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on Environment]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on Environmen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 编
图书标签:
  • 环境统计
  • 中国环境
  • 统计年鉴
  • 环境数据
  • 环境监测
  • 污染治理
  • 资源利用
  • 可持续发展
  • 中国统计
  • 年度数据
  • 环境质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8395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317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on Environmen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50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是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及其他有关部委共同编辑完成的一本反映我国环境各领域基本情况的年度综合统计资料。该书收录了201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各领域的基本数据和主要年份的全国主要环境统计数据。
  该书内容共分为十二个部分,即:1.自然状况;2.水环境;3.海洋环境;4.大气环境;5.固体废物;6.自然生态;7.土地利用;8.林业;9.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10.环境投资;11.城市环境;12.农村环境。同时附录五个部分:人口资源环境主要统计指标、“十三五”时期资源环境指标、东中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指标、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环境统计指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内页插图

目录

一、自然状况
1-1自然状况
1-2土地状况
1-3主要山脉基本情况
1-4主要河流基本情况
1-5主要矿产基础储量(2016年)
1-6各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2016年)
1-7各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2016年)
1-8主要城市气候情况(2016年)

二、水环境
2-1全国水环境情况(2000-2016年)
2-2各流域水资源情况(2016年)
2-3各流域节水灌溉面积(2016年)
2-4各流域供水和用水情况(2016年)
2-5各地区水资源情况(2016年)
2-6各地区节水灌溉面积(2016年)
2-7各地区供水和用水情况(2016年)
2-8流域分区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按评价河长统计)(2016年)
2-9主要水系干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按监测断面统计)(2016年)
2-10重点评价湖泊水质状况(2016年)

三、海洋环境
3-1全国海洋环境情况(2000-2016年)
3-2全海域未达到第-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2016年)
3-3海区废弃物倾倒及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入海情况(2016年)
3-4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2016年)
3-5海洋资源利用情况(2015年)

四、大气环境
4-1全国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00-2015年)

五、固体废物
5-1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情况(2000-2015年)

六、自然生态
6-1全国自然生态情况(2000-2016年)
6-2各地区自然保护基本情况(2016年)
6-3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2015年)
6-4各地区草原建设利用情况(2016年)
6-5各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情况(2016年)
6-6各地区矿山环境保护情况(2016年)
……
七、土地利用
八、林业
九、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
十、环境投资
十一、城市环境
十二、农村环境
附录一、人口资源环境主要统计指标
附录二、“十三五”时期资源环境指标
附录三、东中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指标
附录四、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环境统计指标
附录五、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的详细图书简介,内容不包含该书本身信息,且力求自然、详尽: --- 绿色足迹:探寻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代切片 书名: 绿色足迹:探寻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代切片 作者/编纂机构: [此处填写一个虚构的、权威性的研究机构名称,例如:国家发展与生态研究中心] 出版信息: [此处填写一个虚构的出版年份和出版社名称,例如:2023年,世纪之光出版社] 页码/篇幅预估: 约 850 页,精装本 定价: 人民币 480.00 元 --- 内容概述:时代的宏大叙事与微观治理的交汇 《绿色足迹:探寻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代切片》是一部深度聚焦于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例如,2010年至2020年间)环境治理、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中关键数据的汇编与分析性读物。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高精度的量化视角,审视中国在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本书的定位并非简单的宏观统计数据罗列,而是致力于将复杂、分散的环境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构建起一个能够反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立体数据库。它面向政策制定者、环境经济学者、行业分析师、国际合作机构,以及所有关注中国绿色转型的专业人士。 结构体系:构建严谨的知识框架 全书共分为六大核心篇章,辅以详尽的附录与方法论说明,确保数据的可信度与可操作性。 第一篇:宏观经济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本篇着重描绘了国民经济运行与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它通过引入“绿色GDP核算初步模型”的地区差异分析,探讨了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人均能耗、万元产值能耗的长期变化趋势。特别关注了能源消费结构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关键拐点数据,包括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升路径,以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产业升级)中环境绩效的区域异质性表现。 第二篇:大气污染防治的深度剖析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详尽记录了中国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投入与成效。数据不仅涵盖了 SO2、NOx、PM2.5 的全国及重点区域排放总量,更深入到污染源解析层面。重点收录了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移动源(机动车)三大主要污染源的排放结构演变,以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在关键城市群(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实施效果评估。此外,对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的耦合分析也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第三篇: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质量的嬗变 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本篇对水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全景扫描。数据涵盖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平衡、水质分级分布(国控监测断面达标率),以及流域治理的成效。特别关注了“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理念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实践数据,包括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率。对于水功能区划的执行情况,本书也提供了跨年度的对比分析。 第四篇:固废处理与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本篇聚焦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末端治理。详细展示了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综合利用率、无害化处置率。尤其突出对新兴领域的追踪,如电子废弃物(WEEE)的回收体系建设、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比例,以及在特定工业园区推行的“零废弃物”试点项目数据报告。循环经济指标,如资源产出率(RCR),在本章得到了量化展示。 第五篇:生态系统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 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更宏观的生态安全。数据涉及森林覆盖率的变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估(如土壤保持量、涵养水量),以及湿地保护的面积变化与功能恢复情况。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了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量的动态变化、自然保护区网络的覆盖密度,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初步测算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六篇:环境监管体系与执法力度评估 本章从制度执行层面进行量化分析。收录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的数量、罚款金额的结构变化,以及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情况。对于环境信访件的处理效率、中央环保督察(或类似行动)对区域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本书也通过一系列侧面数据(如环保设施投资增速、环境违法企业关停数量)进行了间接而有力的佐证。 核心价值与研究贡献 《绿色足迹》的价值在于其时间跨度和数据深度。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特定年份的快照,而是通过对近十年数据的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揭示了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规律。它有效地填补了现有统计年鉴在跨部门数据整合方面的空白,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政策意图如何转化为可衡量的环境改善。对于致力于量化研究和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者而言,本书提供的原始数据和经过清洗的指标体系,无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研究基石。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环境治理数据公开化和精细化管理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的东方经验参考。 --- (全文约 1490 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自然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对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球环境感到忧虑的普通人。每次看到新闻报道中关于环境问题的讨论,我总希望能找到更可靠、更具体的信息来源。《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就像一本厚重的地图,它承诺要为我展现中国环境保护的全貌。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勾勒出2017年我国各项环境指标的具体数值,比如空气中的PM2.5浓度、河流的污染物含量、森林覆盖率的变化等等。同时,我也希望它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而是能通过精炼的图表和文字,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我特别想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又在哪些方面依然任重道远。这份年鉴是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中国环境状况的直观感受,让我对未来的环境保护之路有更清晰的认识,甚至能够启发我去思考自己作为个体,可以为环境贡献些什么,这是我最渴望在这本书中获得的。

评分

作为一名环保行业的从业者,我对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其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统计口径的规范性。我期待这份年鉴能够提供2017年度中国环境状况的详尽统计数据,涵盖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等多个维度。我尤其关注的是,年鉴中的数据是否能够与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政策和目标相呼应,例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推动下,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的量化成果。我也会仔细审视不同统计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便能够准确地解读数据背后的真实含义,并将其应用于我日常的工作分析中。这份年鉴是否能为我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行业趋势预测,或者揭示出一些尚未被充分关注的环境问题,从而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是我最期待的部分。

评分

读到《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的名字,我的思绪 immediately 飘到了那个年份,以及当年中国社会在环境治理方面所经历的种种努力与挑战。我是一个关注社会发展变迁的普通市民,对于政府的政策是否能够真正落地,以及实际效果如何,我总是充满着好奇。我希望这份年鉴能够以一种客观、严谨的方式,为我呈现2017年中国环境状况的“体检报告”。我尤其想了解,在空气质量、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领域,当年的具体数据表现如何。这份年鉴是否能够帮助我清晰地看到,哪些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哪些区域可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期待它不仅能提供冰冷的数据,更能通过图表和简要的说明,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这些数字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并从中感受到中国在追求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步伐与决心。

评分

这本《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在我手中翻动,纸张的触感和墨香扑鼻而来,仿佛能嗅到数据背后的时代气息。我是一名对中国环境问题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尤其关注环境治理的实际进展和成效。《年鉴》的名字本身就给我一种权威和全面的期待,让我相信它能够提供一个详实、客观的视角来审视过去一年中国环境状况的方方面面。我非常好奇,在这份厚重的统计数据背后,能否窥见环境政策的落地情况,能否看到污染治理的明显改善,或者在某些领域是否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希望能通过这份年鉴,了解我国在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生态保护等关键领域所取得的量化成果,同时也能找到一些揭示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的线索。作为一名读者,我并非统计学专家,但我渴望用更直观、更易懂的方式来理解这些数据所传达的信息,希望年鉴中的图表和简要分析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中国环境现状的清晰认知。它是否能成为我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本重要参考书,这是我最为期待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业余研究者,对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7)》的到来,我内心充满了期待与审慎。我尝试着去解读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经济脉络,试图从中捕捉环境政策演进的轨迹,以及不同地区在环保投入与产出上的差异性。我尤其关注的是,在2017年,我国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方面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有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能够佐证这些宏大叙事。环境问题与民生息息相关,我希望这份年鉴不仅能提供宏观层面的数据,更能折射出基层环境改善的实际情况,例如城乡人居环境的对比,或是公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的变化。我倾向于从数据的纵向对比中发现趋势,从横向对比中探究原因,例如不同行业在污染物排放上的贡献,或是不同区域在环保技术应用上的进展。这份年鉴是否能为我提供足够的素材,以支持我对于中国环境治理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深入思考,这是我最看重的价值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