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史爱好者,高中及以上学历者 ☆ 本书作者芩仲勉先生是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此书是由先生讲义修订而成,为当时全国通用的隋唐史教材。
☆ 本书语言通俗,简介深邃,从多角度成仙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风貌,尤其在一些重要人物,如陈子昂等,以及某些政治问题上的研究,新意迭出,突出反映了作者在隋唐史通论中的创见。
内容简介
本书由岑仲勉先生编纂,他的历史学是中国近代以来、在新旧交替而又急剧变革的这一特定时代下产生的,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主要讲述了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本书语言通俗,见解深邃,把隋唐时期的重大问题一个个如剥笋抽丝般给你陈列出来。
作者简介
岑仲勉(1885—1961年)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在先秦史、隋唐史、中外交通史、民族史、史地学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主张西周封建说。著有《元和姓撰四校记》、《西周社会制度问题》、《隋唐史》、《突厥集史》、《黄河变迁史》、《岑仲勉学术论文集》等。
精彩书评
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以陈寅恪先生的贡献为zui大……岑仲勉先生治唐史用力zui勤,创获亦多,陈先生而外,当推岑氏。” ——历史学家 顾颉刚
岑君文读讫,极佩。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 历史学家 陈寅恪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岑仲勉在《隋唐史》讲义中对陈寅恪多有批评。金毓黻《静晤室日记》说,岑仲勉《隋唐史》“有意与陈氏为难,处处与之立异”——学者 谢泳
目录
目录
隋史 /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 /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中央集权之中心
工作 /
第三节 国防设备之概况 /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
第五节 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关系——丝绢贸易 /
第六节 突厥之内争、分裂及南附 /
第七节 突厥文化、风俗与我国之比较 /
第八节 平陈 /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建筑与水利 /
第十节 杨氏家庭之变——专制之毒 /
第十一节 炀帝之穷奢极欲 /
第十二节 疆域之开拓 /
第十三节 隋对西北之交通 /
第十四节 对北方交通及所谓“铁勒” /
第十五节 印刷术发明 /
第十六节 西乐输入 /
第十七节 三伐高丽 /
第十八节 隋代经济发展之概况 /
第十九节 义师蜂起 /
附录一 试用辩证法解说隋史之一节 /
附录二 论陈亡之必然性 /
唐史 /
第一节 李唐之先世及其统一 /
第二节 太宗克定突厥及漠北 /
第三节 太宗平服西域 /
第四节 贞观之治 /
第五节 宰相制度之屡变 /
第六节 门第之见与郡望 /
第七节 高宗继成大业 /
第八节 新罗、渤海及日本之汉化 /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
第十节 高、玄二宗频幸东都及武后长期留居之问题 /
第十一节 隋、唐之漕运 /
第十二节 唐之中衰 /
第十三节 武则天之为人 /
第十四节 隋及初唐佛教之盛况 佛道之争 /
第十五节 佛教在唐之宗派、信仰及宣传方法 /
第十六节 佛徒撰译之文艺价值 /
第十七节 文字由骈俪变为散体 /
第十八节 进士科抬头之原因及其流弊 /
第十九节 开元之治及乱机所伏 /
第二十节 自府兵起源以至于隋 /
第二十一节 唐之府兵及骑 /
第二十二节 边兵 /
第二十三节 西方乐曲影响于开元声律及体裁从《实践论》
看诗词与音乐之分合 /
第二十四节 盛唐、中唐、晚唐之诗人 /
第二十五节 四镇始末及其南方屏障 /
第二十六节 突骑施兴废及大食东侵 /
第二十七节 安史之乱 /
第二十八节 藩镇之祸 /
第二十九节 西南之开发 /
第三十节 吐蕃乘虚攻陷河、陇及安西、北庭 /
第三十一节 南诏之兴 /
第三十二节 安史乱中之回纥——不与吐蕃合作 /
第三十三节 唐之马政 /
第三十四节 西方宗教之输入 /
第三十五节 宦官之祸 /
第三十六节 北魏均田之缘起及其制度 /
第三十七节 唐之均田 /
第三十八节 租庸调及杂征徭 /
第三十九节 租庸调变为两税 /
第四十节 户口升降及收支大账 附和籴 /
第四十一节 中唐后理财之言论及方法 /
第四十二节 钱币及矿冶 /
第四十三节 庄田 /
第四十四节 武宗之攘外安内 /
第四十五节 牛李之李指宗闵(宋祁说) 李德裕无党(范
摅、《玉泉子》、裴庭裕及孙甫说) /
第四十六节 吐蕃之衰及河陇恢复 /
第四十七节 西北之内附部落 /
第四十八节 外族之徙入与汉化(附蜑之名称) /
第四十九节 唐末之一瞥及其史料 /
第五十节 农民受严重压迫及其反抗 /
第五十一节 大革命之爆发——领导者黄巢 /
第五十二节 沙陀之起并辨石晋不是突厥族沙陀 /
第五十三节 职官概论 /
第五十四节 散官、爵、勋及赐 /
第五十五节 俸料、公廨本钱及职田等 /
第五十六节 地方区域及社会组织 /
第五十七节 手工业及物产 /
第五十八节 市虚及商务 /
第五十九节 交通之设备及程途 /
第六十节 黄河及河源发见 /
第六十一节 水利 /
第六十二节 学术与小说 /
第六十三节 历法、天文 /
第六十四节 艺术 /
第六十五节 乐、舞及百戏 /
第六十六节 服饰 /
第六十七节 社会杂缀 /
第六十八节 从语与文之关系略记唐代俗语 /
精彩书摘
隋 史
第yi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
经济情势较稳固,即造成统一较有利之条件,而统一之形成,又可以发展经济。因之分裂时期之长短,与经济破坏之大小密切相关。
由十六国并为南北朝,又由东魏、北齐而合为北周,北方诸民族早融会于鲜卑帜下,加以魏孝文帝力求汉化,异族之歧见渐泯,百姓苦兵革已二百余年,想望太平甚切,南北之统一,业成为必然性。但统一事业落于隋杨之手,则是偶然性。
杨坚自称汉太尉震之十四世孙。震八世孙,燕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寿,魏初为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县)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即朔州神武郡殊颓县,今山西寿阳县北境。《廿二史劄记》一五谓元寿家于武川,误)。坚父忠,西魏恭帝初,赐姓普六如氏,北周时封随国公,官至泾州总管,娶吕氏,生坚。坚娶独孤信第七女(后号文献后),生五子,勇、广、俊、秀、谅。
独孤氏出自鲜卑。鲜卑或云东胡种。缪凤林因谓文献后为汉胡之混合种(母崔氏),炀帝为汉人与混合种之后裔。此种断定,其意向实注重在“北方之汉族,因与杂种混合,再造其新生命”之推论,因名隋、唐两代为“汉胡混合之北统”。但对于手创统一事业之杨坚,并未觅出混合种的凭据,仍是立论不完。如果吾人能向上古追寻汉族的起源(春秋时晋有狄,燕有山戎,王畿有伊雒之戎,例不胜举),则杨、李之为混合,譬诸沧海一粟而已。
坚承袭家荫,无赫赫勋绩,其得篡周立隋,实以受遗辅政为一大枢纽。周武帝功业方隆,平齐之后,正将饮马江南,乃不半年而殂折。嗣子宣帝,立未二岁而卒。初膺疾时,坚以后父奉诏入侍,于大象二年(五八○)五月,与刘昉、郑译等合谋,矫制令坚受遗辅政。静帝年仅八岁,完全为所播弄,登位之后,即晋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以听。同年九月,丞相去左右之号,坚为大丞相。外镇如相州尉迟迥、申州李慧、荥州宇文胄、青州尉迟勤、郧州司马消难、益州王谦等,虽后先发难,然以缺乏联络及计划,不久即被平定。周之宗室,则毕王贤(六月)、赵王招、越王盛(七月)、陈王纯(十月)、代王达、滕王逌(十二月)均以谋执政之罪名而被诛(除毕王系明帝子外,余五王均文帝之子)赵国在洺州,越在丰州,陈在齐州,代在潞州,滕在荆州,五王均以大象元年五月之国。二年五月廿四日静帝即位,到六月四日,便假赵王招嫁女突厥为名,召五王回京。。随于大定元年(五八一)二月篡位,自其受遗诏起计,不出一年,便移周祚,得国之易,无有如杨坚者。
坚以父忠封随国公,因改朝号曰随,又恶“随”字带“走”,故去走为隋。清代金石家见初唐石刻常作“随”,遂疑旧说之误。近年石刻大出,则隋石刻无不作“隋”。往日新朝,往往反胜朝之所为,初唐间作“随”,实因此之故。然初唐以后,又作隋者多,作“随”者甚少,苟非杨坚先曾改定,则无以解此等异同之迹也。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中央集权之中心工作
秦始皇废封建,设郡四十,以郡统县,是为两级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以察郡国,秩不过六百石。其后议者谓以卑临尊,轻重不相准,故汉成帝时遂更为牧,秩二千石,则尝一变矣。始时州牧奏劾二千石长吏者,皆下三公,遣吏验实,然后退黜。及光武即位,不复委任三府,故权在州牧,废置自由,则又一变矣。其始以六条诏察,过是者罢免,其后又兴赋政、治民之举,则又一变也。始则传车周流,后乃更改为重镇,争据土地,则又一变也。愈变愈重,至于东汉之末,方镇之形已成,而刘焉建论,犹请重其权任,郡守之权,悉归牧镇而不知朝廷,袁绍、董卓首乱而争权,苏峻、桓温效尤而跋扈,自晋至陈,擅伐之际,多由于此。”(元朱礼《汉唐事笺》四)方镇之祸,至唐而臻于极点。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民),皆取旧壤之名,侨立州县。”(《隋书》二四)盖“司、冀、雝、梁、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宋书》三五《州郡志》)近世欧人殖民地之New York,New Antwerp,New Brunswick等称,实同斯义。我国上古之“地理层化”,一部分亦因此而产生。始不过安置难民,后乃假为夸大,南北东西,相承一辙,“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宋书》一一《律志》序)阎若璩云:“据《魏志》,朔州陷后,寄治并州界,领大安、广宁、神武、太平、附化五郡。阎若璩考之,则所谓朔州洎大安、广宁、神武、太平四郡,皆在今寿阳县境,东西距只一百三十里,南北百五十里,而所容若此,其侨置夸诞,大可笑云。”(《尚书古文疏证》六下)今试就《魏书?地形志》专论之,既有汾、营、青矣,复有南汾、南营、南青以骈之;既有兖、徐、豫矣,复有西兖、南兖、东徐、北徐、东豫、北豫以参之,州名之易混也。各州所辖之郡名,重见叠出,淆惑观听,莫斯为甚。南营五郡,全与营同;汾州四郡,同于南汾者三,犹是楚州也;而称沛郡者二,犹是南广也;而称襄城者二,犹是南郢也;而称永安者二。新蔡凡八,尚有东新蔡;汝南、襄城各七,尚有西汝南;陈留、沛各六,前者有北陈留、南陈留,后者有北沛、西沛,郡名之易混也。沙州二郡二县,湘州三郡三县,显州四郡四县,南朔、北江皆六郡六县。双头郡县中,有二郡共一县者,更有设郡无县者。平均每郡不足三县,三县者占全郡数百分之五十五有奇,领两县以下者几及半数,郡制之破碎支离,无有若是之甚者。又如梁天监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二;北齐天保郡一百六十,县三百六十五;周大象郡五百八,县一千一百二十四,每郡平均亦不及三县。陈州四十二,郡一百九;大象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每州平均不及三郡。天保州九十七,郡一百六十,且不足两郡(以上各数,均见《隋书?地理志》)。分划细碎,不适合于当日社会之实况,诚王应麟所谓地转狭而州益多者矣。
天保七年十一月诏:“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因省州三,郡一百五十三,县五百八十九,(《北齐书》四)是开精简之先河。隋文受禅,杨尚希上表云:“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史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书》四六《尚希传》)帝览而善之,遂于开皇三年十二月,废诸郡五百余,扫六百余年州郡县三级之制,以州刺史治民,名则因循,事同郡守,是为郡县制一大变革。
寻以户口滋增,重行析置,计开皇、仁寿间原北朝域内增州五十六,废州十三,两者相比,尚赢四十三,合诸平陈后所置五十七州(废玉、洭、韶三州不计),共数三百。刘炫所谓“今州三百”,(《隋书》七五《炫传》)其总允符。迨大业三年,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益事并省,名虽同于隋前之郡,实则无异开皇之州。而以郡统县,表面又略类乎秦制。总计当日存郡百九十,三分省一;县一千二百五十五,平均每郡领六县以上,其辖境视文帝时扩大,是为隋代之第二次改革。
《隋书?地理志》九州郡县分配数目表
州别领郡数领县数平均每郡领县数*
扬四四二六九六
梁三四二二三六
冀三一二二一七
雍二八一四六五
荆二二一二二五
豫一六一三九八
兖六五七九
徐五四○八
青四三六九
合计一九○一二五三七
*作者计算时只取整数。
说明:《地理志》云,“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上表只得一千二百五十三县,比志少二数。又隋世并非行九州之制,修史者泥于《禹贡》九州,遂将各郡强行分配,以致背于现实,读隋史者应毋泥视之。
刘秩云:“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通典》一七)又“旧周、齐州郡县职,自州都、郡县正已下,皆州郡将、县令至而调用,理时事。至是,不知时事,直谓之乡官,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隋书》二八,开皇三年)至十五年,并罢州县乡官。(同上)换言之,“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县无复辟署矣。”(《通典》一四)此又隋代中央集权之施于用人者。
官制为政治运用之工具,兹并类及之。
北周官制复古,名不尽传。隋废周之六官,制名多依前代之法。政权揽于尚书省,置令及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曹事,每曹设尚书一人,合左、右仆射,是为八座。次于仆射者为门下省(即秦、汉之侍中)之纳言(二人),内史省(汉为中书,周改内史)之令(二人)。开皇三年,改度支为民(非户)部,都官为刑部。
开皇三年,制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十五年十二月,诏文、武官以四考交代。
官阶凡九品,品各有正、从,禄给皆以春秋二季,京官、外官各不同。
京官:凡食封官不判事,及九品皆不给禄,余分为十六级:
1.以百石为差者七级。正一品九百至正四品三百石。
2.以五十石为差者四级。从四品二百五十至正六品一百石。
3.以十石为差者五级。从六品九十至从八品五十石。
外官:唯刺史、二佐(长史、司马)及县令给禄,依当州、当县户数为九等之差。
官等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刺史四〇石六二〇五八〇五四〇五〇〇四六〇四二〇三八〇三四〇三〇〇
县令一〇石一四〇一三〇一二〇一一〇—〇〇九〇八〇七〇六〇
京官、外官各有职分田,又给公廨钱以给公用,惟禁出举收利。
前言/序言
编 撰 简 言
郭沫若先生曾言,写语体比写文言字数要增三分之一。现在讲义油印,字体已缩至小无可小,加以纸张、页数之限制,为适应本校经济状况,自不得不采用文言。
中古史料全是文言,如翻作语体,稍不留神,即失去或违反原文之意义;而且无数名词,难以转俗,势不能不多插引号“”,文语夹杂,阅览时更增一层困难。
同时,不了解文言,就无法直接阅读古文;学生在高中之日,既多专攻语体,如大学仍不授以浅易文言,为之引导,则到将来自己阅读时候,必发生许多误解,展转贻累,为害不浅。近年学者,甚至旧日名家,圈点古书,往往失句,欲救其弊,是须预防。
中国新史学研究会规定:“各通史组都在讨论教学提纲,各断代史组都在讨论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本讲义之编撰,大致与此一规定相符,极力避免与通史之讲授相复,无使徒耗光阴,不裨实用。详言之,编撰目的,即在向“专门化”之途径转进,每一问题,恒胪列众说,可解决者加以断论,未可解决者暂行存疑,庶学生将来出而执教,不至面对难题,即从事研究,亦能略有基础。
通史讲授,多浑括全朝,然有利亦有弊,其结果往往抹煞多少时间性。本篇编次,有时序或重点可循者,仍按后先叙述,不特求与通史避复,亦以补其所略。
苏轼称韩文起八代之衰,此以名家之言而漫不加察者也。由骈文转为散文,高、武间陈子昂实开其先,唐人具有定论,继陈而起之散文作家,实繁有徒,下逮韩、柳,完全踏入锻炼之途,唐文至此,已登峰造极。稍后,即转入樊宗师之涩体,终唐之世,无复有抗衡者。欧阳修作文重简(如《新唐书》)、炼(如《醉翁亭记》),故盛推韩,由今观之,韩可谓为“散文之古文”,去古愈远,然可信当时一般人读之,亦非明白易晓者。故推究唐文改革,分应附于高、武之间,以纠正九百年来之错觉,此又历史时间性不可抹煞之一例。
汉武力征匈奴,匈奴不得志于东,乃转而西向;亚历山大王之拓境,接于今新疆之西边;帖木儿方整军东征,偶然殂谢。此等大事,我国史家多熟视无睹。余曾谓读愈古之史,愈须通晓世界史,zui近亦有联系世界史之揭示。今试就突厥言之,彼得周、齐岁馈缯绢,不适于用,谋专利转鬻于波斯;波斯弗应,又远求之东罗马。夫于是产生突厥、波斯之战争,产生波斯、东罗马之廿年战争,其导线则不外我国之丝业。世界上无绝对孤立之民族或国家,对于其他民族或国家,彼此总会发生多少相互的影响,故凡关于对外事件,本篇尤郑重视之。
历朝制度、名物,每更一姓,虽必有所易,然易者其名,不易者其实。甚至外族侵入,仍有相联之迹(如唐府兵与元怯薛,特勤与台吉,莫离与贝勒等),故每论到典章、文物,非徒略溯其始,抑且终论其变,求类乎通史之“通”,不锢于断代史之“断”。
凡斯管见,约陈数端,愿与同事、同学切商之。
岑仲勉一九五○年
后 记
一九五○年初编隋唐史讲义,据学生反映,要求成立一完整中心系统,将各重要问题配合来讲授。我当时曾报告组织,以为此种提议,自是近年之迫切要求,故讲授各节之间,往往指出其联系性质,然亦自有许多困难之点:(1)秦以后每一朝的历史,几无不是前朝之复演,脱不了封建性质,这就是我国近世以前历史的重心。(2)断代史与通史讲授应略有不同,前者似当对事实作更详细之叙述,倘过求总括,便易流于概论,与一般通史无异。(3)尤其是,每朝总有其极盛、中衰、崩溃的时期,各有环境,不断发展,同一类的事实未必能拉在一起,且容易抹煞时间性。(4)以一个观点来总括许多问题,zui容易流入唯心论的解释,一着错则全盘皆错,贻误后学不少。若分题解释,是取法于纪事本末的体裁。(5)大学生的攻读,应鼓励自觉而不应偏重灌输,如专凭个人意见来论断,则易流入暗示而阻窒其进步。(6)而且我国中古史的史料,在许多方面,仍感觉缺乏(例如晚唐史料,多属牛党著述,关于盛唐的府兵制度的记述,亦极不完备),吾人往往只见其片面,就无从遽下判断。(7)一般承认之旧说,倘细加分析,仍不少误解。(如谓府兵废而唐衰,然府兵制亦具许多弱点,且处于不得不废之势。又谓开元之盛,产生李、杜之诗,然唐代极盛时期不在开元)即发觉前人许多错误,更不轻容易自以为是,而包括多个问题于一个观点之下。况杨隋御宇,先后仅三十余年,时间极短而事实颇复,情形亦自有异。(8)断代史中更有若干独立的问题。总之,此为讲授断代史方法之一个大问题,学生的要求,当尽可能副其期望,但不能完全迁就。全书大致都本此方针进行。其《唐史》五十三节以下,到一九五三年暑假前才告续完,此后一年间又略辑补充材料,发给诸生。去岁十一月承高等教育出版社函,属将上下册合并修改,公开出版,始再着手整理,接纳时人批评,汰其芜秽,间有拙见不敢苟同者亦再申管见,凡以表争鸣之实,初无求遂过之心。附图中一半系托地
隋唐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