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2018年4月号)

集邮(2018年4月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劲 著
图书标签:
  • 集邮
  • 邮票
  • 收藏
  • 邮政
  • 爱好者
  • 2018年4月号
  • 期刊
  • 邮集
  • 邮史
  • 专题邮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集邮杂志社
ISBN:977052903218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30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集邮(2018年4月号)

目录

前言/序言


《集邮》(2018年4月号)—— 穿越时空的方寸之间,探索集邮的无限魅力 2018年4月的《集邮》杂志,如同一枚精心挑选的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内容,引领读者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探索之旅。本期杂志不仅是集邮爱好者的宝贵指南,更是一扇打开世界、理解历史、品味文化的窗口。 封面故事:聚焦年度热点,洞察邮坛风云 本期杂志的封面故事,将目光投向了2018年最受瞩目的邮票发行与集邮动态。我们将深入剖析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新邮发行,解读其设计理念、历史背景以及潜在的收藏价值。无论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方寸小品,还是展现自然风光、艺术杰作的精致邮票,本期都将为您一一呈现,并邀请集邮专家进行深度解读,帮助您把握邮坛脉搏,洞悉收藏趋势。同时,我们将关注年度重要的集邮展会、拍卖会以及行业内的重要新闻,为您提供最及时、最权威的行业资讯。 专题策划:深入挖掘,品味经典 本期杂志的专题策划,将带领读者走进邮票世界的深邃领域。 “古今对话: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邮票收藏指南”:四大名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邮票的发行不仅是纪念,更是对经典文学的致敬。本专题将系统梳理历年来发行的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主题的邮票,从设计风格、版本特点、收藏要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套完整的收藏建议,帮助集邮爱好者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和价值性的中国四大名著邮票收藏体系。 “世界遗产的方寸留影:探寻自然与文化瑰宝的邮票印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专题将精选一系列描绘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邮票,通过邮票这一独特的媒介,带领读者领略撒哈拉沙漠的壮丽、古罗马斗兽场的宏伟、长城的巍峨、埃及金字塔的神秘。我们将探讨这些邮票的设计如何捕捉遗产的精髓,以及它们在传播世界文化、促进遗产保护方面的意义。 “名人轶事与邮票的奇妙邂逅”: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智慧与光辉。本专题将聚焦那些出现在邮票上的伟大人物,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文学家等。我们将挖掘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并结合他们的邮票形象,讲述一段段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让邮票成为连接历史人物与当代读者的桥梁,感受他们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鉴赏与研究:专业视角,提升品味 除了专题策划,本期杂志的鉴赏与研究板块,将为您带来更具专业性和深度的内容。 “新邮品鉴:XX主题邮票深度解析”:我们将选取近期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邮票,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品鉴。从邮票的设计构图、色彩运用、雕刻工艺,到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都将一一展开分析。我们还将邀请资深集邮评论家,分享他们的专业见解,帮助读者提升鉴赏能力,更准确地评估邮票的价值。 “老票重温:XX年发行的XX系列邮票回顾”:回顾那些曾经辉煌的老邮票,是传承集邮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期将带领读者重温某个特定年份或特定系列的老邮票,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市场表现以及在集邮史上的地位。通过对经典邮票的回顾,我们不仅能学习到集邮知识,更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变迁。 “集邮入门:新手必学的分类与整理技巧”:对于刚刚接触集邮的朋友,如何入门常常感到困惑。本期特别推出“集邮入门”栏目,为新手提供最实用的指导。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邮票分类方法,如按国家、按题材、按年代等,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整理与保管技巧,帮助新手建立清晰的集邮思路,避免盲目收藏,为未来的集邮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实操与交流:经验分享,互动平台 《集邮》杂志始终致力于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藏家故事:分享我的集邮心得”:每一位集邮家背后,都有一个充满热情与坚持的故事。本期将邀请一位在集邮领域颇有建树的藏家,分享他/她的集邮历程、收藏心得以及遇到的趣事。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激励更多集邮爱好者在收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邮市动态与市场分析”:了解邮票的市场价值是集邮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栏目将为您提供最新的邮市行情分析,解读影响邮票价格的各种因素,并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同时,我们也将探讨一些热门邮票的投资潜力,为您的收藏决策提供参考。 “读者来信与问答”:我们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杂志的互动。本期将精选读者来信,解答他们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并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这是一个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杂志的温度与关怀。 趣味与文化:拓展视野,乐在其中 集邮不仅仅是收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体验。 “邮票背后的故事:XX国家XX年发行的XX题材邮票文化解读”:每一枚邮票都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文化符号。本栏目将选取一枚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邮票,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传说、民俗或艺术渊源,带您领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集邮与旅行:用邮票规划你的下一站”:将集邮与旅行相结合,是一种别样的探索方式。本期我们将为您推荐一些以世界各地风光、建筑、节日为主题的邮票,并结合这些邮票的发行背景,为您规划一次充满集邮元素的精彩旅行。 “集邮艺术赏析:XX位著名邮票设计师的创作之路”:邮票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本栏目将聚焦几位在邮票设计领域享有盛誉的设计师,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与风格,感受方寸之间的艺术之美。 2018年4月的《集邮》,是一本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杂志。它不仅仅是为集邮爱好者量身打造的,同样也适合所有对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微缩世界感兴趣的读者。翻开它,您将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集邮之旅,发现更多属于您自己的方寸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二) 这期《集邮》(2018年4月号)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那篇关于“世界名画与邮票的跨界艺术”的文章,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将艺术品与邮票结合起来赏析,而这篇专题就完美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文章的选材非常独到,选取了多幅世界级的经典画作,然后逐一分析了它们如何被转化为邮票艺术。从印象派大师的笔触,到古典主义的细腻,再到现代艺术的抽象,作者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精美的邮票图片,为我们一一解读了画作在方寸之间的转换技巧和艺术魅力。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梵高《星空》邮票的介绍印象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邮票设计师如何在保留原作神韵的同时,巧妙地运用色彩和构图,将这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浓缩在邮票的微小空间里。这种解读方式,让我不再仅仅是“看”邮票,而是开始“读”邮票,从细节中体会艺术的精髓。此外,本期还收录了一组关于“稀有鸟类保护”主题邮票的鉴赏。这些邮票的设计极具匠心,以逼真的笔触勾勒出各种珍稀鸟类的形态,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文章不仅介绍了这些邮票的发行背景,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还对邮票的版式、印刷工艺等技术细节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让我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这些精美的邮票。

评分

(评价一) 作为一名资深的集邮爱好者,我一直对《集邮》(2018年4月号)充满了期待。这次的刊物,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从封面设计开始,就透露出一股复古而又精致的气息,让人一眼就爱上。打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关于“近代邮政变迁史”的深度报道。作者旁征博引,将那些尘封的历史细节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邮票从最初的简单标记,一步步演变成承载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珍贵载体。文章的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又不乏微观的细节描绘,比如对某个时期特定邮票的设计理念、发行背景的深入剖析,都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提到的几枚早期错版邮票,其背后蕴含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集邮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收集纸片,更是挖掘历史、品味文化的过程。此外,本期还刊登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题邮票的专题介绍。这些邮票设计精美,图案生动,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每一枚都讲述着一个辉煌的中华文明故事。文章对每一枚邮票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发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这些内容,不仅满足了我对邮票本身的喜爱,更点燃了我对民族文化自豪感。

评分

(评价三) 坦白说,我平时涉猎的集邮内容比较偏向某一类,但《集邮》(2018年4月号)的这期内容,却让我打破了固有的认知,开拓了新的视野。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传统戏曲脸谱艺术在邮票上的呈现”这一专题。我一直对戏曲脸谱的丰富色彩和复杂纹饰着迷,而这篇文章则将这种艺术形式与邮票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验。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并通过一系列精美的戏曲主题邮票,直观地展示了这些脸谱的魅力。从京剧的“红脸关公”,到川剧的“变脸”,每一种脸谱在邮票上的演绎都充满了艺术感染力。文章不仅展示了邮票的设计美感,更传递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让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敬意。此外,本期还有一篇关于“集邮与经济学理论”的探讨。这个主题对我来说相当新颖,起初有些担心会过于晦涩难懂,但读完之后,我发现作者用非常生动且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与集邮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比如,文章分析了供需关系如何影响邮票的价值,以及不同时期经济政策对邮票市场的影响等等。这种跨学科的结合,让我不仅对集邮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也对经济学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感觉收获颇丰。

评分

(评价四) 这次的《集邮》(2018年4月号)让我体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尤其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邮驿系统”这一篇,简直把我带回了那个驼铃声声的年代。文章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作者没有枯燥地罗列史实,而是通过描绘古代驿站的日常生活、传递的信件内容、以及邮递员的辛劳,生动地还原了丝绸之路上传递信息的艰辛与重要。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料味,听到马蹄声在荒漠中回响,感受到信息传递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宝贵。文章还结合了一些古代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邮票,如对古代钱币、丝织品等图案的描绘,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这种将历史故事与邮票鉴赏相结合的模式,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深度。另外,本期还重点介绍了“世界各国特色风俗民情”系列邮票。这一系列邮票的设计非常多元化,从热带风情的歌舞,到寒带雪国的建筑,再到东方古国的节日庆典,每一枚邮票都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世界各地的独特文化。文章的点评非常细致,对每种风俗的起源、象征意义都做了简要的介绍,让我仿佛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增长了不少见识。

评分

(评价五) 不得不说,《集邮》(2018年4月号)的这期内容,在选题上非常有眼光,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又不失深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科技发展与邮票艺术的融合”这个专题。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少接触实体信件,但这篇文章却以一种非常新颖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如何与传统的邮票艺术产生碰撞与融合。文章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一些运用了高科技印刷技术、防伪技术,甚至是AR(增强现实)技术的邮票,这些创新让古老的邮票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太空探索”主题的邮票印象深刻,设计师如何将宇宙的浩瀚、火箭的动力、甚至是宇航员的梦想,都浓缩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这种创意和技术上的突破,让我惊叹不已。文章的分析既有技术层面的讲解,又不乏艺术审美的考量,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进步如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此外,本期还收录了一篇关于“个人集邮故事分享”的版块,这部分内容非常接地气,充满了人情味。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集邮爱好者,分享了他们与邮票结缘的故事,有童年时的好奇,有成长中的陪伴,也有晚年时的寄托。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我看到了集邮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读着这些故事,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集邮初心,再次感受到了那份纯粹的快乐。

评分

集邮(2018年4月号),包装的那样,略有损伤。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集邮(2018年4月号),包装的那样,略有损伤。

评分

正版杂志,一直在京东商城购买,很喜欢,好评。

评分

集邮(2018年4月号),包装的那样,略有损伤。

评分

集邮(2018年4月号),包装的那样,略有损伤。

评分

每月一本。。。

评分

正版杂志,一直在京东商城购买,很喜欢,好评。

评分

图书是正品,包装也很好,快递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