业养蜂人,养有250箱蜜蜂,而幼弟皮埃尔-亨利则成为哲学教授,执教于巴黎索邦第四大学哲学系。20多年前的一个寒冬,“哲学家小弟”来到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福尔蜂场看望“养蜂大哥”,深夜时分,外面朔风怒吼,大雪纷飞,兄弟二人围坐在壁炉旁,促膝谈心。话题围绕着蜜蜂与哲人的关系展开,两人于是萌生了共同撰写一部关于蜜蜂在西方思想史的地位和作用的书籍。由此开始了漫长而深入地阅读、收集资料和撰写工作,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蜜蜂与哲学之旅居然前后持续了20多年。其间,他们查阅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和文献资料,包括古今神话、诗歌、哲学、神学和科学著作,从中窥见一个无限宽广、奇妙的蜜蜂世界,而且不乏鲜为人知、令人诧异的内容。他们发现这只小小蜜蜂,居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每现身于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
这只微乎其微的小昆虫有何特殊之处?为何千百年来,蜜蜂会与人类的思想、想象、科学、文学、政治、经济、信息科学、神学、神话等有如此深的姻缘?为何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buzz)也成为因特网时代热点话题的代名词?这只小小的采蜜者的“生活方式”为何会被视为君主制度、帝国制度、民主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无政府主义制度的象征,并成为所有组织形态(社会、家庭、生态系统、细胞组织)的典型范式?它缘何成为自然奥妙、智慧和美德的化身?答案十分简单。虽然艺术家蜘蛛、无忧无虑的蝉和勤劳忘我的蚂蚁都各自拥有诸多品德,但蜜蜂却几乎容纳了所有的品德。它具有政治才能、先见之明,以及“小心慎重、刚正不阿、服从管理、尊上敬下、宽宏大量、纯正贞洁、干净利落、温柔勤俭、团结互助、勇于献身、孝顺忠诚、一丝不苟”等种种美德。哲学家以之“酿蜜”,便不足为奇。
这是一本趣味无穷、发人深省的哲学小书,它邀请我们踏上一个深入蜂巢的智慧之旅,从中追溯人类漫长的哲学历史。书的内容翔实丰富,幽默有趣,引人入胜,带领我们去发现蜜蜂这一不断地激励人类的思想、介于“植物与动物,神界与凡界,自然与文化,生命与永恒”之间的神奇小生灵。
如作者所言,该书“梳理了西方文化和思想中蜜蜂史的主要脉络。在每一个阶段,面临重大问题时,我们可爱的蜜蜂都会现身其中:无论是人与动物的区别,社会与组织的区别,自然与文化的对应,生命的起源、与神圣的关系,城邦的治理,语言与交流,身体和精神的关系,智慧的定义,等等,蜜蜂可谓无处不在。它也为高中毕业班的哲学课程提供了一条绝佳的主线!”
最初,正是最后这一句话,启发了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本难以归类的哲学小书翻译成中文,让我的侄女们,尤其是在高校任教的婷婷和读建筑系大三的丽铭能有机会,能以别开生面的方式,透过蜜蜂这条主线,补上一堂西方哲学入门课,与这些西方哲人谋面,了解西方思想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此,我十分感谢婷婷和丽铭以第一读者的身份,仔细阅读了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译文初稿,并报以浓厚的兴趣,鼓励我把全书翻完。
《蜜蜂与哲人》全书分为六个篇章,寓意蜜蜂之旅的六个旅程,用作者的话概括即“六个旅程用以介绍一只建造六边形蜂巢的六足昆虫可谓恰到好处”。这场以蜜蜂为主题的哲学之旅引领我们穿越古代、现代和当代各个历史时期,与我们分享古今哲人的真知灼见。在每章的正文之外,作者还别出心裁地加入《采蜜篇》和《集锦篇》,前者为有关蜜蜂知识的科普类短文,后者则为一些哲学和科学原著的节选和分析。两位作者在前期构思时给这本书的定调是“严肃而不刻板”,力求文笔生动幽默,虽然有些篇章涉及的是一些深奥晦涩的哲学概念,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这在哲学书中颇为罕见,或许也是它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作为读者,品尝这本经由两位作者采集“经典之花”蜜蜂与哲人酿造而成的“哲学之蜜”是一种美妙的享受的话,作为译者,将这部跨越宽阔的时间长河和不同领域、引经据典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书中援引了许多古今作者的论说,其中包括维吉尔、亚里士多德、波菲利、莎士比亚、曼德维尔、马克思、达尔文、雷奥米尔等人的论述,每一章的翻译都需要查阅和核实大量的资料。其中一些著作已有现成的中文译本,但也有不少是尚未译介过来的。我们在引用现存中译文节选时,尽量列名译者及出版社出处。在此,感谢杭州师范大学的陈振铎老师给我提供的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电子版,也感谢上海Mephisto书店的鲁毅和亚细亚书店的吴志超以及桂林的金龙格为我提供珍藏绝版图书作为参考。衷心感谢出版社编辑和审校的敬业精神和专业工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本书中文版难以问世。
翻译过程中针对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我曾在巴黎登门拜见作者,并通过书信来往请教,两位作者每每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透过与他们的交流,还让我感受到他们兄弟二人浓浓的手足之情。在此真心感谢他们对此书翻译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蜜蜂与哲人》的翻译前后持续了两年多,恰逢父亲病重,有些章节的译文是在回家陪伴他和母亲的夜晚里,一灯如豆,点滴敲打而成。愿以此译作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这本书所猎涉领域宽广,而译者才学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愿请教大方之家,诚望专家、同仁、读者们不吝赐教!
蒙田
2017年9月5日于巴黎
蜜蜂与哲人/大家译丛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蜜蜂与哲人/大家译丛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蜜蜂与哲人/大家译丛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