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旧事(第3版)

北大旧事(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平原,夏晓虹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0064
版次:3
商品编码:1235222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大记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4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能被无数学子追忆不已的,方才是此大学“生命之真”。《北大旧事》正是借助于平民的眼光与片段的追忆,呈现出老北大的或一侧面。
  在这些广泛流传而又无法实证的逸事中,蕴涵着老北大的“真精神”。

内容简介

  《北大旧事》(第三版)是编者进入“历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广泛搜集了关于老北大的杂感、素描、随笔、小品、回忆录等生动文字,文章多是对北大旧事、旧人、旧情的回忆与书写。其中既有对北大理念、北大精神的叙述,也有对旧文人气质和交往方式的描绘,字里行间体现了老北大人对母校的眷恋和特殊感情,也反映了老北大精魄之所在,读来令人不能忘怀。对今天的北大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老北大的故事》《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著有《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诗界十记》《晚清文人妇女观》(另有增订本)《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晚清社会与文化》《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等。

目录

目?录
老北大的故事(代序)......陈平原 005
校史拾零
北京大学最早期的回忆......邹树文 002
记优级师范馆......王画初 009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王道元 012
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俞同奎 018
记译学馆......陈诒先 023
八年回想......徐崇钦 027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 029
蔡先生任北大校长对近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影响......陶希圣 036
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杨晦 040
回忆“五四”......杨振声 048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蒋梦麟 054
扰攘不安的岁月......蒋梦麟 063
五四以后之北大世界语宣传运动......傅振伦 070
七年北大......李书华 075
三一八惨案中的北大学生......刘生浚 103
北京大学的复校运动......朱偰 111
记忆残片——忆“一二九”时的北大......朱穆之 118
七七事变后北大的残局......罗常培 125
我在北大
我和北大......沈尹默 136
回想北大当年......张申府 149
北京大学预科......陶希圣 157
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冯友兰 164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梁漱溟 176
从“五四运动”到“六三索薪”......马叙伦 183
北大六年琐忆......田炯锦 189
“五四”杂忆......川岛 201
“但开风气不为师”——记我在北大受到的教育......冯至 207
回忆我在北大的一段学生生活......程厚之 212
我在北大......千家驹 224
我的大学生涯......马珏 252
一点经历?一点希望......金克木 255
末班车......金克木 259
红楼掌故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胡适 264
我观北大......鲁迅 267
北大和北大人......柳存仁 269
北大与北大人......朱海涛 315
红楼一角......谢兴尧 344
红楼内外......周作人 353
卯字号的名人......周作人 372
三沈二马......周作人 377
红楼点滴......张中行 384
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柳存仁 397
北大图书馆......张中行 402
我与北大图书馆的关系......邓广铭 406
松公府旧北大图书馆杂忆......任继愈 411
北大忆旧......严薇青 414
六十年前我在北大的几点回忆......萧劳 436
读书有味聊忘老......谢兴尧 440
北大教授剪影......赵捷民 446
外景素描
北京大学素描......张孟休 462
北大外景速写......陈世骧 470
沙滩马神庙——老北大回忆之一......谢兴尧 473
忆沙滩......钦文 481
老北大......邓云乡 483
红楼......邓云乡 486
府院留痕......张中行 488
北大区里的小饭铺......徐? 492
沙滩的住......张中行 496
沙滩的吃......张中行 500
名人菜......邓云乡 503
“北大河”......刘复 506

精彩书摘

沙滩的吃
沙滩的住,有特点,所以写了上一篇。吃,特点不多,不过谈住而不谈吃,像是挂对联只有上联,见到的人会不满意,所以不得不勉强凑个下联。
还是以在沙滩一带生活的学生为限。上一篇说学生有北京大学门内的和门外的两类。这两类在住的方面区别很大,因为门外的没有白住学校宿舍的权利。可是在吃的方面区别很小,因为学校(如西斋)虽然有可包饭的食堂(每日三餐,一人一月六七元),但饭不能白吃,又没有吃饭馆随便,所以门内的也有很多不吃包饭。这样,谈沙滩的吃,就可以不分内外,而集中说说分布在学校附近的饭馆。
饭馆都是级别不高的,原因很简单,学生的钱包,绝大多数不充裕,预备高级菜肴没人吃。饭馆数目不少,现在记得的,红楼大门对面两家,东斋附近两家,第二院附近两家,沙滩西端一家。其中有些字号还记得:东斋门坐东向西,对面稍北一家名叫林盛居,北侧也坐东向西一家名叫海泉居;第二院大门对面一家名叫华顺居,东行不远路北一家名叫德胜斋。德胜斋是回民饭馆,只卖牛羊肉菜肴。沙滩西端路南一家,比其他几家级别更低,北京通称为切面铺。切面铺特点有二:一种可名为优点,是货实价廉,比如吃饼吃面条,都是准斤准两;一般饭馆就不然,吃饼以张计,吃面条以碗计,相比之下就贵了。另一种可名为缺点,是花样太少,品味不高。
照顾切面铺,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北京通称为卖力气的,因为饭量大,要求量足,质差些可以将就。但我有时也愿意到那里去吃,主食要十两(十六两一斤)水面(加水和成)烙饼,菜肴要一碗肉片白菜豆腐,味道颇不坏,价钱比别处便宜,可以吃得饱饱的。可取之处还有吃之外的享受,是欣赏老北京下层人民的朴实、爽快和幽默。铺子里人手不多,大概是四个人吧,其中两个外貌有特点,拿炒勺的偏于瘦小,脸上有麻子,跑堂的年轻,个子高大,于是顾客都用特点称呼他们:“大个儿,给个空碗。”“麻子,炸酱多加一份肉。”大个儿和麻子坦然答应。反过来,他们也这样称呼顾客,顾客也是坦然答应。这在其他几家就不成,买卖双方之间总像有一层客气隔着。
德胜斋的拿手好戏是烧饼加炖牛肉,学生照顾它,多半吃这个。它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不是饭菜,而是人,一个跑堂的,其时大概二十岁多一点,姓于,学生都叫他小于。他和气,勤快,却很世故。几乎能够叫出所有常去的学生的姓名,见面离很远就称呼某先生,点头鞠躬,满面笑容,没话想话。如果时间长些,还要尽恭维之能事,说不久毕业一定会升官发财,最低也是局长。世故的顶峰是一次大聚敛,说是死了父亲,足穿白鞋,腰系白带,见到熟学生就抢前一步,跪倒叩头。北京习惯,这是讨丧礼,有不成文的定价,大洋一元。那几天,北京大学学生,熟识的见面总是问一句:“小于的钱你给了吗?”可见这次聚敛的范围是如何宽广了。
其他几家非回教的饭馆都有一种名菜,名叫“张先生豆腐”。顾名思义,是一位姓张的所创。据说这位姓张的也是北京大学学生,但究竟是哪一位,可惜不像马叙伦先生,著书说明,“马先生汤”是他何时何地所创。自己不说,他人想明究竟,自然只能用乾嘉学派的考证方法。菜名张先生豆腐,创始人姓张,没有问题。菜在沙滩一带风行,其他地区罕见,此张先生与北京大学有密切关系,十之九也不成问题。是教师呢?是学生呢?传说是学生;如果是教师,留名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可证多半是学生。菜里有竹笋等,北方人少此习惯,可证这位张先生是江南人。——没有考证癖的人,更关心的是好吃不好吃。我的印象是很好吃。价钱呢,一角六分一盘,在当时,如果一天吃一次,单是这一项,一个月就要近五元,就穷学生的身份说是太豪华了。
与德胜斋的小于相比,海泉居也有个出名的跑堂的,可惜忘了他的尊姓。这位与小于职位相同,可是志趣大异,借用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妙论来说明,小于是中学为体,这位是西学为用。他向会英语的许多学生发问,“炒木樨肉”,英文怎么说,“等一等,就来”,英文怎么说,等等。于是,渐渐,他就满口不中不西的英文了。这已经足够引人发笑。但店里的什么人还以为不够,于是异想天开,请什么人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饭桌旁的墙上,联语是“化电声光个个争夸北大棒,煎炸烹炒人人都说海泉成”,下面落款是“胡适题”。联语用白话,如果不看笔迹,说是出于(白话文学史)作者的手笔,也许没有人怀疑吧?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这些饭馆都无影无踪了。沧海变桑田,天道如此,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惜的是张先生豆腐也成为历史陈迹,想再吃一次的机会不再有了。

前言/序言

老北大的故事(代序)
一、永恒的风景
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科研成果、名师高徒外,还有必须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介于两者之间,兼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是众多精彩的传说。
比如,当老同学绘声绘色地讲述某位名人在这棵树下悟道、某回学潮在这个角落起步、某项发明在这间实验室诞生、某对情侣在这条小路上第一次携手时,你感觉如何?是不是觉得太生动、太戏剧化了?没关系,“无巧不成书”嘛。再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信不信由你。只要不对这所学校失去信心,慢慢地,你也会加入传播并重建“校园风景线”的行列。
比起校史上极具说服力的统计数字,这些蕴涵着温情与想象的“传说”,未免显得虚无缥缈;因而,也就不大可能进入史家的视野。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大学”更为充满灵性的场所。漫步静谧的校园,埋首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倾听学生宿舍里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或者“远眺”湖边小路上恋人在窃窃私语,只要有“心”,你总能感知到这所大学的脉搏与灵魂。
如此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叙述,实在难以实证。但对于曾经生活或向往生活于其间的人来说,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却极有魅力。世人之对“红楼内外”感兴趣,有各种各样的机缘。我的最初动因,竟是闲聊时的“争强斗胜”。
比起“全北大”(在北京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全部课程)来,我只能算是“半路出家”。正因为有在别的大学就读的经验,我对北大人过于良好的自我感觉——开口闭口“我们北大”,不只表明身份,更希望提供评判标准——既充满敬意,又有点不以为然。试着虚心请教:让你们如此心迷神醉的“我们北大”,到底该如何描述?有眉飞色舞,抛出无数隽语逸事,令人既惊且喜的;也有引经据典,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从蔡元培到毛泽东,让我重新回到现代史课堂的。后者可以帮助确定北大在百年中国政治史上的位置,只是叙述姿态过于僵硬;前者补阙拾遗,而且引人遐想,可惜传说多有失实。
希望能够兼及“宏伟叙事”与“小品笔调”,我选择了“回到现场”的研究策略。比如,同样谈论北大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五四”,我会对游行路线怎样设计、集会演讲为什么选择天安门、火烧赵家楼又是如何被叙述等等感兴趣。至于史学家不大关注的北河沿的垂柳、东斋西斋学风的区别、红楼的建筑费用、牌匾与校徽的象征意味、北大周围的小饭馆味道怎样、洗得泛白的蓝布长褂魅力何在等,也都让我入迷。
于是,我进入了“历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广泛搜集并认真鉴赏起“老北大的故事”来。杂感、素描、随笔、小品、回忆录,以及新闻报导、档案材料等,有带露折花的,也有朝花夕拾的,将其参照阅读,十分有趣。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当年的“素描”与几十年后的“追忆”,竟无多大出入。考虑到关于老北大的旧文散落各报刊,寻找不易,不可能是众多八旬老人转相抄袭。唯一的解释是,老北大确有其鲜明的性格与独特的魅力,因而追忆者“英雄所见略同”。借用钱穆《师友杂忆》中的妙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其在记忆之外者,足证其非吾生命之真。”一个人如此,一所大学也不例外:能被无数学子追忆不已的,方才是此大学“生命之真”。此等“生命之真”,不因时间流逝而磨灭,也不因政见不同而扭曲。
其实,“老北大”之成为众口传诵的“故事”,很大程度得益于时光的流逝。绝大部分关于北大的回忆文章,都是作者离开母校之后才写的。而抗战爆发北大南迁,更是个绝好的机缘。正因远离红楼,方才意识到其巨大的感召力,也才有心思仔细勾勒其日益清晰的面孔。40年代出现一批相当优秀的回忆文章,大多有此心理背景。柳存仁的系列文章《北大和北大人》中,有这么一段话:
卢沟桥事变后,北大南迁,旧游星散,否则如果我在今天还有机会住在东斋西斋矮小卑湿的宿舍里,我决不会,也不能写出这样一篇一定会被我的师友同学讥笑作低能的文章。……我不愿意忘记,也猜想其他的师友同学们也永远没有忘记那霉湿满墙,青苔铺阶的北大二院宴会厅,更决不会忘记那光线黑暗的宴会厅里,东边墙上悬挂的一幅蔡孑民先生全身的油画,和他在画中的道貌盎然和蔼可亲的笑容。这幅像,这个古老的厅堂,也许就足以代表北大和北大人而有余。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踏进那青苔铺阶的古老厅堂,更何况那厅堂已经失落在敌人手中,难怪远游的学子频频回首,并将其相思之情诉诸笔墨。
抗战胜利了,北大人终于重返红楼。可几年后,又因院校调整而迁至西郊燕大旧址,从此永远告别了令人神往的沙滩马神庙。对一所大学来说,校址的迁移,并非无关紧要,往往成了撰写校史时划分阶段的依据。抗战南迁,对于北大日后的演变与发展,实在太重要了。因而,将“老北大”封闭在1898—1937年的设想,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对于习惯新旧对举、时时准备破旧立新的人来说,只要与“今日北大”不符者,皆可称为“老北大”。这种漫无边际的概念,为本文所不取。为了叙说方便,本文将“老字号”献给南迁前的北京大学——包括其前身京师大学堂。
从1918年出版《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起,“老北大”的形象逐渐浮现。有趣的是,历年北大出版的纪念册中,多有批评与质疑;而发表在其他报刊的回忆文章,则大都是褒奖与怀念。对于母校之思念,使得无数昔日才情横溢尖酸刻薄的学子,如今也都变得“柔情似水”。曾经沧海的长者,提及充满朝气与幻想的大学生涯,之所以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大半为了青春,小半属于母校。明白这一点,对于老学生怀旧文章之偏于理想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所引述的“老北大的故事”,似乎也未能免俗,这是需要事先说明的——尽管我已经剔除了若干过于离奇的传说。至于或记忆失误,或角度偏差,或立意不同,而使得同一事件的叙述出现众多版本,这不但不可惜,反而正是老北大之精魄所在: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因而也就不会有完全统一的形象。
前面提及“英雄所见略同”,这里又说是形象塑造无法统一,二者岂不互相矛盾?不妨套用“求同存异”的治世格言:对“老北大”精神的理解,各家没有根本的区别,差距在于具体事件的叙述与评判。
二、“北大老”与“老北大”
“北大老,师大穷,惟有清华可通融。”此乃二三十年代流传在北平学界的口头禅。就从这句“读法不一”的口头禅说起吧。
首先是叙事人无法确定,有说是择校的先生,也有说是择婿的小姐。择校与择婿,相差何止千里!与叙事人的不确定相适应,北大之“老”也难以界说。有说是北大人老气横秋,办事慢条斯理的;也有说是校园里多老房子、老工友,连蔡元培校长的汽车也老得走不动的;还有说是历史悠久,胜迹甚多的。第三说最有诗意,容易得到北大人的认可。朱海涛撰写于40年代的《北大与北大人·“北大老”》,正是在这一点上大作文章:
摩挲着刻了“译学馆”三个大字的石碑,我们缅怀当年住在这里面的人,每月领四两学银的日子。在三院大礼堂前散步,我们追念着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时,多少青年人被拘禁在这里面。徘徊于三一八殉难同学纪念碑前,我们想起这国家的大难就有待于青年的献身。这一串古老的历史的累积,处处给后来者以无形的陶冶。
说“陶冶”没错,说“古老”则有点言过其实。比起巴黎、牛津、剑桥等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名校,北大无论如何是“小弟弟”。在《北京大学卅五周年纪念刊》上,有两则在校生写的短文,也叫《北大老》,极力论证刚过“而立”之年的北大,不该“倚老卖老”,更不该“老气横秋”——因为有牛津大学等在前头。
到了1948年,校长胡适为“纪念特刊”撰写《北京大学五十周年》,仍是强调“在世界的大学之中,这个五十岁的大学只能算一个小孩子”。可笔锋一转,擅长考据的适之先生,谈论起另一种计算年龄的办法:
我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如北大真想用年岁来压倒人,他可以追溯“太学”起于汉武帝元朔五年(西历纪元前124年)公孙弘奏请为博士设弟子员五十人。那是历史上可信的“太学”的起源,到今年是两千零七十二年了。这就比世界上任何大学都年高了!
有趣的是,北大校方向来不希望卖弄高寿,更不自承太学传统,就连有直接渊源的同文馆(创立于1862年,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也都无法使其拉长历史。每当重要的周年纪念,校方都要强调,戊戌年“大学堂”的创立,方才是北大历史的开端。胡适称此举证明北大“年纪虽不大,着实有点志气”。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这与当事人对大学体制以及西方文化的体认有关,更牵涉其自我形象塑造与历史地位建构。说白了,北大的“谦虚”,蕴涵着一种相当成熟的“野心”: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原动力。如此说来,比起北大校史若不从汉朝算起,便同文明古国“很不相称”

(第010页)
的说法(参见冯友兰《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历任校长之自我约束,不希望北大往前溯源,其实是大有深意在。从北大的立场考虑,与其成为历代太学的正宗传人,不如扮演引进西学的开路先锋。当然,校史的建构,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需求或个人的良好愿望。我想说的是,相对于千方百计拉长大学历史的“常规”,历来激进的北大,之所以“谨守上谕”,不敢越雷池半步,并不完全是因为“学风严谨”。
翻翻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这两种重要文献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包括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员聘请、学生守则等,都与传统书院大相径庭。至于随处可见的“欧美日本”字样,更是提醒读者,此章程与“白鹿洞书院教条”了无干系。当然,有章可以不依,有规可以不循,制定了新的章程,不等于建立了新的大学。幸亏有了第一届毕业生邹树文、王画初、俞同奎等人的回忆文章,我们才敢断言,京师大学堂确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绩得到普遍承认,蔡元培长校以前的北大历史,便逐渐被世人所遗忘。选择若干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回忆,有助于了解大学草创期的艰难与曲折,比如孙家鼐的规划、许景澄的殉难、张百熙的实干、严复的苦撑等等。至于进入新式学堂后,学生如何习得“文明生活”,也是我所深感兴趣的。光绪二十五年(1899)颁布的《京师大学堂禁约》,有些条款现在看来“纯属多余”,比如用相当长的篇幅强调课堂上必须依次问答、不可抢前乱说、声音高下须有节制等。最有趣的,还是以下这条禁令:
戒咳唾便溺不择地而施。屋宇地面皆宜洁净,痰唾任意,最足生厌。厅堂斋舍多备痰盂。便溺污秽,尤非所宜。是宜切记,违者记过。
想象当年的大少爷们,如何“忍气吞声”,逐渐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实在是很好玩的事情。今日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将此等琐事写进规章。可在“西学东渐”史上,“不随地吐痰”,也算是颇有光彩的一页。
戊戌年的京师大学堂没有毕业生,学校因战乱停办两年。壬寅(1902)入学的,方是第一批得到“举人学位” 北大旧事(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北大旧事(第3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北大旧事(第3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北大旧事(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北大旧事(第3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