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将助动词的各项意义归为条件类、道义类、认识类、估价类等分类框架,确立了一个完整的语义系统,继而考察各类助动词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着重描写各个时期新产生或开始消亡的助动词以及助动词之间的竞争、更替等,以及同一类意义的助动词的内部差别。最后一章“总结”部分揭示了助动词语义发展的强烈的规律性。
作者简介
李明,197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语法。主要研究成果有《从言语到言语行为》《从“容”“许”“保”等动词看一类情态词的形成》等,荣获2008年吕叔湘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
目录
序
1.有关助动词的一些基本问题
1.1 引言
1.2 助动词的名称、助动词结构的性质
1.3 助动词的划分标准以及助动词的范围
1.4 助动词的分类
2.殷墟甲骨文及西周金文的助动词
2.1 殷墟甲骨文的助动词
2.2 西周金文的助动词
2.3 殷墟甲骨文及西周金文中带有情态意义的语气副词
2.4 小结
3.春秋战国时期的助动词系统(上)
3.1 克
3.2 能
3.3 得
3.4 足
3.5 足以
4.春秋战国时期的助动词系统(下)
4.1 可
4.2 可以
4.3 宜
4.4 当
4.5 获、欲
4.6 小结
5.两汉时期的助动词系统
5.1 能
5.2 得
5.3 足、足以
5.4 肯
5.5 可、可以
5.6 宜
5.7 当
5.8 立
5.9 “宜”“当”“应”的比较
5.10 欲
5.11 须
5.12 助动词的连用形式
5.13 小结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助动词系统(上)
6.1 能、得、足、足以
6.2 肯
6.3 中
6.4 好
6.5 堪
6.6 任
6.7 办
6.8 容
6.9 可、叵、可以
6.10 宜、当、应、合
6.11 欲、欲得
6.12 须
6.13 烦、劳
6.14 用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助动词系统(下)
7.1 要
7.2 助动词的连用形式
7.3 小结
8.唐五代时期的助动词系统
8.1 能、得、足
8.2 解
8.3 肯
8.4 敢
8.5 扣
8.6 好
8.7 堪
8.8 容
8.9 可、可以、叵
8.10 合、应、当、宜
8.11 要、
8.12 须、须得
8.13 用、假、烦、劳
8.14 表必要的助动词“要、须、用、假、烦、劳”的比较
8.15 消
8.16 由助动词复合而成的双音节助动词
8.17 小结
9.宋代的助动词系统(上)
9.1 能、得、足、足以
9.2 解
9.3 会
9.4 好
9.5 堪
9.6 容
10.宋代的助动词系统(下)
10.1 可、可以
10.2 合、应、当、宜
10.3 要、要得
10.4 消、消得
10.5 须、须得
10.6 得(dei)
10.7 用
10.8 著、索
10.9 由助动词复合而成的双音节助动词
10.10小结
11.元明时期的助动词系统
11.1 能、能够
11.2 得、足、足以
11.3 会
11.4 好
11.5 堪
11.6 可、可以
11.7 许
11.8 合、该、应、当、宜
11.9 要、用、消、消得
11.10 须、须得、索、得(dei)
11.11 由助动词复合而成的双音助动词
11.12 小结
12.清代的助动词系统(附:现代汉语的助动词系统)
12.1 能、能够、得、可、可以
12.2 会
12.3 好
12.4 许、准
12.5 该、应该、应当、该当、合该
12.6 要、用、须、须得、须要、消
12.7 得(dei)
12.8 值得、配
12.9 小结
12.10 现代汉语的助动词系统
13.总结
13.1 助动词系统历史发展的概貌
13.2 助动词的来源
13.3 一般动词引申为助动词的两个主要因素
13.4 助动词的竞争
13.5 助动词词义的发展
13.6 条件类助动词的地位
13.7 从典型助动词的基本特征谈助动词的范围、助动词结构的性质、助动词的词性
附录一:汉语史各时期的助动词分类表
附录二:表将来的“要、欲”
1.表意愿的“要”
2.表将来的“要”
3.表将来的“欲”
参考文献
引用书目
词语索引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评审意见
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