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5
《八麯仙人之歌》和《智慧瑜伽》《至上瑜伽》《瑜伽喜樂之光》閤稱為“智慧瑜伽四大經典”。
我們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煩惱的世界上生活?如果擺脫我們行動帶來的種種束縛?如何不脫離生活,而是在這個塵世獲得一種自由、喜樂的生活?
繼《瑜伽喜樂之光》之後,王誌成教授再添新作,完成瞭印度曆史上重要的吠檀多(智慧瑜伽)經典《八麯仙人之歌》的翻譯和注釋。印度古老的文化傳統認為,人獲得自由的根本在於消除無明。商羯羅大師甚至認為,隻有吠檀多(智慧瑜伽)纔能消除人的焦慮、痛苦和煩惱,並終結黑暗的輪迴性生活。
本書是國內首次翻譯齣版,它在印度主流文化中的思想地位類似於佛學中的《金剛經》或《六祖壇經》。一冊在手,可以直抵印度吠檀多(智慧瑜伽)之聖境。
本書是對《八麯仙人之歌》的翻譯和注釋。《八麯仙人之歌》是印度重要的哲學傳統——吠檀多——中重要的經典之一。全書共20章,以八麯仙人和國王賈納卡之間的對話之方式,對自吠陀經典以來印度宗教和哲學所探討的幾乎所有重要問題作齣瞭其徹底的吠檀多不二論的論說:本體論中的存在與非存在、原質與原人、一元與二元、至上自我與吉瓦、梵與現象世界、時間和空間、數論哲學談論的諸如五大元素、身體、心意與靈性等25諦,認識論中的知識-知者-可知者三元組、意識的四種狀態,修行論中如儀式、祭祀、專注、冥想、三摩地等各個環節,價值論中的善惡、苦樂、悲喜,解脫論中的束縛與解脫,師徒傳承中的經典訓諭和古魯教導,以及印度傳統生活的四大目標,等等。由此提齣,消除無明消除私我,立足和安住於至上自我,就可以直抵瑜伽聖境即自由或解脫。
斯瓦米?尼提亞斯瓦茹帕南達(Swami Nityaswarupananda)是印度羅摩剋裏希那道院高級學者,具有極強的學術功底,極強的梵文天賦。他於1938年在加爾各答成立羅摩剋裏希那道院文化研究所(the Ramakrishna Mission Institute of Culture ),該研究所齣版瞭大量具有學術性和影響力的哲學和傳統經典著作。
序言一 . 硃彩虹
序言二 . 王東旭
序言三 聞 中
導 論
第 1 章 自我覺悟的指導
第 2 章 覺悟自我的喜悅
第 3 章 自我覺悟的檢驗
第 4 章 贊頌自我覺悟
第 5 章 消融的四個方麵
第 6 章 更高的知識
第 7 章 自我覺悟的本性
第 8 章 束縛和解脫
第 9 章 不 執
第 10 章 棄 絕
第 11 章 智 慧
第 12 章 安住在自我中
第 13 章 快 樂
第 14 章 寜 靜
第 15 章 自我知識
第 16 章 特彆指導
第 17 章 真正的知者
第 18 章 平 靜
第 19 章 安住在自我的榮耀中
第 20 章 有身解脫
結 語
後 記
《八麯仙人之歌》(Astavakra Gita),也譯為《八麯之歌》,或名《八麯本集》(Astavakra Samhita),是一部思想非常成熟的吠檀多著作,或者,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智慧瑜伽之作。它記錄瞭古代北印度毗提訶(Videha)國王賈納卡(Janaka)與他的導師或古魯(guru)八麯仙人(Astvakra)之間關於何為自我、何為世界、何為生命等終極問題的對話。
賈納卡國王聰明智慧,他治下的國傢繁榮富強,國泰民安。印度偉大的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森林篇》(132-134),就記載瞭關於賈納卡國王與其古魯八麯仙人之間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傳說。
從《八麯仙人之歌》的內容上看,它所蘊含的智慧非常徹底——不依賴任何其他對象,不需要任何超自然的神。在《薄伽梵歌》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還需要樹立一個至上之神,以適應普羅大眾。嚴格來說,八麯的思想更忠實於主要的古代奧義書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吠檀多思想。它比《薄伽梵歌》更加徹底,也更加具有人文主義的精神。
根據八麯,在絕對的層麵上,一切都隻是絕對意識,即梵或自我(the Self),而個我或吉瓦(Jiva),以及創造主或自在天(Isvara)和摩耶(Maya)則根本不存在。倘若一個人能夠完全安住在這一絕對意識中,隻與絕對自我相認同,則其他短暫的一切都會煙消雲散,並由此獲得至高的覺醒、自由和喜樂。這樣一個徹底的不二論立場,就如鏡子一般,照齣所有一切皆是虛幻,照齣世界的非實在。
我們麵前的這本《八麯仙人之歌》,與《至上瑜伽》更為類似,是一部非常徹底和究竟的吠檀多不二論的傑齣著作。《至上瑜伽》內容非常豐富,但其篇幅較大,非普通人所能研讀。《八麯仙人之歌》相對短小,以國王賈納卡與其導師八麯之間的對話方式完成,對話的內容相當哲學化,其吠檀多思想非常激進,刷新瞭我們日常的思維和觀念。
關於《八麯仙人之歌》的成書時間,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穆剋吉(Radhakamal Mukerjee)說它的成書在《薄伽梵歌》之後,即不早於公元前5世紀或4世紀。拜羅姆(Thomas Byrom)認為,此書要麼是8世紀商羯羅(Shankara)的一個追隨者所撰,要麼寫於14世紀商羯羅思想復興時期。我們認為,此書是非常成熟的吠檀多不二論著作,應當深受吠檀多哲學大師高德帕達(Gaudpada,亦譯為喬荼波陀)和商羯羅思想的影響,拜羅姆的猜測還是比較閤理的。
序言一
從2003年鞦天開始的十四年來,我一直是王誌成老師的學生,不僅是學術上的,而且是靈性上的。學生為老師的新書作序,這很少見,似乎不閤“規矩”。何以如此?這與本書的主題——消融相契閤,在消融之境,套用書中賈納卡國王的錶達:“哪裏有弟子?哪裏有導師?”
二十多年來,老師的研究可以用兩種方式分為前期和後期。按照第一種方式,在前期,他大緻研究西方基督教的宗教哲學和宗教對話,在後期,他走嚮東方宗教,現階段是印度教,尤其是瑜伽哲學和吠檀多哲學。然而有趣的是,還在多年前的“前期”,學者周偉馳就在書評中斷言:“王誌成骨子裏是印度教的。”老師從不畫地為牢,把自己拘泥於任何宗教,對成長模式的遵循賦予他穿梭東西方宗教思想的自由。按照第二種方式,在前期,他從智性上著力“為學”,在後期,他在靈性上精進“為道”,這裏的前後期不是時間上的先後之分,而是垂直維度的層次之彆。到此為止,讀者可能會好奇地追問兩個問題:其一,王誌成老師何以從為學走嚮為道;其二,他那不間斷的探求目前已經引領他抵達何處。我不知道老師自己會如何迴答,但依我看來,從為學到為道一方麵有賴於各種因緣;另一方麵,為道始終是在他那裏的,剛開始主要處於潛伏狀態,後來漸漸發齣和顯明,或許可以說,這是他的“使命”。關於他目前抵達何處,我認為,老師對《八麯仙人之歌》的翻譯和注釋可以充分地揭示答案,嚮我們顯明他站在哪裏,前提是,如果我們可以明白的話。讀者一旦進入本書,就能感受到,《八麯仙人之歌》有多麼偉大,多麼崇高,多麼究竟!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王誌成對它的注釋。老師的注釋最觸動我的地方是,他說話是有權柄的!這權柄來自於他已然抵達《八麯仙人之歌》指嚮的終極之地或消融之境。當一個人的話語本身與話語所傳達的經驗相匹配時,“權柄”就撲麵而來,好比撲麵而來的風,令人無法抗拒。那麼,本書指嚮的“消融之境”是一種怎樣的狀態?這有待讀者自己去反復閱讀,細細領會和印證,那將是一個過程,可長可短。我在這裏隻提及兩點。首先,從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楚明白地知道一個“垂直維度”或“深度”的概念,就是說,世界除瞭嚮我們呈現的水平維度的多樣性之外,還有垂直維度的“大一”,即至上自我。“多”為顯,“一”為隱。從這個角度來講,世界似乎是雙層的。然而,雙層世界的錶達隻是權宜之詞,是不準確的,因為“一”與“多”並不分離,現象世界與至上自我並不分離,它們是一迴事,分離是由無明造齣的顛倒夢想而已。到此為止的內容,都並非《八麯仙人之歌》意欲重點交代的。本書的究竟之處在於,它告訴我們,從終極角度而言,無一亦無多,沒有二元對立,沒有分彆,沒有世界。那剩下什麼呢?至上自我、梵、光明或大一?不對,這種談論是不閤法的,一切談論都是不閤法的。或許相對而言,“消融”是最好的詞語。唯有沉默。何以如此?因為本書所指之境超越瞭二元論,而我們的語言世界卻落在瞭二元論裏。緊接著,我們需要澄清的是,消融之境是一種直接經驗,它並不神,態然,你是自由圓滿的日常生活之人。問題是,如何從二元世界的生存經驗飛躍進入消融之境的生存經驗?對此的說明,是老師的注釋試圖承擔的重要工作。讀者會發現,八麯和賈納卡都是從終極角度來言說一切的,這就使得本書過於究竟,對普通人具有一定的難度或“危險性”,因為智性和經驗上的差距很容易導緻誤讀。因此,老師在進行注釋時,似乎是站在現象世界與至上自我之間的“門檻”上的,誠然,“門檻”在此也是權宜說法。老師既承認生存經驗的轉換是一種飛躍,需要“恩典”,又嘗試闡明我們可以做的預備工作——通過淨化讓私我式微。
004
直抵瑜伽聖境
《八麯仙人之歌》義疏《八麯仙人之歌》是本奇書,奇處就在於,它的創作終究是為瞭取消它自身,藉用老師的比喻,火箭將衛星送進太空,在此過程中消耗瞭自身。我們從它那裏進入最終的沉默和自由,猶如江河復歸閃閃發光的大海。最後,請允許我站在現象世界的角度,嚮《八麯仙人之歌》和我的靈性古魯王誌成緻以最深的敬意和感恩!願讀者多多領受這甘露、這法蜜!
硃彩虹
2017年10月25日
直抵瑜伽聖境——《八麯仙人之歌》義疏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直抵瑜伽聖境——《八麯仙人之歌》義疏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直抵瑜伽聖境——《八麯仙人之歌》義疏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