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溫病學(供中醫專業用)/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的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國傢法定計量單位製。古言原用量及煎服法,請參閱《溫病學(供中醫專業用)/高等醫藥院校教材》附錄。有關受法律保護的稀有動物類藥材,附古方方劑名稱沿用外,藥物組成均由代用藥代之。
《溫病學(供中醫專業用)/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在處理繼承和發展的關係上,采取慎重的態度,如對伏氣學說等沒有輕易否定。對現代比較成熟的溫病學新進展、新成果,盡量整閤在各章內容之中。
目錄
總論
1 緒論
2 溫病的概念
2.1 溫病的特點
2.2 溫病的範圍和分類
2.3 溫病與傷寒
2.4 溫病與溫疫
2.5 溫病與溫毒
3 溫病的病因和發病
3.1 病因
3.2 發病
4 溫病的辨證
4.1 衛氣營血辨證
4.2 三焦辨證
5 溫病常用診法
5.1 辨舌驗齒
5.2 辨斑疹白痦
5.3 辨常見脈象
5.4 辨神色
5.5 辨常見癥狀
6 溫病的治療
6.1 溫病的主要治法
6.2 溫病兼挾證的治療
6.3 溫病瘥後州理
......
精彩書摘
《溫病學(供中醫專業用)/高等醫藥院校教材》:
溫病的病因是指引起溫病的主要原因,即溫邪。而人體感邪以後能香發病,還取決於人體正氣的強弱,並與自然、社會因素等有密切關係。認識清楚溫病的病邪特性和發病情況,有助於掌握每一病因的緻病特點和疾病的演變規律,並對溫病的辨證施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1 病因
溫病的緻病原因是外感溫邪。所謂溫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溫熱性質的一類病邪。這類病邪除瞭風熱、暑熱、濕熱、燥熱等病邪外,還包括瞭傳統稱為“伏寒化溫”的溫熱病邪。而癘氣、溫毒實質也都屬於溫邪的範圍。這些病邪均具有從外感受,性質屬熱,緻病迅速,病位有彆等特點。
溫病是外感病中的一大類彆,它的發生大多有著明顯的季節性。古代醫傢根據“外感不外六淫,民病當分四氣”的認識,認為溫病的緻病原因亦主要是四時“六淫”為患,隻是在性質上具有屬熱的特點。六淫學說是根據四時不同的氣候變化,聯係季節性外感病的臨床特點,而對病因作齣的理論概括。它貫串瞭人與自然相適應的觀念和“辨證求因”的精神。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古代醫傢逐步體會到,溫病的發生所以具有獨特的規律而有彆於內傷雜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它的病因是感受外界緻病之邪。但由於曆史條件的限製,對外邪的認識隻能根據臨床觀察和實踐體驗,把人體能明顯感覺得到的氣候變化看成是外感病的緻病原因,從而形成瞭“外感不外六淫”的病因學說。
從現在的認識分析,溫病包括瞭多種急性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緻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但是應該看到,四時的不同氣候變化,可影響自然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傳播媒介以及機體的防禦能力。另一方麵,傳統上既把“六淫”作為外感病的主因看待,並在實踐中已形成瞭一套“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的理論體係,而且一直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那今天就不能把外感“六淫”看成是單純的物理性緻病因素,而應看成是包括瞭緻病微生物在內,隻是限於曆史條件,古人還不可能認識罷瞭。同時還應該認識到,“六淫”病因學說的意義實際上已不僅限於闡明溫病的發生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於指導臨床治療。它已成為中醫指導臨床辨證施治的理論基礎之一。因此掌握“六淫”病因理論,重點在於明確每一病邪的特異性及其緻病規律,這樣臨床上就可以通過不同病候的特點分析,正確推斷其緻病原因,進而針對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根據四時溫病發病後的臨床特點,其緻病之邪主要有:
3·1·1 風熱病邪
具有風熱性質的外感病邪稱之為風熱病邪。感受風熱病邪而引起的溫病稱為風溫。風熱緻病以春季為多,因風為春令主氣,此時陽氣升發,氣候溫暖多風,故易形成風熱病邪。但如鼕令氣候反常,應寒反暖,亦可形成風熱病邪而發為風溫,因其於鼕季緻病,故亦稱為鼕溫。
……
前言/序言
由國傢組織編寫並審定的高等中醫院校教材從初版迄今已曆二十餘年。其間曾進行瞭幾次修改再版,對係統整理中醫藥理論、穩定教學秩序和提高中醫教學質量起到瞭很好的作用。但隨著中醫藥學的不斷發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滿足並適應當前教學、臨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為瞭提高教材質量,促進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衛生部於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開瞭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藥教材編審會議。首次成立瞭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編審委員會,組成32門學科教材編審小組。根據新修訂的中醫、中藥、針灸各專業的教學計劃修訂瞭各科教學大綱。各學科編審小組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地進行瞭新教材的編寫。在各門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貫徹瞭一九八二年四月衛生部在衡陽召開的“全國中醫醫院和高等中醫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汲取瞭前幾版教材的長處,綜閤瞭各地中醫院校教學人員的意見;力求使這套新教材保持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係統性和完整性;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在教材內容的深、廣度方麵,都從本課程的性質、任務齣發,注意符閤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具有與本門學科發展相適應的科學水平;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瞭較全麵的闡述;同時又盡量減少瞭各學科間教材內容不必要的重復和某些脫節。通過全體編寫人員的努力和全國中醫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陸續編寫完畢。
本套教材計有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中醫各傢學說、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傷科學、針灸學、經絡學、腧穴學、針灸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各傢針灸學說、推拿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等三十二門。其中除少數教材是初次編寫者外,多數是在原教材,特彆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礎上充實、修改而編寫成的。所以這套新教材也包含著前幾版教材編寫者的勞動成果在內。
教材是培養社會主義專門人纔和傳授知識的重要工具,教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人纔的培養。要提高教材的質量,必須不斷地予以錘煉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醫藥教學人員和廣大讀者在使用中進行檢驗並提齣寶貴意見,為進一步修訂作準備,使之成為科學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的高等中醫藥教學用書,以期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和中醫事業發展的需要。
溫病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書不錯,可以知道這種中藥的功效
評分
☆☆☆☆☆
為瞭寶寶,我已然決定要開始學習中醫瞭
評分
☆☆☆☆☆
如果有老師講解就好啦
評分
☆☆☆☆☆
書不錯,值得夠買,物流送貨快,。。。。
評分
☆☆☆☆☆
竟然都印瞭53次瞭,不過這版中藥學確實編的好,
評分
☆☆☆☆☆
門外漢一枚!自學看!感覺還看得懂一些!書本質量不錯
評分
☆☆☆☆☆
經典教材,質量不錯,認真學習!!!
評分
☆☆☆☆☆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質量很好,價錢也便宜,絕對的物超所值
評分
☆☆☆☆☆
書比想像中的大,內容還算豐富。唯一不足的就是文獻少瞭點,總體還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