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张磊,第三届国医大师,是河南省著名中医,是国家第二批名老中医。
《国医大师张磊医论医话》是张磊从医六十年各种学术经验的总结,其中对中医的认识、对药物的看法、对方剂的使用,等等,颇有卓识,读后往往有耳目一新之感。
《国医大师张磊医论医话》适合中医初学者学习阅读,也可以作为中医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张磊(1929-),男,主任医师,河南固始人。幼上私塾,诵读经史,受儒学之熏陶,崇尚致中和平。18岁师事于当地老中医张炳臣门下,出师后,悬壶故里。1952年加入联合诊所,1953年参加区卫生所工作。1958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本科,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医教部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曾任河南中医学会会长、中药学会会长,《河南中医》编委,《中医研究》顾问,河南省卫生厅食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药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二部一局第二批师承制导师,系“十五”国家攻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名老中医。2006年12月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学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12月获第三届河南省医师奖,2008年6月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2009年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4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出版学术著作12部,其中《张磊医学全书》《张磊临证心得集》《张磊医案医话集》3部为独著,《<产鉴>注释》及《<产鉴>新解》均为第1著者。发表《谈治病求本》《辨证思维六要》等学术论文36篇,皆有新知新法。
目录
医生功夫
谈治病求本
浅谈人身之水火
试论《伤寒论》的“扶正固本”思想
漫谈药量大小变化对治疗的意义
略谈小柴胡汤、桂枝汤方证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
谈谈治疗内科杂病的体会
漫谈辨证立法、遣方用药
辨证思维六要
张磊临证遣方三原则
张磊处方中之小量用药经验
治杂方法
临证八法
动和平观
五知
多读医案
对内科杂病治疗的体会(提纲)
运用活血祛瘀法的体会
漫谈应用方药的体会
学医与从医的体会
为医者要重视医德建设
谈医与人和仁的体会
从中医疗效论发展
目前阻碍中医药发挥优势特色的政策障碍是什么
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医学
张磊论治胃胀十法
谷青汤简介
用药心法
小验方
精彩书摘
《国医大师张磊医论医话》:
本,是本始、根本、由来之意。宇宙间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有它的真实本质。与本相对的就是标。所谓标,是指次要和现象而言。一般说来,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本质就反映出什么样的现象,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然而事物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有现象与本质不一致的,通常叫做假象。从疾病来说,人的个体有差异,病情有兼杂,也往往出观现象与本质不一致的病证。鉴于此,透过观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是医者首务之急。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此“本”指阴阳而言。张景岳则阐明其义说:“本,致病之原也。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故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知病所从生,知乱所由起,而直取之,是为得一之道。譬之伐木而引其柢,则千枝万叶莫得弗从矣。倘但知见病治病,而不求其致病之因,则流散无穷。”历代医家,凡技术高明、疗效显著者,莫不遵循这个原则而后然。在祖国医学里,很早就有这样几句话,即“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这是治病求本之理,也是治病求本的真知灼见之言。辨证、立法、用方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若有一个环节不精不细,就会影响治疗效果。而辨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假若证辨错了,其立法用方自然也就错了。究而言之,辨证就是求本。
一、求病因之本
各种疾病,都有其致病之因,既有其因,就必须求其因。然而疾病的原因又非常复杂,有因外感六淫而得的,有因内伤七情而得的,有因饮食劳倦而得的,有因外伤而得的,亦有因瘀血痰饮而得的。但痰饮、瘀血并非原始病因,而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它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引起各种疾病,所以也称它为致病因素,有人说它是第二致病因素,也有其一定道理。固然,各种疾病都有其致病之因,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和自然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在感受六淫之邪以后,往往出观“互见互化”的情况。所谓互见,是指同时感受两种以上病邪而发病;所谓互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可以出现相互转化。所以在研究外界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时,必须注意到人体的内在因素。不仅外感是这样,内伤也是如此。如“五志”化火,食积化火,饮冷化寒等,都与人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见,治病求因重要,求因中之因则更为重要。临床上都必须下功夫探求各种致病之因,而后从因施治,方可无误。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有者”“无者”是指有邪或无邪,有邪者辨其邪,无邪者辨其虚。也有人认为“有者”“无者”,是指有此症状和无此症状而言。有此症状的就要追求它发生的原因。应有此症状而反不发生此症状的,也要追求它不发生的原因。此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从求因的实质精神来看则是一致的。每一个疾病所出现的症状,是错综复杂的,症状所表现的虚实,往往不等于实际的虚实。同时,同一实证和虚证,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实证应下者,尚有三承气之别;虚证应补者,亦有气血阴阳之分。如果不研究其盛何以盛,其虚何以虚,就失去了辨证求因的原则要求和实际意义。
1973年,我与某老师协同治一湿热为患且较严重的脚气病,就是求因而治愈的。患者,男,57岁,某化工厂锅炉工人。因劳动后用装过化学漆的铁桶储存的水加温洗澡,第2天即感不适,继之右足胫水肿,不数日,整个右下肢肿胀欲裂,疼痛亦较严重。当地医院先诊为过敏,后诊为栓塞性静脉炎,曾用过各种抗过敏药物和消炎药物,中药亦曾用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剂,辗转月余,病势日增,谓非截肢不可。患者不同意手术,乃来郑州就医,经某医院检查,亦谓非截肢不能治。患者仍不同意手术,随就诊于中医学院。我同某老师会诊,症见右下肢焮热红肿,肿势很重,小腿和足部发红而紫黯,不能伸屈,舌苔厚腻而黄,舌质紫暗,脉象滑数有力。但体温一直不高,白细胞数量正常。根据患者发病的整个情况来看,乃为劳后汗出肌疏,感受水湿之邪而致。由于水湿之邪瘀阻经络,压抑脉道,郁而化热,郁而致瘀,瘀和热是病之标,湿是病之本,此属湿脚气之重证。即以鸡鸣散加减投之。处方:木瓜30g,吴茱萸12g,陈皮12g,防己12g,紫苏叶12g,槟榔12g,苍术12g,黄柏12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水煎服。患者服第1剂后即觉见效;经加减服至30剂后,能下地行走:服60剂后,基本恢复正常,欣然返回原单位,继续服中药治疗。随访3年,健康如常。此治疗期间,未用任何西药。
……
前言/序言
我的《张磊医学全书》(本书是《张磊医学全书》中的医论医话部分。编者注)快要出版了,就此,说几句心里话以表达心情。
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先生。此书是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的产物。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由孙玉信教授、张西洁教授、马林教授、谢秋利教授、姜枫教授、王晓田主任等同志具体编篡,尤其是孙玉信教授费心费时最多。经过他们长时间的艰苦工作,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帮助,至此告竣。特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本书内容较为浅薄。俗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我才疏学浅,经验不够,虽日全书,实则有愧,是集我个人之全,乃小全也。其中有我过去给学院本科生讲授的中医学基础及内经选读讲稿,这些讲稿是依据当时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锤炼而成的,可供参考。
再次,本书内容较为实在。我向来主张务实,我在自勉语中有“勿华于外,求实于内”之言。我总认为不管搞什么工作,如果光是表面现象,做表面文章,只能是自欺欺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就可赢得大家的赞许。这本书也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去写的。不管水平高低、文字好坏,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如同厨中烹饪,不管做法如何,都是真材实料的绿色品种。
还有,本书作为我工作的新起点,我的治学思想是“学源不能断,起点作零点,求实不求虚,思近更思远”。学习最大的敌人是骄傲,有一副对联很好,“水唯就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就是说人要谦虚,不能自满。
最后,要继续努力。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要具备两种功夫:一是医术要精湛,一是医德要高尚。古人云“欲精医术,先端心术”是很有道理的。我将继续认真开好有药处方和无药处方,所谓无药处方,就是针对不同疾病的人,尤其是思想包袱较重的患者,要多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一些有文化修养的患者,我往往给他们写诗,能收到一些好的效果。此外,对一些有不良潜在发展趋势的患者,也要告诉其应当注意的事项。所以说,医德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大医精诚”,始终是我努力的方向。
国医大师张磊医论医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