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伟大目标,特别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报告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和前进方向,我们应该大有作为。
目录
全域旅游实践观察与理论创新
永州零陵古城项目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对永州全域旅游实践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基于分工视角的全域旅游产业演进与定位研究
基于钻石理论的永州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全域旅游”助推京津冀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全域旅游视角下零陵古城旅游发展探析
乡村旅游发展动能与形态创新
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审视与开发策略研究
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乡村旅游文化挖掘及产品开发
——以蓝山县毛俊村为例
基于“清新福建”视角的乡村旅居养老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动能和形态创新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乡村旅游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需求构成分析
——以长沙望城区为例
区域旅游开发创新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长沙市微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论永州在“大湘粤桂旅游圈”中的地位与作用
湖南旅游新动能:突出人文优势,打造整体品牌
湖南省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旅游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
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潇水流域瑶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策略
资源依托型景区的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故宫案例分析
中央苏区(闽西)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
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快餐式”与“体验式”旅游文化解读
——以鼋头渚景区和常州恐龙园为例
舜帝德孝文化旅游品牌与青少年核心素质培养
南丹白裤瑶服饰文化应用研究
精彩书摘
《新使命 新动能 新形态: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2017)》:
一、相关文献概述
(一)关于全域旅游产业功能、作用和地位研究
厉新建(2013)认为全域旅游产业能够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进而实现各行业与各部门及全城居民共同参与,相互之间形成信息传达机能、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能和降低旅游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提高社会交易效率具有非常好的效用。刘文波、丁力(2001)认为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分工合作是我国旅游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尤其是弱化恶性竞争的必然趋势。马波(2016)认为全域旅游应该摆脱各种桎梏,获取广泛的社会资源,走出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更为深入的产业融合,减少交易成本、减少搜索成本等,从而建立更为有效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喇明英(2016)以川甘青交界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例,分析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张辉(2016)从分工关系演变的理性思考视角,认为全域旅游跳出了传统旅游和小旅游的拘囿,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是一种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载体。金准、廖斌(2016)认为旅游要素组合变化和要素之间的流动随着旅游价值链的变化而变化,板块交流、互动、创新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关于分工理论与全域旅游产业关系的研究
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认为有了分工,同数量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主要是因为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的分工而不断提升,且可以避免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杨格(Roung',1928)认为市场大小与分工程度相互制约。也就是说,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程度,分工程度制约市场大小。同时,他进一步指出,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市场的大小不仅由人口规模、区域决定的,而且由有效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又由生产率决定。杨小凯(1988)认为企业的生产率随着参与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网络企业数量增加而上升。杨小凯(2001)认为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必然会产生专业化,加速人们专业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实现规模效益。但是交易效率越高的同时,带来交易费用也越高。斯蒂格勒(1989)认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和经济增长,需要特定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作为其发展的载体。克鲁格曼(Krugman,2002)认为分工的规模报酬递增,会引起许多行业的生产在空间上不断聚集,形成空间分工组织形态。
(三)简要述评
社会分工是全域旅游产业的产生和形成的基础条件,全域旅游产业本身是帕累托改进与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可以促进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与带动产业的升级。从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对全域旅游产业地位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功能和作用的分析,缺乏规范经济学的研究。因此,在实践中全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及价值难以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认同,尚未在决策层达成共识。
……
前言/序言
关注现实、创新理论,推动中国区域旅游科学发展
一、我们庆幸处在区域旅游大发展的好时代
从古至今。所有社会经济活动都要落地。因此,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表现为时间上的结构优化与效率增长,也表现为空间上的形态分异与相互联系。尽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时间维度上的研究,空间研究显然发展较为缓慢。正因为如此,美国学者艾萨德(-WalterIsard)在20世纪50年代树起“区域科学”的大旗之后应者云集,风卷世界,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区域科学迅速发展并成为一门显学,其经世致用的价值得到普遍的认同。
中国地大物博,由南到北、从东至西,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经济迥然不同。《禹贡》分九州,说明国人的区域观念早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中央计划经济,区域的科学性被淡化,但作为计划管理的主要手段一直被应用。及至改革开放,尤其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西方经典著作的引入,特别是吴树青、杨开忠、杨吾扬等发起成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之后,区域科学在中国快速兴起,跃升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并为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时至当下,中国的区域科学研究一方面向国际化方向延伸,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下世界新格局的塑造,另一方面向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具体实践活动层面深入,着实令人欣喜。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现代旅游在兴起之时就被赋予了区域含义,遂有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优先发展地区、旅游区划等概念的出现与应用。随着旅游活动的增长,旅游的区域研究尺度日渐强化,经陈传康、孙文昌等先生的前期推动,1989年,在中国地理学会和吴传钧院士的支持下,“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在青岛成立,并召开了首届学术研讨会。此后,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先后被中国旅游协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接纳为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在一批老学者的共同带领下,以学术为生命线,聚集各界有志同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与社会服务活动,为中国区域旅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旅游业已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之一,受到各地普遍的高度重视。2016年年初,国家旅游局推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先后有505个行政区成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中包括省级行政区7个(海南、宁夏、河北、山东、浙江、陕西、贵州),地市级行政区133个,区县级行政区365个。可以说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区域化发展阶段,区域旅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旅游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伟大目标,特别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十九大报告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和前进方向,我们应该大有作为。
新使命 新动能 新形态: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2017)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