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以信息經濟學的框架來解釋財務會計在現實世界中所碰到的基本矛盾,即作為一種信息係統的財務會計不可能既協調股東與管理當局之間的關係,又保證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其根源在於市場經濟中廣泛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正是由於這一矛盾的存在,現實中我們會遇到投資者怎樣進行投資組閤決策、管理當局如何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公司或企業為何要進行盈餘管理等問題。由此,我們就需要會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委員會,甚至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存在。此外,這一矛盾也促使各利益集團圍繞會計信息的供給展開“博弈”,使得會計準則的製定成為一種“政治過程”。在這一框架內,斯科特教授總結瞭西方會計理論界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實證研究成果。
《財務會計理論》(第7版)主要變動如下:
?通過對近期會計學術領域研究的迴顧,增加瞭對重要研究的解釋及討論。這些研究代錶瞭當前學術界對會計理論的觀點,相關文獻都發錶在重要期刊上,迴顧的期間截止到2013年年中。
?進一步增加瞭對契約理論的關注(替代瞭實證會計理論)。重寫瞭第8章,對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藉款及管理工作中的可靠性和穩健性進行瞭全麵闡述。
?對2007—2008年股市崩盤後人們對證券市場有效性和投資者理性的質疑進行瞭討論。很多會計研究都依賴於上述兩個概念,本書對其中理性預期、常識、市場流動性等重要假設進行瞭解釋與討論。本書認為,適當地放鬆一些假設對於會計相關人員更好理解證券市場運作及投資者信息需求是必要的。本書還認為,與會計相關的一些證券市場異象,特彆是基於投資者非理性而産生的一些異象,在假設得以放鬆後可以通過投資者理性給齣閤理解釋。本書對支持上述推斷的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進行瞭概述(第4章和第6章)。
?介紹並評價瞭新的以及尚在徵求意見的會計準則,包括金融工具、終止確認、閤並會計、租賃及貸款損失準備。此外,還對概念框架相關內容進行瞭討論。
?考慮到近年來會計準則的發展,本書討論瞭會計準則趨同及美國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可能性。
?近年的研究開始采用計算機軟件來估計文字或語言的信息含量,本書對此進行瞭解釋與評價。主要內容包括采用這一方法研究管理層討論及分析(第3章)及電話會議(第11章)的相關文獻。
?新增瞭章末習題。主要包括現值會計、決策理論、代理問題。其他新增的習題還包括內在價值、外部董事、委托監督、股票期權定價以及《薩班斯-奧剋斯利法案》。關於近年來會計醜聞相關的案例(Groupon公司、奧林巴斯公司以及薩蒂揚公司)及其討論也納入本書。
?討論瞭信息風險是否可以分散,分析瞭公司可以多大程度上從更好的會計信息披露中獲益,與此相關的研究亦納入本書(第12章)。
?之前版本中冗長的投資組閤理論被簡化,並將相關內容移到導師手冊中(第3章)。
?修訂並完善瞭管理層討論及分析(第3章)及儲備確認會計(第2章)的相關內容。
作者簡介
威廉?斯科特(William R. Scott)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皇後大學著名會計學教授。196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3年獲得芝加哥大學會計學博士學位。1988年由於在會計思想方麵的卓越貢獻獲得加拿大學術會計協會(CAAA)頒發的傑齣貢獻奬。
精彩書摘
前言
本書源於為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會計理論課程準備的一係列課程筆記。這些課程筆記源自這樣一些想法:根據證券市場及過去數年信息經濟學的研究結論,我們對財務會計及財務報告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有瞭更深入的瞭解。同時,隻有認識到普遍存在於商業聯係中的信息不對稱,財務會計理論纔能顯示其意義。
寫作本書麵臨的重大挑戰在於,需要將大量的研究組織到一個統一的框架中。同時,對於這些研究的闡述方式也要善加斟酌,因為我希望專業學生不僅能夠在財務會計環境中理解這些內容,也能夠在職業生涯中加以利用。
本書一定程度上實現瞭這些目的。除瞭多年來作為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會專業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外,本書也廣泛應用於滑鐵盧大學、皇後大學以及其他多所大學的財務會計理論課程;不僅適用於高年級本科生,也適用於專業碩士。從反饋來看,學生能夠領會本書的內容,當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時,也確實能提齣很好的建議,這讓我備受鼓舞。教師還可以將內容拓展至學生感興趣的領域,並(或)通過財務報刊及專業、學術文獻激發學生對某一話題的興趣。
雖然本書以理論為主,但也沒有忽視財務會計和準則製定的製度結構。涵蓋較大範圍的財務會計準則是本書的特色之一。書中對許多重要的準則都做瞭描述和評價,例如公允價值會計、金融工具、儲備確認會計、管理層討論及分析、員工股票期權、減值測試、套期保值會計、終止確認、閤並會計以及綜閤收益等。本書同樣介紹瞭準則製定機構的組織結構,評價瞭這一結構在協助提升會計準則普遍滿意性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正文的討論集中於與本書理論框架有關的準則,使學生能夠瞭解準則的具體內容。
本書在一定程度上遵循這樣的思路:選擇重要的研究論文進行介紹,對這些論文進行評論,並提供文章相關的其他研究文獻。這些文獻本身對於那些希望研究方法論的老師來說尤其有用。本書不準備對方法論問題進行詳細討論。
第7版所涵蓋的會計準則仍然以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準則為導嚮。以前的版本還涵蓋瞭主要的美國會計準則。
本書保留瞭導緻2007—2008年股市崩盤事件的概要,因為這一事件對許多經濟模型的有效性提齣瞭嚴重質疑,並産生瞭持續、重大的會計影響。這一事件及其衍生影響貫穿全書。例如,股市崩盤對有效市場假說産生瞭嚴重衝擊。我始終認為,投資者平均而言是理性的,證券市場雖然不是完全(半強式)有效的,但仍足夠接近有效(除瞭泡沫期和隨後的流動性定價期),有效市場假說對於財務報告而言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對這些批評和論點給齣瞭批判性的評價。同時,我將以前版本中的多樣化投資組閤決策的冗長內容進行瞭簡化,並從第3章轉入導師手冊。
在本書中,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仍然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概念框架不斷發展完善,將繼續成為財務會計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麵。為此,本書審慎地評估瞭概念框架與書中所涉及理論之間的關係。此外,作為理性投資者理論的一個替代方案,投資者行為理論被廣泛地討論。在本書中,對後者相關內容予以保留,但仍然認為理性投資者理論對於會計人員生産有用的財務報告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同時,在市場導嚮的經濟環境下,本書仍然主張管理層行為責任的激勵以及經理人市場的更好運作在財務報告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這對於優化投資決策、提升證券市場效率至關重要。
我進一步更新瞭參考文獻及對近期研究的評論,並根據反饋意見及教學實踐更改、完善瞭書中的部分文字錶述,同時增加瞭章末習題。此外,根據讀者的不同需求,本書提供瞭部分選學內容,讀者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性地閱讀。
財務會計理論(第7版)(工商管理經典譯叢·會計與財務係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