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8
本书主要的结构框架可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背景,从总体上回顾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发展阶段,涵盖了从国家层面到安徽省层面,并进一步介绍了市级层面(池州试点城市)的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为规划,针对海绵城市的规划编制总体概况以及相关规划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海绵空间格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专项规划衔接、总体建设任务、近期建设详细规划和指导手册等多个层面,结合相关规划实例做了系统的解读。
第三部分为设计,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篇章,详细讨论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程序和设计中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布局,并就公园、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水系等五个方面的设计技术流程、设计要点进行介绍,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解析来说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不同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部分为考核,基于国家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细化了安徽省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内容,对安徽省地方各级政府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健全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体系,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第五部分为投融资与管理,专题分析投融资与管理方案,并根据具体案例的特点,对项目包方案划定、财政可承受能力分析、物有所值评价、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案的操作手法、PPP 项目落地与资金来源等方面做了解读,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行海绵城市建设 PPP 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卫超: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先后编制了安徽省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安徽省海绵城市技术图集、安徽省海绵城市使用手册、安徽省海绵城市绩效考核标准、实施方案及配套的金融方案、河道景观、大型湖体进水区域生态修复、小区海绵化改造等相关项目。
第一部分 背景 010
第一章 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011
第一节 海绵城市建设内涵 011
第二节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015
第二章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016
第一节 国家建设背景 016
第二节 国家海绵城市重要发展阶段 020
第三章 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030
第一节 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030
第二节 安徽省海绵城市重要发展阶段 031
第四章 池州市海绵城市创建工作 036
第一节 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整体策略 036
第二节 项目推进模式 042
第三节 保障机制 047
第二部分 规划 058
第一章 总体概况 059
第二章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点解析 061
第一节 现状解析部分 063
第二节 海绵生态空间格局规划 070
第三节 海绵城市总体目标与指标 073
第四节 海绵城市整体建设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076
第五节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衔接 086
第六节 海绵城市总体建设任务 102
第七节 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区详细规划 112
第八节 海绵城市技术指导手册 121
第三部分 设计 126
第一章 设计程序 127
第一节 上位指标分解 127
第二节 一般设计程序 128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设施 130
第一节 常用低影响开发设施 130
第二节 设施规模计算 142
第三节 设施植物选取 147
第三章 公园设计 151
第一节 技术流程 151
第二节 设计要点 153
第三节 案例解析——合肥南艳湖公园 155
第四节 案例解析——池州护城河遗址公园 186
第四章 建筑与小区设计 208
第一节 技术流程 210
第二节 老旧居住区设计要点 211
第三节 新建居住区设计要点 212
第四节 案例解析——池州市南湖苑小区海绵城市改造 213
第五节 案例解析——池州一中 231
第五章 城市道路设计 239
第一节 技术流程 240
第二节 道路设计要点 240
第三节 案例解析——齐山大道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248
第六章 城市水系设计 254
第一节 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控制 254
第二节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及设计 255
第三节 案例解析——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257
第四部分 考核 270
第一章 国家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 271
第一节 背景概况 271
第二节 考核内容解析 272
第二章 安徽省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内容 275
第一节 背景概况 275
第二节 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276
第五部分 投融资与管理 306
第一章 投融资方案 307
第一节 总体概况 307
第二节 PPP 项目模式 313
第三节 改良投融资模式的建议 316
第二章 管理方案 322
第一节 总体概况 322
第二节 挑战 328
第三节 改善管理及政策体系的建议 330
第三章 PPP 规划案例解析——以宣城市为例 336
第一节 总体概况 337
第二节 项目包方案划定 338
第三节 财政可承受能力 341
第四节 物有所值评价 345
第五节 PPP 方案的操作手法 347
第六节 PPP 项目落地与资金来源 348
附录 海绵城市相关政策文件 359
参考文献 362
近年来,我国在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和水资源问题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在面对强降雨时都表现出了较大的脆弱性,某些城市甚至发生了城市内涝,“城市看海”现象时有发生,并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损失及人员伤亡。在此种情况下,如何让城市更加具有“弹性”,增强其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城市在面临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抵御力和修复力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诉求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某些城市一方面面临“水满为患”的问题,另一方面同时遭受着水资源短缺的威胁。中国目前有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的重度缺水线(人均水资源低于 1000 m 3 ),有 6 个省、自治区为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500 m 3 。与此同时,水环境质量下降,进一步威胁水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4 年公报显示:2014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国控断面中,仍然存在 V 类及劣 V 类水体,分别占比 4.8% 和 9.0%,其中海河流域最为严重。如何构建各地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实现点源污染的有效监管,控制日益严峻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是中国城市的紧迫任务。面对严峻的城市水问题,中国城市急需重新定位城市水系统的内涵并协调城市建设与水环境的关系,恢复和增强城市水系统的抵御力和修复力,形成安全的可自我修复的城市水系统。“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2013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代表着以绿色基础设施为主的雨洪建设管理模式成为主导,海绵城市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
为探索海绵城市推进的途径、积累建设经验,国家在 2015—2016 年先后推出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共计 30 个城市。在评选过程中全国各地积极地申报建设试点,规划成果亮点纷呈,都体现了各自城市的建设特色。同时,基于国家试点城市建设,不少省份也提出了建设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诉求,大力地推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各地建设工程中的推广运用。经过近 2 年的实践摸索,一些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并积累了许多能有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考核、投融资和管
理的全过程中,各地所采用的理念、方法不一,呈现效果也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总结经验,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这些对引导海绵城市的后续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实践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实践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海绵城市:从理念到实践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