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杨再辉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782441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24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选择了作者经历的103个典型案例。所述案例均来源于学生写给心理咨询教师的信件,时间是从1999年至2011年。作者将在高中任心里辅导老师的这段时间,整理归纳成一本有关高中生多发的心理问题的样本,同时也总结了自己工作的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充满了学业压力,和人生道路选择的高中生活,是青年男女心理问题多发的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学生不仅面临着课业,同时也会承担着家长等多重的心理压力,是对中学生人生道路影响较为巨大的一个阶段。作者用这些文字——这一封封的信件叙了一个个生动的心理故事,记录了高中少男少女的青春足迹,折射出家庭跟时代的特征。

内容简介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里的百则案例,都出自杨老师1999年至2011年间的心理咨询记录,采自学生写给他的咨询信件。这些文字叙述了一个个生动曲折的青涩故事,记录了一串串坚实凝重的成长足迹。这是杨老师跟他的学生们的一场共同叙事,是杨老师跟他的学生们的一场关于心理成熟的“出埃及记”!

作者简介

  杨再辉,贵州松桃人,现居浙江德清。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天涯》《短篇小说》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十余万字,出版青少年成长系列自助读物《菲菲的成长日记》《阳阳的心理日记》《阳光男孩的手记》和短篇小说集《天底下有一片红绸子》,另有长篇小说《岩脑壳》即将出版。

目录

1999年
最早的几位来访者
让往事随风
有天分的男生
一个高中女生的心路碎片
四位高三学生的恋爱滋味
坠人情网的女生
2000年
半夜哭醒的女生
从高中一直写信到大学的姑娘
大学教师的高三往事
十九岁男生的凶梦
高校录取通知书之后
人间女儿心
穴居动物一样的女生
一个爱脸红的女生
满院豪猪
大考前夕不做自乱阵脚的事
多少足迹烟雨中
“分数”叙事
走近重点大学校门的高三女生
校花的烦恼
我想有双翅膀,一双隐形的翅膀
一个埋头做作业的高三男生
2001年
女孩心性
青春隐秘
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
一个文静女孩的心理内耗
烈火女生
阅读《三国演义》的女孩
如蛆附骨般的——怕
选择心理老师的高三女生
传说中的电灯泡
鱼与熊掌都想要的女生
立在操场边上的女孩
女孩,人间四月天
生命中该有的东西其实很多
“高四”学生
如蛆附骨,这次是男生了
女孩被时代撞了一下腰
对风倾诉的女孩
女孩你要学会说“不”
需要运气的女生
在讲义里疗伤的少女
女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盛名之下的女学霸
2002年
视考场如战场的女生
冬天里的两朵玫瑰花
一个“怕”老师的高二女生
寻找一米阳光的女孩
舍不得那条三八线
被贴上标签的高三女生
差点被老师眼神杀死的女孩
十八岁的忧伤
艺术女孩
祭奠那个叫猫猫的女孩
2003年
一个休学的男孩
另类女孩
2004年
一位想转到职高或技校的男生
一位高二女孩写给心理老师的信
网上的一次公益咨询
学习与考试——系列人物
2005年
爱情是什么
我也曾金马玉堂
躁动的青春
举止“怪异”女生的成长之旅
与单相思男孩的几次通信
2006年
结巴男孩
信那边,泪流满面的高三女生
2007年
手机“掩体”后的女生
当青春女孩遇上“暴力”男
一位大一女生的心结
三封电子回信
一个妙龄女孩的特殊爱好
看了“黄色”画册的男孩
遭遇性骚扰的女生
2008年
大二女孩的故事
四年后,街头相遇
一位高二男孩的爱情分析
淌在餐巾纸上的文字
2010年
高三女孩的情感八日
2011年
麦田里的守望者
高中女孩和中年母亲
十八岁的花季雨季

精彩书摘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别的同学都说学习苦,可是我觉得不苦,只要学而有获,那么,再苦也是甜。如果学而无所获,那么再甜也是苦。我不怕苦,我可以做到起早摸黑,但是我却承受不了压在我肩上的沉重的担子。我是爸妈的长女,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将来有出息,让他们也沾点光、享点福。做女儿的我又何尝不想呢?现在,外公又患了重病,妈妈希望我考得好,给外公一点安慰。可是现在,捧着这些冷冷的分数我怎么去面对他们呢?我的泪怎么忍得住呢?
  如果说这就是我的压力,那就错了。我最大的压力是同学之间的竞争。初中升高中,我们学校来××中学的有4个,2个在读理科,我和另一个女同学在读文科。本来,我们是很好的一对,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我们近乎反目成仇。我是比较注重友谊的,我不想让这段长达10多年的友谊就这么破碎,所以我尽量努力去修复。可是不管我多么努力,修了又破,破了又修,现在,我已经无能为力了。我决定放她去了,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换来的“友谊”也没有多大价值。但是,除了她“似乎”是我的朋友之外,我实在找不出别的,因为她们似乎都是三三两两配对好了,只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她呢,她后面的女同学对她很好,而且,她后面的女生似乎有意让我难过,很小的事情也要两个人交头接耳好久,似乎很亲热的样子。本来我后面也有一位女同学,她对我比较好,因此,还算有个人和我讲话。但是,现在她调到前面位子上去了,于是就真的只剩我一个了。或许您会说,只要我努力,全班同学都可以成为我的好朋友。但我不需要这么多,我只想有那么一个,一个就够了,只要是知心朋友。我真的好孤独,我受不了这种生活。我曾经想过死,想过离家出走,想从楼上跳下去,想从楼梯上摔下去。但我都没有这么做。不是怕死,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解脱,活着就是在熬日子。但是,每当我做出这种可怕的决定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我妈妈,我不想让她哭瞎眼睛,我不想让她想女儿想疯,不想让她陪着女儿一块儿去死。但是,如果我不死,我也早有一天会疯的。我怕我迟早有一天会做出傻事,我怕我的理智会失去控制,我不想到时候让别人看我的笑话。因此,我写信给杨老师,请您做我的朋友,可以吗?我知道,杨老师工作很辛苦,但是,您能否在百忙之中抽出半个小时给我写封回信,帮我出出主意呢?我简直到了不敢进教室门的地步了。明天,成绩就会出来,我害怕,我发抖,我不想揣着一张难看的成绩单去面对父母,面对生病的外公,面对在别的学校读书的老同学。我真想找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躲起来。杨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杨老师要求我们把信投到那个箱子里,但我不想让杨老师来找我。我这样写信可以吗?我真的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包括我的班主任。谢谢了,杨老师。)
  高三×班×××
  当天我就写了回信。因为暂时无法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在回信中我只泛泛地谈了一些东西。我说,高中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或在学习上,或在生活上。她实际上一直在忽略自己的优点:语文功底很好、书写漂亮、文字表达能力强,至于成绩下降有多种原因,其中也不排除自身心理上的困惑。而现在不是她自责的时候,现在需要的是学会努力正视和面对现实。我说,我可以做她的朋友,也将一切为她保密,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可随时写信给我或来找我。
  回信送出后没再收到她的信——当时没有几天寒假就开始了。她的第二次来信是在2个月之后,两封信装在一起——杨老师:
  您好!
  还记得我吗?我是×××。这次给您写信,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只是想对您说一声“谢谢”。
  当我收到你的回信并且看完的时候,我就想说谢谢了,后来,回到家,写了长长的一封信,但现在读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我只想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在我收到你的信的时候,我正发着高烧。怀揣着你的那封信,我去医院打吊针,一只手,冰冷的药水输进我的体内,而另一只,却欣喜地拿着你温暖的信。我想,没有人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受——对一位近乎素不相识的老师。
  就让我再一次说声谢谢吧。
  ……

前言/序言

  在创作长篇小说《红厂那年》的间隙,我挤出时间阅读了再辉的这部书稿。
  初步的感觉,这是一部手写书信“绝唱”。再辉老师说这些故事都采自1999—2011年间学生的来信。那个时候电脑、网络已经出现并开始普及,但还没有强大到冲击和取代传统交流方式的地步。因此,这里的信和纸条,都出自亲笔手写,是学生用水笔、圆珠笔、铅笔一笔一画在纸张上写出来,然后投进他的心理信箱。这之后,短短的几年,电脑、手机和各种电子设备大量涌现,除了极少数对笔墨纸张仍然保留有特殊兴趣的人还在坚持以手写书信外,一般大众,包括学生,早已经疏远了纸笔和信封邮票。纸质沟通和分享的时代,今后会不会回归,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至少在目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大量出现了。
  二是青春心灵的呼痛。当年的书信主人——高中校园的少男少女,在写这些信的时候,绝对没有应试的目的,也没有要给除杨老师之外的第二个人看的想法。所有的文字和内容完全是秉着一种求助和诉说倾泻而出。因此,尽管它们不是诗歌,不是小说,但笔尖下的那种悸动和纯真明澈,却并不亚于任何的文学作品。某种意义上,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心迹袒露和青春文学。
  三是白璧无瑕的赤子情怀。这些信,包括再辉老师的回信,在当时除了要给对方看,力求陈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没有要给第二个人读的念头,更没有要出版面世的想法。一篇篇,一段段,一行行,一列列,都是从心底自然流淌;是一种最真实的青春倾诉与流露,一种洗净铅华、未经沾染的赤子情怀。
  或许,也正是因为以上的这些特征,《多少足迹烟雨中》的读者除了可以是广大青少年,是家长,是教师,是心理学工作者,还可以是对文学尤其是对人的心理隐秘、心理小说有相当痴迷的群体。文学即是人学,我愿意把这一部纯粹和难得的呼痛文字介绍给爱好生活、爱好文字的朋友们。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多少足迹烟雨中:叙事心理学视野下的百则少年心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