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唐诗三百首全鉴》唐诗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不仅仅来自澎湃激越的豪情,也包括深幽绵缈的哀思、朗朗上口的韵律、工整严密的句式,还有对前代诗歌样式、体裁的成熟化用。我们可以说,唐诗不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全鉴》对清代著名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篇做了逐一的注解和赏析。注解部分,包括对作者情况、创作背景和诗歌体裁的介绍,以及对所有词汇的解析。赏析部分,首先包括对诗歌整体含义的串讲,更重要的是对诗歌审美特质的归纳和点评。阅读诗歌、乃至阅读文学作品,都需要从多重维度共同把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者简介
裴云龙,北京市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外国人共同研究者、《文学遗产》责任编辑等。主要从事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对唐宋散文、明清小说的研究,在《文学评论》《求是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感遇二首 / 1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2
月下独酌 / 3
春思 / 4
杜甫
望岳 / 5
赠卫八处士 / 6
佳人 / 8
梦李白二首 / 9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11
送别 / 13
青溪 / 13
渭川田家 / 14
西施咏 / 15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16
夏日南亭怀辛大 / 17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18
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19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 20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 21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 22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22
元结
贼退示官吏有序 / 24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25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27
寄全椒山中道士 / 28
长安遇冯著 / 29
夕次盱眙县 / 29
东郊 / 30
送杨氏女 / 31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33
溪居 / 34
乐府
王昌龄
塞上曲 / 35
塞下曲 / 36
李白
关山月 / 36
子夜吴歌 / 37
长干行 / 38
孟郊
列女操 / 40
游子吟 / 40
七言古诗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 41
李颀
古意 / 42
送陈章甫 / 43
琴歌 / 44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 45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47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 48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49
梦游天姥吟留别 / 51
金陵酒肆留别 / 53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54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55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5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8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59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62
寄韩谏议注 / 65
古柏行 / 66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68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71
韩愈
山石 / 72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73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76
石鼓歌 / 78
柳宗元
渔翁 / 82
白居易
长恨歌 / 83
琵琶行并序 / 89
李商隐
韩碑 / 94
七言乐府
高适
燕歌行并序 / 98
李颀
古从军行 / 100
王维
洛阳女儿行 / 101
老将行 / 103
桃源行 / 106
李白
蜀道难 / 108
长相思二首 / 111
行路难 / 112
将进酒 / 113
杜甫
兵车行 / 115
丽人行 / 117
哀江头 / 119
哀王孙 / 121
五言律诗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 124
张九龄
望月怀远 / 125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 126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 127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129
沈佺期
杂诗 / 129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 130
王湾
次北固山下 / 131
常建
破山寺后禅院 / 132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 / 133
李白
赠孟浩然 / 134
渡荆门送别 / 134
送友人 / 135
听蜀僧濬弹琴 / 136
夜泊牛渚怀古 / 137
杜甫
春望 / 138
月夜 / 138
春宿左省 / 139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140
月夜忆舍弟 / 141
天末怀李白 / 142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 143
别房太尉墓 / 144
旅夜书怀 / 145
登岳阳楼 / 146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147
山居秋暝 / 148
归嵩山作 / 149
终南山 / 150
酬张少府 / 150
过香积寺 / 151
送梓州李使君 / 152
汉江临眺 / 153
终南别业 / 154
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 155
与诸子登岘山 / 156
宴梅道士山房 / 157
岁暮归南山 / 157
过故人庄 / 158
秦中寄远上人 / 159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160
留别王维 / 161
早寒有怀 / 162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163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163
饯别王十一南游 / 164
寻南溪常道士 / 165
新年作 / 166
钱起
送僧归日本 / 167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167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 168
赋得暮雨送李胄 / 169
韩翃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 170
刘昚虚
阙题 / 171
戴叔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 171
卢纶
送李端 / 172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 173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174
喜外弟卢纶见宿 / 174
贼平后送人北归 / 175
刘禹锡
蜀先主庙 / 176
张籍
没蕃故人 / 177
白居易
草 / 178
杜牧
旅宿 / 178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179
早秋 / 180
李商隐
蝉 / 181
风雨 / 182
落花 / 183
凉思 / 184
北青萝 / 184
温庭筠
送人东游 / 185
马戴
灞上秋居 / 186
楚江怀古 / 187
张乔
书边事 / 187
崔涂
除夜有怀 / 188
孤雁 / 189
杜荀鹤
春宫怨 / 190
韦庄
章台夜思 / 191
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 191
七言律诗
崔颢
黄鹤楼 / 192
行经华阴 / 193
祖咏
望蓟门 / 194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195
李颀
送魏万之京 / 196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 197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198
岑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199
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199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200
积雨辋川庄作 / 201
赠郭给事 / 202
杜甫
蜀相 / 203
客至 / 204
野望 / 20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206
登高 / 207
登楼 / 208
宿府 / 209
阁夜 / 210
咏怀古迹五首 / 211
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216
长沙过贾谊宅 / 217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218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 218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 220
韩翃
同题仙游观 / 220
皇甫冉
春思 / 221
卢纶
晚次鄂州 / 222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223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 224
元稹
遣悲怀三首 / 225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 228
李商隐
锦瑟 / 229
无题 / 230
隋宫 / 231
无题二首 / 232
筹笔驿 / 234
无题 / 235
春雨 / 236
无题二首 / 237
温庭筠
利州南渡 / 238
苏武庙 / 239
薛逢
宫词 / 240
秦韬玉
贫女 / 241
乐府
沈佺期
独不见 / 242
五言绝句
王维
鹿柴 / 244
竹里馆 / 244
送别 / 245
相思 / 246
杂诗 / 246
裴迪
送崔九 / 247
祖咏
终南望余雪 / 248
孟浩然
宿建德江 / 248
春晓 / 249
李白
夜思 / 249
怨情 / 250
杜甫
八阵图 / 250
王之涣
登鹳雀楼 / 251
刘长卿
送灵澈 / 252
弹琴 / 252
送上人 / 253
韦应物
秋夜寄丘员外 / 253
李端
听筝 / 254
王建
新嫁娘 / 255
权德舆
玉台体 / 256
柳宗元
江雪 / 257
元稹
行宫 / 257
白居易
问刘十九 / 258
张祜
何满子 / 258
李商隐
登乐游原 / 259
贾岛
寻隐者不遇 / 260
李频
渡汉江 / 260
金昌绪
春怨 / 261
西鄙人
哥舒歌 / 261
乐府
崔颢
长干行二首 / 262
李白
玉阶怨 / 263
卢纶
塞下曲四首 / 264
李益
江南曲 / 265
七言绝句
贺知章
回乡偶书 / 266
张旭
桃花溪 / 266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267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 267
闺怨 / 268
春宫怨 / 269
王翰
凉州曲 / 269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270
下江陵 / 271
岑参
逢入京使 / 271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 272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273
张继
枫桥夜泊 / 273
韩翃
寒食 / 274
刘方平
月夜 / 275
春怨 / 275
柳中庸
征人怨 / 276
顾况
宫词 / 277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 277
刘禹锡
乌衣巷 / 278
春词 / 279
白居易
宫词 / 279
张祜
赠内人 / 280
集灵台二首 / 280
题金陵渡 / 281
朱庆余
宫中词 / 282
近试上张水部 / 282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 283
赤壁 / 284
泊秦淮 / 285
寄扬州韩绰判官 / 285
遣怀 / 286
秋夕 / 287
赠别二首 / 287
金谷园 / 288
李商隐
夜雨寄北 / 289
寄令狐郎中 / 289
为有 / 290
隋宫 / 291
瑶池 / 292
嫦娥 / 292
贾生 / 293
温庭筠
瑶瑟怨 / 294
郑畋
马嵬坡 / 295
韩偓
已凉 / 296
韦庄
金陵图 / 296
陈陶
陇西行 / 297
张泌
寄人 / 297
无名氏
杂诗 / 298
乐府
王维
渭城曲 / 299
秋夜曲 / 300
王昌龄
长信怨 / 300
出塞 / 301
李白
清平调三首 / 302
王之涣
出塞 / 303
杜秋娘
金缕衣 / 304
精彩书摘
感遇二首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广东)曲江人。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任中书舍人,后迁中书令。因为弹劾安禄山,被李林甫猜忌,而受到玄宗的冷遇,被贬官为荆州长史。后人一直认为,玄宗罢黜张九龄、进用李林甫,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起始。
葳蕤(wēi uí),枝叶繁茂的样子。c自尔,可以表示自此,也可以表示为自然而然地。d坐,因为。
【赏析】
这是张九龄著名的《感遇》组诗(12首)之一,作于唐玄宗开元25年(737)作者被贬官为荆州长史之时。
该诗托物言志,给植物赋予了人的精神,以此抒发内心的感怀。春季,兰叶翠绿繁茂,焕发勃勃生机;深秋,桂花盛开绽放,呈现洁白风韵。作者认为,它们释放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以悠然自得的物态标示着自然和人间美好时节从此来临。兰桂的生长和开放,吸引了山林中隐居者的兴趣,他们在远处闻到顺风飘来的花香,赶来注目、赏玩。然而殊不知,兰桂之所以被人欣赏、敬重,得益于它们自然生长的天性,而不是渴求、博取他人眷顾的媚态。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岂伊,难道仅仅是因为。
岁寒,典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形容能够坚守崇高品格的宝贵本性。c循环,指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天道,它和命运一样都难以被人把握。
【赏析】
这首诗也是托物言志。诗的开首说丹橘生长在江南,经过冬天的阴冷之后仍然碧绿苍翠。作者指出,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南方气候更为温暖,更因为橘树自身具有耐寒的本性。
从“可以荐佳客”一句开始,诗篇的内容、情绪开始转移。作者说道,橘树结出的果实可以馈赠给尊敬的客人,但无奈阻力重重。这两句揭示了品性坚贞、高洁之人在现实中的遭际,也有了更加浓烈的自况意味。命运无法被左右,就如同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一样无法被探寻和驾驭,人们只能随遇而安。作者此时的心情有几分无奈,但并未流露出怨恨和颓废。在诗的末尾,作者感慨世人只知道种植桃李来获得果实和阴凉,却不懂得橘树的魅力。可知作者尽管认清了现实命运的难以把握,但他仍有足够的定力和信心来坚守自己的本性。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释】
终南山,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部。过,拜访。斛斯山人,一位山中隐者的称号。斛斯当是胡姓。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大诗人,被后人称作“诗仙”。c苍苍,郁郁葱葱的山林。翠微,山色。d青萝,在树梢上悬挂的植物。行衣,行人的衣襟。e挥,指举杯。f松风,既可以指真实的风吹入松林形成的风声,也可以指古乐府琴曲《松入风》。g我醉君复乐,互文见义,指“我”和山人都且醉且乐。h陶然,悠然自得的样子。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巧、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赏景抒情的诗,借终南山蓊郁的景色和山间惬意闲适的生活抒写悠然自得的情趣。
诗篇开首写道,作者在暮色中走下碧色中的终南山,山间的月光好似一路相随。回头远望走过的山路,只见青翠的山坡被充满生机的绿色所覆盖。 <
唐诗三百首全鉴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