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名醫心鑒:<環球中醫藥>名醫經驗傳承百篇》從《環球中醫藥》雜誌2015~2017年發錶的名醫經驗文章中選擇113篇呈獻給讀者,按照類彆分為17章,內容密切聯係臨床,是中醫名傢數十年臨床體會的菁華,力求展示名醫的中醫思維模式,展示名醫如何用中醫的辦法解決臨床問題的經驗,企望《名醫心鑒:<環球中醫藥>名醫經驗傳承百篇》的齣版對讀者增進臨床技能、提高臨床療效有所裨益。
目錄
第一章 理論探討
國醫大師李士懋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國醫大師李士懋平脈辨證觀初探
國醫大師李士懋狹義汗法脈象求索
羅元愷教授對“陰陽學說”在中醫理論體係中的定位思想探討
羅元愷教授臨證望診之經驗述要
李書義辨識“真中”與“類中”探討
何曉暉教授對《內經》“脾主唇”理論的闡發及其運用
第二章 用藥(方)經驗
國醫大師李士懋應用輔汗三法驗案舉隅
杜懷棠教授六和湯臨證經驗分析
李淑良老師用藥點兵論
劉如秀治療心係疾病應用藥對經驗
任光榮內服膏方特色賞析
仝小林教授運用水蛭經驗
王保和教授運用藥對治療心衰
魏瑋教授治療脾胃病常用藥對淺析
嶽仁宋教授治療消渴病常用對藥經驗淺析
周德生教授腦病專科藥對舉隅
第三章 肺係疾病
周平安教授論錶裏和解法
周平安教授清腸保肺法治療流行性感冒探析
王莒生教授“五步法”治療咳喘病的經驗淺析
王書臣從風論治咳嗽變異性哮喘經驗
趙法新教授衛前學說與外感熱病預防四法
第四章 心係疾病
國醫大師劉誌明從心腎論治室性期前收縮醫案舉隅
國醫大師劉誌明從“腎虛血瘀”論治冠心病經驗
李文泉安和五髒法辨治胸痹經驗
陳伯鈞教授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臨床經驗
陳鏡閤教授臨證思辨特點
劉景源教授辨治胸痹經驗
劉燕池教授從“五髒同調”治療高血壓病的臨證經驗
史大卓教授基於“虛”“瘀”“痰”理論辨治冠心病的臨床經驗
趙誌付教授寒熱並用論治復雜性心髒神經癥經驗
劉景源教授應用經方辨治失眠經驗述要
王煥祿臨床治療抑鬱癥經驗淺議
唐啓盛教授治療抑鬱障礙及焦慮障礙的經驗總結
第五章 脾胃疾病
鄧貴成和法治療脾胃病經驗
李漢文主任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
唐旭東教授香蘇飲輔用H2受體拮抗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經驗
謝晶日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驗案管窺
楊晉翔教授應用“清法”治療脾胃病的經驗
張聲生診治胃痛的臨證經驗薈萃
尉中民教授運用《黃帝內經》脾陰學說臨床經驗舉隅
第六章 肝膽疾病
羅淩介辨證治療黃疸七法
符思教授分期論治病毒性肝炎臨床經驗
薛博瑜教授從祛濕及解毒論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七章 腎係疾病
國醫名師呂仁和應用中醫藥聯閤激素治療原發性腎病綜閤徵經驗初探
王耀獻運用清上固下法治療慢性腎髒病經驗
名老中醫楊宗善治療原發腎病綜閤徵經驗
第八章 糖尿病
栗德林教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經驗
仝小林教授治療糖尿病閤並泌尿係感染的經驗
趙進喜辨體質、辨病、辨證“三位一體”診治糖尿病性便秘經驗
第九章 風濕免疫病
國醫大師王琦治療痛風經驗
林蘭教授中西醫結閤治療橋本甲狀腺炎經驗擷菁
王文彥教授治療痹證經驗
高社光教授治療乾燥綜閤徵臨床經驗
鬍蔭奇從三焦辨證論治肌痹
鬍蔭奇中醫辨證治療成人斯蒂爾病經驗
第十章 腫瘤疾病
周岱翰教授從“三層廣義”理念疏調肝脾論治甲狀腺癌
林洪生教授運用益氣養陰法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經驗
林洪生教授治療惡性淋巴瘤經驗發微
何世東名中醫治療腫瘤的臨證經驗
史鎖芳教授治療惡性胸水的臨床經驗
薛博瑜教授辨治肝癌經驗探析
薛博瑜教授辨治肝癌四法經驗探析
第十一章 外科疾病
國醫大師李濟仁教授辨治強直性脊柱炎經驗探要
溫建民教授內服中藥辨證治療頸椎病經驗
龐鶴教授益氣法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經驗
第十二章 皮膚科疾病
莊國康教授運用重潛搜風法治療頑固性皮膚瘙癢的經驗
許銑教授治療濕疹經驗
許銑教授中醫辨證治療白癜風經驗
周平安教授病證結閤治療硬皮病經驗
杜懷棠從氣鬱治療痤瘡經驗淺析
周德瑛教授治療白疤的臨床經驗
王玉璽教授中醫辨證論治黃褐斑經驗
李元文教授治療玫瑰糠疹經驗
李元文教授治療硬皮病經驗
段行武教授“辨病論治”尋常型銀屑病用藥特點分析
邱明義教授治療脂溢性脫發的經驗
淺談中醫治療濕疹類疾病的流派特點
第十三章 婦科疾病
肖承驚教授治療崩漏的經驗淺析
張玉珍教授從虛、熱、瘀論治婦科血證的經驗
張玉珍教授治療卵巢早衰的思路與方法
羅頌平教授治療先兆流産閤並絨毛膜下血腫經驗
金哲教授治療子宮腺肌病臨床經驗
魏子孝教授治療絕經前後諸癥經驗
夏親華教授采用補腎活血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經驗
楊進運用雙補湯治療不孕不育經驗擷萃
趙瑞華教授從六鬱論治子宮內膜異位癥經驗述要
蔡連香教授治療減肥所緻閉經的臨床經驗
第十四章 兒科疾病
安效先教授運用平肝法診治兒科疾病的經驗介紹
淺析周平安教授診治特發性性早熟臨證經驗
第十五章 男科疾病
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平脈辨治陽痿的思路與經驗
李海鬆教授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藥對淺析
李海鬆教授治療不射精癥藥對淺析
李海鬆教授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藥對淺析
高瞻主任醫師病證結閤論治早泄經驗
第十六章 其他諸病
薛伯壽教授調暢氣血升清降濁治療疑難雜癥經驗
王慶國教授應用雙辛鼻鼽散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經驗
劉景源教授辨治反復發作口腔潰瘍經驗
耿建國教授從上下辨證論治內科雜病經驗淺析
周德安教授“耳聾治肺”新解在治療突發性耳聾中的應用
仝小林教授涼燥治驗初探
劉清泉教授通絡散風法辨治運動神經元病經驗
張士芳治療不安腿綜閤徵辨治經驗
餘惠民主任醫師治療老年Jl生聾經驗
第十七章 針灸推拿
路誌正“持中央、運四旁”在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中的應用
傅傑英教授針灸調體質治療慢性腰痛病經驗
郝學君教授以火針治療濕疹經驗
李華東手法治療頸性眩暈經驗介紹
師瑞華主任醫師按動理筋法治療臀中肌綜閤徵經驗總結
武連仲教授巨刺止痛針法經驗舉隅
徐占英教授針灸治療咳喘病臨證要點
袁青“突三針”為主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經驗
趙潤琛主任推拿治療周圍性麵神經麻痹經驗總結
精彩書摘
《名醫心鑒:<環球中醫藥>名醫經驗傳承百篇》:
《傷寒論》創立瞭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體係,其揭示的辨證思維方法和用方的靈巧思路,兩韆年來一直指導著臨床。李士懋教授在精研《傷寒論》《金匱要略》和《內經》的基礎上,創立瞭以脈診為核心的平脈辨證論治理論體係。李士懋教授對《傷寒論》有自己獨到的體會,提齣瞭許多非常獨特的見解。仲景在《傷寒論》太陽篇中言及桂枝湯“壞病”時謂:“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李士懋教授認為此即辨證論治的大法,是中醫臨床思維的靈魂和核心特色,是對《內經》提齣的治病要“謹守病機”的完美發揮,體現瞭對疾病治療的動態原則。也就是在疾病的過程中,脈象不斷地動態變化,反映瞭病機的變化,治療方法隨之變動。
1“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是仲景提齣的辨證論治總的指導原則
仲景創立瞭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係。近兩韆年來,這一理論體係一直卓有成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中醫辨證論治體係的核心是證,仲景辨證,雖也四診閤參,但起決定作用的指徵是脈,因此提齣瞭“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辨證論治的指導原則,也就是辨證論治的總綱。
仲景何以提齣觀其脈證的理論呢?《傷寒論序》引述文獻中有《素問》《九捲》《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內經》《難經》尚存,其他已亡佚。仲景吸收瞭前人對脈學的成就,尤其撰用《平脈辨證》一書,對仲景《傷寒雜病論十六捲》的形成有深遠影響。由《平脈辨證》一書的書名可知,此書必是據脈以辨證之書。
《傷寒論》每篇的題目皆為“辨某病脈證並治”。這個題目的設立,蘊含著深刻的內涵。辨證論治的目的是明確“證”,進而依證立法、處方。而證的確立,是依脈而定,所以仲景提“脈證並治”,脈在證之上,就是平脈辨證。
仲景說“觀其脈證”,未說觀其色證、觀其舌證、觀其形證等,而獨日觀其脈證,是以脈辨證、定證。這充分說明,仲景所創立的辨證論治體係,是以脈診為中心,是憑脈辨證,這是仲景辨證論治體係的精髓。縱觀《傷寒論》全書,處處都體現瞭這一精神,這就是以脈為中心的憑脈辨證法。
2“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是《內經》動態觀在疾病治療上的具體體現
《內經》提齣瞭天地萬物在不斷地運動變化,人的生理活動也在不斷延續與變化的觀點,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日:“故非齣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有期乎?日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升降齣入,是生物體的運動形式,而生長化收藏是對生物的變化發展階段的概括,生長壯老已是指生命體的變化發展過程。無論是人還是物,它的運動變化都是永恒的,如果運動變化停止瞭,生命活動也就不存在瞭。運動變化不僅是生理的常態,任何疾病都不會靜止不變,疾病的證也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因此《素問·至真要大論》說治病要“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那麼,如何“謹守病機”?《傷寒論》就很好地迴答瞭這個問題。仲景提齣瞭辨證論治的大法為“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疾病的不斷運動變化,如何把握呢?當然要辨其證,證明確瞭,方能立法、處方。可是證如何確立呢?當然要四診閤參。雖雲四診閤參,但仲景著重點齣的是“觀其脈證”,把脈放在證的上麵,這就突齣瞭脈的重要性,是以脈定證,亦即。“平脈辨證”,這是貫穿《傷寒論》全書的精神。
如風寒客於肌錶,齣現太陽錶實證,即麻黃湯證,脈陰陽俱緊。如何知道疾病的證變化沒變化呢?《傷寒論》第4條:“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此可以看齣,疾病傳變不傳變,診斷的標準在脈。再如第36條:“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鬍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太陽病傳人少陽,脈浮細加之嗜臥、胸滿脅痛,纔可用小柴鬍湯,如脈浮仍在錶,與麻黃湯。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齣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大汗齣後,錶解未解?傷陰還是傷陽?有沒有入裏化熱?這些如何知曉?《傷寒論》說,以脈定證,此條脈洪大,傳人陽明,故與白虎加人參湯。可以說,《傷寒論》以脈定證比比皆是,是《內經》疾病動態治療觀的具體應用。
……
前言/序言
中醫的培養,師承教育自古以來就一直占據重要的地位。中醫優秀人纔的成長,參名師是重要的一環。即便是在中醫院校教育占據主流的今天,中醫師承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互補共進。中醫管理部門、中醫高等院校也自覺地開展院校和師承教育有機結閤,如開展“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傢經驗傳承工作”、建立“中醫傳承博士後”製度、舉辦各類區域特色傳承班,也包括中醫高校對本科學生指派學術導師的嘗試等。
中醫是一門需要師承傳授的學問,曆史上的中醫都十分重視學術傳承發展,這纔保障瞭中醫曆久彌新、學術常青。《傷寒論》中就有“各承傢技”之說,金元四傢和溫病諸傢都有師承。古今不同,今天的中醫學習環境不同於古代的師徒傳授、父子相習。學習的不僅是導師的特色經驗,還包括導師的醫德和接診技巧。今天的中醫學子有更多的機會去多拜師、跟名師。從期刊和書籍中去拜師去學習,也是傳承中醫學術經驗的一部分。
中醫的傳承,學習者還要有悟性,要善於總結老師的經驗,要善於思考和升華。因此,重點是中醫思維方式的傳承,而不是一方一法一藥的照搬。以求在老師的指點下,更快地掌握中醫思維方式,熟練臨床技能和提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中醫的傳承,也是中醫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探索求知精神的傳承。學習中醫者要博覽群書,不要剛進入中醫學習行列,就自稱某派傳人。中醫各傢因為機緣不同,閱讀體驗有異,臨證之時判斷和選擇有差彆。這種差異一定是在對中醫典籍有充分的閱讀,對臨床實踐有足夠的體會基礎上産生的學術特色。不要在剛剛學習中醫的時候,就給自己劃定瞭學習的藩籬。
名醫心鑒:《環球中醫藥》名醫經驗傳承百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