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

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瑞典] 喬爾·馬什(Joel Marsh) 著,王沛 譯
圖書標籤:
  • 用戶體驗
  • UX設計
  • 設計入門
  • 交互設計
  • 可用性工程
  • 用戶研究
  • 信息架構
  • 設計思維
  • 用戶界麵
  • 産品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80224
版次:01
商品編碼:12366768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頁數:25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拿起這本書的你一定是想開始學習用戶體驗(UX)設計瞭。恭喜你,選對書瞭!
不論你是想設計移動應用還是網站,抑或略懂一點兒設計想更深入學習UX設計,本書提供的這些快速高效、極易上手的課程都值得一看。

本書前身是非常知名的UX Crash Course係列課程,由Joel Marsh在其博客The Hipper Element上發布,閱讀數量已過百萬。書中案例均遵循真實項目中UX設計的實際流程,便於讀者邊學邊實踐。

? UX設計基礎知識,零經驗也可讀懂。
? 探究各種用戶行為。
? 設計易用産品的流程和技巧。
? 利用尺寸、色彩和布局來幫助或影響用戶。
? 規劃與繪製綫框圖。
? 如何讓設計更有說服力。
? 測試設計作品的現實效果。
? UX設計師每天的工作內容。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用戶體驗設計入門書,將真實項目中用戶體驗設計的實際流程細分為100 節小課程,涵蓋與用戶體驗相關的常見話題,包括:用戶體驗常識和基本概念、用戶體驗背後的認知心理學、各種真實設計案例、設計發布後如何觀測設計效果,等等。

作者簡介

喬爾?馬什(Joel Marsh) 擁有十餘年經驗的專業設計師。曾效力於眾多顛覆性的初創公司以及三星、麥當勞等跨國公司。

目錄

I 核心概念 1
第 1 堂課 什麼是UX.. 2
第 2 堂課 UX 的五大要素... 4
第3 堂課 你的視角... 7
第4 堂課 用戶視角中的三個“什麼”... 10
第5 堂課 解決方案與想法... 12
第6 堂課 UX 影響力的金字塔... 14
II 開始之前 15
第7 堂課 用戶目標和商業目標... 16
第8 堂課 UX 是一個流程... 18
第9 堂課 收集需求.... 20
第 10 堂課 達成共識... 22
III 行為基礎 25
第 11 堂課 心理與文化.. 26
第 12 堂課 什麼是用戶心理... 28
第 13 堂課 什麼是體驗... 30
第 14 堂課 有意識的體驗與無意識的體驗.. 32
第 15 堂課 情緒... 34
第 16 堂課 什麼是動機...37
第 17 堂課 動機:性與愛... 40
第 18 堂課 動機:歸屬感... 43
第 19 堂課 動機:狀態、地位... 45
第 20 堂課 動機:公正... 47
第 21 堂課 動機:求知欲(好奇心).... 49
IV 用戶研究 51
第 22 堂課 什麼是用戶研究.... 52
第 23 堂課 什麼不是用戶研究.... 55
第 24 堂課 你需要研究多少用戶.... 57
第 25 堂課 如何問問題.... 59
第 26 堂課 如何觀察用戶... 61
第 27 堂課 訪談.... 63
第 28 堂課 問捲..... 64
第 29 堂課 卡片分類.... 66
第30 堂課 創建用戶概要... 68
第31 堂課 設備... 71
V 思維限製 73
第32 堂課 什麼是直覺... 74
第33 堂課 什麼是認知偏差... 76
第34 堂課 選擇的錯覺... 78
第35 堂課 注意力... 80
第36 堂課 記憶.... 83
第37 堂課 雙麯貼現... 86
VI 信息架構 89
第38 堂課 什麼是信息架構... 90
第39 堂課 用戶故事.... 93
第40 堂課 信息架構的類型...... 94
第41 堂課 靜態頁麵和動態頁麵.... 96
第42 堂課 什麼是流程... 98
第43 堂課 用戶不走迴頭路..... 100
VII 設計行為 103
第44 堂課 有目的地進行設計.... 104
第45 堂課 奬勵與懲罰... 106
第46 堂課 條件反射和上癮... 108
第47 堂課 遊戲機製... 112
第48 堂課 社交/ 病毒式結構..... 114
第49 堂課 如何創造信任.... 117
第50 堂課 經驗如何改變體驗... 119
VIII 視覺設計原則 123
第51 堂課 視覺重量(對比與大小).... 124
第52 堂課 顔色.... 126
第53 堂課 重復與模式突破.... 129
第54 堂課 綫張力和角張力.... 131
第55 堂課 排列方式與接近性.... 133
第56 堂課 為UX 使用動態效果..... 135
IX 綫框圖和原型 137
第57 堂課 什麼是綫框圖...... 138
第58 堂課 什麼不是綫框圖...... 139
第59 堂課 要學習技術而不是工具.... 142
第60 堂課 避免省事兒的案例.... 144
第61 堂課 什麼是設計模式.... 147
第62 堂課 Z 形模式、F 形模式和視覺層次...148
第63 堂課 布局:頁麵框架.... 151
第64 堂課 布局:首屏、圖片和標題.... 154
第65 堂課 布局:交互的軸綫... 156
第66 堂課 錶單.... 158
第67 堂課 主要按鈕和次要按鈕... 161
第68 堂課 適應性和響應式設計... 163
第69 堂課 創造新設計還是更新舊設計...165
第70 堂課 觸摸與鼠標.. 167
X 易用性心理 171
第71 堂課 什麼纔是真正的易用性... 172
第72 堂課 簡單、容易、快速或極簡..... 174
第73 堂課 瀏覽、搜索或發現... 177
第74 堂課 一緻性和預期... 180
第75 堂課 反嚮UX... 182
第76 堂課 可訪問性... 185
XI 內容 189
第77 堂課 UX 文案與品牌文案..... 190
第78 堂課 行動號召公式.... 192
第79 堂課 指示文字、標簽和按鈕..... 194
第80 堂課 著陸頁..... 196
第81 堂課 易讀性... 198
第82 堂課 勸誘公式.. 201
第83 堂課 如何激勵人們去分享... 203
XII 關鍵時刻 205
第84 堂課 每一次發布都是一場實驗.... 207
XIII 給設計師的數據 211
第85 堂課 你能衡量一個靈魂嗎.... 212
第86 堂課 分析工具是什麼.... 214
第87 堂課 圖錶形狀... 217
第88 堂課 統計——會話數與用戶數... 223
第89 堂課 統計——初訪者與迴訪者.... 225
第90 堂課 統計——頁麵瀏覽量.... 227
第91 堂課 統計——時間.... 229
第92 堂課 統計——跳齣率和退齣率....231
第93 堂課 交互的概率....233
第94 堂課 結構與選擇..236
第95 堂課 A/B 測試... 238
第96 堂課 多變量測試...240
第97 堂課 有時A/B 測試是唯一能讓你知道確切結果的方式...242
XIV 無業遊民,找份工作吧 243
第98 堂課 UX 設計師整天都在做些什麼... 244
第99 堂課 哪種UX 工作適閤你... 247
第 100 堂課 UX 簡曆中應該寫些什麼... 251
洞悉用戶心智,創造非凡體驗——《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 在這個信息爆炸、産品琳琅滿目的時代,用戶不再僅僅滿足於産品能“用”,他們更追求“好用”、“愛用”。一款優秀的産品,不僅能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更能觸動他們的情感,帶來愉悅的使用體驗,甚至在不經意間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然而,如何纔能洞悉用戶真實的心智,如何纔能設計齣真正打動人心的産品,這背後蘊藏著一套係統而深入的設計哲學和實踐方法。 《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正是一扇通往用戶體驗設計殿堂的鑰匙,它以循序漸進、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所有渴望理解並掌握用戶體驗設計精髓的讀者,鋪設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本書並非冰冷的理論堆砌,而是將繁復的概念拆解,通過100堂精選課程,涵蓋瞭用戶體驗設計的核心要素、關鍵流程、前沿方法與實操技巧,旨在幫助讀者構建一套完整的用戶體驗設計思維體係。 第一部分:探尋用戶之“心”——洞察用戶需求的基石 要設計齣優秀的用戶體驗,首先必須深入理解用戶。這一部分,我們將從用戶的角度齣發,學習如何挖掘用戶真實的需求、痛點以及他們的使用習慣。 第一堂:什麼是用戶體驗? 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解析用戶體驗的定義、範疇及其重要性。理解用戶體驗並非僅僅是産品的界麵美觀,而是貫穿用戶與産品互動全過程的感受。 第二堂: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深入探討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UCD)的核心原則,強調在設計過程中始終將用戶的需求、目標和偏好置於首位。 第三堂:用戶研究的重要性 闡釋為什麼用戶研究是用戶體驗設計的起點和生命綫,學習如何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獲取真實、有價值的用戶信息。 第四堂:定性研究方法入門 介紹訪談、焦點小組、實地觀察等定性研究方法,學習如何通過傾聽和觀察,捕捉用戶潛在的需求和情感。 第五堂:定量研究方法入門 講解問捲調查、數據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學習如何通過數據,驗證用戶行為,量化用戶反饋。 第六堂:用戶畫像(Persona)的構建 學習如何將零散的用戶信息整閤,提煉齣具有代錶性的用戶畫像,讓抽象的用戶變得具體可感。 第七堂:用戶旅程圖(User Journey Map)的繪製 掌握如何描繪用戶在使用産品過程中的完整旅程,識彆關鍵觸點和潛在的痛點,為優化體驗指明方嚮。 第八堂:同理心地圖(Empathy Map)的應用 學習如何從用戶的視角齣發,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感、所見、所聞,建立深層次的同理心。 第九堂:情境分析的重要性 探討用戶在特定情境下使用産品的特點,以及如何將情境因素納入設計考量。 第十堂:用戶需求層級分析 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等模型,分析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根本期望。 第二部分:構築體驗之“形”——信息架構與交互設計的藝術 理解瞭用戶,我們便可以開始構築産品的骨架——信息架構,以及賦予産品生命力的交互設計。 第十一堂:信息架構(IA)的核心概念 介紹信息架構在用戶體驗設計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組織和呈現信息,使用戶能夠輕鬆找到所需內容。 第十二堂: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 學習如何通過卡片分類,瞭解用戶對信息組織的認知方式,為構建清晰的導航結構提供依據。 第十三堂:樹狀圖(Tree Testing)的應用 掌握如何測試信息架構的有效性,確保用戶能夠準確地導航到目標信息。 第十四堂:導航設計原則 探討有效的導航設計要素,包括清晰性、一緻性、可發現性等,確保用戶在産品中暢通無阻。 第十五堂:綫框圖(Wireframing)入門 學習如何繪製綫框圖,快速勾勒産品界麵的基本布局和功能結構,作為後續設計的基礎。 第十六堂:交互設計(IxD)的基本原則 深入理解交互設計的目標,即創造直觀、高效、愉悅的用戶與産品互動方式。 第十七堂:可用性(Usability)的重要性 闡釋可用性的核心要素,如易學性、效率、容錯性等,以及它們如何直接影響用戶體驗。 第十八堂: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s)的應用 學習常見的交互設計模式,瞭解它們如何解決重復性的設計問題,提高設計效率和用戶熟悉度。 第十九堂:反饋機製的設計 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反饋,及時告知用戶操作結果,減少用戶的睏惑和不確定性。 第二十堂:錯誤處理與預防 學習如何設計友好的錯誤提示,並采取措施預防用戶犯錯,提升産品的容錯性。 第三部分:打磨體驗之“感”——界麵設計與視覺傳達的魅力 在結構和交互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關注界麵的美學和情感化設計,讓産品在視覺和情感層麵觸動用戶。 第二十一堂:界麵設計(UI Design)的基礎 介紹界麵設計的核心原則,包括美觀性、一緻性、易用性,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成用戶的第一印象。 第二十二堂:色彩心理學在設計中的應用 探討色彩對用戶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學習如何運用色彩來引導用戶注意、傳達情感。 第二十三堂:字體排印(Typography)的藝術 學習如何選擇和運用字體,以提高文本的可讀性和視覺吸引力,塑造品牌個性。 第二十四堂:網格係統(Grid Systems)的應用 掌握如何利用網格係統,實現界麵的對齊、平衡與一緻性,創造專業、和諧的視覺效果。 第二十五堂:留白(Whitespace)的力量 講解留白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如何利用負空間提升界麵的清晰度、焦點和美感。 第二十六堂:圖標設計原則 學習如何設計清晰、易懂、具有辨識度的圖標,作為用戶快速理解功能的視覺語言。 第二十七堂:視覺層次(Visual Hierarchy)的構建 探討如何通過大小、顔色、位置等視覺元素,引導用戶視綫,突齣重要信息。 第二十八堂:動效設計(Motion Design)的價值 學習如何運用恰當的動效,增強界麵的活力,提供更流暢、更有趣的交互反饋。 第二十九堂:情感化設計(Emotional Design) 探討如何通過設計,觸動用戶的情感,建立與用戶的情感連接,提升産品的吸引力。 第三十堂: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的重要性 強調為所有用戶,包括殘障人士,提供可訪問、可用的産品體驗。 第四部分:驗證與迭代——用戶體驗設計的持續優化 用戶體驗設計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反饋、迭代優化的過程。這一部分,我們將學習如何評估設計效果,並不斷完善産品。 第三十一堂:原型製作(Prototyping)的重要性 介紹不同類型的原型,以及它們在設計流程中的作用,如何幫助我們快速驗證設計思路。 第三十二堂:低保真原型(Low-Fidelity Prototypes) 學習製作草圖、紙質原型等低保真原型,快速迭代想法。 第三十三堂:高保真原型(High-Fidelity Prototypes) 掌握製作交互式高保真原型,模擬真實産品體驗,進行更精細的測試。 第三十四堂: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的設計與執行 學習如何設計科學的可用性測試方案,招募閤適的參與者,並有效地執行測試。 第三十五堂:可用性測試結果的分析與報告 掌握如何從測試數據和用戶反饋中提煉齣關鍵問題,並形成可執行的改進建議。 第三十六堂:A/B測試的應用 學習如何通過A/B測試,比較不同設計方案的效果,以數據驅動決策。 第三十七堂:用戶反饋收集渠道 探討多種用戶反饋收集方式,如在綫反饋錶單、用戶社區、客服渠道等。 第三十八堂:數據分析與用戶行為追蹤 學習如何利用數據分析工具,追蹤用戶行為,發現潛在的可用性問題和改進機會。 第三十九堂:迭代設計(Iterative Design)流程 強調設計是一個不斷重復“設計-測試-反饋-改進”的循環過程。 第四十堂:用戶體驗設計的評估指標 介紹常用的用戶體驗評估指標,如任務完成率、用戶滿意度、淨推薦值(NPS)等。 第五部分:進階與拓展——用戶體驗設計的廣闊天地 在掌握瞭基礎知識和實踐方法後,我們將進一步拓展視野,瞭解用戶體驗設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四十一堂:移動應用用戶體驗設計 聚焦移動端特有的設計挑戰和用戶行為,學習移動端的産品設計要點。 第四十二堂:網站用戶體驗設計 探討不同類型網站(電商、內容、社交等)的用戶體驗設計差異。 第四十三堂:軟件用戶體驗設計 關注復雜軟件産品的可用性和效率設計。 第四十四堂: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入門 瞭解用戶體驗設計如何延伸到服務流程的設計,創造端到端的優質體驗。 第四十五堂:遊戲化設計(Gamification)的應用 學習如何將遊戲元素融入非遊戲産品,提升用戶參與度和趣味性。 第四十六堂:人機交互(HCI)的演進 追溯人機交互的發展曆程,理解用戶體驗設計的理論根基。 第四十七堂:新興技術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探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如何重塑用戶體驗。 第四十八堂:跨文化用戶體驗設計 關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戶的行為差異,以及如何在設計中考慮文化因素。 第四十九堂:設計倫理與用戶隱私 探討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倫理問題,以及如何保護用戶隱私。 第五十堂:用戶體驗設計團隊的協作 學習如何在團隊中與産品經理、開發人員、市場人員等有效協作,共同打造優秀産品。 ……(後續課程內容將繼續深入,涵蓋但不限於以下主題) 第五十一堂至第八十堂: 深入講解更具體的設計方法和工具,例如: 不同類型的用戶訪談技巧(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專傢訪談) 高級用戶畫像的應用(場景畫像、任務畫像) 競品分析的深度方法 用戶故事(User Stories)與場景驅動設計 思維導圖在創意發想中的應用 低保真原型工具(如 Balsamiq, Mockup)的使用 高保真原型工具(如 Figma, Sketch, Adobe XD)的進階技巧 可用性測試的遠程執行方法 用戶反饋分析工具的應用 轉化率優化(CRO)的設計策略 留存率設計(Retention Design)的核心要素 用戶生命周期(User Lifecycle)的設計考量 用戶研究報告的書寫與呈現 視覺設計中的動勢與韻律 情感化設計中的故事闆應用 用戶體驗設計師的職業發展路徑 如何建立用戶體驗設計規範(Design System) 設計評審(Design Critique)的有效方法 如何量化用戶體驗的商業價值 服務藍圖(Service Blueprint)的繪製與分析 用戶體驗的創新方法論(如設計思維、精益創業) 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的用戶體驗設計挑戰 智能語音助手(Voice UI)的設計原則 社交産品用戶體驗設計中的社區運營考量 電商平颱用戶體驗設計中的信任建立 內容平颱用戶體驗設計中的信息組織與推薦算法 客戶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與用戶旅程圖的異同 用戶體驗的AARRR模型應用 漏鬥分析(Funnel Analysis)在用戶體驗優化中的作用 行為觸發器(Behavioral Triggers)的設計 遊戲化設計中的激勵機製 跨平颱用戶體驗設計的一緻性 用戶體驗設計的團隊角色分工與協作 如何進行有效的需求挖掘與優先級排序 用戶體驗設計在敏捷開發中的實踐 如何度量用戶體驗設計的ROI(投資迴報率) 企業級用戶體驗設計(Enterprise UX)的特點 用戶體驗設計的未來趨勢與前沿研究 如何應對設計中的挑戰和反饋 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組織文化 第八十一堂至第一百堂: 將重點放在案例研究、行業洞察、實踐指導和職業發展。我們將深入剖析來自不同行業的優秀用戶體驗設計案例,學習它們的設計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同時,也會分享行業內的最佳實踐、設計趨勢預測,以及作為一名用戶體驗設計師如何不斷學習、成長,並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這部分內容將通過一係列真實世界的應用場景,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成為一名優秀的用戶體驗設計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套完整的學習體係。無論您是産品經理、設計師、開發者,還是對創造卓越用戶體驗充滿熱情的産品愛好者,本書都將成為您不可或缺的指南。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洞悉用戶、創造非凡體驗的精彩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簡潔大氣,色彩搭配也很舒服,讓人一看就覺得專業。我拿到書的時候,最先翻閱的是它的目錄,我發現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從基礎的概念講到瞭一些進階的應用,感覺就像一個全麵的指南。尤其是看到“用戶洞察”和“可用性測試”這些章節的時候,我特彆期待。我之前一直對用戶體驗設計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它像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摸不著頭緒。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從“為什麼要做用戶體驗”講起,再到“如何發現用戶需求”,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去理解,我覺得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非常適閤我這樣的新手。而且,它不隻是理論上的講解,還提到瞭很多實際的案例,這些案例的分析我覺得會很有幫助,可以讓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設計原則是如何應用到實際産品中的。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紮實,內容豐富,結構清晰,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信心。

評分

我是一個對數據分析有點小小的畏懼感的人,看到一些涉及數據分析的書籍,我總是會頭疼。但在這本《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裏,關於數據分析的部分,我竟然覺得還可以接受,甚至有點躍躍欲試。作者很巧妙地將數據分析的概念融入到瞭用戶體驗的評估和優化中,比如在講“A/B測試”的時候,它並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通過一個實際的産品改版案例,來演示如何通過小規模的測試來驗證設計方案的有效性,並且如何解讀測試結果來指導下一步的決策。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它還提到瞭如何通過埋點來收集用戶行為數據,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發現用戶在使用産品過程中遇到的瓶頸。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方式,讓我覺得數據分析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用戶、改進産品的有力工具。這本書讓我對數據分析有瞭新的認識,也讓我覺得在用戶體驗設計中,數據是非常重要的佐證和依據。

評分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用戶體驗設計,一定是建立在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在這本《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中,我驚喜地發現,作者不僅僅是在教我們如何“設計”,更是在引導我們去“思考”。它在很多章節都滲透著對用戶心理和行為模式的探討,比如在講“認知負荷”的時候,它會分析為什麼過多的信息會讓用戶感到疲憊,以及我們如何在設計中減小用戶的認知負擔。還有關於“用戶動機”的部分,它會分析用戶使用産品的根本原因,並指導我們如何通過設計來激發用戶的積極性。我特彆喜歡它在“用戶激勵和留存”章節的講解,它不隻是介紹一些通用的奬勵機製,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類型的用戶,以及如何根據用戶的不同動機來設計個性化的激勵策略。這本書讓我覺得,用戶體驗設計不僅僅是關於美觀和易用,更是一門關於如何理解和影響用戶的學問。它讓我從更深層次去理解用戶的需求和期望,從而設計齣真正能打動人心的産品。

評分

拿到這本《用戶體驗設計:100堂入門課》的時候,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非常“落地”。雖然叫“入門課”,但我感覺它並沒有停留在非常淺顯的理論層麵,而是用一種非常務實的方式,把復雜的用戶體驗設計過程拆解成瞭一個個可以實踐的步驟。比如說,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綫框圖和原型製作”那一章時,不僅介紹瞭各種工具的使用,還詳細闡述瞭不同階段原型應該達到的目的和效果,這讓我明白瞭原型不僅僅是給老闆看的,更是團隊溝通和用戶反饋的重要載體。還有關於“用戶旅程地圖”的部分,它提供瞭非常清晰的模闆和填寫指南,讓我能夠很快地將自己腦海中的用戶行為具象化,並且從中找齣可以優化的地方。我覺得最棒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把用戶體驗設計看作是設計師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強調瞭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比如它提到瞭如何與産品經理、開發工程師以及市場營銷團隊進行有效溝通,這對於我這樣在團隊中工作的人來說,非常有啓發性。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實操手冊,讓我覺得學習用戶體驗設計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過一步一步的實踐去掌握的。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特彆親切,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平時看一些技術類的書籍,經常會遇到很多晦澀難懂的術語,但在這本書裏,作者總是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概念。比如,當它講到“情感化設計”的時候,並沒有大談理論,而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開瓶器設計”或者“APP的加載動畫”,來闡述如何通過細節來打動用戶。這種方式讓我覺得用戶體驗設計原來離我們這麼近,它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用戶訪談”的時候,不僅強調瞭提問的技巧,還特彆提醒瞭傾聽和觀察的重要性,並且給齣瞭如何處理訪談過程中可能會齣現的尷尬局麵的一些建議。這些細枝末節的指導,恰恰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忽略但又非常關鍵的。這本書讓我覺得,用戶體驗設計不僅僅是關於“好不好用”,更關乎“好不好玩”、“好不好看”,是一種全方位的用戶感受的營造。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帶著你一步步走進用戶體驗的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