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咸潮模拟及预报工作的开展对于预防和抵御该地区的咸潮灾害,实现有限淡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珠江河口地区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内容上涵盖理论指导、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系统开发及抑咸对策等,涉及面较广。
近年来,珠江河口咸潮上溯持续时间增加且强度加剧,咸潮上溯已构成了港澳及珠三角地区供水安全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书在分析珠江河口咸情活动及咸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珠江河口咸潮解析模拟及预报、咸潮统计模拟及预报、咸潮数值模拟及预报研究,并分析了复杂动力因素、河口演变下的珠江河口咸潮上溯动力机制。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的意义…(1)
1.2 珠江河口及咸潮概况…(2)
1.3 珠江河口咸潮影响因素分析…(8)
1.4 珠江水量调度概况…(20)
1.5河口咸潮模拟及预报研究进展…(22)
1.6 主要内容…(26)
第2章 河口咸潮解析模拟及预报…(28)
2.1 垂向平均咸潮上溯解析模拟…(28)
2.2 表层咸潮上溯解析解推导…(29)
2.3 河口表层咸潮解析解验证…(35)
2.4 河口表层咸潮预报…(40)
第3章 河口咸潮统计模拟及预报…(44)
3.1河口咸潮统计预测函数一般形式...(44)
3.2 潮周期咸潮统计预测模型的构建...(47)
3.3 半月或月周期咸潮统计预测模型的构建...(68)
3.4 咸潮统计预测模型应用...(72)
第4章 河口咸潮上溯数值模型的构建与验证...(81)
4.1 基于SCHISM模式的咸潮上溯数字模型...(81)
4.2 河口咸潮上溯数字模型构建...(86)
4.3 河口咸潮上溯数字模型的验证...(89)
第5章 磨刀门咸潮上溯规律及动力机制分析...(107)
5.1 盐度的时间变化特征...(107)
5.2 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110)
5.3 磨刀门水道断面盐通量特征...(118)
5.4 盐通量机制分析...(123)
5.5 本章小结...(126)
第6章 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与层化机制研究...(128)
6.1 水体层化分析方法...(128)
6.2 磨刀门混合与层化的半月周期变化特征...(129)
6.3 磨刀门混合与层化的空间特征...(130)
6.4 磨刀门深槽与浅滩混合与层化的机制差异...(133)
6.5本章小结...(140)
第7章 复杂动力因素对咸潮的影响机制分析...(142)
7.1上游径流的影响...(142)
7.2 外海潮差的影响...(146)
7.3 风的影响...(151)
7.4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159)
7.5 本章小结...(163)
第8章 河口演变对磨刀门咸潮上溯的影响机制...(164)
8.1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164)
8.2 河口演变对咸潮上溯过程的影响...(165)
8.3 河口演变对断面盐通量的影响机制...(179)
8.4 河口演变对咸潮上溯影响的机制综合分析...(185)
8.5 本章小结...(190)
第9章 河口咸潮预测预报系统研制及应用...(192)
9.1 系统集成开发技术...(192)
9.2 数据流程分析...(192)
9.3 系统体系结构...(193)
9.4 系统功能结构...(194)
9.5 应用分析...(199)
第10章 基于抽压水系统的河口抑咸对策研究...(201)
10.1 研究背景...(201)
10.2 抽压水系统设计思路...(202)
10.3 抽压水对咸潮上溯距离的影响分析...(205)
10.4 抑咸效果综合分析...(210)
参考文献 ...(212)
从装帧上看,这本书的纸质相当不错,摸起来有质感,印刷也清晰,封面上“珠江河口咸潮模拟及预报”几个字,用了一种比较沉稳的字体,透着一股严谨的气息。拿到手上,掂量了一下,感觉分量不轻,这往往意味着内容会比较充实,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读物。我一直对珠江三角洲这个地区的发展感到好奇,它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又面临着独特的水文地理挑战。咸潮,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紧迫感,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偶尔会听到它对沿海居民生活用水造成的困扰。这本书的标题直指核心问题,我想它肯定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更可能是一本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或者技术报告。我特别好奇它会从哪些角度来“模拟”和“预报”咸潮。是侧重于数学模型,比如数值模拟?还是会涉及到大量的实地观测数据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预报”部分更是让我期待,科学的预报体系是如何构建的?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参数?如何评估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预报误差分析和不确定性评估的内容?毕竟,在实际应用中,了解预报的局限性同样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揭示咸潮背后复杂的科学原理,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珠江河口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并没有那种让我眼前一亮的惊艳感,但却有一种沉静、务实的气质。书名“珠江河口咸潮模拟及预报”,一看就知道这属于专业领域的范畴,不是那种轻松易读的消遣读物。我之前在一些水利工程相关的文章中,偶然接触到“咸潮入侵”的概念,知道它会对农业灌溉、饮用水源供应甚至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枯水季节。而珠江河口,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和淡水资源供给地,其咸潮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很可能填补了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我非常想知道,它在“模拟”方面会采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是基于物理过程的方程组求解,还是偏重于数据驱动的统计模型?“预报”部分就更吸引人了,毕竟,能够提前预知咸潮的到来和强度,就能为沿海地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宝贵的时间。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具体的预报算法、模型验证方法,或者是在不同情境下的预报情景分析?它会详细介绍影响咸潮发生的各种因素,例如降雨量、上游来水、潮汐变化、风浪作用等等,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帮助理解和应对珠江河口日益严峻的咸潮挑战,为保护这片宝贵的经济和生态区域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淡蓝色和海浪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珠江河口”和“水流”,但具体内容却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被它的标题所吸引,它涉及的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领域——咸潮的模拟与预报。我平时对环境科学和水利工程稍有涉猎,但对于咸潮这个概念,印象还比较模糊,只知道它可能对沿海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有一定影响。所以,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内心是充满好奇的,想知道咸潮到底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去研究和预测它的。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基础性的概念讲解,就像为我这样的初学者准备的入门指南?会不会深入到咸潮形成的物理机制,例如潮汐、径流、风等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对“模拟”这个词特别感兴趣,这其中肯定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我非常想了解这些模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精度。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预报”二字,在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背景下,能够准确预测咸潮的发生和强度,对于沿海城市的防灾减灾至关重要。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预报方法、技术手段,甚至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它是否会探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预报,比如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我对珠江河口咸潮的认知上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收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醒目的书名,它以一种直接而专业的方式点明了核心主题:关于珠江河口咸潮的模拟与预报。我对于这种涉及复杂自然现象和先进技术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虽然我并非水文学或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但我相信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可以极大地拓展我的视野。珠江河口,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区域,同时也是自然环境多变的地区,咸潮的侵袭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咸潮形成的驱动机制,比如径流量的减少、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通过科学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模拟”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高度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和精密的数学算法,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构建这些模拟模型的,它们能够多大程度上还原真实的咸潮过程,并且在预测方面又有多大的潜力?更进一步,“预报”部分无疑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能否提供一套可靠的咸潮预报系统,对于沿海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详细阐述预报方法的原理、数据来源、技术流程,甚至提供一些基于案例的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咸潮预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偏向学术化,书名“珠江河口咸潮模拟及预报”清晰地表明了其研究方向和领域。我平时对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现象比较关注,偶尔会听到关于咸潮对沿海地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报道,但具体了解并不深入。珠江河口作为我国南部重要的经济和水资源区域,其咸潮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这一议题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我非常好奇,它在“模拟”方面,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否会涉及大量的数理模型,比如基于物理原理的数值模拟,还是会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预报”部分更是吸引我,一个准确可靠的咸潮预报系统,对于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水资源调度和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想知道,这本书会提供哪些具体的预报技术和方法?是基于先进的遥感技术、监测网络,还是结合了多种预测模型?它是否会分析导致咸潮发生和加剧的多种因素,例如降雨量、上游来水、潮汐作用、风浪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阐述咸潮模拟和预报的科学原理,揭示其背后的复杂机制,并为相关领域的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