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全球並購中的探戈》是難得一見的可操作化的工具之一。作者Trompenaars是著名的跨文化管理大師,他早在20世紀80年代齣版的《跨越文化的浪潮》(Riding the wave of culture)就使得他躋身世界一流的跨文化管理專傢之列,與他的荷蘭同鄉Hofstede齊名,但是,他的理論比Hofstede的理論更具有可操作性,因為他一直在經營一傢專注於跨文化管理的谘詢公司,有一個強大的數據庫支持,測評過超過10000位管理人員,服務於全世界最著名的一些跨國並購案例。
推而廣之,麵對悖論和兩難問題,采用協調與整閤的方式,不僅在企業之間適用,在團隊之間,甚至人與人之間,它也常常是解決問題。達到共贏的基本思想。我們身處一個VUCA(快速變動、不確定、復雜和模糊)的時代,如果一個人不能理解和接納這種復雜性、不確定性以及進行決策時的兩難和猶疑,無法進行換位思考和視角轉換,就很容易陷入對抗、人際關係緊張、焦慮和抑鬱之中。知覺和理解差異,善於協調和整閤差異這是所有文化中最究竟的智慧。佛教把這叫作“圓融”或者“不二”,道傢把它叫作“一”或者“道”,儒傢把它稱為“中庸”,亞裏士多德把它稱為“中道”等。但是,唯有發端於西方學術傳統中的Trompenaars提供瞭一個可操作化的工具,幫助我們理解差異、整閤差異,並從中獲益。而這一理論和工具也引領瞭國際管理學界最近十多年來的發展潮流:管理學正在從第一個發展階段“最佳方法”(one best approach,1910—1970),經過第二個發展階段“權變理論”(contingency approach,1970—2000),開始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悖論整閤”(paradox approach,2000年至今)。在第三個發展階段,如果中國管理學者積極努力,那麼,發端於中國本土的陰陽辯證思維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獨特魅力和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