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在一種綫性的時間觀和曆史觀裏,1913年不過是1914年的前一年。1914年*次世界大戰爆發,粉碎瞭世界經濟秩序,撕裂瞭歐洲,削弱瞭它的全球優勢,那麼1913年就是之前的*後一次盛宴狂歡,伴隨著權力的爭奪和對抗,對革命的恐懼,以及巴爾乾半島的暴力事件,之外毫無特色。但在這部富有啓發性的曆史著作中,作者將1913年的世界從那種“戰爭序幕”的狹隘觀點裏解放瞭齣來,揭示瞭它的本來麵目,還原瞭它所有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從歐洲各國的首都,那時它們正處於全球控製,到加拿大和美國正在形成的大都會,到亞洲和非洲的帝國都城,再到澳洲和南美洲的新興城市,作者為一個失落的世界恢復瞭勃勃生機,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繪製瞭一幅全景圖,其中蘊含著如何理解過去、如何思考未來的深刻啓示。
(1)生動鮮活的文筆,彆開生麵的敘事手法,澎湃激情與深沉理性的完美結閤,使作者和作品充滿感人的力量。在眾多關於*次世界大戰及戰爭前後世界的研究作品中,本書堪稱獨樹一幟。
(2)廣闊的視野,奠基於廣泛的文獻資料,使本書在有限的一年時間裏,寫齣瞭大曆史的恢弘氣勢。23座城市的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科技、經濟、社會,盡現眼前,栩栩如生,宛如一次穿越時空的環球之旅,讓讀者産生某種魔幻主義的閱讀快感。
(3)作者對單嚮度的時間觀念和綫性曆史思維的批判與*,在曆史寫作乃至哲學理論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實踐意義。前後發生的事件並非就是因果相續。所有的曆史(曾經)都隻是無限可能,而並非命中注定。一個開放的世界勝過被決定的世界,一部豐富的曆史優於專斷一統的曆史。戰爭既非必然,亦非必要,然而為什麼要有戰爭?如何避免戰爭?作者提供瞭自己的解釋和解答。
關注人類文明和曆史走嚮,關注戰爭研究,以及感興趣文化、社會等問題,不甘於因循守舊、不甘於人雲亦雲的思想者和閱讀者,力薦!
導 論
1913 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編輯弗朗西斯· 裏格利·赫斯特(Francis Wrigley Hirst)發錶瞭一篇題為“ 海外旅行”(Foreign Travel)的隨筆。他在這篇文章中描述瞭那個年代的全球化,這一過程似乎隨著過去的一個又一個十年而越發加速。
赫斯特寫道:“ 鐵路和輪船已經使倫敦到芝加哥的旅程比兩個世紀前倫敦到愛丁堡還要快,還要舒適”——
英國的舒適用品、美國的奢侈品、法國的大餐、德國的侍者,隻要有錢便輕易可得。隻要一個地方的娛樂活動豐富,空氣清新適閤養病,或者做買賣的市場條件良好,就會有很不錯的旅館。資本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停地搜尋著*高的利潤和充分的安全感,不帶任何民族偏見。它一直在尋找機會,對旅行的愛好也隨著設施的完善而增強。瑞士是歐洲的第一個遊樂場。現在的世界已經遍布遊樂場,精力旺盛的遊民和疲憊的賺錢人士乖乖地蜂擁而至,加入時髦社交、消遣娛樂或醫療調養等形形色色的活動中。非洲沙漠、剋什米爾、加利福尼亞州、日本、加納利群島、百慕大、希臘群島、烏乾達、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對於當代的環球旅行者來說都不算太遠。商業旅行者無處不在,“本社記者”對戰爭和戰爭謠言的追尋就像獵人追蹤獵物一樣敏銳。
旅行在赫斯特的生平年代(1913 年他39 歲)變得便宜多瞭,這裏所謂的旅行不僅包括富裕的旅行者追求新鮮體驗,還包括移民追求光明未來。他寫道:“ 於是,為瞭樂趣或利益的旅行者數量穩步增長也就不足為奇瞭。”
環球旅行一嚮險象環生,現在卻可以以海上航遊的形式齣售給好奇的旅行者,在奢侈的條件下實現。漢堡—美洲公司(Hamburg-American Line)定期推齣乘“ 剋利夫蘭”號(Cleveland)汽船環遊世界的旅程,從紐約到歐洲,之後經蘇伊士運河到達印度、緬甸、菲律賓、香港、日本、夏威夷和舊金山,一共隻需650 美元。“(環遊世界)這樣一項重大事業往往洋溢著浪漫的氣氛和冒險精神。”這段旅程的宣傳資料如是說。然而,當代旅行者享受到的舒適條件是先前的人們無法想象的。在“ 剋利夫蘭”號汽船上,甲闆之間通電梯,客艙之間還可以互通電話。船上配備著一間供業餘攝影師使用的暗室,一間存有英文、法文和德文書籍的藏書室,還有一間健身房,內有電動器械,其中一些是馬鞍的形狀。這段旅程的*後一段是從舊金山返迴紐約,在1913 年還隻能走橫貫大陸鐵路。巴拿馬運河於1914 年通航,這讓後來的旅行者得以走海路完成整個旅程。
本書是一種另類的環球旅行。從歐洲的首都城市——倫敦、巴黎、柏林、羅馬、維也納和聖彼得堡齣發,行至美國城市——華盛頓、紐約、底特律、洛杉磯和墨西哥城,之後是更廣闊的世界各地——溫尼伯、墨爾本、布宜諾斯艾利斯、阿爾及爾、孟買、德班、德黑蘭和耶路撒冷,*後來到1913 年歐洲以外各大帝國主要城市的核心——君士坦丁堡、北京、上海和東京。
這樣做的用意並不是要記錄單單這12 個月內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發生瞭些什麼,更不是要謹慎小心地尋找齣次年夏天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曆史學界津津樂道的話題。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對於這場戰爭的責任歸屬便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不同時期的不同曆史學傢將指責的矛頭對準過普魯士社會的軍國主義、德國統治世界的野心、德國內部的政治危機、奧匈帝國的冒險主義、奧匈帝國內部的政治危機、俄國的帝國主義、俄國內部的政治危機、歐洲的聯盟體係、對歐洲文化衰落的恐懼、火車時間錶殘酷無情的邏輯,或者是上述幾項或全部的結閤。個彆外交官的作為和疏忽必然會影響歐洲各個大使館所做齣的決定。對於國力和意圖以及二者在不遠的將來會有何走嚮的相關評估,這一切都在改變著不同的政治傢、君主和將軍在腦海中對戰爭的推演。當今的曆史學傢一般認為,1914 年6 月奧匈帝國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並沒有昭示戰爭的必然性。事實上,戰爭從何時開始走嚮必然——如果有這樣一個時間點的話,是不是在很久以前或者很久以後——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曆史學傢大多承認,1914 年英國的參戰並非命中注定,事實上一些曆史學傢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就算戰爭真的開始瞭,戰爭的過程和任何曆史事件一樣,取決於一係列偶然因素,以及諸如經濟實力、行政效率、人口等更為恒定的因素。在《虛擬的曆史》(Virtual History)中,一個個偶然因素發生瞭改變,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重新思考曆史中的偶然性、可能性和路徑依賴性。
世界大戰為何在1914 年爆發,戰爭又為何持續瞭四年,為瞭探索這些問題而做齣的努力,從曆史和政治角度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隻有努力嘗試去理解過去,纔有望從中學到東西,不論理解得多麼有限。然而正如一位重要的曆史學傢所言,一心一意地探索戰爭的起因,在揭露過去的同時反而要冒著麯解過去的風險:
……從歐洲戰前數十年間所發生的大小事件中查找到的起因,像天平的砝碼一樣纍積,終於讓結論從可能走嚮瞭必然。偶然、選擇和行為都從我們的視野中抽離瞭齣來。
我們知道*終發生瞭什麼——一場把世界鬧得天翻地覆的戰爭。
正因如此,當我們迴首世界在戰爭之前的樣子時,視野會變得狹隘。因為戰爭是在歐洲爆發的,我們自然傾嚮於將目光聚集在戰前時代歐洲洶湧澎湃的希望與野心上,卻忘瞭把世界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我們聽信那些在1913 年便預言瞭戰爭的人,就會對另外很多沒有預言到戰爭的人視而不見,其實這些人在戰爭*終到來時甚至感到震驚。1910年,作傢、和平宣傳者諾曼·安吉爾(Norman Angell)發錶瞭著名的宣言,認為在20 世紀早期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一場有利可圖的戰爭是“ 大幻覺”(不過,他還沒有全然否定其可能性)。即便是認為戰爭有可能甚至很可能發生的人,在展望未來時也是相當鎮定的,因為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任何一場戰爭都隻是對於體製的一次短暫衝擊,而不是長達四年的流血犧牲。對於過去,隻需問一個問題——戰爭為什麼發生——便有很大可能讓此外的一切都成為證據,根據它們在答案中所發揮的作用來決定是用還是棄。這或許是必然的。人們很可能隻是把1913 年的世界視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接待廳,卻不能就其本身來看待——用偉大的德國曆史學傢利奧波德·馮·蘭剋(Leopold von Ranke)的名言說,就是“ 還原其本來麵目”。
事後之明當然是在所難免的。我們不能隻用後來發生的事情來摺射齣1913 年的世界——當然,這一年中的某些利害關係確實是我們從後往前看纔看到的。但我們至少可以嘗試用當代的眼光、以未來的開闊性來觀察1913 年的世界,看清它錯綜復雜的全貌。通過閱讀個人對那個時代的記錄和報紙的報道,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閱讀派駐東京或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外交人員搜集整理的、嚮上級通報特定時間內特定國傢情況的密報。我們還可以將目光投嚮這個世界上那些西方曆史學傢關注較少的地區,也就是西方以外的世界,因為那些地區與歐洲戰爭導火索的牽涉沒那麼明顯和直接。
因此,相比很多關於這段時間的書,本書所設定的目標一方麵更樸素,另一方麵也更宏偉。樸素是因為本書不求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做齣解釋——應當將本書當作對戰爭起源的曆史記錄的補充,而不是這些記錄的替代品。樸素還因為本書隻關注這一年,而沒有像另外一些曆史學傢那樣精彩地描繪齣漫長的19 世紀的全貌。它更多是按照地理順序而非年代順序進行的。但書中又有獨特不凡的抱負,就是要真實地描繪齣1913 年的世界全景圖。這些描述通常是從當時的旅行者和作傢的角度齣發,那些人大多是西方人,但也會有當年的親曆者的視角,不論高低貴賤,有名無名,是不是西方人。本書試圖再現他們的世界。書中貫穿的理念是,將1913 年以及之前的那些年作為一段全球化程度空前、交流聯係頻繁、思想豐富多樣的時期來探討。1913 年是可能之年,而非命定之年。
關於1913 年的世界,我們在寫作時往往會迴溯至更久以前。寫作中有時還會明顯地體現齣我們對於這段時間的看法是歪麯的,因為對它比較熟悉,或者因為時間上比較接近——對於我們本身所處的時代,我們傾嚮於在心理上將它壓縮,而對於祖輩們所處的時代,我們則傾嚮於將它延展開來。然而對於生活在1913 年的人們來說,他們與19 世紀80 年代和90 年代之間的距離並不比我們與20 世紀80 年代和90 年代的距離更遠:東歐劇變、個人計算機的齣現、比爾·剋林頓的總統任期都處在這一時期內。1901 年,外國軍隊進占北京紫禁城,鎮壓以打擊西方利益為目標的義和團運動,這個事件與1913 年之間的距離,恰似2001 年9 月11 日發生的事件與我們今天之間的距離。僅僅100 年前的1913 年,成韆上萬名參加過美國內戰的老兵,在那場戰爭中*重要的一場戰役的地點、賓夕法尼亞州的葛底斯堡集會。在20 世紀初,19 世紀的陰霾依然陰魂不散。
與之相類似的是,1913 年的世界與我們之間雖然隔瞭兩次世界大戰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衰,但並非與我們自身的時代全然無關。這層關係不僅僅是指我們許多人都瞭解過曾經生活在一百年前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我的祖父母都曾生活在1913 年;我的祖父當時還是個小夥子,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鄉村,乘坐蒸汽機車上學。)另外還有一點,一百年前的世界從很多方麵來講,絕對是現代化的。
1913 年,我們的世界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對於“ 全球化”這個詞,現在人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認為它指的是20 世紀下半葉的一種現象,然而它早在1913 年就已經在進行瞭——事實上,在某些方麵,甚至可以說當年的全球一體化程度比現在還要高。在“ 一戰”之前的那一年,關於全球性社會或者國際法規則下的世界這些理念,已經是稀鬆平常,盡管當時的製度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正如英國的自由主義曆史學傢G. P. 古奇(G. P. Gooch)在1912 年所言:“ 文明成瞭國際性的。”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的前身於1913 年開張。當今世界的地緣政治是從美國單極時代轉變為更具潛在競爭性的多極時代,這與一百年前英國相對衰落、亞洲重新蘇醒、新興強國試圖在彆的國傢設立的世界體係中分一杯羹的狀況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樣的相似也讓人心神難安。此外,在文化和科技方麵,很多被我們視為現代典型的事物,例如立體主義和錶現主義現代藝術、飛機、電話、汽車,甚至空投炸彈,在1913 年就已經齣現瞭。
本書給齣瞭一份精選和一種詮釋。就此意義來看,它像是一幅肖像畫。但它同時也是一個世紀前的世界之旅——原來那個年代根本沒有那麼遙遠。
見識叢書 1913,一戰前的世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見識叢書 1913,一戰前的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見識叢書的又一部經典之作,?
評分特彆經典的一套書,精裝,內容豐富,描寫非常細緻,值得購買,京東快遞一如既往的可靠.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見識叢書係列,時間地圖,非常不錯的一部作品
評分哈哈哈況且還是你開始領取瞭什麼買什麼就到傢脾氣和咱媽去上課飢餓飢餓記得那年多麼多麼多麼
評分環境史,細思作者並不是很有觀點,但他非常全麵的迴顧和分析瞭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種種影響,列舉瞭海量的案例和數據。所以,一冊在手,我幾乎可以不必擔心寫環境特彆是與中國相關的霧霾、水土流失、大壩、核能的熱點問題的文章瞭。哈哈哈
評分一個大部頭,內容豐富,不錯
評分韆書易取,良書難求。
評分物流很快,快遞員的態度很好?
見識叢書 1913,一戰前的世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