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7
1.训诂大师写的普及小书。薄薄一册,却汇集了陆宗达、王宁、宋永培三位训诂专家所撰写的训诂学普及与应用小文章之精华。
2.浅语言讲深道理,小例子说大学问。用日常语言中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讲述原本古奥的训诂学,以今溯古,以小说大,让这门看似“高深莫测”的学问变得“平易近人”,趣味十足。
3.普及和提高兼顾。本书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训诂学的入门书,又适合相关专业领域的读者阅读和学习。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中国当代训诂大师陆宗达及其弟子王宁、宋永培著。这部书集结了作者发表在多个刊物上的一些训诂学方面的通俗小文章,主要包括:一、关于论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的专文;二、围绕着训诂原理,对古注和今注、求本字、同源通用等训诂问题的普及性说明文章;三、介绍《说文》学及清代以来的段玉裁、王念孙、章太炎、黄侃的小学成就的专文;四、对古代汉语词义、礼俗所作的普及考证。文章以应用和普及为目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许多训诂学相关的知识和著作,举例贴近生活,生动而富于趣味性,即适合专业人员,又适合一般读者。
陆宗达(1905-1988),训诂学家,字颖民(一作颖明),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受黄侃推荐,任上海暨南大学讲师,后曾历任北京大学预科讲师、辅仁大学讲师、中国大学讲师、东北大学讲师、民国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编委会委员等。 王宁,女,浙江海宁人,1936年7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分配至刚刚建校的青海师范学院从事语言学教学3年后,于196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字训诂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文字训诂学家陆宗达教授,1964年毕业后仍回青海师范学院任教。1972-1980年,曾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8年,其间曾借调到国家文化部工作一年。1983年调北京师范大学作陆宗达先生的科研助手,1988年陆宗达先生逝世后,继续在中文系(现文学院)担任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至“十二五”规划语言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宋永培(1945-2005)男,汉族,四川雅安人。1985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陆宗达、王宁先生指导下系统研究《说文》与上古汉语文献。 1988 年 7 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 12 月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与研究。 1990 年晋升副教授, 1995 年晋升教授, 1996 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2002 年 3 月被引进到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聘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说明
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
训诂学的理论建设
学点训诂
谈训诂材料中的词与词义
谈古代训诂的释词材料
今注与古注
论求本字
从“武”的本义谈因字形求本义的原则
同源字和同源通用现象
训诂学和现代词语探源
《说文解字》与训诂学
《说文解字》及其在文献阅读中的应用
《说文》“读若”的训诂意义
文字的贮存与使用——《说文》之字与文献用字的不同
论“段王之学”的继承和发展
章太炎与中国的语言文字学
论《说文》字族研究的意义——重读《文始》与《说文同文》
“络绎不絶”本义考
“动辄得咎”解
“不速之客”古义考
“不可救药”解
“朝夕相因”与“朝不及夕”
释“尾大不掉”
“纵横捭阖”解
“囫囵”本字考
“雅座”与“雅量”
释“不介马而驰之”
说“雉”
“且”和它的同源词释证
“起”、“兴”、“翕”同源考
“咸”、“諴”、“协”、“恊”、“□”同源考
从“卑”、“罢”得声的词
“通”、“达”之别
话说“丹青”
衩衣趣谈
释“厕”
皋比与虎皮
古代尊师之礼——释菜
伙伴与伙计
烹饪与医药
烹饪与用火
说“炙”
割与烹
和·调·齐——谈古代烹饪的辩证法
陆宗达论著目录
后记
释“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这个成语的前面本还有半截的,即所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一年,即公元前531年,楚灵王修建陈、蔡、不羹这三座城邑,想派贵宠公子弃疾去驻守蔡城,但是又不知这个措施妥当不妥当,便派人去问手下的大夫申无宇。申无宇劝告灵王说,“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这是很多朝代的历史教训。所谓“五大”,指的是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和累世正卿,也就是地位特别显赫的人。这些人权势过大,容易专盛,成为国害。也就是说,容易扩大自己的势力,对上面闹独立性,妨碍中央集权,所以不可以任命作边城的戍守者。申无宇还举出宋萧、亳杀子游,齐渠丘杀无知,卫蒲、戚出献公等历史上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最后,他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这件事《国语·楚语》也有记载。
“末大必折”,是以树木比喻。树梢长得太大,就容易脱离树干而折断。这个比喻容易理解。“尾大不掉”是什么意思呢?《楚语》上解释说:“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蝱?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这个解释是很形象准确的。意思是说,边境的势力过大,就好像牲畜长了一条大尾巴。尾巴本来是可以驱赶虻蝇的(大虻叫蝱,小虻叫?)。到了天气最热的时候,牛马的尾巴又大又重,甩不起来,不但不能驱赶虻蝇,而且成为一种冗赘。这正如驻守边境的人势力过大,到需要的时侯,调而不动,无法藩屏王室,一旦调转武器,则必为害无疑!
“尾”,本义是畜兽的尾巴,引申有边境、水滨之义。《愚公移山》有“投诸渤海之尾”之说,“尾”就是水滨。“尾大不掉”的“尾”也可以直接当边鄙讲。“掉”《说文·十二上·手部》训“摇也”。段玉裁说:“掉者,摇之过也;摇者,掉之不及也。”可见“掉”指大幅度地摇晃,正好形容由边境调兵遣将。用词是很确切的。
本书所编入的,是我们一九八三年之后所写的关于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写作的时间比较集中,为了体现普及和应用这一特点,在引用实例时,我们有意做到将采例面缩小,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例证从不同角度反复申说,这样做,有助于读者从多个侧面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例证,以便在此基础上比较容易地理解有关的训诂原理。因此,在这次编选文章时,这些例证虽出现不止一次,我们都因论述中心各异而一并保留了。
近年来,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训诂学是一门与普及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它本应有较高的社会实用价值,只是因为旧训诂学的一些局限,才使一般人苦于它的古奥而不敢涉足,因此,我们希望在训诂学的普及方面多做一点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普及工作做起来也有很多困难,我们所能做的实在也很微小。至于普及的对象,也只是一般的语文工作者,最多能达到文言文阅读水平较高些的高中学生。就旧训诂学仅为极少数人懂得的状态来说,这不能不说是普及;而就训诂学在当代应有的实用价值来说,这种工作似乎又应划归提高的范围。不过,我们始终坚信,在训诂学不断提高、深入研究的同时,把眼光放在多数人的需要上、放在民族文化的普及上,让更多的读者来关心它、应用它,这应当是训诂学在当代能获得新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有很多人严肃地为之付出力量。这本书,就算是我们对这一主张的初步实践吧!
本书按五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我们对训诂学的理论建设和普及应用的意见;第二部分是对一些训诂原理的普及性说明;第三部分是对一些训诂书和训诂家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关于词语的解释;第五部分是关于古代礼俗的考证。我们的工作存在很多缺点,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也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投入普及训诂学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前天一次下了13本书的单子,除一本估计明天能到,其他今天都已到达,京东常客,买正版书比较靠谱。
评分一晚上看了一半,内容不算很深。但是所阐述观点值得深思,我们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汉字,不论形音义还是句诗篇,了解的够吗?
评分京东买书比当当强多了,折扣大。当当牛车得不行,下单一会就给我自动取消说没货。
评分18年1版1印,装帧精美,大家小书,值得一读……
评分比较初级 入门看看还可以
评分讲述了很多训诂学的知识。普及了很多内容。相当受益。好书。
评分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的好的好的
评分京东买书比当当强多了,折扣大。当当牛车得不行,下单一会就给我自动取消说没货。
评分这个系列的都很喜欢 不知道一共出了多少了 目前已买了三种 都很满意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