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饮食民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从民俗的角度漫谈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分《民以食为天》《无酒不成席》《茶好客常来》三部分进行讲述。
《民以食为天》主要从人生礼仪、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角度讲述了中国传统的食文化。
《无酒不成席》注重从酒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中的奇闻趣事讲述中国的酒文化。
《茶好客常来》注重从茶的起源入手谈中国的茶文化。文中穿插了各种典故和饮食故事,充满了趣味性,能够让人们轻松地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民俗的精华。
作者简介
王作楫,著名民俗专家。1939年3月生于北京,自1956年6月起,跟随“北京通”金受申先生学习京味儿民俗文化。常年担任北京电视台民俗类节目的专家,并在多家图书馆担任民俗讲座的主讲。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文联主席、北京民协民俗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黄金协会黄金文化专家、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老舍茶馆民俗顾问、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民俗顾问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居家保护神》《中国行业祖师爷》《京都香会话春秋》《说年道节》《过讲究的中国生活》《传统礼仪民俗万年历》等。
王臻,1977年生于北京,自幼热忱中华传统文化,随父王作楫研习民俗文化十余载,致力于斯,求享磨砺。
姜波,王作楫的徒弟,多年致力于饮食文化的研究,著名美食家。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以食为天
一、厨行祖师爷的由来
二、家常便饭
“四菜一汤”的由来
“粗食淡饭”的起源
三、餐桌礼仪
座次礼仪
点菜礼仪
用餐礼仪
四、年节美食
腊八粥
年夜饭
饺子、年糕庆大年
正月十五摇元宵,二月二品
“龙食”
清明话寒食
端午说吃
中秋美食
菊花酒·重阳糕
五、节气饮食养生谈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六、婚宴习俗
席面上的讲究
便席
火锅席
“四到底”席
花样“四到底”席
“四到底”素席
“四到底”燕翅席
七、生日寿宴
过生日的由来
古人如何过生日
一碗寿面的情怀
寿宴上的吉祥文化
八、地方美食
北京美食
黑龙江美食
吉林美食
辽宁名菜
天津美食
河北风味
内蒙古关食
山东鲁菜
新疆关食
西藏美食
甘肃美食
青海美食
陕西美食
山西美食
河南美食
安徽关食
广东关食
第二章 无酒不成席
一、造酒业的祖师爷——杜康
二、五行八作中的酒作坊
三、酒文化的根在民间
贯穿在百姓生活中的酒文化
划拳行令交友促人缘
“大酒缸”与“二荤铺”
四、老北京的名酒
五、中国古代的醉驾
第三章 茶好客常来
一、茶的由来和传说
二、茶的传承和发展
三、老北京的六大类茶馆
大茶馆——连喝带吃
书茶馆——喝茶又听书
清茶馆——下里巴人的好去处
茶酒馆——酒茶不分家
清音社——听曲艺
野茶馆——乡土气息浓
四、从茶俗到茶礼
五、禅茶一味——茶的最高境界
六、禅茶的文化体悟及十八道程序
七、茶的分类
前言/序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农耕文化悠久丰富,自神农识五谷、尝百草以来,解决了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吃喝问题,同时也开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先河。
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这样形容中国人的饮食:“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此片播映时火爆异常,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片中的美食,创下收视率新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够把吃提升到艺术高度的民族,中华民族无疑是当之无愧。
饮食是窥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饮食文化又称“餐饮文化”,餐就是吃,即为“食文化”;饮就是喝,包括“茶文化”和“酒文化”。所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食、茶、酒三大文化组成的,这里恰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华文化精髓。本书重点介绍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略述。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吃、重吃的民族。都说中国人讲吃讲喝,爱吃爱喝,说起来似乎有点俗,看上去略显浅薄,其实,在中国特有的饮食习惯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文化内涵,一些传统的饮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些文化有的丢失了,有的甚至被遗弃,造成了如今饮食文化的断裂,使人们只知道形式上的吃吃喝喝,忽略了其所包含的文化。是以今天我们更应该来抢救、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使其于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浸润在民族文化悠远醇香的气息里。
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吃喝是有原则的,中国自古从天子到百姓,历来就反对大吃大喝、胡吃海塞等铺张浪费行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我们还是要坚持的。
中华传统饮食民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