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的名義》作者王君平長期悉心研究中醫藥,倘佯於杏林之間,堅持堅守的從容,將諸多感悟思考凝諸筆端,力圖全方位探究岐黃之術的發展,鼓起奮發進取的勇氣,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讓傳統中醫藥與現代中國相得益彰。
《中醫的名義》共分7篇。天時篇,呼籲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打破製約發展的堅冰,為中醫發展鬆綁。道地篇,中醫會不會亡於藥,中藥有藥誰來醫,中藥是藥不是草。傳承篇,讓中醫藥薪火相傳,代有傳人,期待杏林春色滿園。諾奬篇,青蒿素是傳統中醫給世界的一份禮物,諾奬並非中醫發展的雞血,期待中醫藥揚帆遠航。未病篇,上醫治未病,防勝於治,國人慢性病井噴,要當好的自己的保健醫。國際篇,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國粹,走齣去更有戲,提供的是全球健康的“中國處方”,世界需要中醫藥。協同篇,西醫一條腿長、中醫一條腿短,中醫西醫各有所長,摒棄對手思維,協同發展,實現一碗水端平。中國特色國情決定瞭醫改的中國式辦法,中國式辦法離不開中醫藥。
作者簡介
王君平,1972年9月齣生,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傳播學碩士。現為人民日報主任記者,經濟社會部民生采訪室副主編,長期從事醫藥衛生報道,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呼喊,被譽為人民日報中醫評論員,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錶彰為中醫藥文化宣傳先進個人。先後兼任中國控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控煙協會媒體與演藝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分會信息傳播學組副組長等。
新聞作品曾獲得人民日報社年度新聞精品奬,“以嶺杯”中醫藥報道特等奬,中國煙草控製大眾傳播活動好新聞~等奬,中國健康報道好作品一等奬等多項奬勵。代錶作品有《諾奬不是中醫發展的“雞血”》《黃花菜能治中醫的抑鬱嗎?》《莫讓中醫“削足適履”》等。
目錄
第一章 天時篇:莫讓中醫削足適履
航天英雄為何贊中醫
拔罐走紅,中醫贏瞭嗎
中醫藥不能“去中國化”
中醫藥這把“鑰匙”不能丟
中醫彆丟瞭自信
中醫要有文化自信
莫讓中醫“削足適履”
小夾闆不比鋼闆差
為中醫發展鬆綁
給中醫藥加蓋“防盜水印”
不能捆住中醫手腳
盼良法為中醫藥鬆綁
中醫藥“以西律中”不可取
依法保障中醫的發展空間
中醫藥立法,牽一“法”能否動全身
以“岐黃之術”助力健康中國
開發中醫藥“超級大腦”
打通中醫藥的“梗阻”
中醫服務為啥成“獨苗”
中醫藥不能吃老本
打開中醫藥的“黑匣子”
中醫微博不是趕時髦
黃花菜能治中醫的“抑鬱”嗎
劉維忠得罪瞭誰
中醫中藥始終要姓“中”
第二章 道地篇:中醫會不會“亡於藥”
請留住中藥“老字號”
中藥注射液為啥被“黑”
挽救中藥的良藥在何處
中醫會不會“亡於藥”
中藥是“藥”不是“草”
中藥“有毒”是誤讀
科學認識中藥“毒性”
中藥毒性不能“烏龍”
綠色中藥何處尋
讓養殖動物少吃抗生素
中藥為何要有動物藥
活熊取膽不是殺雞取卵
養虎之“患”當依法化解
中醫中藥分不開
第三章 傳承篇:給民間中醫一片天
“國醫大師”如何代有傳人
師承教育纔是中醫的根
彆讓中醫薪盡火不傳
給民間中醫一片天
給草根中醫一席之地
中醫偏方靈不靈
中醫偏方待發掘
師帶徒,齣名醫
不能培養“書本中醫”
期待老百姓傢門口的名中醫
工匠精神是中醫之魄
第四章 諾奬篇:諾奬不是中醫發展的雞血
我給屠呦呦送報紙
諾奬不是中醫發展的“雞血”
如何為中醫藥蓋上“中國印”
抓住機遇,推動中醫藥揚帆遠航
傳統中醫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諾奬效應”能推動中醫走多遠
中醫有寶為啥“挖不齣”
誰束縛瞭中藥審批
民間中醫會不會絕代
希望帶來新的激勵機製
青蒿素的成功能復製嗎
但願屠呦呦不是孤峰
第五章 未病篇:當好自己的保健醫生
中醫抗艾:重生的希望
讓防禦的“盾”堅實起來
莫讓防病受冷落
對付禽流感,我們準備好瞭嗎
中醫治莫斯靠譜嗎
補身子,彆補“偏”瞭
亂講養生糟蹋中醫
養生專傢,資質誰來查
當好自己的“保健醫”
讓中醫藥成為健康生活必需品
第六章 國際篇:為全球健康提供“中國處方”
中藥進美國醫院,就差一步瞭
洋中藥橫行為哪般
中藥國際化要過五關
中藥進歐盟路途有幾重
中藥還需練內功
走齣去受點洋罪值得
感冒藥非得去日本買嗎
中醫如何對話世界
中醫藥一帶一路去探親
中醫藥,走齣去更“有戲”
申遺成功,針灸咋辦
莫讓針灸價格再“沉睡”
針灸有效性“說不清”嗎
中醫闖世界憑的是真功夫
陳馮富珍:加速中醫藥走嚮海外
為全球健康提供“中國處方”
第七章 協同篇:中西醫要一碗水端平
西醫也應學點中醫
中西醫何必爭意氣
中醫勿用西醫“尺碼”
中西醫結閤不能“一邊倒”
打中醫牌子卻走西醫路子
中西醫結閤還是“兩張皮”
中西醫如同左右手
中醫緣何傍西醫.
中醫打開腫瘤的正確方式
中藥西管逼退靈驗藥膏
中西醫要一碗水端平
後記
精彩書摘
《中醫的名義》:
在裏約奧運會上,美國著名遊泳運動員菲爾普斯身上的“中國印”引人注目。他這樣解釋拔罐的妙處:“比賽之前我覺得身上有點酸痛就拔瞭一次,我身上還從來沒齣過這麼黑的印,印子就齣現在疼得最厲害的地方。”
除瞭菲爾普斯,體育界喜歡拔罐的“粉絲”不在少數。例如,美國體操運動員納杜、遊泳運動員庫格林,白俄羅斯遊泳運動員桑科維奇,都是拔罐愛好者。許多參加裏約奧運會的運動員露齣拔罐後的印記,或淡或濃的暗紅色,在背部、在手臂、在額頭,格外引人注目。
拔罐走紅,並非偶然。以菲爾普斯為例,他共獲得奧運金牌23枚,本可享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偏偏拔火罐讓他欲罷不能,原因在於其無可替代的療效。除瞭拔火罐之外,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已經成為全球體育界運動康復的重要手段。盡管東西方文化有差距,但中醫神奇的療效有目共睹。據最新統計,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傢和地區。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颳痧拔罐,病去一半。然而,對於中國人司空見慣的中醫傳統療法,國外接受起來還有點睏難。中醫拔罐走紅之後,網上卻傳來不同的聲音。有人說,拔罐療法既非中醫獨創,也非中醫首創,拔罐與岐黃之術扯不上半毛錢關係。人人皆知的中醫絕技,竟然被無端“去中國化”,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拔罐走紅裏約奧運會,但中醫藥還很難說贏瞭一局。
眾所周知,中醫針灸早就被譽為“中國名片”,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這樣牢牢蓋上“中國印”的絕技,居然也遭遇有實無名的尷尬。近年來,美國齣現瞭一種被稱為“乾針”的簡易針刺療法,實際上就是針灸的“變種”。“乾針”與中醫針灸之爭,反映瞭西方針灸發展齣現“去中醫化”的傾嚮,即“廢醫存針”。屠呦呦獲得諾奬之後曾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確實,中醫藥是我國獨有的原創知識體係,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
但長期以來,由於傳統中醫藥缺乏有效的開發和保護手段,被各國當成瞭“免費午餐”,遭到瘋狂攫取和無償開發。近年來,我國中藥秘方大量流失,商標在海外屢遭搶注,包括一些老字號如“王老吉”“保濟丸”等。據統計,我國已有900多種中藥被國外企業搶先申請專利。日本生産的“救心丸”是在我國“六神丸”基礎上開發的,年銷售額上億美元。國際拔罐療法協會代理負責人傑茜卡·麥剋萊恩說,裏約奧運會開幕後短短幾天,拔罐設備的購買量增加200/0,想獲得拔罐資格證的理療師人數增加50%。中醫藥如今成瞭發達國傢的“搖錢樹”,“老祖宗的寶貝”淪為人傢碗裏的“肥肉”,難道不該警醒嗎?
……
中醫的名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