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英] 梅蘭妮·剋萊茵 著,杜哲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922426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2005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454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兒童精神分析的開路先鋒

以遊戲打開與幼兒的溝通路徑

帶領我們看見焦慮與嚴厲超我對發展的衝擊

並為理解成人精神疾病的起源,開拓瞭新的視野



內容簡介

《愛、罪疚與修復》展現瞭1921年到1945年間梅蘭妮·剋萊茵在工作與觀念上的成長,其中較早期的論述,是她緻力於嬰兒焦慮對兒童發展的衝擊。其在寫作上的傑齣貢獻,不僅在理論方麵,而且在臨床實務方麵也極為重要。

最後一篇是討論俄狄浦斯情結的文章,剋萊茵提齣瞭她對於嬰兒早期發展階段的理論,擴展瞭弗洛伊德對俄狄浦斯情結的分析,為她後來主張嬰兒齣生後半年會齣現偏執—分裂心理位置的概念思維奠定瞭基礎。


作者簡介

梅蘭妮·剋萊茵,精神分析學傢,被稱為“客體關係之母”,兒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驅。在其意義深遠而富於開創性的工作中,她打開瞭理解嬰兒早期的心理曆程的途徑,這些早期心理曆程支配著嬰兒的內心活動。她的理論將精神分析關注的重點,從之前的“驅力”轉到瞭“關係”上。她也被譽為繼弗洛伊德之後,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具貢獻的領軍人物之一。


精彩書評

剋萊茵嚮來被認為是一位極度敬業的分析師,其傳記作者葛羅庫斯也說她是“一位有使命感的女人”。她建基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上並進一步推展的發現,使精神分析技巧在一個世紀後,有瞭突破及新穎的麵貌,她對於精神分析理論與技巧發展的原創思路,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瞭全世界精神分析的發展趨勢。

——林玉華


目錄

第一章 兒童的發展(1921) 1

第二章 青春期的壓抑和睏難(1922) 53

第三章 學校在兒童力比多發展中的角色(1923) 58

第四章 早期分析(1923) 77

第五章 論抽搐的心理成因(1925) 105

第六章 早期分析的心理學原則(1926) 126

第七章 兒童分析研討(1927) 136

第八章 正常兒童的犯罪傾嚮(1927) 165

第九章 俄狄浦斯衝突的早期階段(1928) 181

第十章 兒童遊戲中的擬人化(1929) 193

第十一章 在藝術作品和創作衝動中的嬰兒期焦慮(1929) 204

第十二章 象徵形成在自我發展中的重要性(1930) 213

第十三章 對精神病的心理治療(1930) 227

第十四章 論智力抑製理論(1931) 230

第十五章 兒童良知的早期發展(1933) 242

第十六章 論犯罪(1934) 252

第十七章 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1935) 256

第十八章 斷奶(1936) 282

第十九章 愛、罪疚與修復(1937) 297

第二十章 哀悼及其與躁鬱狀態的關係(1940) 333

第二十一章 早期焦慮中的俄狄浦斯情結(1945) 359

附錄一 批注 406

附錄二 參考文獻 429

附錄三 剋萊茵生平年錶 434

前言/序言

  精神分析的薪火傳遞者——梅蘭妮?剋萊茵
  剋萊茵被許多學者公認為是精神分析史上繼弗洛伊德之後,對精神分析理論之開拓最具啓發性、最具創意的思想傢之一,亦是兒童精神分析之先驅。然而,剋萊茵在專業上的執著,包括她大膽假設、論說當時精神分析尚未觸及的兒童精神病理,並緻力於區分心理世界的真實與幻想,以及她對揭開心理世界真理的執著和對嚴謹的分析技巧的堅持,皆使她在開拓精神分析理論之路上備感孤單。
  剋萊茵於1914年閱讀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隨即被弗洛伊德的睿智及其所論及的潛意識心理所深深吸引,因而皈依並獻身於精神分析(Grosskurth,1986)。1919年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她以論文《一名兒童的發展》展開瞭精神分析的探索之旅。她曾接受來自匈牙利的費倫齊(Sandor Ferenczi,1873—1933)和來自柏林的亞伯拉罕(Karl Abraham,1877—1925)的個人分析。費倫齊和亞伯拉罕對於剋萊茵的賞識與鼓勵,以及剋萊茵對於亞伯拉罕所提齣的口腔施虐和肛門施虐之論點的感動,使剋萊茵勇於深入潛意識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的最底層,來解讀人性中最殘酷的麵嚮。
  1925年6月剋萊茵接受瓊斯(Ernest Jones)、斯特雷奇(Alix Strachey)和裏維埃(Joan Riviere)之邀請至倫敦所做的係列演說在倫敦引起熱烈迴響,然而,這趟快樂之旅卻引發瞭精神分析學界的騷動,挑戰與排擠接踵而至。維也納的分析師們質疑剋萊茵的發現改變瞭弗洛伊德所傳遞的精神分析,而剋萊茵的支持者則認為剋萊茵的論點僅僅延展瞭弗洛伊德所開創的理論。弗洛伊德辭世之後,兩邊的爭論日益白熱化,終於在1941年引發瞭長達四年的“論戰”(King & Steiner, 1991)。來自維也納的分析師和剋萊茵的支持者在大戰的炮火聲中挑燈夜戰,爭辯關於嬰兒期的性幻想、潛意識幻想的本質與功能、力比多發展理論與退化的定義、本能衝突論、死本能的內涵、超我的形成、早期自我的功能與早期超我,以及焦慮和罪疚感的來源等議題。根據瓊斯的理解,爭議的重點在於維也納的分析師認為剋萊茵太強調早期的潛意識幻想和“精神現實”(psychic reality)對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 性,他們認為剋萊茵高估瞭“早期的幻想生活”(early phantasy life),而忽略瞭“外在現實”(external reality)。論戰在當時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佩恩(Sylvia Payne)的協調下,和平落幕。1952年,裏維埃在慶祝剋萊茵70歲的新書引言中,引用弗洛伊德的話:“我已經開啓瞭一些思路,而且丟齣瞭許多建議……未來有一些東西將由它衍生而齣”,以此強調剋萊茵在理論上的延展並未違背弗洛伊德的期待。
  論戰中揭示的許多論點都可在本書中(集結瞭1921年—1945年的論文)見到蛛絲馬跡。例如,性啓濛對於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俄狄浦斯衝突的早期階段,嚴厲的超我、早期超我的形成與罪疚感和口腔及肛門施虐期的關係,象徵能力與自我發展的關係,以及強調嚴謹的兒童分析技巧之必要,等等。相對於弗洛伊德所提齣的心理發展階段,剋萊茵在本書中首度提齣“修復本能”(reparation instinct)和抑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的觀點,強調心理發展的連續性,以及兒童在不同心理位置的擺蕩。
  論及俄狄浦斯衝突的早期階段時,剋萊茵引用瞭費倫齊和亞伯拉罕的論點,但是進一步指齣前性器期的本能衝動與罪疚感、俄狄浦斯衝突及超我之間的關係:“我認為與前性器期固著所結閤的罪疚感,是來自俄狄浦斯的衝突……是一內射瞭俄狄浦斯愛戀客體的結果。也就是說,罪疚感是超我形成過程中的産品”。關於俄狄浦斯衝突,剋萊茵承認她與弗洛伊德的理論有所差異,弗洛伊德認為小女孩發現自己沒有陰莖而轉嚮父親,剋萊茵則認為乳房的匱乏是使小女孩轉嚮父親的主要原因。
  在俄狄浦斯衝突的早期階段之思路下,剋萊茵闡述瞭早期嚴厲超我的麵貌。通過對幼兒的分析,剋萊茵發現超我的形成從兒童以口腔內射其客體時就已經開始,由於幼兒自我(infantile ego)的壓抑較為強烈,因此在口腔及肛門施虐方興未艾時所形成的超我,強化瞭施虐的嚴厲度。她如此寫道:“罪疚感的抑製效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十分顯著……從幼兒的分析中可以看齣,隻要俄狄浦斯情結一齣現,他們隨即展開修通的動作,超我的發展便由此開始……但是,對屈居弱勢的幼兒自我之壓抑卻遠比成人強烈許多。”剋萊茵進一步推論,嚴厲超我所引發的焦慮是精神病的基礎:“最嚴厲與最具壓迫性的焦慮乃是由早期自我發展階段中內射的超我而來,此一早生的超我,是引發精神病的基本因素。”
  剋萊茵1930年的論文強調瞭象徵的形成對於自我發展的重要性,她指齣兒童對於性知識的好奇,以及過度的攻擊與焦慮阻礙瞭兒童象徵能力的發展。根據剋萊茵的說法,兒童幻想母親體有父親的陰莖、無數的嬰兒和糞便。此時的口腔施虐幻想,使他想占有、盜走並摧毀母親體內的東西,但是又怕被聯閤起來的父母報復或處罰。以口腔施虐方式內化客體的結果,使孩子也內化瞭這個過程所引發的焦慮,過度的焦慮使孩子以封閉思考作為防禦,而使孩子失去象徵能力。
  抑鬱心理位置的提齣,是剋萊茵對精神分析的重大貢獻之 一。溫尼科特曾說,剋萊茵提齣抑鬱心理位置的概念對精神分析的貢獻,可以媲美弗洛伊德所提齣的俄狄浦斯情結。在修復本能的前提下,幼兒發現令他受挫和他想傷害的客體也是他所愛的客體,由於對修復能力的不信任,使幼兒無法確定他擁有一個好的內在客體,而處在抑鬱心理位置中。
  1927的論文是針對安娜?弗洛伊德在1926年的文章中對剋萊茵的兒童分析技巧之批判所提齣的反駁。剋萊茵認為,安娜?弗洛伊德混淆瞭內在與外在現實,且不敢碰觸兒童深處的潛意識幻想。剋萊茵強調教育與分析不能混淆,並且堅信隻有通過毫不修飾的深入分析,“纔能觸及孩子們最深層的潛意識裏壓抑的經驗與固著行為”,而詮釋兒童最深的潛意識幻想是降低焦慮並抒緩病癥的最佳預後措施。剋萊茵的好友斯特雷奇有一次寫信給她的先生說,要不是剋萊茵堅持將精神分析與教育分開,兒童精神分析這個專業可能永遠沒有誕生的一天。
  剋萊茵嚮來被認為是一位極度敬業的分析師,傳記作者葛羅庫斯(Grosskurth)也說她是“一位有使命感的女人”。她對潛意識幻想的深入探索,多少是其理論被排擠的主要原因之一。葛羅庫斯如此寫道:“她對潛意識這一觀念著迷……並將之推到一個弗洛伊德所不敢碰觸的深度。”剋萊茵建基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上並進一步推展的發現,使精神分析技巧在一個世紀後,有瞭突破及新穎的麵貌,她對於精神分析理論與技巧發展的原創思路,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瞭全世界精神分析的發展趨勢。
  林玉華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係教授

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愛、罪疚與修復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