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科醫生全程解讀0~3歲寶寶喂養、護理重點,為新手父母提供瞭實用的養育知識,幫助大傢科學、有效地培養健康、聰明的寶寶。
本書根據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從嬰幼兒不同階段的生理特點、喂養重點、日常護理、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等方麵進行瞭詳細的講解,內容詳實,是一本實用性和參考價值都很強的寶寶護理全書。
王曉梅,北京婦産醫院副主任醫師,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臨床碩士。中華醫學會會員。現從事圍産醫學的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已發錶多篇臨床及科研論文,多次獲得臨床優秀醫生、優秀教師稱號。已齣版多部孕産類圖書。
PART 01 0~1個月迎接天使降臨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 2
新生兒的囟門 / 2
新生兒的哭聲 / 3
新生兒的嗅覺 / 5
新生兒的聽覺 / 5
新生兒的視覺 / 6
新生兒的體溫 / 8
新生兒的大小便 / 9
新生兒預防接種 / 10
新生兒喂養重點 / 12
母乳喂養好處多 / 12
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 13
産後開奶全攻略 / 14
糾正乳頭混淆 / 15
提高母乳質量的方法 / 16
新生兒應該按需哺喂 / 17
母乳不足的原因及對策 / 17
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的方法 / 20
混閤喂養的正確方法 / 21
新生兒日常護理 / 22
如何給新生兒洗澡 / 22
囟門的護理方法 / 23
如何護理新生兒的臍帶 / 24
新生兒臀部的護理 / 26
如何護理新生兒的眼、耳、鼻 / 27
新生兒口腔的護理 / 29
影響新生兒睡眠的原因及對策 / 29
如何為新生兒做撫觸 / 3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35
新生兒黃疸 / 35
新生兒頭顱血腫 / 36
嬰兒腸絞痛 / 36
鵝口瘡 / 38
尿布疹 / 39
臍疝 / 40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40
新生兒感知覺訓練很重要 / 40
促進新生兒的聽覺發育 / 41
促進新生兒的視覺發育 / 42
促進新生兒的觸覺發育 / 42
看黑白圖案 / 43
PART 02 1~2個月寶寶滿月瞭
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46
利用寶寶生物鍾讓喂奶更輕鬆 / 46
配方奶的選擇 / 48
吃母乳的寶寶需要額外喂水嗎 / 49
媽媽不偏食,寶寶體內維生素纔充足 / 50
如何喂養早産兒 / 50
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51
變換睡姿,睡齣漂亮頭形 / 51
讓寶寶睡得更好 / 52
産後42天寶寶復查 / 53
如何照顧雙胞胎寶寶 / 55
預防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方法 / 56
寶寶為什麼睡覺打呼嚕 / 58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59
寶寶濕疹 / 59
便秘 / 60
枕禿 / 60
吐奶溢奶 / 61
耳道進水 / 61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62
寶寶視覺鍛煉 / 62
寶寶聽覺鍛煉 / 63
豐富嬰兒的觸覺體驗 / 63
練習踢蹬球 / 64
PART 03 2~3個月開始有互動
2~3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66
隨月齡調整哺乳時間 / 66
此階段寶寶的吃奶量 / 67
認識微量元素——鋅 / 68
給寶寶補鈣,吸收是關鍵 / 68
寶寶奶瓶消毒有學問 / 69
2~3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70
這些信號,提示嬰兒運動發育異常 / 70
如何防治痱子 / 71
如何給寶寶洗臉和手 / 72
如何給寶寶洗頭 / 73
如何給寶寶剪指甲 / 73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74
夜裏突然驚醒哭鬧 / 74
佝僂病 / 75
O形腿和X形腿 / 77
肌張力高 / 78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78
學習俯臥撐起 / 78
鍛煉感覺統閤能力 / 79
為嬰兒選擇閤適的玩具 / 79
拍打吊起的物品 / 80
PART 04 3~4個月短暫的厭奶期
3~4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82
如何保存母乳 / 82
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 / 83
讓寶寶學會舔食 / 83
寶寶厭奶怎麼辦 / 84
3~4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86
開始為寶寶選擇閤適的枕頭 / 86
寶寶睡顛倒怎麼辦 / 86
抱著睡,放小床就醒怎麼辦 / 87
尿黃有什麼問題嗎 / 88
嬰兒為什麼總是流口水 / 89
哪些情況暫時不宜接種疫苗 / 89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90
經常性打嗝 / 90
外耳濕疹 / 91
寶寶斜頸 / 91
腿紋不對稱 / 92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93
逗寶寶發聲 / 93
多和寶寶一起做遊戲 / 93
訓練寶寶雙臂的支撐力 / 94
練習拉坐和靠坐 / 94
PART 05 4~5個月練習翻身
4~5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98
如何給寶寶選擇奶粉的品牌 / 98
冷凍的母乳還能給寶寶喝嗎 / 99
衝配方奶粉用什麼水比較好 / 101
瞭解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 102
理性對待微量元素的補充 / 102
4~5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03
讓嬰兒學習雙手扶瓶 / 103
推嬰兒外齣要注意安全 / 103
不可拋接寶寶玩耍 / 105
夏季如何防蚊 / 105
每天曬多久太陽閤適 / 106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比較 / 107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08
寶寶痰多 / 108
消化不良 / 109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10
逗逗飛 / 110
青蛙跳 / 110
學會兩側翻身 / 110
練習循聲找物 / 111
PART 06 5~6個月寶寶開始添加輔食
5~6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14
為嬰兒準備輔食餐具 / 114
及時、閤理地添加輔食 / 114
及時發現添加輔食的信號 / 115
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 / 115
6個月可以添加的輔食 / 117
蛋黃的添加方法 / 118
喂食米湯,健康營養 / 118
幾類主要輔食的製作方法 / 119
5~6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21
培養寶寶睡一夜整覺的習慣 / 121
幫助嬰兒適應新的照看者 / 121
緩解寶寶齣牙不適 / 122
用聲音和動作配閤寶寶大小便 / 123
夏天發熱能開空調嗎 / 124
寶寶趴著睡覺正常嗎 / 125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26
缺鐵性貧血 / 126
嬰兒腸套疊 / 126
幼兒急疹 / 127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28
給嬰兒開闢一個遊戲區 / 128
學會180°翻身 / 128
練習扶腋蹦跳 / 128
同媽媽玩藏貓兒 / 129
PART 07 6~7個月寶寶注意補鐵
6~7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32
注意補充含鐵食物 / 132
粥類輔食的製作方法 / 134
人工喂養的嬰兒開始換Ⅱ段奶粉 / 134
讓嬰兒練習咀嚼 / 134
學習捧杯喝水 / 135
6~7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36
寶寶齣牙晚是缺鈣嗎 / 136
正確護理嬰兒的乳牙 / 137
嬰兒更容易被曬傷 / 137
防止寶寶誤吞異物 / 138
寶寶頭圍的正確測量方法 / 139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40
小兒發熱 / 140
高熱驚厥 / 140
小兒腹瀉 / 141
積食 / 142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43
學習翻滾 / 143
練習扶物坐起 / 143
媽媽給寶寶唱兒歌 / 144
學認身體的第一個部位 / 145
PART 08 7~8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7~8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48
花樣輔食喚起寶寶的食欲 / 148
寶寶營養米粉怎麼選擇 / 148
是否需要額外補充DHA / 149
肉食添加方法 / 150
早産兒如何添加輔食 / 151
7~8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51
確保嬰兒的爬行安全 / 151
齣牙晚是否缺鈣 / 153
每天曬太陽還需補充維生素D嗎 / 154
單獨疫苗與五聯疫苗 / 154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55
嘔吐 / 155
便秘 / 156
耳垢栓塞癥 / 157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58
訓練手的握力和靈活性 / 158
學習用手勢錶示語言 / 159
嬰兒學爬益處多 / 159
不要過早學走路 / 160
PART 09 8~9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8~9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64
給嬰兒添加肉末 / 164
主食類輔食的製作方法 / 164
少給孩子吃甜食 / 165
如何從食物中補充微量元素 / 168
8~9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69
寶寶需要自己睡小床嗎 / 169
能不能給寶寶用抗生素 / 170
關注寶寶的視力 / 171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7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72
小兒燒燙傷 / 173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74
練習用手腳爬行 / 174
練習拉物站起、坐下 / 174
訓練拇指和食指對捏的能力 / 175
發展辨彆物體差彆的能力 / 175
模仿發音,稱呼大人 / 175
PART 10 9~10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9~10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78
補充多種維生素要慎重 / 178
不要強迫嬰兒進食 / 178
什麼是無乳糖配方奶粉 / 179
9~10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80
帶嬰兒做一次口腔檢查 / 180
為嬰兒挑一雙閤適的鞋 / 180
做好寶寶日常口腔清潔 / 181
不要讓寶寶獨自待在浴盆裏 / 18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82
咳嗽 / 182
手足口病 / 184
營養失調癥 / 185
刺傷與抓傷的處理 / 185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86
學習單手扶物 / 186
練習放入和取齣 / 186
提高嬰兒的辨色能力 / 187
練習發音和迴應 / 187
PART 11 10~11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0~11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90
不要錯過嬰兒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 190
讓嬰兒學會拿勺子 / 190
鍛煉寶寶咀嚼能力 / 191
10~11個月可以添加的輔食 / 191
10~11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93
不要依賴學步車 / 193
正確護理乳牙 / 194
多到戶外玩 / 194
寶寶開窗睡眠益處多 / 195
預防寶寶形成“八字腳” / 195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96
肥胖癥 / 196
寶寶斜視 / 196
關節脫臼 / 197
異物嗆進氣管的緊急處理方法 / 197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98
練習自己站穩 / 198
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 199
學認圖卡 / 199
學會用手指錶示1 / 200
PART 12 11~12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1~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02
何時離乳閤適 / 202
離乳之後的配方奶粉選擇 / 203
引導寶寶不要偏食 / 203
11~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04
寶寶用藥注意事項 / 204
能給寶寶玩iPad嗎 / 205
哪些情況可以引起寶寶入睡後打呼嚕 / 206
注意護理女嬰的生殖器官 / 206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07
燙傷 / 207
支氣管哮喘 / 208
風疹 / 209
腳扭傷的處理 / 210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11
學搭積木 / 211
模仿動物叫 / 211
學認圓形 / 211
用動作錶演兒歌 / 212
PART 13 1歲1~3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1~3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14
1歲後寶寶每日飲食安排 / 214
每天保證喝一定量的奶 / 215
每天補充100毫剋~200毫剋鈣 / 215
注意寶寶飲食安全和衛生 / 216
不要給寶寶喂飯 / 217
吃零食要講究方法 / 218
幼兒為什麼會偏食 / 219
偏食的應對方法 / 220
1歲1~3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21
讓寶寶定時坐盆大便 / 221
學會用正確方法給寶寶擤鼻涕 / 222
讓寶寶穿閤適的內衣 / 222
耐心麵對寶寶學走路 / 223
給寶寶適量的硬物食用 / 223
不要給寶寶睡電熱毯 / 224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24
百日咳 / 224
地圖舌 / 225
口角炎 / 226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26
練習自己走 / 226
滾球和扔球 / 227
鼓勵幼兒塗鴉 / 227
學習上樓梯 / 228
PART 14 1歲4~6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4~6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30
養成吃飯專心的好習慣 / 230
雞蛋雖好不可多吃 / 230
寶寶為什麼會挑食 / 231
寶寶挑食的對策 / 232
防止寶寶食物過敏 / 233
1歲4~6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34
乳牙齣齊可以刷牙 / 234
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 235
帶寶寶乘飛機要注意安全 / 236
防止寶寶發生意外 / 237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38
小兒肺炎 / 238
腮腺炎 / 239
結膜炎 / 240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40
模仿打電話 / 240
學穿大珠子 / 241
引導幼兒記住事物的特點 / 241
用圖卡練習配對 / 241
PART 15 1歲7~9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7~9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44
先補鋅再補鈣 / 244
哪些幼兒容易缺鋅 / 244
1歲7~9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45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245
不要強製寶寶使用左右手 / 246
寶寶視力保護措施 / 247
防止寶寶尿床的辦法 / 248
彆讓寶寶跟著大人熬夜 / 248
夜間磨牙是病嗎 / 249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50
流行性感冒 / 250
口腔潰瘍 / 251
鼻齣血怎麼辦 / 251
夜驚癥、夜遊癥 / 252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52
玩沙子 / 252
學拍手數數 / 253
練習套圈 / 253
讓幼兒對漢字産生興趣 / 253
PART 16 1歲10~12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10~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56
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 256
適閤寶寶的菜肴製作方法 / 256
寶寶胃口不好怎麼辦 / 257
1歲10~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59
阻止寶寶做不能做的事情 / 259
幫寶寶刷牙,逐步樹立護牙意識 / 260
讓寶寶自然入睡 / 260
勤剪指甲勤洗澡 / 261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62
齲齒 / 262
寶寶發生急癥的處理原則 / 263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 264
過敏性鼻炎 / 265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66
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 266
學穿小珠子 / 266
玩球 / 266
PART 17 2歲1~3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1~3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68
2~3歲每日飲食安排 / 268
寶寶的三餐安排 / 269
不可給寶寶亂用營養素 / 269
2歲1~3個月日常護理 / 270
養成提早如廁的習慣 / 270
3歲以下最好不用油畫棒 / 270
教寶寶解扣子、係扣子 / 271
寶寶坐馬桶須知 / 27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72
急性喉炎 / 272
尿路感染 / 273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74
練習奔跑 / 274
嬰幼兒認識時間 / 275
練習手的精細技巧 / 275
給玩具娃娃穿脫衣服 / 276
PART 18 2歲4~6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4~6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78
改正寶寶不吃蔬菜的習慣 / 278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 279
2歲4~6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80
外齣購物時要防止寶寶走失 / 280
對待寶寶戀物的正確做法 / 281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82
水痘 / 282
瞼腺炎 / 283
過敏性皮炎 / 283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84
練習牽手單腳站穩 / 284
學會按大小順序排數字 / 285
練習塗色 / 285
搭三級樓梯 / 286
PART 19 2歲7~9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7~9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88
讓寶寶幫忙擺餐具 / 288
寶寶膳食不可缺粗糧 / 288
適閤寶寶的飲料 / 289
乳飲料不能取代牛奶 / 290
2歲7~9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91
為幼兒獨自睡覺做準備 / 291
學習穿脫外衣 / 292
教寶寶學用手紙 / 292
開始用牙膏刷牙 / 293
分清左右穿鞋 / 293
寶寶穿涼鞋要注意 / 293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94
維生素A缺乏癥 / 294
流鼻血 / 295
動物傷害的緊急處理 / 295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96
鑽洞 / 296
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 / 297
練習撕圖形 / 297
練習單腳站立 / 298
PART 20 2歲10~12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10~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300
寶寶食用油選擇 / 300
寶寶不能以湯食為主 / 301
2歲10~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301
帶寶寶參觀幼兒園 / 301
教寶寶洗手絹 / 302
學習自己收拾書包 / 30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303
寶寶做噩夢和怕黑 / 303
情感摩擦綜閤徵 / 304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305
手印作畫 / 305
練習跳遠 / 306
背兒歌 / 306
倒數數 / 309
PART01 0~1個月迎接天使降臨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新生兒的囟門
人的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嬰兒齣生時顱骨尚未發育完全,骨與骨之間相互銜接的部位存在著縫隙,頭的頂部及枕後部形成瞭兩個沒有骨頭、隻有頭皮覆蓋的特殊區域,醫學上分彆稱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前囟門大約為1.5厘米×2厘米,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有時能看到脈搏跳動。在齣生後的數月裏,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滿月時前囟門2厘米×2厘米。齣生6個月後,前囟門由於顱骨逐漸發生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1~1.5歲時閉閤。
前囟門閉閤得早晚反映著顱腦發育的情況,也在間接說明骨骼係統發育的情況。
如果前囟門小,並在寶寶6個月時即閉閤,這種情況常見於腦發育不全、畸形、遺傳病因素、維生素D中毒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寶寶前囟門比較小,也可能屬於正常現象。因此,要確定前囟門是否小,應結閤寶寶的年齡、頭顱外形、精神反應、智力和體格發育等情況進行綜閤分析。
如果前囟門大(大於3厘米×3厘米),1歲半以後仍未閉閤,這種情況多見於頭顱骨發育障礙或顱內壓力持續增高的病癥,如剋汀病、腦積水及先天性心髒病或嚴重營養不良所引起的發育遲緩。
後囟門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齣生時為0厘米~1厘米,部分嬰兒滿月時後囟門已閉閤,大多嬰兒在齣生後的2~3個月時閉閤。
囟門位於頭頂前部,是頭部骨骼之間的縫隙,呈菱形,在1歲以內是反映體內有無疾病的窗口。
新生兒的哭聲
在齣生之前,胎兒靠臍帶傳送媽媽血液中的養分為生,他的肺還不能工作,媽媽富含氧氣的血液和胎兒排齣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過胎盤進行交換;齣生後,嬰兒的呼吸係統和血液循環係統就不能再依賴媽媽瞭,他接觸到空氣,開始呼吸,心髒和肺開始循環運作。空氣充滿瞭他的肺部,肺泡擴張,發齣第一聲啼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嬰兒在前3個月哭得最多,平均每天哭的時間達120分鍾;4個月以後減少到每天哭60分鍾。一天之中,晚上睡覺前哭的時間最長(平均34分鍾),下午其次(24分鍾),上午較少(20分鍾),夜裏最少(10分鍾)。研究人員認為,導緻嬰兒哭的主要原因是中樞神經係統不成熟,而不是由於父母照顧不夠。
新生兒的嗅覺
新生兒嗅覺中樞與末梢早已發育成熟,對乳味有特殊的敏感性,如果聞到乳香會積極地尋找乳頭。新生兒在齣生後5天就能區彆媽媽的奶墊和彆人奶墊的氣味,如果擋住媽媽的臉,隻讓新生兒聞媽媽的奶墊,並不斷變換媽媽奶墊的位置,新生兒會準確地將頭轉嚮媽媽奶墊的一側。這種天生的高度發展的嗅覺能力能幫助新生兒認齣自己的媽媽。
新生兒對食物氣味的反應和對味道的反應一樣,與成人非常相似,這錶明對氣味的偏好也是與生俱來的。香蕉和巧剋力的氣味會使新生兒放鬆、愉快;而臭雞蛋的氣味會使他們眉頭緊皺。新生兒還能找到發齣氣味的地方,如果是不好的氣味,他們就避開那個方嚮。研究者把氨水放在齣生不到6天的新生兒鼻子前,新生兒很快把頭轉到另一側。
新生兒的聽覺
1.新生兒有驚人的語音分辨能力
國外的有關研究顯示,新生兒分辨聲音的範圍很廣。和聽純音相比,他們更喜歡聽復雜的聲音,如人說話的聲音或嘈雜的聲音。齣生幾天的新生兒已能分辨從低音到高音和從高音到低音的兩組音,也能區分齣哪些發音是兩個音節、哪些發音是3個音節。
有些新生兒能將媽媽的語音和傢裏其他人的語音區彆開來,當他啼哭的時候,聽到媽媽哄他的聲音便會安靜下來,彆人哄就不行。這種驚人的語音分辨能力為以後學說話、掌握人類語言提供瞭可靠的保證。
2.新生兒對聲音有定嚮反應
新生兒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後會轉動眼睛和頭去尋找聲源,如在新生兒耳旁柔聲呼叫或說話,醒著的新生兒會慢慢將眼睛轉嚮發聲的方嚮,特彆是媽媽的聲音齣現時,他的眼睛會轉嚮媽媽,因為他在子宮內聽慣瞭媽媽的聲音,對媽媽的聲音很熟悉。如果聲音頻率太高、強度過大,他的眼睛會轉離開聲源或用哭聲錶示拒絕這種刺激。
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如果能被及早發現,早日得到治療和訓練,不僅在治療上比較簡單,而且有的聽力可能會完全恢復。特彆是在剛齣生時就被發現,在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後,到3歲時可能恢復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因此,傢長要注意觀察新生兒,在傢裏,可用小塑料盒,盒內裝60粒大米,在新生兒的耳後30厘米處搖動。新生兒有皺眉、眨眼、轉頭、驚跳等動作,證明新生兒有聽力。也可以在平常觀察新生兒,當關門、突然大聲說話、開電視、開音響時新生兒也有上述反應,也能證明新生兒有聽力。
新生兒的視覺
1.還不能很好地聚焦
雖然眼睛的視覺功能在胎兒7個月的時候就具備瞭,但新生兒的眼睛還不能很好地聚焦,隻能看清眼前20厘米~38厘米處的物體,這個距離正好是媽媽給新生兒哺乳時和新生兒臉部的距離。雖然看東西不清楚,但新生兒處於安靜覺醒狀態時總是積極地注視周圍的事物。新生兒最喜歡看人臉,關注人臉的輪廓綫,注視點更多地停留在前額、頭發和下巴部位。研究發現,新生兒大腦中樞有一個部位能夠對人臉圖案做齣積極反應,即使是一些人臉的草圖,新生兒也能夠對其做齣反應。這種特殊的認知能力會幫助新生兒與媽媽建立起親密的聯係,對哺乳尤其有幫助。
除瞭人臉之外,亮光和運動的人或物體也是新生兒喜歡看的。新生兒對運動的物體特彆感興趣,能追著眼前水平方嚮運動的物體看,能在運動中發現周圍東西的遠近,但追視範圍小於90°,追視的速度也比較慢,準確性較差。
2.深度視覺還不夠發達
新生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製眼球的活動方嚮,但雙眼還無法協調運動,所以深度視覺不夠發達。直到3~5個月的時候纔能很好地進行兩眼協調運動,具備初步的深度視覺。
新生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製眼球的活動方嚮,但眼肌肉的控製力量還很有限,所以當他想關注一些距離更遠的事物時很容易齣現兩眼對視,即俗稱的“鬥雞眼”。
3.對紅色敏感
嬰兒從齣生的時候就能夠看見顔色,對於紅色比較敏感。用紅色吊環在齣生後12~48小時的新生兒頭上方作水平及垂直方嚮移動,有76%的新生兒能做齣用眼追隨紅環的反應。
新生兒的體溫
健康的新生兒正常體溫為36℃~37℃,春季、鞦季、鼕季上午為36.6℃,下午為36.7℃;夏季上午為36.9℃~36.95℃,下午為37℃。吃奶後、活動、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情況均可使新生兒的體溫暫時升高到37.5℃,甚至到38℃。
1.新生兒要注意保暖
新生兒的體溫中樞功能尚不完善,體溫不穩定,極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而齣現體溫時高時低的情況。新生兒的皮下脂肪較薄,體錶麵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因此要注意給新生兒保暖,尤其是在鼕季,室內溫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溫過低,新生兒為瞭維持正常的體溫會使血管收縮,並導緻耗氧量增加,減慢新陳代謝,持續的低溫環境容易引起新生兒硬腫癥。但也不要給新生兒穿蓋得太多,尤其是在新生兒發熱時,穿蓋得太多可引起高熱驚厥或抽風。
2.正確測量體溫的方法
給新生兒測量體溫有3種方法,即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溫,其中以腋下體溫測量起來最方便,也最常用。3種測體溫方法數值略有差異,依次相差0.5℃,即腋下36℃~37℃,口腔36.5℃~37.5℃,肛門內為37℃~38℃。
新生兒腋下有汗時應先用毛巾將汗液擦乾後再進行測試,以保證測試溫度的準確。
給新生兒測試體溫的時間以5~10分鍾為宜。
新生兒的大小便
1.新生兒的大便
一般嬰兒齣生後10~24小時內開始排胎糞,糞便呈黑綠色黏液狀。喂奶3~4天後會過渡為正常的大便,每日排便3~5次。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有的有少量白色的奶瓣。每天排便次數多少不一,有時一天1~4次,有時一天5~6次,甚至更多些。
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黃色,且多為成形便,每天1~2次,易發生便秘。
每個新生兒的大便規律都是不一樣的,隻要食欲好,精神狀態好,體重在恢復生理性體重下降後逐漸增加,就不用太擔心大便次數多一次或少一次,也不用過多地擔心大便是糊狀還是條狀。
如果新生兒的大便有以下問題要引起注意:
★糞便很稀且有臭味,同時伴有嘔吐、不吃東西等異常情況,這是腹瀉的錶現。腹瀉對新生兒的威脅很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不可耽誤,要立即請醫生診斷治療。
★如果在新生兒的尿布上見到血,可能是消化係統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疾病,這種情況也不能耽誤,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如果糞便中有其他不正常的東西令媽媽無從判斷時,也要去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機。
2.新生兒的小便
嬰兒齣生時腎髒發育還不完善,易發生新生兒水腫、低鈣血癥等。齣生後數小時開始排尿,每天尿10~20次,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尿酸較多時尿液可呈粉紅色。
齣生第一天的尿量較少,約10毫升,齣生後36小時之內都屬正常。隨著哺乳攝入水分,新生兒的尿量會逐漸增加,每日可達10次以上,日總量可達100毫升~300毫升,滿月前後可達250毫升~450毫升。
新生兒預防接種
免疫係統是機體執行免疫應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係統,包括胸腺、骨髓、脾髒、淋巴結等。當人體受到細菌、病毒等緻病因素的侵犯時,免疫係統就要有所反應,産生相應的對抗這些病源的免疫球蛋白和多種淋巴因子,以消滅外來的入侵者,保護人體健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免疫反應,俗稱“抵抗力”。預防接種就是利用人體抵抗疾病的這種反應原理,將一些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滅活或減毒,製成疫苗,這些疫苗可刺激人體産生相應的免疫力,達到預防、控製和消滅某些傳染病的目的。計劃免疫就是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
孩子齣生第一個月要接種兩種疫苗,一種是乙肝疫苗,另一種是卡介苗。
1.接種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全程共接種3針,齣生24小時之內注射第一針,滿月後注射第二針,6個月後注射第三針。新生兒、兒童和成人接種部位均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接種後一般反應輕微,少數可能齣現低熱,接種部位紅腫、壓痛等癥狀,一般均在1~2天內消失。
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以及對青黴素、磺胺等藥物過敏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低體重、早産、剖宮産等非正常齣生的新生兒,暫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雖然乙肝疫苗對這部分新生兒並無害處,但因其自身的體質狀況易發生偶閤事件,因此最好推遲接種時間。
2.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産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凡是足月新生兒均應在齣生後24~72小時內完成卡介苗的接種。接種後約1~2周,局部會呈現紅色小結節,以後逐漸長大,微有痛癢,但不會發熱;6~8周會形成膿包或潰爛,不必擦藥或包紮,但局部要保持清潔,衣服不要穿得太緊。如有膿液流齣可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拭淨,不要擠壓。2~3個月會愈閤結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脫落,不可摳掉。痂皮脫落後留下一個微紅色的小疤痕,以後紅色逐漸變成膚色。嬰兒3個月時應到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所做結核細菌素試驗,以檢查接種是否有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