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 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经济类考研辅导用书(全套共2册)(京东特别套装)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 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经济类考研辅导用书(全套共2册)(京东特别套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圣才考研网,尼科尔森 著
图书标签:
  • 微观经济学
  • 尼科尔森
  • 经济学考研
  • 教材
  • 辅导书
  • 习题详解
  • 经济学
  • 第11版
  • 京东
  • 全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1234207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207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配套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基本遵循第11版的章目编排,共分19章,每章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1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全面、易懂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全貌,对所有主要经济理论的结论给出了清晰、直观的解释,并强调了对许多微观经济学问题都适用的数学模型,让读者对经济模型建立直觉,同时为读者提供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数学工具。书中还加入了很多代入具体数值的案例、较为高深的练习题和对实证问题的扩展讨论,向读者展示微观经济理论

目录

第1篇 引言

第1章 经济模型(1)

1.1 复习笔记(1)

1.2 课后习题详解(2)

第2章 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工具(3)

2.1 复习笔记(3)

2.2 课后习题详解(6)

第2篇 选择与需求

第3章 偏好与效用(22)

3.1 复习笔记(22)

3.2 课后习题详解(26)

第4章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40)

4.1 复习笔记(40)

4.2 课后习题详解(44)

第5章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59)

5.1 复习笔记(59)

5.2 课后习题详解(66)

第6章 商品间的需求关系(76)

6.1 复习笔记(76)

6.2 课后习题详解(77)

第3篇 不确定性与策略

第7章 不确定性(87)

7.1 复习笔记(87)

7.2 课后习题详解(90)

第8章 博弈论(102)

8.1 复习笔记(102)

8.2 课后习题详解(111)

第4篇 生产与供给

第9章 生产函数(126)

9.1 复习笔记(126)

9.2 课后习题详解(131)

第10章 成本函数(141)

10.1 复习笔记(141)

10.2 课后习题详解(145)

第11章 利润最大化(156)

11.1 复习笔记(156)

11.2 课后习题详解(159)

第5篇 竞争性市场

第12章 竞争性价格决定的局部均衡模型(172)

12.1 复习笔记(172)

12.2 课后习题详解(178)

第13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192)

13.1 复习笔记(192)

13.2 课后习题详解(196)

第6篇 市场势力

第14章 垄断(213)

14.1 复习笔记(213)

14.2 课后习题详解(218)

第15章 不完全竞争(230)

15.1 复习笔记(230)

15.2 课后习题详解(233)

第7篇 要素市场定价

第16章 劳动力市场(251)

16.1 复习笔记(251)

16.2 课后习题详解(255)

第17章 资本和时间(266)

17.1 复习笔记(266)

17.2 课后习题详解(267)

第8篇 市场失灵

第18章 不对称信息(277)

18.1 复习笔记(277)

18.2 课后习题详解(289)

第19章 外部性与公共品(299)

19.1 复习笔记(299)

19.2 课后习题详解(305)

第1章 经济模型
第2章 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工具
第3章 偏好与效用
第4章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第5章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6章 商品间的需求关系
第7章 不确定性
第8章 博弈论
第9章 生产函数
第10章 成本函数
第11章 利润最大化
第12章 竞争性价格决定的局部均衡模型
第13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
第14章 垄断
第15章 不完全竞争
第16章 劳动力市场
第17章 资本和时间
第18章 不对称信息
第19章 外部性与公共品
第2章扩展 二阶条件和矩阵代数
第3章扩展 特殊的偏好
第4章扩展 预算份额
第5章扩展 需求概念和价格指数的衡量
第6章扩展 对需求关系的化简和二步预算模型
第7章扩展 资产组合问题
第8章扩展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第9章扩展 有多种投入品的生产函数
第10章扩展 成本函数的对数变换
11章扩展 企业边界
第12章扩展 总需求及其估计方法
第13章扩展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14章扩展 最优线性两部定价
第15章扩展 策略替代与互补
第18章扩展 对连续类型的非线性定价
第19章扩展 减少污染


理解经济世界的底层逻辑:从个人决策到市场博弈的深度解析 本书旨在为广大经济学爱好者、相关专业学生及备考经济类研究生的人士,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富有实践性的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我们摒弃了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聚焦于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的精髓,通过清晰的逻辑框架、生动的案例分析以及详实的习题解析,帮助读者构建起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世界的经济现象。 第一部分:个体理性选择的基石——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本部分将从最基本的个体经济行为出发,剖析经济学的两大支柱——需求与供给。我们将深入探讨消费者如何做出理性决策,以最大化自身效用,理解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价格、收入、偏好、替代品和互补品等。通过效用论的引入,我们将学习如何量化和分析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并引入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工具,直观地展示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 随后,我们将转向生产者行为的分析,即供给理论。我们将考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如何进行生产决策,理解生产成本的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以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生产过程中的体现。我们将探讨不同市场结构下(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企业的定价和产量决策,分析企业如何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引入市场均衡的概念。通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相交,我们揭示了市场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由买卖双方的共同作用决定的。我们将分析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探讨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干预(如价格管制、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均衡和效率。理解这部分内容,读者将能清晰地把握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运作规律,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市场的边界与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与信息不对称 虽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效率卓著,但并非万能。本部分将聚焦于市场失灵的几种典型情况,帮助读者认识到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以及在这些情况下政府可能扮演的必要角色。 首先,我们将深入剖析“外部性”的概念。我们将区分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如污染、教育、研发)说明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产量或消费量与社会最优水平产生偏差。我们将介绍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科斯定理、Pigou税和补贴等,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与挑战。 其次,我们将探讨“公共物品”的特性及其在市场中面临的困境。我们将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解释为何私人市场难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从而引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我们将分析“公地悲剧”等相关现象,并探讨如何在集体行动中克服搭便车问题。 最后,我们将关注“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将区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通过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典型案例,阐释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市场失效或效率低下。我们将介绍一些应对信息不对称的机制,如信号传递、筛选以及监管等。 理解市场失灵及其解决方案,将使读者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并能更深刻地理解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的深度洞察——偏好、效用与需求曲线的推导 本部分将回归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但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索。我们将超越简单的需求定律,深入理解消费者偏好的内在逻辑。我们将详细介绍效用理论的两种主要范式: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并重点阐述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选择时的优势。 我们将详细讲解无差异曲线的性质,包括其斜率、形状及其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多条无差异曲线构建消费者的偏好排序。我们将结合预算线,深入分析消费者在不同价格和收入水平下的最优选择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严谨地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我们将探讨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以及交叉价格弹性的概念,并分析这些弹性系数在市场预测和企业定价策略中的重要应用。 此外,我们将引入补偿变动量和等量变动量的概念,以更精确地衡量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并解释吉芬商品等特殊情况。这一部分的学习,将使读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内在机制有更透彻的理解,并能更好地预测和分析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 第四部分:企业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精细分析——从生产函数到利润最大化 本部分将聚焦于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成本决策。我们将从生产函数入手,理解投入(劳动力、资本等)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生产中的作用。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将重点分析企业的长期成本行为,包括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以及企业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最优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供给行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我们将分析企业如何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并推导出行业的供给曲线。在垄断市场中,我们将分析垄断者如何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最大化利润,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 我们将进一步审视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分析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策略。通过对企业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精细分析,读者将能深刻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逻辑,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策略与行为模式。 第五部分:市场结构的全面考察与博弈论的引入 本部分将对微观经济学中的主要市场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比较,并引入“博弈论”这一强大的分析工具,以应对更复杂的市场竞争情境。 我们将首先回顾和深化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理解。我们将着重比较这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以及其效率差异。我们将分析在不同市场结构下,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市场力量的发挥程度。 随后,我们将正式引入“博弈论”。我们将从最基础的两人博弈入手,解释“策略”、“支付”、“纳什均衡”等核心概念。我们将通过经典的博弈模型,如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等,来阐释博弈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相互依存决策中的行为模式。我们将分析不同博弈类型的特点,如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以及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博弈论的应用将贯穿于对寡头垄断等市场的分析中,帮助我们理解企业之间的策略互动,例如价格战、广告战以及研发投入等。通过学习博弈论,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现实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个体在复杂互动中的理性选择。 第六部分:生产要素市场与福利经济学的升华 本部分将视线从产品市场转向生产要素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效率和福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我们将分析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土地市场的运作机制。我们将运用供求原理来分析要素价格(工资、利率、地租)的决定,并考察影响要素需求和供给的因素。我们将深入分析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工资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福利经济学方面,我们将引入帕累托最优的概念,作为衡量经济效率的理想状态。我们将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市场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以及导致福利损失的因素。我们将探讨社会福利函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评价不同资源配置方案的社会福利。我们将再次审视市场失灵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理解政府干预的潜在目标。 通过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分析,读者将能理解经济运行的另一个重要维度。而福利经济学的探讨,将帮助读者建立起评价经济活动效率和公平性的宏观视角,从而能更全面地理解经济学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每个理论概念都配有贴近现实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全书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编排,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习题详解,掌握应用: 提供大量精选课后习题,并附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帮助读者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备考导向,实用高效: 紧密结合经济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精选高频考点,梳理重难点,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把开启经济学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您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更敏锐地洞察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并为您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套辅导资料的价值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作为一名备考经济类研究生的学生,我深知理论的深度和习题的难度是拉开差距的关键。这本书(或者说这个套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教材部分结构严谨,逻辑链条完整到几乎没有瑕疵,但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配套的“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这些详解部分,与其说是答案的堆砌,不如说是“解题思路的艺术展示”。它不仅仅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剖析了每种模型背后的假设、适用的情境以及如何通过数学工具来推导出结论。很多我之前卡住的、需要反复琢磨很久才能想明白的边际分析题,在看了它的详细步骤后,立刻豁然开朗。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博弈论和福利经济学的高级章节,讲解得尤为透彻,避免了许多通用教材中常见的“跳步”现象。这套组合拳下来,我对考研真题中那些变着花样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信心大增。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思想的探险。一开始被厚厚的篇幅吓到,但翻开后才发现,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微观经济学概念,一步步拆解、可视化,引人入胜。作者的叙事方式极为高明,他从最基础的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决策入手,用一个个贴近现实的例子(比如超市的促销策略、企业的定价权挣扎),将抽象的边际效用、成本曲线变得鲜活起来。尤其欣赏它在引入均衡分析时的循序渐进,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先建立直觉理解。对于初次接触系统性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读者来说,这种“先感性认识,后理性升华”的教学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精心编排的智力游戏指南,每解开一个模型,都带来豁然开朗的成就感。当然,要真正掌握,还是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去消化那些严谨的推导,但这本书提供的坚实基础和清晰脉络,绝对是值得信赖的起点。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学习资料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细节。纸张的质量很好,即使用荧光笔反复涂画也不会洇墨,这让我的学习笔记可以清晰地叠印在书页上,非常方便复习和回顾。更关键的是,图表的绘制清晰明了,坐标轴的标签、曲线的斜率变化都标注得非常精确,避免了在复杂的图形分析中产生视觉疲劳和理解偏差。相比于一些追求廉价出版的教材,这种注重细节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传递质量的重视。流畅的阅读体验,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因阅读体验不佳而产生的焦虑感。这套书拿在手里,感觉就是一本值得信赖、可以陪伴我度过整个备考阶段的“战友”。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微观经济学的参考书目太多了,但真正能够兼顾“经典性”与“现代性”的凤毛麟角。这本教材在继承了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的稳固性的同时,也及时跟进了学科前沿的发展。我尤其欣赏它在讨论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章节时的广度和深度。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庇古分析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现代金融和保险市场中的实际影响,并用一些近年的案例来佐证理论的解释力。这种与时俱进的视角,让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地回顾历史理论,而更像是在参与一场关于当代经济社会运作机制的深度对话。对于目标是学术研究的读者而言,这种对理论边界的拓展性探讨至关重要,它引导我们去思考模型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失效的地方,从而激发批判性思维。

评分

这套教材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完备性”和“自洽性”。很多经济学教材在处理跨章节知识的联系时,往往显得比较零散,读者需要自己在大脑中搭建逻辑桥梁。然而,在学习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构建了一个非常严密的知识体系,从基础的偏好理论到宏观层面的一般均衡分析,每一步的引入都显得顺理成章,前置知识对后续内容的支撑力极强。例如,对斯泰克尔伯格竞争模型的讲解,清晰地回溯到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并展示了动态博弈的演化路径。这种结构上的无缝衔接,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对微观经济学整体框架的宏观认知,而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堆孤立的工具和模型。这种由内而外的逻辑自洽性,是衡量一本优秀教材的重要标准,而这套书无疑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评分

书质量很好是正版

评分

包装有待改进,书角都破了。给5颗星,继续努力!

评分

不错!!!!!!!!!!!!

评分

这本书很不错适合学经济学下

评分

质量保证,很好?

评分

好,紫薯字数字数字数

评分

擦擦擦擦擦擦摸摸扎找我我我了了了了了了了

评分

书还不错 帮侄子买 工具书

评分

很好,很方便很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