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兰夏自年轻时起就喜欢阅读西方哲学经典,尤其喜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对马恩著作也喜爱有加。工作之余,书卷在手,与先哲们神会,倍感精神愉悦。从前,在与朋友们交谈中论及中国先秦哲学,总感到西方哲学和中国先秦哲学仿佛只有差异,很少有共同点。细读中国先秦哲学书籍之后,又感到很多概念似曾相识,似乎有道理,但道理何在,又说不出所以然。许多朋友甚至认为,中国先秦哲学家们仿佛都是只给结论,但没有给出这些结论的详细论证过程。面对中国先秦哲学,笔者也在追问,其源头在何处。为什么被很多人认为是筮书的《周易》,给后人留下了如此多的辩证法语言和观点,但很少有哲学史家明确地提出,中国先秦哲学的开端就是《周易》。诸多的问题,使笔者萌发了研究中国先秦哲学的念头。十年潜心研究,终成小册一本。扪心自问,书中的观点,回答了笔者之前提出的问题。与一些朋友谈论笔者的观点时,无论这些朋友是否喜欢中国先秦哲学,都认为笔者的论述是有道理的,并建议公开出书。
十年研究,管中窥豹,方知中国先秦哲学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哲学是什么?是玄学吗?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西方哲学如此,中国先秦哲学也是这样,需要我们的艰辛探索和考证。也许其道理是隐藏在古汉字的初期含义中,或者是湮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笔者认为,唯有通过训诂,通过读史,并结合近期发现的考古材料,方能揭示那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先秦哲学的思想真谛。《周易》有六阴六阳,中国古音律中有十二律,叫六律六吕,也是六阴六阳,这是巧合吗?非也,这实际上是《周易》的推衍者试图用数律,用美妙动听和谐的音律来解释和预测周围的世界,试图用“同律度量衡”的哲学思想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史记》曰:“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中国哲学的开端中就已经包含了追求“和谐”的思想萌芽。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运动变化世界的认识
第二章 表现运动变易的哲学开端
壹 先秦哲学的开端——《周易》
贰 《周易》的象数推衍
叁 八卦的“卦德”
肆 先秦时期的“象”
伍 三易之法之《归藏》易
陆 用筮数说明事物生成变化的《周易》
柒 《周易》数字卦的一些推测《周易》与音律的关系
捌 商周时代的音律理论和“同律度量衡”
玖 先秦的神话与哲学
拾 先秦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易
拾壹 对立的成“感”卦和恒卦
拾贰 洪水中的万物生焉——屯卦
小结
第三章 《周易》的发展——《洪范》
壹 《洪范》
贰 对《洪范》中一五事一概念含义的推测
叁 是否有客观规律存在
第四章 史伯的序与“和实生物”
壹 气的发现
贰 序的提出
叁 和实生物
小结
……
第五章 “道”
第六章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
精彩书摘
《从古汉字谈中国先秦哲学》:
《指物论》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谭戒甫对此解释说:“盖指义有二,即‘名’‘谓’之别。其指牛马之指,谓也;因而所指目牛马之形色性亦日指,名也。后坚白论‘视之得白,拊之得坚’,章炳麟谓‘坚与白,其德也’。”显然,这里的坚白是具体事物石头的属性,是石头的颜色和硬度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德”除了表示道德、品德外,也表示自然事物的各种属性、性质。“德”的这种含义直至唐朝还保留着,在翻译古代印度书籍时,“玄奘的译语是实、德、业,即实物、性质、行为”。由此,我们可以说取象为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种具体自然事物的八卦,其卦德是指这八种自然事物的运动属性。
“德”为什么会具有事物属性的含义呢?
“‘德’,甲骨文为‘值’,从彳从直,从彳象人行走时目光正直的样子,这是古人对于行走仪态的基本要求。西周金文增从心,或省‘彳’。”省“彳”,则成为“惠”。但笔者认为,“值”、“惠”除了表示人的外在行为,还表示直接得到之意。“惠”,《说文解字》曰:“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可见“得”、“德”是相通的。《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但“得”、“德”还是有区别的。“德”,表示的是没有通过交易得到的行为,即直接得到之意,而“得”表示的却是通过交易才能得到的行为。
“德”,《说文解字》曰:“升也。”“升”,《尔雅·释诂》曰:“登,升也。”《周易》帛书的升卦也为“登”卦。
……
前言/序言
兰夏自年轻时起就喜欢阅读西方哲学经典,尤其喜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对马恩著作也喜爱有加。工作之余,书卷在手,与先哲们神会,倍感精神愉悦。从前,在与朋友们交谈中论及中国先秦哲学,总感到西方哲学和中国先秦哲学仿佛只有差异,很少有共同点。细读中国先秦哲学书籍之后,又感到很多概念似曾相识,似乎有道理,但道理何在,又说不出所以然。许多朋友甚至认为,中国先秦哲学家们仿佛都是只给结论,但没有给出这些结论的详细论证过程。面对中国先秦哲学,笔者也在追问,其源头在何处。为什么被很多人认为是筮书的《周易》,给后人留下了如此多的辩证法语言和观点,但很少有哲学史家明确地提出,中国先秦哲学的开端就是《周易》。诸多的问题,使笔者萌发了研究中国先秦哲学的念头。十年潜心研究,终成小册一本。扪心自问,书中的观点,回答了笔者之前提出的问题。与一些朋友谈论笔者的观点时,无论这些朋友是否喜欢中国先秦哲学,都认为笔者的论述是有道理的,并建议公开出书。
十年研究,管中窥豹,方知中国先秦哲学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哲学是什么?是玄学吗?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西方哲学如此,中国先秦哲学也是这样,需要我们的艰辛探索和考证。也许其道理是隐藏在古汉字的初期含义中,或者是湮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笔者认为,唯有通过训诂,通过读史,并结合近期发现的考古材料,方能揭示那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先秦哲学的思想真谛。《周易》有六阴六阳,中国古音律中有十二律,叫六律六吕,也是六阴六阳,这是巧合吗?非也,这实际上是《周易》的推衍者试图用数律,用美妙动听和谐的音律来解释和预测周围的世界,试图用“同律度量衡”的哲学思想来构建-个和谐的社会。《史记》曰:“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①中国哲学的开端中就已经包含了追求“和谐”的思想萌芽。
老子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②这是老子故弄玄虚呢,还是有着其他的含义?正因为这个谜,人们把难以理解的学问称为玄学。笔者的考证表明,老子是用诗性的语言,用“玄之又玄”来论证自己的洞见:开端和结束都是变易,因为它们都是“同谓之玄”,无论如何运动和变化,都遵从并按照音乐数律的规律运动和变化。老子正是用这样深刻的语言,用“这个勇敢的精神第一次说出了这样深刻的话:‘有不比无多’,它是同样的少;或者:‘有与无是同样的’。本质是变。真理只有被认作对立物的统一”①。也就是说老子已经认识到:“有与无都只是没有真理的抽象物,第一个真理只是变——这是人们在认识方面所得到的一个伟大的洞见。”②这就是“道”,它表明“道”这个范畴也是建立在音乐和谐的基础上的。
自七八千年前,中国先民在贾湖骨笛上轻轻地一点,就预示着中华文明在追寻着音乐的和谐,在聆听着天籁之音。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经历了多少变革,却绵延不绝,是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不值得深思吗?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③,一个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存在难道不是因为其有更为合理的核心思想体系吗?我们追根溯源就会发现,中华先民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就是追求和谐。“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④
十年研究,掩卷感叹,成小诗一首,愿与读者共勉。
三大文明存古卷,悠悠华夏五千年。
六律六吕谁计算,五行五材何人选。
《周易》《洪范》智者篇,“玄之又玄”哲人言。
古人著述留经传,我辈当解道中玄。
从古汉字谈中国先秦哲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