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温情动人的黑猩猩大传
西方世界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比《黑猩猩的政治》《第三种黑猩猩》更深沉,更耐看
内容简介
《大地的窗口》戏剧性地记载了一个亲密无间的社区三十年里的传奇故事。这个社区是非洲的冈比,原住民是一群黑猩猩以及一位非凡的女性——珍·古道尔,黑猩猩的学生、保护人和历史学家。整本书读起来宛若温情生动的小说,却是世界上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透过古道尔流畅细腻的笔触,我们得以了解黑猩猩这个地球上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近的物种的种种细节:它们能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经常猎杀一些中小哺乳动物;育幼期很长;社会组织已非常明显,有一定程度的丰富社交行为来维系族群内部的和谐关系;有明显的地位和阶层划分,甚至也会自相残杀,发动战争屠杀同种的其他族群同类……"
作者简介
珍·古道尔(1934—),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黑猩猩研究专家,国际知名动物保育人士和环境保护人士,著名科普作家。古道尔博士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长达四十余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古道尔博士还热心投身于环境教育。曾获得英国动物权益研究所授予的艾尔伯特·史威策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授予的传播造福人类知识杰出工作者奖,被联合国任命为联合国和平信使,被英国皇室授予女爵士头衔。
精彩书评
珍·古道尔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使黑猩猩这种遗传结构接近人类的生物在生态习性及行为上为我们所知。她精彩生动的文笔其实也揭示了人类兽性的部分。
——徐仁修,著名生态探险家、自然教育家
温情动人的黑猩猩大传,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透视生命意义的大地之窗。
——郭耕,著名环保专家、科普作家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冈比/1
第二章 黑猩猩的心灵世界/15
第三章 研究中心/29
第四章 黑猩猩母女/39
第五章 菲甘的崛起/53
第六章 权势/65
第七章 转变/81
第八章 季儿卡/93
第九章 性/107
第十章 战争/123
第十一章 母与子/141
第十二章 狒狒/155
第十三章 戈布林/171
第十四章 乔米欧/187
第十五章 玛莉莎/199
第十六章 吉吉/219
第十七章 爱/235
第十八章 弥合鸿沟/253
第十九章 人类之耻/267
第二十章 结语/289
附录Ⅰ 我对以非人类动物做实验的几点看法/301
附录Ⅱ 黑猩猩保育区和庇护所/311
后记/319
精彩书摘
我翻过身看一下时间——清晨五点四十四分。多年来早起的习惯已使我练就比烦人的闹钟更早一步起床的功夫。我立刻坐在屋子的台阶上,眺望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非洲坦桑尼亚(Tanzania)与扎伊尔(Zaire)的界湖]。地平线上依然悬着一弯眉月,对岸扎伊尔傍山的湖岸线映着群山倒影。天还没亮,月亮随着款款水波向我漫舞、闪烁。我的早餐(一根香蕉和电热瓶上的一杯热咖啡)已经好了,十分钟之后,我带着小型望远镜、照相机、笔记本、快用完的短铅笔、午餐要吃的一堆葡萄干,和一些预防下雨用的塑胶袋,爬上屋后陡峭的斜坡。微弱的月光照在露水凝滞的草丛上,使我毫不费工夫地找到我要走的路,此刻我已经抵达前天
傍晚去过的地方,前天傍晚我在这儿观察十八只黑猩猩入夜后的安顿情形。现在我坐下来等他们醒来。
周围的树木仿佛还停留在昨夜梦境的神秘气息中,四下一片静谧安详。只有偶尔传来蟋蟀的叫声,和湖水轻拍岸边的声响。我坐在那里,兴奋地期待着。对我而言,这又将是与黑猩猩共处的一天,畅游冈比(Gombe)山脉的一天,更是寻索新发现和新见识的一天。
这时突然传来美妙的歌声,一对知更鸟在互诉衷曲,余音绕梁。我发现月光的强度已经减弱,黎明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降临。缓缓展现的曙光逐渐扫除月亮射出的昏暗银光,而黑猩猩们还没有起床。
五分钟之后,我旁边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我抬头一看,但见树枝在曙光下摇曳。这棵树正是黑猩猩群中的首领戈布林(Goblin)搭巢之处。可是接下来却没有动静,大概戈布林起身后又回去睡回笼觉了吧。然后,我右边的另一处黑猩猩窝巢开始有动静,接下来后边的窝巢也有声响,接着整个山坡都动了起来。树叶沙沙地响,连嫩枝芽也唰唰地晃动。这群黑猩猩终于全都起床了。我透过望远镜望着雌黑猩猩菲菲(Fifi)在树丛间为自己和初生儿菲洛西(Flossi)所搭的窝时,我看见了菲菲的脚丫子。不久之后,菲菲8岁大的女儿菲妮(Fanni)从附近的窝爬过来,坐在妈妈的上边。我的望远镜里立刻有一块黑影遮蔽天空。菲菲的另两个儿子,已成年的菲鲁德(Freud)和正值青少年期的菲罗多(Frodo),则住在斜坡更上面的地方。
戈布林在第一次有动静之后九分钟,忽然坐立起来,咻地离开他的窝,在树丛间狂野地跳跃,精力充沛地摇晃树枝。仿佛群魔殿霎时迸闹开来般,最接近戈布林的黑猩猩们一一出巢活动。其余的也坐起来凝神观望,准备随时整群出动。戈布林的随从因敬畏或害怕他而大声吼叫,划破了清晨的静谧。几分钟后,戈布林表演完树上功夫,跳到地面,威风凛凛地从我身旁走过,猛拍猛踏湿漉漉的草皮,再用后腿站起来,摇一摇草丛,拣起一块石头丢出去,再拣一块木头、一块石头,然后坐下来。
前言/序言
序 言
这是一部温情动人的黑猩猩大传。珍·古道尔博士三十年如一 日,在野外静观默察、细致入微地探索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的生 命史。她既熟悉黑猩猩的自然世界,也理解他(她)们的感情世界和心灵世界。在书里,她以犀利的洞见、深沉的爱意,如数家珍地 讲述了发生在非洲冈比这个亲密无间的“大自然社区”里的传奇故事——她既讲到了黑猩猩世界里的母与子、性和爱、生死、权势、战争,也讲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黑猩猩成员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她和数家珍、娓娓道来,那饱含温情的文字好似在讲述自己的亲人和挚友的故事,最终为我们开户了一扇透视生命意义的大地之窗。
一九九八年在南海子麋鹿苑我首次见到了珍·古道尔博士。算起来,我与珍博士已经相识快二十年了。二十年前,我曾是一名金丝猴、黑猩猩的饲养员,是珍博士的一名粉丝。珍博士勇敢、坚毅,只身进入非洲丛林、接近野生黑猩猩,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世界、认识动物,也重新认识自己的窗口,由此奠定了她作为一名蜚声国际的伟大灵长类学家的独特地。
珍博士的勇气甚至超过我们这些外观上似乎更孔武有力的男人。 因为,之前,有一些男性动物学家总是谨小慎微地把自己装进大铁笼,然后才敢进入黑猩猩栖息地。我在饲养黑猩猩的时候,也丝毫不敢把这些“危险的动物”放出来或者置身于黑猩猩的环境里。
记得珍博士第一次到来中国就到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当时是我为她做讲解并有幸得到她的指教,她建议设立一个门上写有“谁是最危险动物”的箱子,里面的镜子则揭示了答案。多年来我在一次次的环境教育和接待游客活动中,大家对这亦庄亦谐的科普设施反响强烈,屡试不爽。真正的教育,不仅能传播知识,更能引导行为,不仅在于化育别人,也能教化自己,我就是在珍博士榜样力量的 感召下,摒弃了肉食陋习,选择了一种既环保又健康的进食方式的。
教育让人成为人,但若不当,也会矫枉过正,使人走上歧路。
多年来,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万物之长,如此自大自 负、自以为是,尾巴都翘上了天,却丝毫不自知。
掩卷沉思,珍博士对黑猩猩特立独行的看法,源于她当初未曾受过学院式的教育和科研专科训练,全凭直觉进入自然荒野,从而不落俗套,独辟蹊径地以勇敢和博爱精神为支撑,开辟了一片跨越 物种界限的新天地。比如,她给每一位研究对象都起了名字,而不再像实验室那样给动物编号,这就形成了一种平等眼光看待每只黑猩猩,而非人对动物的居临态度。她会与黑猩猩进行平和的目光交流,甚至凝视良久。我曾多年与动物打交道,深知眼光的相对通常 都是一种敌视,只有少数情况下才代表了善意和爱意。比如,你面前有一只猕猴,当你直眉瞪眼地看着它时,简直就是“叫板和挑战” 的表示,在野外那是万万使不得的。岂料,一种动物的大忌,竟是另一种动物的大爱,可见不同种动物的语言行为存在着文化符号的巨大差异性,我们面对异类恰恰缺乏对其“异质性”的理解和尊重。
珍博士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黑猩猩而非大猩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甚至可以说黑猩猩跟人类的关系要近于黑猩猩与大猩猩的关系。但对二者的误解,大而久已,不仅名称上存在混淆,行为的张冠李戴更是不乏其例。很多人一说到黑猩猩,就做出“捶胸顿足”的动作,殊不知,那是大猩猩激动的动作。黑猩猩激动时,从无类似的举止,而是垂肩晃臂,节奏也越来越快,最后达到高潮, 往往会将脚下的东西随手投掷出去,包括粪便。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嘤嘤其鸣求其友声”。每次听珍博士讲座,她总会用黑猩猩的语音跟大家打招呼。我相信,她转达的这种“猩语”,不仅屡试不爽地打动了现场听众,而且在野外真正的黑猩猩面前也能入耳入心,从而弥合我们与自然生灵之间紧张对立的关系。
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本非深如鸿沟,因此,本书的第十八章题目恰为“弥合鸿沟”,这一章节作为本书的小结,集中回答了研究黑猩猩的意义。第十九章题为“人类之耻”,则在呼唤人类进行生态伦理上的反省和反思。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动物园中的黑猩猩与人之间的故事,珍博士在全书的结束语里,发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提问:“假如一只黑猩猩——尤其还是曾经受到人类虐待的黑猩猩,都能跨越物种的障碍,伸手援救遇难的人类朋友,那么,更具有同情心和理解力的人类,难道就不能伸出援手,协助目前正迫切需要我们帮助的黑猩猩吗?”
郭耕
北京南海子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大地的窗口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