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晓东 著
图书标签:
  • 脉冲神经网络
  • 时空编码
  • 神经网络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 神经计算
  • 生物启发计算
  • 信号处理
  • 模式识别
  • 理论与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8054
版次:31
商品编码:1226977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信息科学技术学术著作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页数:324
字数:4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具有生物学背景的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理论及应用。《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共9章,第1、2章介绍时空编码人工神经网络和空间编码人工神经网络的异同,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应用及研究现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以及更便于用硬件实现的单位连接模型;第3~7章介绍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和优化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融合数学形态学、模糊数学、粗集和粒子滤波等理论,并由数学形态学得到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处理通用设计方法,具体介绍了近二十种相关应用;第8、9章介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仿生建模理论及应用,将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注意力选择相融合,充分贯彻拓扑性质知觉理论,采用同步振荡特征捆绑理论,引入光流场方法,分别建立方位检测、心理学注意力选择、神经生物学注意力选择仿生模型,并应用于目标跟踪等方面。

目录

目录
《信息科学技术学术著作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人工神经网络的缘起 1
1.2 平均点火率神经网络 2
1.2.1 平均点火率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 2
1.2.2 平均点火率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3
1.3 脉冲神经网络 4
1.3.1 脉冲神经网络的发展回顾 4
1.3.2 脉冲神经网络信息编码 6
1.4 本书的内容及组织安排 7
1.4.1 本书内容 7
1.4.2 本书组织安排 9
1.5 本章小结 10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18
2.1 脉冲耦合神经元及其简化模型 18
2.1.1 脉冲耦合神经元模型及分析 18
2.1.2 单位连接脉冲耦合神经元模型及分析 23
2.1.3 脉冲耦合神经元与平均点火率神经元的区别 27
2.2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27
2.2.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 27
2.2.2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动态行为分析 29
2.3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特性与应用 33
2.3.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特性 33
2.3.2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应用 34
2.3.3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 36
2.4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发展前景 37
2.5 本章小结 39
参考文献 40
第3章 基于PCNN的图像处理与模糊数学及粗集理论 50
3.1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图像分割 50
3.1.1 基于Unit-linking PCNN及图像熵的图像分割方法 51
3.1.2 基于直方图及边缘乘积互信息的Unit-linking PCNN图像分割 57
3.2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图像阴影去除 65
3.2.1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图像阴影去除方法及分析 65
3.2.2 Unit-linking PCNN阴影去除方法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 74
3.3 基于PCNN的图像去噪及与模糊数学的结合 77
3.3.1 基于PCNN的图像去噪 77
3.3.2 基于PCNN及模糊算法的四值图像去噪 81
3.4 基于PCNN与粗集理论的图像增强 84
3.4.1 粗集理论简介 84
3.4.2 基于PCNN与粗集理论的图像增强方法及仿真 85
3.4.3 仿真及分析 87
3.5 本章小结 88
参考文献 89
第4章 PCNN图像处理通用设计方法与数学形态学 94
4.1 Unit-linking PCNN与数学形态学的关系 94
4.1.1 图像处理中的数学形态学 94
4.1.2 网络中脉冲传播和数学形态学的等价关系 96
4.2 Unit-linking PCNN图像处理通用设计方法及应用 97
4.2.1 Unit-linking PCNN图像处理通用设计方法 97
4.2.2 Unit-linking PCNN颗粒分析及形态学分析 97
4.2.3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图像斑点去除方法及形态学分析 102
4.2.4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边缘检测方法及形态学分析 104
4.2.5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空洞滤波方法及形态学分析 107
4.2.6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细化方法及形态学分析 110
4.3 本章小结 117
参考文献 117
第5章 Unit-linking PCNN特征提取及应用 120
5.1 Unit-linking PCNN全局图像时间签名 120
5.2 Unit-linking PCNN局部图像时间签名 127
5.3 基于Unit-linking PCNN全局图像时间签名的目标识别 130
5.4 基于Unit-linking PCNN图像时间签名的机器人自主导航 135
5.4.1 发育机器人自主导航流程 135
5.4.2 增量分层回归法 136
5.4.3 增量主元分析方法 140
5.4.4 非平稳视频流导航中Unit-linking PCNN全局图像时间签名的性能 142
5.4.5 Unit-linking PCNN时间签名应用于平稳视频流的机器人导航 142
5.5 基于粒子滤波及Unit-linking PCNN图像时间签名的目标跟踪 144
5.5.1 粒子滤波简介 145
5.5.2 粒子滤波目标跟踪 145
5.5.3 Unit-linking PCNN图像时间签名应用于粒子滤波目标跟踪 146
5.6 基于Unit-linking PCNN局部图像时间签名的图像认证 151
5.6.1 基于内容及数字签名的图像认证 151
5.6.2 基于Unit-linking PCNN局部图像时间签名的图像认证 151
5.7 基于Unit-linking PCNN特征提取的图像检索 154
5.7.1 用于图像检索的Unit-linking PCNN特征 155
5.7.2 相似度 160
5.7.3 仿真及分析 163
5.8 本章小结 172
参考文献 173
第6章 PCNN车牌和静脉识别及多值模型数据分类 179
6.1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车牌识别 179
6.1.1 车牌识别概述 180
6.1.2 Unit-linking PCNN应用于车牌定位 182
6.1.3 Unit-linking PCNN应用于车牌字符分割 187
6.1.4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车牌字符识别 190
6.2 Unit-linking PCNN应用于手静脉识别 193
6.2.1 手静脉识别概述 193
6.2.2 Unit-linking PCNN细化方法应用于手静脉识别 194
6.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196
6.3 多值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及应用 198
6.3.1 多值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198
6.3.2 基于多值模型脉冲波的数据分类 200
6.4 本章小结 205
参考文献 206
第7章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静态及动态路径寻优 212
7.1 基于时延Unit-linking PCNN的静态最短路径求解 212
7.1.1 时延Unit-linking PCNN 213
7.1.2 基于时延Unit-linking PCNN的最短路径求解 214
7.1.3 仿真及分析 217
7.2 基于带宽剩余率及Unit-linking PCNN的静态路径寻优 218
7.2.1 基于带宽剩余率及Unit-linking PCNN的最优路径求解 219
7.2.2 仿真及分析 222
7.3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动态网络最优路径求解 224
7.3.1 概述 224
7.3.2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最优路径动态求解方法 226
7.3.3 仿真及分析 228
7.4 本章小结 235
参考文献 236
第8章 PCNN与注意力选择和拓扑性质知觉理论的结合及应用 238
8.1 PCNN与心理学注意力选择的结合 238
8.1.1 心理学注意力选择计算模型 239
8.1.2 PQFT与Unit-linking PCNN相结合的沙漠车辆识别 241
8.1.3 PQFT与Unit-linking PCNN相结合的海上目标识别 249
8.1.4 基于PCNN和PQFT的足球检测与跟踪 251
8.2 基于PCNN与拓扑性质知觉理论的注意力选择 257
8.2.1 拓扑性质知觉理论 258
8.2.2 基于PCNN和拓扑知觉的注意力选择 259
8.2.3 基于PCNN、光流场及拓扑知觉的运动目标注意力选择 275
8.3 本章小结 281
参考文献 281
第9章 Unit-linking PCNN方位检测及同步振荡注意力选择 288
9.1 模型概述 288
9.1.1 结构 288
9.1.2 所建模型与生物视觉系统的关系 289
9.2 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仿生方位检测 290
9.2.1 Unit-linking PCNN边缘检测 290
9.2.2 用Unit-linking PCNN模仿生物视觉皮层的方位检测 292
9.2.3 仿真及分析 296
9.3 具有Top-down机制的Unit-linking PCNN注意力选择 298
9.3.1 Unit-linking PCNN注意力选择概述 298
9.3.2 目标轮廓链码 299
9.3.3 Unit-linking PCNN注意力选择层 300
9.3.4 仿真及分析 310
9.4 本章小结 311
参考文献 312
《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分支之一便是神经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交叉领域——脉冲耦合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 SNNs)。SNNs以其仿生学的核心理念,试图在计算模型中重现生物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基于连续激活值的神经网络,SNNs通过模拟神经元发放离散的电脉冲(spikes)来传递信息,这种脉冲的精确时间和频率编码了丰富的信息。 本书《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正是聚焦于这一前沿领域,深入探讨了SNNs的理论基础、核心机制以及其在各个应用场景下的潜力。我们相信,理解并掌握SNNs的时空编码特性,将为解决许多当前计算模型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强大的工具。 第一章:脉冲神经元模型及其演化 在深入理解SNNs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溯其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单个脉冲神经元模型。本章将带领读者从最早期的、相对简化的模型开始,逐步探索其演进的脉络。 1.1 神经元的生物学基础回顾: 我们将简要回顾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突触以及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理解生物神经元如何整合输入信号并产生动作电位(即脉冲),是理解人工脉冲神经元模型的基础。 1.2 经典脉冲神经元模型: 1.2.1 整合-发放(Integrate-and-Fire, IF)模型: 这是最基础的脉冲神经元模型之一。我们将详细介绍其核心思想:输入信号被整合(累积)到一个膜电位变量中,当膜电位达到一个阈值时,神经元发放一个脉冲,然后膜电位被重置。我们将探讨其不同的变种,如上诉IF(Leaky Integrate-and-Fire, LIF)模型,它引入了膜电位的衰减(leakage)机制,更贴近生物现实。 1.2.2 霍奇金-赫胥黎(Hodgkin-Huxley, HH)模型: 作为生物物理学上最精确的神经元模型之一,HH模型通过模拟离子通道的动力学行为来描述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和脉冲发放。本节将深入分析HH模型的方程组,理解其如何精细地模拟动作电位的生成和传播,尽管其计算复杂度较高,但为更复杂的SNN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石。 1.2.3 伯格斯(Birkhoff-von Neumann)模型、雷蒂(Rall)模型等: 介绍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脉冲神经元模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与局限。 1.3 脉冲发放的编码机制: 脉冲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脉冲的“时空编码”。本节将详细阐述: 1.3.1 频率编码(Rate Coding): 神经元发放脉冲的频率越高,传递的信息量越大。这是最直观的编码方式。 1.3.2 时间编码(Temporal Coding): 脉冲发放的精确时间点,或者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携带了关键的信息。这包括: 1.3.2.1 时间戳编码(Time-to-First-Spike, TTFS): 信号首次发放脉冲的时间与输入强度的关系。 1.3.2.2 相对时间编码(Relative Timing): 不同神经元之间脉冲发放的时间相对关系,例如锁相(phase locking)和脉冲同步(spike synchrony)。 1.3.2.3 脉冲频率调整(Spike-Frequency Adaptation, SFA): 神经元在持续发放脉冲后,其发放频率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这本身也可能编码信息。 1.3.3 组合编码: 探讨频率编码和时间编码的结合,以及这种组合如何实现更丰富和鲁棒的信息表征。 1.4 脉冲神经元的变分和扩展: 介绍更高级的脉冲神经元模型,例如能够模拟更复杂神经生理现象的模型,以及能够处理异步、稀疏输入信号的模型。 第二章: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动力学 在理解了基本的脉冲神经元模型之后,本章将转向构建由这些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即脉冲耦合神经网络(SNNs),并探讨其独特的动力学行为。 2.1 脉冲耦合的机制: 脉冲神经元之间的耦合方式是SNNs核心的动力学来源。 2.1.1 突触模型: 2.1.1.1 瞬时突触(Instantaneous Synapse): 最简单的模型,脉冲传递几乎没有延迟。 2.1.1.2 延时突触(Delayed Synapse): 考虑了信号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播延迟。 2.1.1.3 动态突触模型: 介绍具有可塑性的突触模型,例如短时程增强(Short-Term Facilitation, STF)和短时程抑制(Short-Term Depression, STD),它们会根据历史脉冲活动动态调整传递效率。 2.1.1.4 脉冲率编码突触(Rate-Coded Synapse): 尽管SNNs以脉冲为基础,但其连接权重也可以通过脉冲率来表示,这有助于与传统神经网络的对接。 2.1.2 兴奋性与抑制性耦合: 讲解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极性,兴奋性连接会增强后继神经元的活动,抑制性连接则会抑制。 2.1.3 同步耦合与异步耦合: 探讨网络中脉冲发放的同步性,以及异步脉冲活动如何影响网络动力学。 2.2 网络拓扑结构: SNNs的连接方式对网络功能至关重要。 2.2.1 全连接网络(Fully Connected Networks): 每个神经元都与所有其他神经元相连。 2.2.2 局部连接网络(Locally Connected Networks): 神经元仅与其邻近的神经元相连,类似于生物视觉皮层的结构。 2.2.3 稀疏连接网络(Sparse Connectivity Networks): 大部分连接权重为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可能涌现出更具生物学合理性的结构。 2.2.4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s)的SNNs实现: 讲解如何构建具有反馈连接的SNNs,使其能够处理时序信息。 2.3 网络动力学的涌现行为: SNNs的复杂相互作用能够涌现出丰富多样的动力学模式。 2.3.1 同步振荡(Synchronized Oscillations): 网络中神经元集体产生周期性的脉冲活动。 2.3.2 脉冲同步(Spike Synchronization): 多个神经元在同一时间点发放脉冲。 2.3.3 振荡器网络(Oscillator Networks): 网络中不同区域表现出各自的振荡频率,并可能相互耦合。 2.3.4 吸引子动力学(Attractor Dynamics): 网络状态能够稳定地收敛到某些特定的模式,这在记忆和模式识别中至关重要。 2.3.5 混沌动力学(Chaotic Dynamics): 在某些参数下,SNNs可能表现出对初始条件高度敏感的混沌行为,这可能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鲁棒性有关。 2.4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分类: 介绍基于不同耦合方式和神经元模型的SNNs分类,例如Hodgkin-Huxley SNNs、LIF SNNs等。 第三章:时空编码的原理与信息处理 本章将深入探讨SNNs的核心优势——时空编码,以及这种编码方式如何支撑其在复杂信息处理任务中的应用。 3.1 时空编码的计算理论: 3.1.1 信息论的视角: 如何从信息论的角度理解脉冲序列所携带的信息量,包括熵、互信息等。 3.1.2 信号处理的视角: 将脉冲序列视为一种离散信号,探讨其在时域和频域的特性。 3.2 基于脉冲时序的学习规则: 传统的神经网络学习规则(如反向传播)直接作用于连接权重。在SNNs中,由于脉冲的离散性和异步性,学习规则需要进行调整。 3.2.1 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pike-Timing-Dependent Plasticity, STDP): 这是SNNs最著名和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规则。我们将详细阐述STDP的原理:当两个神经元之间脉冲的时间相对关系符合特定模式时,它们之间的突触连接权重会发生改变。 3.2.1.1 STDP的数学形式: 介绍STDP的各种数学模型,例如指数衰减型STDP。 3.2.1.2 STDP的变种: 探讨基于STDP的各种改进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3.2.2 其他基于脉冲时序的学习规则: 介绍如尖峰驱动学习(Spike-Driven Learning)、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s, ESN)与SNNs的结合等。 3.2.3 强化学习在SNNs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将强化学习框架应用于SNNs的学习,以实现自主决策和优化。 3.3 SNNs的信息编码与解码: 3.3.1 输入信息的脉冲编码: 如何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如图像像素值、声音幅度)转化为脉冲序列。 3.3.2 网络内部的信息表征: SNNs内部如何通过脉冲的模式和时序来表征输入信息。 3.3.3 输出信息的脉冲解码: 如何从SNNs的输出脉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将其转化为连续值或分类结果。 3.4 SNNs在模式识别中的优势: 3.4.1 稀疏和异步处理: SNNs能够高效地处理稀疏和异步的输入数据,这在生物感知系统中普遍存在。 3.4.2 鲁棒性: 脉冲编码的冗余性和分布式特性使得SNNs对噪声和部分损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3.4.3 能量效率: 在硬件实现上,SNNs在脉冲发放时才消耗能量,相比于持续计算的传统神经网络,具有潜在的能效优势。 3.5 SNNs与生物认知过程的联系: 探讨SNNs的理论模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大脑的某些认知功能,例如注意力机制、记忆形成、决策过程等。 第四章: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本章将聚焦于实现和应用SNNs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挑战,并探讨当前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4.1 SNNs的仿真与实现: 4.1.1 仿真器: 介绍常用的SNNs仿真平台和工具,如NEST、SpiNNaker、PyNN等,以及它们在模拟大规模、复杂SNNs方面的能力和局限。 4.1.2 硬件加速: 4.1.2.1 ASIC/FPGA实现: 探讨为SNNs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它们在实现高效率、低功耗SNNs方面的潜力。 4.1.2.2 类脑计算硬件(Neuromorphic Hardware): 介绍专门为模仿生物大脑设计的硬件平台,如Intel的Loihi、IBM的TrueNorth等,以及它们如何支持SNNs的运行。 4.2 SNNs的学习与训练策略: 4.2.1 基于STDP的无监督学习: 探讨如何利用STDP等脉冲时序可塑性规则在无监督的情况下从数据中提取特征和构建模型。 4.2.2 有监督学习与反向传播的适配: 尽管直接将反向传播应用于SNNs存在困难,但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近似和替代方法。 4.2.2.1 差分可塑性(Differentiable Plasticity): 尝试构建可微分的突触模型,以便能够进行基于梯度的学习。 4.2.2.2 回传(Backpropagation-to-Spike, B2S)等方法: 介绍一些将反向传播的思想融入SNNs学习的策略。 4.2.2.3 监督STDP(Supervised STDP): 将监督信号引入STDP规则,以引导网络学习特定的任务。 4.2.3 代理梯度方法(Surrogate Gradient Methods): 介绍利用代理函数来近似脉冲发放的导数,从而实现基于梯度的优化。 4.3 SNNs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挑战: 4.3.1 计算机视觉: 如何将SNNs应用于图像识别、物体检测等任务,特别是利用事件相机(event camera)等脉冲式传感器。 4.3.2 自然语言处理: SNNs在处理序列数据上的优势,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文本分析、语音识别等。 4.3.3 机器人控制: 利用SNNs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进行自主导航、运动控制和感知-动作一体化。 4.3.4 脑机接口(BCI): SNNs作为潜在的BCI解码器或编码器的应用前景。 4.3.5 信号处理与通信: SNNs在噪声信号滤波、信息传输和压缩等方面的应用。 4.4 SNNs的理论挑战与未来方向: 4.4.1 理解涌现行为的理论框架: 建立更清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SNNs复杂动力学行为与计算功能之间的联系。 4.4.2 普适性与可扩展性: 如何设计能够解决广泛任务的通用SNNs架构,并实现大规模网络的有效训练和部署。 4.4.3 与生物大脑的更深层融合: 探索SNNs在模拟更精细的神经生理现象、学习机制以及高层认知功能方面的潜力。 第五章: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应用实例 本章将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展示SNNs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能力和独特优势。 5.1 脉冲神经网络在事件相机视觉感知中的应用: 5.1.1 事件相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事件相机如何捕捉像素级的变化事件,生成稀疏、异步的脉冲数据。 5.1.2 SNNs与事件相机的数据融合: 探讨如何利用SNNs高效处理事件相机数据,实现高速、低延迟的视觉感知任务,如目标跟踪、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等。 5.1.3 实例分析: 展示SNNs在光照变化剧烈、运动速度快等极端场景下的优异表现。 5.2 SNNs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中的应用: 5.2.1 仿生机器人设计: 结合SNNs的神经动力学模型,设计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的机器人。 5.2.2 路径规划与避障: 利用SNNs的稀疏编码和快速响应特性,实现高效的实时导航和障碍物规避。 5.2.3 触觉感知与操作: 探索SNNs在处理触觉反馈信息,实现精细操作任务中的应用。 5.3 SNNs在时间序列预测与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5.3.1 股票市场预测: 利用SNNs的记忆能力和对时序模式的敏感性,对金融市场数据进行预测。 5.3.2 语音信号处理: SNNs在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任务中的优势,特别是对语音的时序特征的捕捉。 5.3.3 生理信号分析: 例如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等信号的模式识别与异常检测。 5.4 SNNs在模式生成与创造性应用中的探索: 5.4.1 音乐生成: 利用SNNs的振荡动力学和时序学习能力,生成具有艺术性的音乐片段。 5.4.2 图像风格迁移: 探索SNNs在学习和迁移图像风格方面的可能性。 5.5 SNNs在科学计算与模拟中的应用: 5.5.1 模拟复杂物理系统: 例如流体动力学、粒子物理等。 5.5.2 解决优化问题: 利用SNNs的全局动力学特性来寻找复杂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结论 《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一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SNNs知识体系。从基础的脉冲神经元模型,到复杂的网络动力学,再到核心的时空编码机制,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本书力求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研读,读者能够深刻理解SNNs的独特魅力,掌握其理论精髓,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前沿问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此处应列出详细的参考文献,涵盖了本书内容涉及到的各项理论、模型、算法和应用研究。) 致谢 (此处应包含对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个人或机构的致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勾勒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研究图景。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它可能会为我们揭示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范式。不同于传统的神经网络,PCNN以其脉冲式的激发和耦合特性,更接近生物神经元的实际工作方式。而‘时空编码’的加入,则意味着本书将重点关注如何让这种网络有效地捕捉和处理随时间变化的二维或三维信息。可以想象,书中会深入剖析PCNN的激活函数、连接权重以及脉冲发放的随机性如何在时空中构建出复杂的感知模型。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讲解PCNN在处理图像序列时的表现。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其内部参数来区分不同的运动轨迹,或者如何识别出画面中物体的三维结构。我想象中的内容会包含对大量模拟实验结果的展示,用直观的图表来证明PCNN在处理动态视觉任务上的优越性,可能还会与其他主流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横向对比,突出其在特定应用领域(如自动驾驶中的障碍物追踪,或是机器人视觉中的场景理解)的独特价值。

评分

一本关于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书,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深度!我猜它会深入探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如何通过编码时空信息来模拟生物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理论堆砌,更会详细阐述PCNN在处理动态、连续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比如识别运动目标、分析语音信号、甚至是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导航。我会期待书中能用大量的图示和伪代码来解释PCNN的结构和算法,特别是其兴奋耦合、抑制扩散以及阈值动态变化等关键机制。 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结合“时空编码”这个概念。这是否意味着PCNN能够捕捉到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变化特征?例如,当我们在看一段视频时,不仅仅是图像本身的像素信息,其随时间的变化速度、方向以及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都构成了重要的时空信息。这本书会不会揭示PCNN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脉冲序列,并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识别?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在安防监控中的异常事件检测,或者在医疗影像分析中追踪病灶的演变过程,这些应用场景都能很好地体现时空编码的威力。

评分

‘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前沿的科技感。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对神经科学和计算模型有着深刻的理解。我想象中,这本书会从最基础的PCNN模型讲起,解释其是如何通过生物学的启发来构建的,例如神经元的感知域、耦合强度等概念。然后,它会逐步引入“时空编码”的概念,探讨如何将时间维度上的动态信息以及空间维度上的结构信息有效地融入到PCNN的处理过程中。 我会期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数学推导,解释PCNN模型中的各种方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这些方程如何影响网络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优化算法,用于训练大型的PCNN网络,使其能够处理更复杂、更大规模的时空数据。我特别希望看到书中能给出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分析车流,或者在生物识别领域识别出动态的运动模式,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评分

单看《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这个书名,我就觉得它极有可能是一部深奥且富有启发性的著作。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阐述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在处理和编码时空信息方面的独特能力。它可能会从生物神经科学的视角出发,解释PCNN模型如何模拟生物大脑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的时空动态特性,特别是那些依赖于事件序列和空间布局的任务。 书中可能会重点介绍PCNN的脉冲发放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如何被用来构建能够理解和响应复杂时空模式的计算模型。我期待它能够提供关于PCNN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深入分析,比如在机器人视觉中实现对动态环境的实时感知和交互,或者在智能安防系统中进行高效的行为识别。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算法细节和实验结果,用以证明PCNN在处理高维度、时变数据方面的强大潜力。

评分

一本名为《时空编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的书,听起来就非常有研究价值。我预想它会深入探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如何在处理涉及时间和空间信息的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介绍,更会关注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例如,在处理视频流、音频信号或者其他动态数据时,PCNN如何通过其独特的脉冲发放机制来捕捉信息的时空关联性,并进行有效的模式识别。 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解释“时空编码”这一概念。这是否意味着PCNN能够以一种比传统神经网络更自然、更高效的方式来表示和理解动态场景?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丰富的案例研究,展示PCNN在诸如自动驾驶中的目标跟踪、医疗诊断中的疾病进展分析、或者机器人导航中的环境感知等领域的应用。这些应用场景都高度依赖于对时间和空间信息的精确理解,而PCNN理论的引入,可能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