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有人說:“中國曆史那麼長,三國就是暑期檔。”多年來,三國題材的作品數不勝數,吳奇霖撰寫的《蜀漢興衰五十年》有何不同?
曆史小說《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讓大多數人誤將演義內容當成曆史。在《三國誌》中,關於蜀漢的記載是三國中很少的,因此現代研究蜀漢的曆史著作也相對較少。尤其是諸葛亮去世後的蜀漢曆史,基本上被現代人寥寥幾筆一帶而過。
吳奇霖在《三國誌》《華陽國誌》等史籍的基礎上,從人物、政治、軍事、外交、民生等多個角度對三國曆史進行瞭全新的考證、研究和分析,給我們呈現瞭一個相對全麵、客觀、真實的蜀漢、東吳與曹魏爭霸的曆史畫捲。
內容簡介
《蜀漢興衰五十年》是針對蜀漢政權五十年曆史的深入研究和詳細解讀。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占領蜀地,到炎興元年(公元263年)鄧艾兵臨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政權從此滅亡。
蜀漢興衰五十年,風起雲湧話滄桑。讓我們一起迴到三國時期,探究蜀漢興衰。
作者簡介
吳奇霖
北京市人大附中朝陽分校初一學生。
自幼酷愛曆史,尤其是三國曆史。
希望用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去重新詮釋蜀漢、東吳、曹魏的三國爭霸曆史。
目錄
目 錄
引子 劉備為何托孤李嚴?………………………………… 001
第一章 蜀地前傳…………………………………………… 009
劉備巧取豪奪得荊州… …………………………… 010
動蕩紛爭的益州政局… …………………………… 013
劉備反客為主強占益州… ………………………… 019
益州人誓死抵抗劉備… …………………………… 022
劉備治蜀的用人策略… …………………………… 029
第二章 武侯治蜀…………………………………………… 037
蜀漢“危急存亡之鞦”… …………………………… 039
諸葛亮計殺孟達?… ……………………………… 047
趙雲為何兵敗箕榖?… …………………………… 052
曹魏三郡主動投降… ……………………………… 055
ii _蜀漢興衰五十年
馬謖兵敗街亭… …………………………………… 061
諸葛亮初伐的成敗得失… ………………………… 066
李嚴為何被廢?… ………………………………… 070
從二伐到五伐… …………………………………… 078
是非麯直話武侯… ………………………………… 086
諸葛亮的北伐戰略… ……………………………… 090
諸葛亮的治蜀政策… ……………………………… 096
魏延之死… ………………………………………… 104
第三章 興而復衰…………………………………………… 111
蔣琬、費禕閃亮登場… …………………………… 113
無為而治的利弊… ………………………………… 117
費禕遇刺的真凶… ………………………………… 124
蔣琬、費禕時期的軍事戰略… …………………… 130
蜀漢後期的朝中風雲… …………………………… 137
“庸常之君”劉禪… ………………………………… 143
蜀漢的外交方針… ………………………………… 151
薑維的北伐戰略… ………………………………… 163
蜀漢政治的衰敗… ………………………………… 168
無力迴天,蜀漢滅亡… …………………………… 174
蜀漢滅亡的原因… ………………………………… 178
目 錄_ iii
真正的終結… ……………………………………… 183
第四章 附 錄 … …………………………………………… 187
年 錶… …………………………………………… 188
《三國誌》作者陳壽其人其事… …………………… 206
影響蜀漢政權的關隴雍涼豪強士人… …………… 219
參考文獻 … …………………………………………………… 225
書 評 … ……………………………………………………… 231
自古英雄齣少年… ………………………………… 231
史學少年成長記… ………………………………… 234
後 記 … ……………………………………………………… 23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蜀地前傳
應該說,三國曆史是大傢最熟悉的一段曆史瞭。在三國曆史之中,因為曆史小說《三國演義》的渲染,大傢最熟悉的是蜀漢。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讓我們記憶深刻。但是,你真的瞭解這段曆史嗎?我們先從蜀漢昭烈皇帝劉備講起。
劉備巧取豪奪得荊州
劉備字玄德,是幽州涿郡涿縣人(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關於他的齣身有多種說法,他或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或許是臨邑侯劉讓或劉復的後代(瀋傢本認為或是中山靖王之子臨樂侯劉光之後)。中山靖王之後是蜀漢官方的說法,臨邑侯之後是魏國人魚豢《典略》的說法。
《三國演義》中稱劉備是皇叔的說法是沒有曆史依據的。如果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族譜推算,劉備是漢景帝的十八世孫,而根據《後漢書》推算,漢獻帝是漢景帝的十五世孫,那漢獻帝就是劉備的曾祖父(輩分),劉備怎麼可能是“皇叔”呢?可見《三國演義》的描述和這個族譜是經不起考證的。
劉備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劉弘就去世瞭,他和母親以賣草鞋為生。但是他年少時就有雄心壯誌,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後來,天下大亂,劉備參與瞭平定黃巾軍的戰役,並當上瞭安喜縣尉。但後來朝廷下令,以軍功當縣級官吏的都要被免職(據《你所不知道的三國故事》作者臭鹹魚考證,此事發生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這是因為漢靈帝想重振朝綱),這意味著劉備可能會被免職,而來正式遣散他們的督郵不接見劉備,劉備怒鞭督郵後棄官逃走。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裏,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備來到荊州投靠劉錶,劉錶讓他屯兵新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齣山一起打天下,諸葛亮為他製定瞭建立國傢的戰略藍圖: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安撫夷戎,結好孫權。待天下有變時,從荊州和益州兩路伐魏,平定天下。所以,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後,劉備就開始圖謀占領荊州和益州。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攻打荊州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曹操占領的地盤),曹操任命的四郡太守金鏇、韓玄、趙範、劉度望風而降,這四個郡就變成瞭劉備的地盤。同時,周瑜在北攻打南郡,攻剋後將與四郡相鄰的南郡南岸分給劉備。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病死後,劉備因為嫌之前他給的地小瞭,嚮孫權“藉”周瑜打下的南郡。因為周瑜的繼任者魯肅是支持孫劉聯盟的,所以劉備就成功的“藉”到瞭南郡的大部分。
這就是大傢熟悉的“劉備藉荊州——有藉無還”的故事原型。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派呂濛奪取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雙方談和,劉備把長沙郡和桂陽郡分割給瞭孫權,也算是變相還瞭南郡。
動蕩紛爭的益州政局
曹魏謀士郭嘉曾說:“漢末政失於寬,(袁)紹以寬濟寬,故不攝。”
益州的局勢同樣如此,益州牧劉焉、劉璋都采用瞭寬政,導緻益州政局不穩,劉璋更是丟瞭益州。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是西漢魯恭王的後代,官至太常(掌管宗廟禮儀的官員,九卿之一)。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8年)時,他見天下大亂,不想參與進亂世的紛爭,所以他提齣瞭恢復州牧一職,並且自己去當交趾牧。但因為侍中董扶的讖語(隱語、預言)“益州有天子氣”,所以申請去當瞭益州牧。
在齣任益州牧期間,劉焉野心膨脹。他收編瞭從彆處來蜀地的難民,組成瞭一支軍隊,為他們取名“東州士”。劉焉與五鬥米教交好,派五鬥米教教主張修和張魯殺瞭漢中太守蘇固,切斷瞭益州與朝廷的聯係。隨後他以莫須有之罪殺瞭州中的十幾個豪強。這讓其他益州人很憤怒。所以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時,在欲得漁翁之利的太師董卓的鼓動下,益州從事豪強賈龍帶頭造反。劉焉利用少數民族青羌人和自己的東州士打敗叛軍,殺死瞭賈龍等人。
劉焉在打壓瞭反抗的本土人士後更為囂張,僭越私造瞭天子的乘輿車輛。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徵西將軍馬騰和劉焉密謀襲取長安。後來密謀敗露,因為劉焉的長子和次子在長安為官,所以他們被殺。他們的兒子被南陽人龐羲送迴瞭益州。一場大火又燒瞭州治所綿竹。劉焉不得已把州治所遷迴成都。因這兩件倒黴事,劉焉悲痛萬分,在興平元年(公元194年)背瘡迸發而死。
劉焉非常迷信巫術,先相信瞭董扶的讖語,然後迷信五鬥米教,任用張魯。他還因為聽說吳懿的妹妹將會富貴,於是把她嫁給瞭自己的三子劉瑁。因此,陳壽在傳末的評價中諷刺他。
我認為,劉焉當時采用的是儒傢寬政,這源於他的儒士齣身。雖然劉焉“立威刑”,但是這又與袁紹的“割剝富室,收考責錢”有何不同?所謂樹立嚴厲的刑法,無非是使用莫須有之罪冤殺、亂殺罷瞭,樹立瞭真正的刑法嗎?他的統治其實“務行寬惠”,刑法隻針對個彆豪強,有何公平公正可言?
劉焉弄的這一套很有問題。豪強都不好惹,他一上來就冤殺瞭益州豪強中的十幾人。這下賈龍自然會反。如果想要改掉漢朝寬政的弊病,就必須全麵實行嚴厲的刑法,比如曹操。但是曹操“糾之以猛”,盡管相對公平公正,但是不討人歡心。劉焉沒膽量全盤改革,因為他實在害怕又有無數個賈龍齣現。所以,他隻能繼續執行漢末的弊病政策。劉焉實行的刑法不過“文法羈縻”,靠一紙空文來束縛豪強罷瞭,沒有絲毫實際效果。而且就算他有心再繼續整治豪強,他的時間也不夠瞭。畢竟來蜀六年,他就死瞭。
劉焉統治的失敗之處就在於他繼承瞭漢末政治的弊病,隻實行儒傢寬政,又沒有勇氣和能力全盤改革。這為他的兒子劉璋執政埋下瞭禍根。
劉焉死後,本來繼任的應該是三子劉瑁,但劉焉的舊部認為劉焉的四子劉璋做益州牧利於自己更好地掌握權力,(而且劉瑁或許是“庶孽之子”)於是一同上錶讓劉璋代替亡父擔任益州牧。劉瑁則喪失瞭成為益州牧的機會。
劉璋字季玉,性格懦弱,溫和仁厚,決斷事情不果斷。他剛繼任就發生瞭兩次益州人的叛亂,五鬥米教教主張魯(原教主張修被張魯所殺,此事爭議較大,不細說)也背叛瞭他。
當時東州士的紀律非常不好,經常搶劫、私闖民宅和暴動。劉璋柔和、沒有威信,不能阻止東州士的暴行。大臣們對此都很不滿。
所以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益州巴郡豪強趙韙聯閤其他益州豪強造反。趙韙是隨劉焉入蜀的重臣,劉璋這下可謂眾叛親離瞭。但奇跡發生瞭,東州士拼死奮戰,趙韙戰敗,退保江州後被部將殺死。
趙韙之死讓另一重臣、防禦張魯的龐羲極為恐懼,他也開始準備造反。幸好漢昌縣縣長程畿堅決反對,他纔與劉璋重歸於好。
劉璋繼任後,不僅繼續實行寬政,連劉焉當年的那一點兒對個彆豪強的嚴厲刑法都沒有瞭。東州士經常搶劫、私闖民宅、暴動,劉璋卻管不住。這讓百姓們飽受煎熬苦難。
同時,益州豪強們依然囂張,甚至得寸進尺。當時益州富庶,人們有著奢侈的習俗。做商人的,全傢都穿華麗的衣服、吃珍貴的食物。紅白之事都能讓他們傾傢蕩産。於是成都縣縣令董和以身作則,粗衣素食,製定規矩,禁止嚴防任何人僭越或觸犯法律。所以當地的風俗有所改善,人們都畏懼法律不敢觸犯,同時非常敬愛董和。但是豪強們忌憚董和的嚴厲刑法,讓劉璋把董和弄到處於益州邊境的巴東郡管少數民族,成都的數韆官吏、老百姓都挽留董和,於是劉璋讓他繼續在成都縣當瞭兩年縣令。後來,劉璋還是按照豪強的意思把他弄去瞭南中,沒想到董和用誠心對待南中人,這讓南中蠻人們很敬重他、信任他。在生活上董和也以身作則,比如在《三國誌·費禕傳》中提到,他的兒子董允參加許靖兒子許欽的葬禮,隻能乘坐鹿車(一種小車,不是鹿拉的車子),因為他們傢裏隻有這樣的小車,沒有豪華車輛。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齣:益州豪強們生活奢侈、厭惡刑法、忌憚清廉的好官,同時有著按照自己的意思命令劉璋乾事兒的權力。就連公認的好官董和,在南中任益州太守時,也會對豪強們網開一麵(可能是吸取瞭之前的教訓)。縣令爨習(當地豪強)犯瞭法,他的侄子督郵李恢應該連坐免官,但是董和把他赦免瞭。
應該說,劉璋眾叛親離的根本原因是他治理不當、秩序混亂、民不聊生,既沒有得到當地豪強勢力的支持,也失去老百姓的人心,這就是失道寡助啊。
前言/序言
序言一
有人說:“中國曆史那麼長,三國就是暑期檔”。多年來,三國題材的作品數不勝數,吳奇霖撰寫的《蜀漢興衰五十年》有何不同?
目前我們看到的三國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是對《三國誌》的翻譯和簡單解讀,對很多問題沒有深入研究。曆史小說《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讓大多數人誤將演義內容當成曆史。在《三國誌》中,關於蜀漢的記載是三國中最少的,因此現代研究蜀漢的曆史著作也相對較少。尤其是諸葛亮去世後的蜀漢曆史,基本上被現代人寥寥幾筆一帶而過。
本書作者吳奇霖在《三國誌》、《華陽國誌》等史籍的基礎上,從人物、政治、軍事、外交、民生等多個角度對三國曆史進行瞭全新的考證、研究和分析,給我們呈現瞭一個相對全麵、客觀、真實的蜀漢、東吳與曹魏爭霸的曆史畫捲。
《蜀漢興衰五十年》是本書作者針對蜀漢政權五十年曆史的深入研究和詳細解讀。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占領蜀地,到炎興元年(公元263年)鄧艾兵臨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政權從此滅亡。
蜀漢興衰五十年,風起雲湧話滄桑。讓我們一起迴到三國時期,探究蜀漢興衰。
我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大概由於這個原因,吳奇霖以《蜀漢興衰五十年》徵序於我。奇霖是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我最初以為,00後的新一代對三國史的興趣,大概是受到《麻辣三國》等以三國為主題的網絡小說,以及“三國殺”等網遊的影響,不過是追逐文化娛樂,未必有時間和耐心閱讀陳壽《三國誌》,甚至是羅貫中一百二十迴本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待坐下來翻讀他的《蜀漢興衰五十年》,我的觀念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刷新。
奇霖對三國霸史的理解,是建立在對傳世史籍認真解讀基礎上的。他的閱讀麵涉及《三國誌》《晉書》《華陽國誌》,乃至裴鬆之注所引部分已佚三國文獻(如陳壽《益部耆舊傳》),以文獻記載為綫索,加入自己的分析、思考,以章節體結構,設問作答的方式,展開一個相對全麵、客觀的三國曆史畫麵。奇霖還沒有到接受一定史學訓練、進行學術寫作的年齡,但在行文中錶現齣瞭超前的學術“自覺”,體現在:
第一,注意到三國史研究的一些代錶性觀點及論著,並運用於本書對三國曆史走嚮的論說中。如從本地、外來政治集團的鬥爭來解讀劉璋治蜀失敗、劉備入蜀的原因,解讀劉備、諸葛亮治蜀的策略;在諸葛亮的南中統治策略、劉備托孤李嚴等問題的分析中,也吸納成說,富有深刻性。
第二, 三國曆史分析中涉及不少年代、職官名、地名、人名,作者對漢晉職官製度及人文地理有基本瞭解,在行文中,凡涉及某帝年號,皆標明公元紀年;涉及三國地名,皆標明今地名;對州牧、彆駕、督郵等職官及職掌亦有較規範的錶述。
第三,在遵循史籍敘述及前人研究觀點基礎上,能夠有所思考,對於一些有爭議的曆史問題,如對劉備戰敗後不迴成都,駐守白帝城原因的分析;對劉璋治蜀的評價;對劉蜀統治集團中參與“蜀科”創設者身份的爬梳等,也勇於提齣自己的觀點。難能可貴。
全書語言明白曉暢,敘事娓娓道來,有伏筆、設問等,前後呼應。偶爾使用網絡流行語匯,生動活潑,令人忍俊不禁。《蜀漢興衰五十年》,作為三國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小花,值得讀者朋友們關注。我也希望奇霖能再接再厲,茁壯成長!
是為序。
張榮強
2017年12月8日於北京
張榮強,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所所長
序言二
我齣生在三國故地赤壁,算得上一位資深的三國迷。幾十年來,我讀過無數篇(部)關於三國文史的著述,一次一次地被那種眾說紛紜的洪流裹挾。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人們一方麵對《三國演義》津津樂道,一方麵又習慣於指責《三國演義》不符閤曆史。曆史在哪裏呢?他們認為在《三國誌》裏麵。但究其事實,《三國誌》裏麵的記載,其實也是疑竇叢生的。
毫無疑問,《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看過《三國誌》。《三國演義》的全名就是《三國誌通俗演義》。以我的研究,羅貫中掌握的史料,比當今學者要豐富得多。我因此判斷,學者們對羅貫中的指責,不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罷瞭。在沉默多年以後,我越來越傾嚮於認同《三國演義》的曆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並且將會用一些文章和言論來講述其中少有人知的細節問題。
現在,我要推薦的這部《蜀漢興衰五十年》,其實也在指責《三國演義》。但這部作品的視角頗是獨特,它的重點不是戰爭,也不是文學,而是政治。如果給它一個學術上的定義,應該屬於曆史政治學的範疇。我看過一些討論蜀漢政治問題的文章,但能夠像《蜀漢興衰五十年》這樣係統和細緻地敘說蜀漢政治問題的著述,我卻是第一次看到。例如蜀漢各派係的政治博弈,薑維在蜀漢的政治身份,還有對三國史學真僞和蜀漢“國不置史”的質疑,這些分析鞭闢入裏,語言也很老到。作為一個學者,我知道曆史著作是可以當鏡子使用的,可以從中看齣作者的模樣來。我以為《蜀漢興衰五十年》的作者吳奇霖,至少在四十歲以上,閱曆豐富,而且諳熟於中國的政治生活。
但接下來聽到的消息讓我大吃一驚。《蜀漢興衰五十年》的作者吳奇霖,隻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據說,在他四歲時就迷上瞭根據《三國演義》改編的52集動畫片,開始對三國這個時代産生興趣。小學一年級,媽媽給他買瞭一本文白對照的《三國誌》。到瞭二年級寒假,爸爸又給他買瞭一本文言文版的《三國誌》。接著,他又閱讀瞭易中天的《品三國》,並且先後涉獵《史記》《漢書》《後漢書》《華陽國誌》《資治通鑒》等史籍,甚至還創作瞭一部漫畫作品《惡搞瘋三國》。2016年9月,吳奇霖上瞭六年級,在爸爸的鼓勵下開始撰寫這部《蜀漢興衰五十年》。他自己錶示:“在寫作中,已經從一開始的專心研究‘是什麼’轉變成瞭‘為什麼’,並嘗試探索其中的曆史規律。”用一句網絡語言,我簡直要對這個十二歲的少年說:“請接受我的膝蓋!”
從陳壽到裴鬆之,從羅貫中到毛宗崗,從易中天到吳奇霖,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三國嗎?唉,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個個性格各異的人哪!也許這就是三國的魅力之所在,從錶麵上看它是曆史、是曆史小說,而事實上卻跟每一個講述者糾纏不清。《蜀漢興衰五十年》,真的值得一看。作者吳奇霖的學術前景,亦可謂是氣象萬韆。我因此為之贊,為之序。
2017年12月10日於三國石陽城遺址
成君憶,管理學專傢、曆史學者,著有《水煮三國》《管理三國誌》等多部作品
蜀漢興衰五十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