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拟剧论倡导者、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81-1982年),20世纪出色的社会学家。
这是戈夫曼“精雕细琢”的作品;与其他书相比,其独创的专业术语特别多,病院案例细节引人。
《公共场所的行为:聚会的社会组织》将(1)有助于医护人员及精神病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理解病人的深层次互动有帮助;(2)有助于社会学家的微观分析;(3)有助于一般读者猎奇和理解社会互动。
内容简介
《公共场所的行为:聚会的社会组织》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代表作之一。在此,戈夫曼研究公共场所和半公共场所的行为,把人际互动分为无焦点的互动和有焦点的互动,重点区分了三种社会单位,即互动实体:面晤或邂逅、社会场合和社交聚会。本书的重点不在公共,而在行为;不在机构,而在个人。它既研究正常人的行为,又研究精神病人的行为。
与作者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大量借助其个人在精神病院长期的考察和体验,用了大量的案例,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的描述别具一格。总体上,本书在微观、个人层面上研究人的行为,多实证,少辨析。
作者简介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拟剧论倡导者、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81-1982年),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避难所》《邂逅》《污名》《公共场所的行为》和《交谈方式》等。
何道宽,男,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语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余年,著作和译作八十余种。
目录
谢辞
第一部 绪论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卷首的界定
第二部 无焦点的互动
第三章 涉入
第一节 体态习语
第二节 涉入
第三节 防涉入盾牌
第四章 涉入分配的规则
第一节 从属性涉入的管理
第二节 主要涉入的义务
第三节 脱离涉入的边际
第五章 涉入对象的规则
第一节 自涉入
第二节 遁出
第三节 神秘性涉入
第三部 有焦点的互动
第六章 面晤
第一节 礼貌性忽视
第二节 面晤的结构
第三节 可通达性
第四节 告别的权利
第七章 熟识关系
第八章 陌生者的会晤
第一节 暴露的位置
第二节 开放的位置
第三节 相互的开放
第四节 规避与违规
第五节 反控制
第四部 可通达的会晤
第九章 交流的边界
第一节 常规性情境封闭
第二节 可通达的会晤
第三节 常规性会晤封闭
第十章 相互涉入的规制
第一节 相互涉入的限制
第二节 合乎情境的相互涉入
第三节 小范围邂逅的漂移
第四节 防护盾牌
第十一章 失去控制的参与
第一节 注意力的转移
第二节 边界性共谋
第三节 失控的场面
第四节 离弃
第五部 诠释
第十二章 情境性礼仪的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 情境规则的紧与松
第十四章 情境性不当行为的症候意义
第一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共同体
第二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机构
第三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关系
第四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会晤
第十五章 结束语
术 语 表
译 后 记
前言/序言
译 者 序
一、难题
《公共场所的行为:聚会的社会组织》译稿杀青已经过去四五个月,如何写序、跋却旬月踟蹰。作者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国内人文社科界已广为人知,其独创术语比如“互动策略”“拟剧”“邂逅”“污记”“互动仪式”“框架分析”等被广泛征引,其基本理论和成就不必再加赘述。我的序、跋如何入手呢?
《公共场所的行为》独创的一级术语数以百计,二级术语数以百计,多半佶屈聱牙、难以捉摸,绞尽脑汁后的传译也未必令人满意。其中令人痛苦者略举几端。
先说“involvement”,起初将其译为“介入”,经几个月冷处理后,将译文改为“涉入”。为什么要改?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译者的感觉,“介入”的涵盖面和适用面比较宽, “涉入”可能更多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二是作者的飘忽,他自己就有点拿不定主意。
当然,他也努力予以界说: “涉入指的是一个人注意或不注意眼前活动的能力,这一活动可能是独自的任务、与他人的会话,或与他人协同的工作。隐含的意义是,个人与涉入的对象有一定程度不言自明的密切关系。” (p. 43)
然而,他觉得“involvement”的意蕴太丰富: “涉入一词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两种意思:一是承诺(commitment),也就是为某种行为承担责任;二是依附(attachment),也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和认同赋予某件事。” (p. 43)
他对术语的使用并非一以贯之: “由于involvement的模糊多义,我在其他书里就使用engagement,而不用involvement。” (p. 36注释1)
而且,在这本书里, “engagement”也被作者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他舍弃了常用的意义“接触”“参与”,启用了独到的“会晤”含义。
公共场所的行为: 聚会的社会组织译 者 序另一些旬月踟蹰的术语有: “accessibility” (可通达性), “away” (遁出、离场、心不在焉), “drift” (漂移), “inattention” (忽视、不注意、有意视而不见), “contained” (有约束的), “uncontained” (摆脱约束的)。
单就“involvement”而言,一级术语之下又派生出十余个二级术语,如“ ‘always’involvement” (“随时”涉入), “auto�瞚nvolvement” (自涉入), “dominant involvement” (主导性涉入), “main involvement” (主要涉入), “minimal main involvement” (最低限度的主要涉入), “margin of involvement” (边际性涉入), “margin of disinvolvement” (非涉入的边际行为), “mutual involvement” (相互涉入), “occasioned mutual involvement” (合乎情境的相互涉入), “occasioned main involvement” (合乎情境的主要涉入), “occult involvement” (神秘性涉入), “side involvement” (次要涉入), “situated involvement” (合乎情境的涉入、情境标记的涉入), “situational involvement” (情境性涉入), “subordinate involvement” (从属性涉入)。
层层叠叠的术语令人眼花缭乱。所幸的是,每个术语初露时,作者都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或界定。看来,这些难题只能在阅读过程中去解决了,一篇小序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
二、破题
和其他一切社会科学一样,社会学的关怀分很多层级、门类,有很多跨类,研究的层级可以是个人、群体、阶层,研究的重点可以是社会的结构和功能、规律和变迁、文化与心理等。
《公共场所的行为》的重点不在公共,而在行为,不在机构,而在个人。它既研究正常人的行为,又研究精神病人的行为。和戈夫曼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大量借助他个人在精神病院长期的考察和体验,用上了大量的案例。总体上,本书在微观、个人层面上研究人的行为,多实证,少辨析。兹引用他在“结束语”里的三句话为证:本书研究个人行为: “本书论述公共场所的行为,尤其注重公共秩序的一个方面:个人置身他人之中时如何行事。” (p. 242)
以及人际互动时形成的圈子: “我只注意研究几个‘自我圈子’(circles of the self);在场人要在自己周围画上这样的圈子,个人有责任以多种形式尊重这样的圈子。” (p. 242)
本书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是证明: “有的时候,‘精神病’的征候学与公共秩序的结构有很高的关联度,超过它与精神病性质的关联度。” (p. 242)这三句话足以凸显本书的特点,所以我们不必再作进一步的内在剖析。
然而,为了进一步映衬本书的特点,我们不妨作一些外在的对比。
十年来,我翻译出版了几种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书:《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模仿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个性动力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还有一本贴近社会学的书《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它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研究社会和人的行为。我想简单扫描这几本书,借以凸显《公共场所的行为》的特征。
《传播与社会影响》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的选集,集纳了他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舆论研究的精华,撷取了他丰厚的传统学养和前沿探索。塔尔德离开我们已经百年有余,然而他的许多思想仍然使人耳目一新。
《模仿律》是他最重要的社会学专著,他主张泛模仿说,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模仿,又认为模仿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学最重要的规律,心理学是社会学的重要资源。塔尔德对后世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两本书的研究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几乎穷尽了社会行为产生和传播的规律,与戈夫曼的微观和实证研究截然不同。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的《与社会学同游》是常读常新的经典,独特、新颖,文字清丽、平实,既文采飞扬又明白如话,可读性极强。伯格极富人文关怀,尖锐批判唯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
《技术垄断》是媒介环境学的经典,作者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跨越语言学、教育学和传播学,极具人文关怀和社会批评,其《技术垄断》《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在国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波斯曼旗帜鲜明地挞伐社会科学中的唯科学主义。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是心理学家,其《个性动力论》是实验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经典,又被视为传播学的奠基作,方法论上与《公共场所的行为》有相同之处,是典型的实证研究和微观研究。
三、速览
《公共场所的行为》计五部、共十五章。
五部分别题为“绪论”“无焦点的互动”“有焦点的互动”“可通达的会晤”和“诠释”。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回答一个问题: “在不形成暴民的情况下,人们平和交往的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 (p. 4)又指出本书的研究重点: “本书只研究一种规制:管束自己的规则和对待他人的规则,研究置身他人之中时的个人行为。” (p. 8)
第二章“卷首的界定”先给出两个定义: “看见一个路人进入并步出视野时,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瞥之中从该路人身上获取信息,这种交流就叫无焦点的互动。”“人们近距离聚会,公开合作,以维护单一的注意焦点,轮流讲话,这样的交流就是有焦点的互动。” (p. 24)
第三章“涉入”的第一节“体态习语”讲非语言交流,指出体态习语已制度化、规范化: “体态习语是一种规范的话语。易言之,有他人在场时,行为人有义务传递某种信息,有义务不传递其他印象。”又指出,非语言交流是不能避免的: “个人能停止说话,但他不能停止用体态习语交流。” (p. 36)
在第二节“涉入”里,作者区分“情境中涉入” (involvement in situation)和“置身情境的涉入” (involvement within the situation),他决定选用后者,前者则弃之不用。(p. 37)
第三节“防涉入盾牌”(Involvement Shield)中有一些有趣的例子。人不想交流时,卧室、卫生间是盾牌;羞涩时掩面的扇子是盾牌;“退场不玩”时需要盾牌;独处时也需要维护体面的盾牌,以防不速之客突然闯入;想退场时需要用掩盖的盾牌。
第四章“涉入分配的规则”分三节,讲从属性涉入、主要涉入的规则以及脱离涉入的边际,介绍了十余种“涉入”,又介绍了“非涉入”“过分热心涉入”和“控制涉入”的情境。
第五章“涉入对象的规则”首先界定“对象”: “个人的身体或与其直接相关的客体”即为涉入的对象。
第一节讲“自涉入” (auto�瞚nvolvement)。指向自我的(self�瞕irected)、自我专注的(self�瞐bsorbing)人体活动统称为“自涉入”,例子有:吃饭、穿衣、剔牙齿、修指甲、打瞌睡、睡觉等。(p. 64��65)
第二节讲“遁出” (away)。“遁出”的定义是“从外在集会转入内心出游的活动”,例子有幻想、出神、空想、白日梦或自闭性思维(autistic thinking)。(p. 70)
第三节讲“神秘性涉入”。这种涉入的例子有独白和自言自语,是典型的精神病症,需要治疗。“神秘性涉入”和“遁出”的区别是: “遁出”被自己或他人发现时,当事人会回归互动,回到现场;相反,陷入神秘性涉入的人一般不回到原来的情境中。(p. 76)
第六章“面晤” (Face Engagement)简称为“邂逅” (encounter),分四节:礼貌性忽视,面晤的结构,可通达性和告别的权利。
礼貌性忽视(civil inattention)有别于“盯视”和“不视”,其意思是:给人足够的注意,以显示知道他在场,承认已看见他,并旋即收回注意力。(p. 84)
两个人在场的邂逅是充分聚焦的聚会。多人在场时,可能有多种邂逅,这就是多焦点的聚会,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多个“小会”。(p. 91)
个人有义务维持可通达性(accessibility),对会晤持开放的态度,有义务让别人接触。(p. 107)
人人有告别的权利,并要遵从得体告别的规则。(p. 110)
第七章“熟识关系”讲熟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招呼不招呼、点头不点头、避让不避让都有讲究。
第八章讲陌生者会晤的规则,分五节:暴露的位置,开放的位置,相互的开放,规避与违规,反控制。这一章可读性较强,似无必要评说。
第九章讲交流边界的开放与封闭,分三节:常规性情境封闭,可通达的会晤,常规性会晤封闭。常规性会晤封闭有五种情况:旁观者的礼貌性忽视,心照不宣的合作,旁观者的择机参与,个体间距与空间分布,情境转换。
第十章“相互涉入的规制”分四节:相互涉入的限制,合乎情境的相互涉入,小范围邂逅的漂移,防护盾牌。在可通达的邂逅里,邂逅者的相互涉入受规则的制约;受制约的程度、漂移、走神、“开小会”、遁出、防涉入盾牌和邂逅用盾牌(shield for encounters),都有规律可循。
第十一章“失去控制的参与”讲邂逅者的忠诚和义务,分四节:注意力的转移,边界性共谋,失控的场面,离弃。值得注意的几个要点有:邂逅者注意力转移,出现短暂和轻微的不忠;若干涉入者可能会共谋,其极端形式是嘲弄,常见于精神病院;邂逅者和旁观者都不忠,令人难堪,产生“失控的场面” (scenes);“离弃”有两种形式,在场不忠和突然告辞。
第五部分“诠释”含五章,各章的重点依次是:
第十二章讲人际互动的机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讲情境规则的紧与松。
第十四章“情境性不当行为的症候意义”讲参与者的“疏离” (alienation)行为,也就是偏离情境的或格格不入的行为, “疏离”分四种:分别针对社会共同体、社会机构、社会关系和会晤。
第十五章“结束语”有一些重点,兹引几段文字予以说明。本书使用三种基本的社会单位(social unit),三种单位均为互动实体(interaction entity)。一个实体是面晤或邂逅……另一个实体是社会场合……第三个互动实体是社交聚会。(p. 243)
我们给社交聚会下了这样的定义:一组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场互动,标记了社交情境的边界。换言之,一个监察边界内可能性的环境应运而生,任何进入者均成为聚会的参与者。(p. 243)
面对其他人时,个人受一套特别规则的指引,本书将这套规则称为情境性礼仪。(p. 243)
我们有理由将一次社交聚会视为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使社交场合成为实体……我们将社交聚会视为体现社会场合的实体,社交聚会在社会场合里发生,如此,我们有理由更重视社交聚会。(p. 244)
个人总是归属于特定的人群,这一归属的重要性胜过家庭归属、俱乐部归属、阶级归属、性别归属和民族归属的重要性。他要显示自己是合格的群体成员,这一点很重要。违规的终极惩罚是很严厉的。我们把侵害法律秩序的人关进监狱,同样,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行为不妥当的人送进精神病院。(p. 248)
四、 特色
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倡导者,其最大贡献和成熟理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公共场所的行为》则大异其趣,研究人际互动里种种显豁和潜隐的规则。
戈夫曼的学术以法国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发扬“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研究,偏重社会行为的心理要素。通过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他尽可能贴近真实的社会现实,包括精神病人的社会现实,并由此出发去研究社会结构,尤其是人际互动的结构。
戈夫曼的文风极具个性色彩。他喜欢生造大量的技术词汇、加入长篇的注释,唯恐不严谨。
他大量使用对精神病人的观察,同时又征引报纸和文学作品等文本。
何道宽
2016年9月7日
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公共场所的行为 聚会的社会组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