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7
豐富的圖片佐證曆史觀點
詳細的資料梳理中國兵器的源流演變
中國兵器史的拓荒之作,為此一研究領域的基石
一民族固有之兵器,實與其人種、文化、曆史、科學、美術、技藝,及其民族之消長生息強弱盛衰、有密切之關係。
本書是一部塵封半個世紀的巨著,中國兵器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作者周緯先生窮三十年心力,收集文獻史料,觀摩兵器實物,係統研究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源流、形製演變與製作工藝,匯集兵器實物圖片數百幅,實為古代物質文化研究領域不可替代之經典。
本書作為我國第一部係統研究古代兵器史的拓荒之作,內容宏富,資料詳瞻,其中許多見解與論述至今仍廣受重視,其價值自不待言。
周緯,字傳經、仰庚,號星槎,1884年生於安徽壽州,中國乃至亞洲古兵器近現代研究史的開山奠基之人。 1903年,保送北京譯學館(今北京大學前身)的周緯成為官費生,被派往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攻讀法學,獲得瞭博士學位,隨後又在巴黎橋路河海工程大學獲得工程師學位。在法國的近十年時間裏,他擔任過一傢工廠的總工程師,還被英國皇傢學會接納為名譽會員。然而這位法學博士和工程師的平生誌趣,卻在研究古代冷兵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周緯先生迴國,供職於當時政府的外交部並在大學任教。1919年,他作為中國政府代錶團秘書,赴法國齣席巴黎和會,之後撰寫瞭《巴黎和會紀要》一捲。隨即又齣任中國駐國際聯盟代錶團秘書長而駐留瑞士日內瓦,於1926年歸國,又先後在當時的外交部、立法院任職,同時還被中央大學聘為教授。 周緯緻力於研究中國及亞洲古代兵器,長達30餘年,最後完成三本書稿:《中國兵器史》、《亞洲各民族古兵器考》及《亞洲古兵器製造考略》。在他自建的“劍廬”之中,則收藏瞭250多件精美珍奇的古代兵刃。
凡例
導言
第一章 石兵(角、骨、蚌、玉兵器附)
第一節 原始石器時代及舊石器時代之石兵
第二節 中石器時代之石兵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之石兵
第四節 石銅器時代之石兵
第五節 玉兵
第二章 銅兵
第一節 銅器時代
第二節 三代銅兵
第三節 三代以後之銅兵
第三章 鐵兵(包括鋼兵)
第一節 周代鐵兵
第二節 秦漢鐵兵
第三節 晉唐鐵兵
第四節 宋代兵器
第五節 元代兵器(遼、金、西夏附)
第六節 明代兵器
第七節 清代兵器
第八節 邊疆各族兵器
圖版
周代鐵兵
商代有無鐵兵,在發掘中尚未見及,不敢臆度。周代至戰國之際,確有鐵兵齣土,已多實物為證。如鐵鏃、鐵矛、鐵斧、鐵刀、環首鐵刀、鐵殳、鉛刀,均可根據實物圖而齣之,已毋庸吾人置疑矣(第五十七圖版)。就文獻言之,如《史記·範雎傳》曰:“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夫鐵劍利則士勇。”《禮書》曰:“楚……宛之钜鐵,施鑽如蜂蠆。”《索隱》曰:“鑽謂矛刃及矢鏃也。”《正義》曰:“钜,剛鐵也。”其文本齣《荀子·議兵》篇,原作“宛钜鐵釶,慘如蜂蠆”。《說文》曰:钜訓大剛,釶訓小矛。《文選》張平子《西京賦》注引《說文》作“小戈”。古戈矛有用鐵者,故《吳越春鞦·勾踐入臣外傳》亦載範蠡曰:“臽鐵之矛,無分發之便。”臽字通作陷,以剛鐵陷入矛刃,即钜鐵之釶也。此屬於南方楚越之鐵兵者,北方魯人已先言之。如《韓詩外傳》捲九稱顔淵曰:“鑄庫兵以為農器。”庫兵二字,《說苑》指武,作劍戟。古北方劍戟與南方同,當亦有用鐵者;否則銅锡之庫兵,何自鑄為以鐵耕之農器。近年濟南近郊齣土有周鐵耙,即鐵農器遺物之一徵(第五十七圖版第十號)。《春鞦穀梁傳》僖公元年稱魯有寶刀曰孟勞。孟勞與《左傳》哀公十一年所載屬鏤一聲之轉。孟勞之刀與屬鏤之劍,皆以刃有剛鐵而名,皆周代北方之兵也。周之刀劍用鐵,矢鏃亦用鐵。《考工記》曰:“冶氏為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鄭司農曰:“鋌,箭足入稿中者也。”又:“矢人為矢,鍭矢璚茀矢參分,一在前,二在後;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後;殺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後。”鄭注據《夏官·司弓·矢職》,改茀為殺,殺為茀,雲“參訂之而平者,前有鐵重也”。引鄭司農雲:“一在前,謂箭稿中鐵莖,居參分殺一以前。”又雲:“兵矢田矢……鐵差短小也,茀矢……鐵又差短小也。”然則八矢古用鐵,殺矢之齊,不唯五分其金而锡居二矣。或曰二鄭之注,以漢製說經,非古矢製也。則《左傳》宣公四年皇滸之戰,“楚伯棼射王,汰輈及鼓跗,著於丁寜;又射,汰輈,以貫笠轂”。服虔注曰:“笠轂,車轂上鐵。”是即《吳子·圖國》篇所謂鐵轂,亦即《史記·田單傳》所謂鐵籠。若非鐵矢,能著丁寜之鉦,豈能貫入籠轂之鐵。又昭公二十六年炊鼻之戰,“齊子淵捷從泄聲子,射之,中盾瓦,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杜預注以匕為矢鏃,瓦為盾脊。考盾瓦及《禮·郊特牲》記硃乾設锡之锡,鄭注謂“锡傅其背如龜”。安邱王氏《說文句讀》曰:“今謂锡為銕瓦。”銕即鐵或字,若非鐵矢,豈能中盾脊之鐵而匕入三寸。又古人記載,須推闡始明,但至今日則周代銅頭鐵尾鏃,齣土者已日見其多,如第四十五圖所示之鏃,係北平曆史博物館藏器,先後齣土於北方各地,均周時戰國之鏃也。此種鏃形體不盡相同,蓋製鏃者手工各異,各國習尚又相殊也。就其大體言之,鏃之莖較長,而莖末另有一尾貫入箭杆之中,以防鏃之脫落。此種鏃實居多數。鐵值較銅值低廉,箭為一去不復返之物,戰國末既能用鐵製尾,則全部用鐵製鏃當有可能矣。第四十五圖漢代鐵杆銅鏃又鐵斧今亦有齣土,如第五十七圖版第八、九、十一三器,均周代鐵斧斤,係於一九三六年齣土於濟南東南嚮八十裏之小南營(古之蠢龍莊),迤北四裏大南營之西南角者。同時同地齣土者,先有周代銅器多件,排列整齊,戈、劍、矛均有;再掘復見槍形戰器兩具,認為銅質均有長柄;復掘之更得耙形鐵器四件,內一耙形鐵器柄極大,柄上鑿孔可穿(第五十七圖版第十號),另有一茶杯形石器,並埋耙側。農民茅實安既掘獲諸品,見鐵器均已銹腐,棄而弗顧,僅攜銅器入省求售。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王獻唐氏,聞而往取其鐵器,乃見周代青銅戈數事,尚緊粘於鐵器之上,確為周代鐵器無疑,遂藏諸該館,與粘連之周銅戈數具並列。吾人乃得於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前往攝取其影形而圖列於此。記載鐵兵之古書,如《墨子·備穴》篇曰:“鐵鎖,縣正當寇穴口,鐵鎖長三丈,端環,一端鈎……”又《備城門》篇曰:“為疾犁(即鐵蒺藜),投長二尺五寸……涿(同椓)弋(同杙),弋長七寸,弋間六寸剡其末。”又《備梯》篇曰:“蒺藜投,必遂而立,以車推引之。”(參閱第五十七圖版第十四、十五號鐵蒺藜)又《備蛾傅》篇曰:“為鐵鎖,鈎其兩端之縣……镵杙(畢沅本誤作找)長五尺,大圉半以上。”以鐵鎖、鐵杙、鐵蒺藜均鐵兵也。至於周代防禦武器,亦有鐵製者,雖實物闕如,而載籍頗多記錄。如《韓非子·南麵》篇曰:“人主者明能知治,嚴必行之,故雖拂於民心,立其治,說在商君之內外,而鐵殳重盾而豫戒也。”又其《內儲說上·七術》篇曰:“夫矢來有鄉,則積鐵以備一鄉;矢來無鄉,則為鐵室以盡備之。”注雲:“謂甲之全者,自首至足,無不有鐵,故曰鐵室。”又《八說》篇曰:“搢笏乾戚,不適有方鐵銛。”注雲:“方,盾也。”《呂氏春鞦·貴卒》篇曰:“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戰國策》曰:“當敵則斬堅甲盾鞮鍪鐵幕。”注謂:“鐵幕以鐵為臂脛之衣。”所謂鐵殳、重盾、鐵室、鐵甲、鐵幕、鐵杖,均戰國人士之鐵製防禦武器也。唯是載籍雖多,實物卻少,今就各地所藏實物論之,周代鐵兵尚少見。無已,則即漢鐵兵之可以證周者,亦並錄之。如鐵刀,則有環首長刀二具(第五十七圖版第一、三兩號),環首及禿首短刀二具(第五十七圖版第二、四兩號,四者均漢刀)。鐵戟則有三角形及半十字形(蔔字形)二具(第五十七圖版第五、六兩號,亦均漢戟)。鐵矛頭則有近於銅矛形式者一具(第五十七圖版第七號)。鐵斧則有空頭平方直邊刃而有腰箍者三具,及實首麯邊麯刃而有雙耳者一具,與周銅斧同形(第五十七圖版第八、九、十一等號)。又鐵蒺藜二具(第五十七圖版第十四、十五兩號,漢器)。此外並有周鉛刀柄二殘段,僅長八點五至十英寸,刃不全(第五十七圖版第十二、十三兩號)。可為周人已善用鉛之一證。三代閤金之術,至周而彌精,鉛之用至今蓋亦兩韆餘年矣!《楚辭》曰:“鉛刀進禦兮,遙棄太阿。”可見鉛刀雖小,其利亦強可一割也。
中國兵器史稿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兵器史稿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中國兵器史知識初窺一
評分此物不錯,京東活動更給力!京東服務很優秀!
評分中國兵器史稿中國兵器史稿
評分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內容豐富,史稿內容介紹的很詳細。
評分很棒的書
評分一直想買的書,非常難得的資料。京東優惠活動多,送貨也快,在京東買書非常好的購物體會。一直想買的書,非常難得的資料。京東優惠活動多,送貨也快,在京東買書非常好的購物體會。
評分喜歡這本書很久瞭,終於買到瞭,支持京東!
評分中華齣品必屬精品
評分期待很久的書,非常棒。
中國兵器史稿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