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培根随笔》品质精装版,印金烫银工艺,工致手感,匠心呈现。影响每一代学人的思想巨著,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书”之一。
★新课标初、高中语文课本收录,教育部重点推荐!
★许多时候,我们的心灵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阅读培根,就是发现真理之光在日光下璀璨闪烁的过程。
★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一。四百年来全球畅销,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影响每一代学人的思想巨著。思想者的深刻,哲学家的雄辩,历史学者的博学,文学家的表达!
内容简介
《真理是一颗日光下的珍珠》是一本谈论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教育、伦理的随笔集。
培根作为英国随笔文学的鼻祖,其随笔行文紧凑,文字隽永,警句迭出,兼具哲思与诗意,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zuijia书”之一。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巨人中,培根被视作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崇尚科学与知识,同时,也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颇有建树。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广泛的人生问题,并以诗人的语言,写了出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
精彩书评
培根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随笔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人们的心灵局限,带着大家的心一起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英)雪莱
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和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zui有趣的那个,即通常所说的人世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
——(德)黑格尔
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它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
——(美)房龙
目录
论报复
论逆境
论作伪与掩饰
论父母与子女
论结婚与独身
论嫉妒
论爱情
论高位
论大胆
论善与性善
论贵族
论叛乱
论无神论
论迷信
论旅行
论君权
论进言
论推迟
论狡猾
论为了私利的智慧
论革新
论速度
论外表的聪明
论友谊
论开销
论国家和政府真正伟大的地方
论养生
论怀疑
论谈吐
论殖民地
论财富
论预言
论野心
论假面剧和盛典
论人的天性
论习惯与教育
论命运
论有息贷款
论青年与老年
论美
论残疾
论建筑
论园艺
论谈判
论随从和朋友
论请托者
论学业
论党派
论礼貌和尊重
论赞扬
论虚荣
论声誉与名气
论司法
论愤怒
论事物的盛衰浮沉
论谣言(片段)
精彩书摘
论真理
“什么是真理?”善戏谑的彼拉多问道,他并不指望有人作出回答。
世上有这样一些人,喜欢更改意见,并且认为在一种信念被确定后就等于戴上了一种枷锁,思想和行为就会无法自行其事。尽管这种一流的哲学家的怀疑论已经灭亡,但是喜欢东拉西扯的哲学家却大有人在——尽管他们的观念没有古人那样清晰、明白。
人们愿意跟随谎言而不去追求真理,是因为人们在寻求真理时困难重重,是因为在找寻到真理后,真理会在人们的思想上加上束缚,而诡辩更迎合一些人性的陋习。希腊有一位哲学家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谎言竟会如此迷惑人心。难道是因为谎言能像诗人说谎那样给人带来欢愉,或能像商人说谎那样给人带来利益?我也不懂这究竟——难道人们就是为了喜好谎言从而追求谎言吗?也许真理恰如磊落的天光,所有的假面舞会、节日盛典在烛光下显得典雅堂皇,但经天光一照,则不免残红褪绿。真理就像是一颗珍珠,只有在日光映照下才尽显璀璨,而非钻石或红玉,要在陆离光线中方显冶艳。真真假假的谎言会给人的内心带来一些愉悦。一旦把人们内心中的虚荣心、虚妄的自我评价以及各种异想天开的假象全部清除,许多人的内心将只剩下渺小、空虚、丑陋,甚至连自己都对自己感到厌恶。对这一点,难道还有谁会怀疑吗?
早期的基督教著作家中,曾经有一个人非常严厉地将诗称为“魔鬼的酒”,他认为诗能占据人的想象空间,但这不过是伪说幻影而已。在盅惑人心上,诗又怎能胜过谬误呢?真正害人的其实不是那心里的伪说,而是那沉入心里或萦绕在心里的伪说,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这些东西渗入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然而无论真理在人们的判断力中是怎样的,真理(它是只受本身的评判的)却教给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同处)和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是人性中最高尚的美德。
在上帝创世的日子里,他所创造的第一件东西是感官的光芒,他所创造的最后一件东西是理智的光芒,从那以后直到现在,在他工作完成后的休息时间里,他的作为全是在以他的圣灵昭示世人的。最初他吹吐光明在物体或浑沌的脸孔上,然后他为人的脸孔吹入光明,现在他还在往他的选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
有这样一派感性主义哲学,在很多方面都显得十分肤浅,但其中一位诗人因为向往真理而在世上流芳千古。他曾这样说过:“居高临下遥看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是愉快的事情,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高兴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能比攀登在真理的顶峰上,俯视人世中的各种谬误与迷障、烟雾和曲折更高兴的了!”只要看的人对这种光景永久存着恻隐之心而不沾沾自喜,那么以上的话就是对的。当然,一个人的心如果能以仁爱为出发点,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运转,那这人可谓生活在人间天堂了。
以上谈到的是有关神学和哲学方面的真理,下面我们来谈谈实践方面的真理。就算这些行为并不真实,坦白、正直的人也会认为正直地待人是人性的一大优点,而不分真假虚实就好比在金银币中夹杂合金,也许会使金银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却把金币的品质给糟蹋了。因为这些曲曲折折的行为可说是蛇走路的方法——蛇是不用脚而是很卑贱地用肚子走路的。没有一种罪恶能像虚伪、欺诈那样使人蒙羞。蒙田在研究“骗子”这个词为何如此可憎时说得很好:“深思一下吧,说谎者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狂妄地面对上帝,却不敢勇敢地面对世人!”因为谎言是直对着上帝而躲避着世人的。曾经有一个预言,说从基督返回人间的那一刻开始,他将在地上找不到诚实。所以谎言可以说是请上帝来裁判全人类的最后的钟声。对于虚假和背信的罪恶的揭露,再没有比这个说法更高明的了。
论死亡
成人害怕面对死亡,就如同儿童畏惧黑暗的到来。儿童天生的惧怕会随着知识而增加,成人对于死亡的惧怕同样如此。当然,把死亡看作罪孽深重的报应以及通向另一个世界的旅途,显得豁然与真诚;而把死亡看作向大自然进奉的物品从而惧怕它,则是懦弱的表现。在所谓的宗教说法中,关于死亡也难免掺杂了一些虚妄的东西。在一些修道士的苦行录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应当自己想想,假如有一天他一个手指的末端被压或是受刑被砍掉,那是怎样一种痛苦;由此我们再推想会使人全身腐败、溃烂而招致死亡的痛苦又是如何的。而事实上,死亡时的痛苦要比某一肢体受到损害的人遭受的痛苦少得多,因为人体中决定生死的器官并不一定是最敏感的器官。一位身为哲学家的普通人说得很好:“让人们感到畏惧的,是死亡的修饰品,而不是死亡本身。”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朋友的哭泣,黑色的丧服及葬仪,诸如此类都让死亡显得如此可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人内心的种种感情可能多么薄弱,但并不是不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既然一个人身旁有这样多的“侍从”,都能帮忙打败死亡,可见死亡并不算是多么可怕的敌人。复仇之心令人战胜死亡,爱恋之心令人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令人追求死亡,悲伤之心令人飞向死亡,恐惧之心令人全神贯注于死亡。不仅如此,我们在书中还读到:奥陶大帝自杀后引发的极大的悲哀之心(感情中最柔的一种)导致了许多人的死,这些人用死亡向君主表示同情和要做最忠心耿耿的臣仆的决心。此外,赛涅卜还提到了苛求和厌倦,他说:“厌倦和无聊也会导致自杀,乏味与空虚会致人于死地。”哪怕一个人既不勇敢,也不贫困,但如果倦于重复做同一件事情的话,也会去寻死。
……
前言/序言
真理是一颗日光下的珍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熊逸这本电子书早就看过,这次活动收藏。希望再版春秋大义。
评分
☆☆☆☆☆
能有不错的收获,送货服务好
评分
☆☆☆☆☆
书不错,等待阅读中。喜欢的话,可以考虑。
评分
☆☆☆☆☆
好书,很有趣。物超所值。作者很有文化底蕴。
评分
☆☆☆☆☆
熊逸这本种草一阵子,这次活动收藏。希望再版春秋大义。
评分
☆☆☆☆☆
道可道 : 《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评分
☆☆☆☆☆
熊逸这本种草一阵子,这次活动收藏。希望再版春秋大义。
评分
☆☆☆☆☆
帕斯卡的好书,阅读经典知道让自己走向何方。
评分
☆☆☆☆☆
这本书挺厚的,我没有看,等有时间了再慢慢翻,古代的书,第一次看,就不知道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