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近几年,数据新闻可视化不仅在西方媒体盛行不衰,在中国传媒界也是方兴未艾,致使其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中的热点话题。然而在我国,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业界的实践应用都比较薄弱,这使得对数据新闻可视化进行系统化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将从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切入,通过对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主要类型的分析,对数据新闻可视化生产实践、传播效果和再传播路径等的考察,以及对不同介质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产品特征的研究,探索构建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许向东,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13—201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编辑》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为新闻实务和新闻媒体。主要讲授“新闻编辑”“信息图表”“报刊平面设计”“媒介素养”等课程。参与***精品课“新闻编辑”的建设和主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团中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概论
第一节 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
第二节 从信息图表到数据可视化
第三节 数据可视化的应用领域及其在传媒界的兴起
第二章 新闻传播中的数据可视化
第一节 数据可视化的功能与优势
第二节 数据可视化的新闻叙事
第三节 数据可视化的类型
第三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实践
第一节 数据可视化的数据与工具
第二节 数据可视化的生产
第三节 数据可视化的设计要点
第四章 我国不同类型媒体的数据可视化
第一节 报纸媒体的数据可视化
第二节 电视媒体的数据可视化
第三节 网络媒体的数据可视化
第五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数据可视化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第二节 数据可视化传播效果的眼动实验研究
第三节 数据可视化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再传播
第六章 构建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全球数据新闻奖中的数据可视化
第二节 构建数据可视化的生产规范与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七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中外比较
第一节 我国媒体的数据可视化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欧美数据新闻可视化及其经验
第八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本土化建设
第一节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我国传媒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策略
第三节 我国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人才培养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发轫于2013年的数据新闻至今方兴未艾,反映出大数据技术在应用于新闻实践之后,有效地推动了传媒业的发展变革。数据新闻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性前沿领域,是新闻业应对大数据浪潮主动求变的结果,也体现了多种新闻理念的融合。数据可视化作为数据新闻生产的终端,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和传播效果的实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它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清晰直观地阐释错综复杂的关系、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使受众对新闻事件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有更宏观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在数据新闻兴起之前,数据可视化已露端倪。但是,与目前所不同的是,前些年的数据可视化所使用的数据源是小规模、小体量的数据,在呈现方式上以静态为主,交互性不足,也缺少数据可视化产品的后期维护与更新,在生产模式上很少采用众筹等方式。随着近几年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迅猛发展,采集、挖掘大体量数据成为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数据
可视化得以兴起。数据可视化除了与计算机图形学、图形绘制技术相关联外,还与大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密切相关,其应用的范围随着技术发展在不断拓宽。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个词语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有助于把握本研究的方向。
在研究数据可视化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可视化”。“可视化”(visualization)来源于“visual”,原意是“视觉的、形象的”。事实上,将任何抽象的事物、过程变成图形、图像,用可视元素来传达信息的过程都可以称为可视化。目前我们所说的可视化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古代的地图、星象图等可以说是最早的可视化作品。可视化的终极目的不是绘制出来的图形、图像等视觉化结果,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了解和洞察。可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对事物形成图像感知,帮助、强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获取的80%的信息来自视觉,而视觉又与脑神经细胞紧密相连,充分利用人的视觉潜能和脑功能,是可视化产生的基础与生理前提。可视化的目标是增强人们的认知能力。XeroxPaloAlto研究中心学者卡德(Card)等人提出了可视化可以增强认知的六种主要方式:通过扩大用户可用的存储量和可处理的资源量;通过减少对信息的搜索;通过使用可视化表示提高对模式的发掘;通过调动感知推理操作;通过把
感知注意用于监控;通过把信息编码为可操作的媒介。
现代意义上的数据可视化大致起源于19世纪初期,当时人们开始把统计学应用于各类图表,并运用可视化技术把庞杂难懂的数据展现出来。当今社会进入了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时代,它给人类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计算和数据获取方法,“信息爆炸、数据海洋”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而对其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予以充分展示(即可视化)也日益显得重要起来。
对于如何定义“数据可视化”可谓见仁见智,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博士邱南森所言:“可视化是否只用于分析数据?还是用于定量认识?抑或是用于唤起情感?什么时候可视化可深深扎根于视觉领域成为一门艺术呢?回答者的身份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这些问题已经在各学科领域及不同学科之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这还只是学者和从业人员之间的争论而已。”一些学者把数据可视化等同于信息图表,也有一些学者把数据可视化看作是一种探索、展示和表达数据含义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可视化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些人认为只有严格意义上的传统图形图表才是可视化。而另一些人的观点则更加开放,他们认为只要是在表现数据,不管是数据艺术品还是微软Excel表格,都可以算是可视化。毕竟,在这一问题上孰是孰非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能达成我们的目的就行了”。
从历史与现实来看,技术进步不仅影响着生产方式的走向和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计算机、制图软件、互联网等多种技术因素和信息传播需求等的共同作用下, “可视化”将进一步细化为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等新兴领域。
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传播学文库)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