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科举不只是一个考试制度,更是古代中国的制度支柱和文化主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历代科举的发展历程和制度建设,将科举制度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内核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分别讲述了科举对中国政治、教育、文学艺术、社会习俗、学术、科学和东亚、西方的影响,能让我们对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制度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李兵,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举史与书院史研究。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院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湖南省书院研究会秘书长。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法律讲堂》主讲嘉宾,主讲《科场大案》,间断播出到2017年(本月10-14日仍有播出)。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嘉宾。中国大学慕课《科举与中国文化》主讲人(目前在线学习者为9400余人)。中国书院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主持人,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内容策划首席专家,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内容策划主持人。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科举史》《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千年科举》《科举图录》《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图说清代科举》等专著9部。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已出版著作25部,其中个人著作有《科举学导论》、《高考改革论》、《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刘海峰演讲录》、《学术之美 海峰随笔》等10部,首部著者或主编出版《中国科举史》、《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著作1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3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70余篇。
自序
一、绪论:褒贬不一 追本溯源
1.“误会”科举 /3
2.“恶评”科举 /6
3.“好评”科举 /9
4.科举的历史渊源 /12
5.察举选才的利与弊 /16
6.科举创立是历史的进步 /20
二、唐代:发展奠基 英雄入彀
1.常科地位的嬗变 /27
2.制科的地位 /31
3.“二李纷争”与科举改革 /33
4.报考与应试 /38
5.纳省卷与通榜 /42
6.行卷的利与弊 /45
7.通榜与行卷的影响 /49
8.外国人应试科举 /55
9.放榜后的庆祝 /58
10.武举制度 /61
三、宋代:至公之制 科举社会
1.宋太祖的科举改革 /69
2.宋太宗的科举制度建设 /75
3.宋真宗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 /78
4.北宋中叶的改革 /83
5.以“德”取士的尝试 /86
6.实施糊名誊录的争论 /89
7.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争 /94
8.科举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99
四、辽金元:科举魔力 影响外族
1.辽朝的科举 /105
2.金朝的科举 /109
3.元初科举的中断 /114
4.元朝科举程式 /117
5.程朱理学科举化 /121
五、明代:科举永制 八股取士
1.明初荐举与科举的反复 /127
2.南北榜案 /132
3.会试分区录取 /137
4.乡试录取时对特殊群体的照顾 /141
5.防止冒籍的制度 /146
6.八股文的演变 /149
7.八股文的功用 /156
8.八股文的弊端 /160
9.科举在明代社会的地位 /163
六、清代:程式缜密 盛极而衰
1.报考的身份限制 /171
2.禁止女性报考 /174
3.年老应试 /177
4.年幼应试 /183
5.保结措施 /185
6.县试与府试 /189
7.院试 /193
8.乡试主考官的选派 /199
9.贡院的基本结构 /206
10.号舍 /211
11.试卷处理 /216
12.阅卷 /219
13.录取与放榜 /223
14.举人的出路 /228
15.会试 /231
16.殿试策问与对策 /234
17.殿试阅卷 /237
18.皇帝钦点状元的传说 /241
19.传胪大典与三鼎甲分布 /246
20.新科进士的待遇 /249
七、舞弊:手法多样 大案频发
1.代考 /255
2.夹带 /262
3.传递 /269
4.通关节 /274
5.客观认识科举舞弊 /279
八、清末:科举革废 价值犹存
1.鸦片战争前后对科举的批评 /285
2.戊戌维新前后的科举改革 /289
3.清末立废科举 /297
4.废科举的影响 /299
5.废科举后的反思 /302
九、影响:绵延千年 远播海外
1.科举与政治 /311
2.科举与教育 /315
3.科举与文学 /322
4.科举与社会 /331
5.科举与习俗 /336
6.科举与科学 /345
7.科举与东亚文明 /347
8.科举与西方文官政治 /348
主要参考书目 /354
后记 /357
自序
每每到高考前后,“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五子登科”“连中三元”“三元及第”等吉语常被人挂在嘴边,甚至被一些媒体用为标题来博人眼球。然而,与这些词汇直接相关的科举制度却被一部分人认为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累赘或糟粕。
每每听到家里有长辈说起自己祖上曾经出过举人、进士时,多数人会喜形于色,甚至要在朋友圈中或明或暗、或现或隐地显摆一下,像鲁迅笔下的阿Q,要将“我祖上曾经阔过”的消息公之于众。然而,只要提起科举,我们头脑中会本能地闪现出中举后发疯的范进,排着几文铜钱,穿着长衫买茴香豆的童生孔乙己,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后要杀结发妻子的负心汉陈世美……然后往往会发出感叹:科举败坏了天下英才,用它来选拔人才,明清岂有不亡之理?
每每谈起历史人物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韩愈、欧阳修、程颢、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湛若水、王夫之等总是无法绕开,他们对唐宋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总是为人称道。然而,很少有人提及他们的进士、举人身份,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考取进士、举人对他们人生的重要影响,更不会将他们取得的成就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
文庙、书院、祠堂、牌坊等建筑是承载中国文化的物质遗存,不少至今仍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然而,对于唐宋以来千千万万读书人迈向仕途起点的科举考场——贡院、考棚,却少有人提起,即便利用贡院、考棚所做的科举陈列展示,大多也成为人们寻找“范进”“孔乙己”们的场所,很难与传播中国文化联系起来。
诸如此类的鲜明反差,虽然也能说明科举的影响至今存在,仍然对现代社会有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的负面评价并没有得到改变,“科举是扼杀人才的制度”“科举是恶制”等观念已经在人们头脑中扎根了。
那么,科举到底是什么?
科举的“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的意思,科举就是通过设立科目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是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在古代设科考试,选拔知识分子任官的制度。科举创立于隋代大业元年(605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至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1905年9月2日)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达一千三百年之久。作为考试制度的科举能延续一千余年,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绝无仅有。
科举对中国文化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千百年来,科举通过考试将读书和做官连接起来,使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以制度化,而科举以儒家经典作为重要考试内容,保证了所选拔的官员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素质,使儒家倡导的精英治国的理想成为现实,让中国的文官政治在北宋完全建立起来,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文明的重要表征。
千百年来,科举倡导公平竞争,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制度日臻完善,被北宋欧阳修称为“至公之制”。天下士子通过公平竞争博取功名踏入仕途,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现实,这不仅引导天下士子埋头苦读,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直接塑造了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修养、思维方式,进而通过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影响着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念与心理,而且开辟了士子向上流动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这是中国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体现。
千百年来,科举不但吸引了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各国的知识分子踊跃来中国应试,而且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还仿效中国,设立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科举为中国文化在东亚、东南亚的传播提供了制度保障。
自十九世纪起,法、英、美等西方国家更是借鉴科举建立文官考试制度,这是中国对世界精神文明领域的一大贡献。清末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目睹欧美、日本等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1910年,也就是废科举五年之后,他明确指出:“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早在1835年,一位留居中国的英国人在英文杂志《中国文库》上撰文讨论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采用了考试竞争原则,并预言:“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时至今日,科举停废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是其在一千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原则,确实超越了帝制时代,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人们都无限渴望公平、公正的精神,都不懈追求通过公平竞争实现精英治理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的合理价值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
因此,就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而言,科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整个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就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而言,科举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领域的四大发明相媲美,科举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当之无愧的。
李 兵
2017年8月
科举:不只是考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科举:不只是考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科举:不只是考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