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25.00
著 譯 者: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齣 版 社: 建築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0-10-01
版 次: 第一版
標準書號: 1511217913
頁 數: 148
開 本: 32開本
裝 幀: 平裝
本規程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結構計算、杆件和節點的設計與構造、製作、安裝與交驗等,包括瞭空間網格結構的定義、網格形式、計算模型、穩定與抗震分析、杆件和各類節點的設計與構造要求、製作安裝與交驗。 本規程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700號公告批準、發布,自2011年3月1日起實施。原行業標準《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7-91和《網殼結構技術規程》JGJ61-2003同時廢止。
1 總則; 2 術語和符號; 3 基本規定; 4 結構計算; 5 杆件和節點的設計與構造; 6 製作、安裝與交驗。附錄A 常用網架形式;附錄B 常用網殼形式;附錄C 網殼等效網度的計算;附錄D 組閤網架結構的簡化計算;附錄E 網殼結構穩定承載力計算公式;附錄F 多維反應譜法計算公式;附錄G 用於屋蓋的網架結構竪嚮地震作用和作用效應的簡化計算;附錄H 網殼結構水平地震內力係數;附錄J 嵌入式轂節點主要尺寸的計算公式;附錄K 橡膠墊闆的材料性能及計算構造要求。本規程用詞說明。引用標準名錄。附:條文說明。
當我拿到《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這本書時,我心裏最期待的是能夠找到關於如何建造齣那些宏偉、輕巧又美觀的網格屋頂的“秘籍”。這本書厚重而紮實,封麵設計樸素,但內容卻充滿瞭技術的力量。 我首先翻閱的是關於“材料”的章節。書中詳細列舉瞭適用於空間網格結構的各種鋼材和連接件的性能指標、檢驗方法以及選用原則。這讓我認識到,要建造齣堅固可靠的網格結構,對材料的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絕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接著,我詳細閱讀瞭“結構分析”和“構件及節點設計”的部分。這裏的條文和公式很多,雖然我並非專業工程師,也能感受到其嚴謹和科學。它清楚地說明瞭如何計算荷載、如何分析結構的受力情況,以及如何設計承受各種應力的杆件和節點。這讓我瞭解到,這些漂亮的結構背後,是無數次嚴謹的計算和精密的配閤。 令人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施工技術”章節。這部分內容詳細描述瞭構件的加工、運輸,以及現場的安裝過程。例如,關於構件的精度控製、拼裝的順序、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等,都做瞭非常具體的規定。這讓我在想象建造過程時,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有瞭更清晰的畫麵感。 總而言之,《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是一本為空間網格結構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的權威性技術文件。它內容全麵,覆蓋瞭設計、計算、製造、安裝等各個環節,為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提供瞭堅實的技術依據。這本書就像是為行業內人士量身打造的一份“操作指南”,幫助他們剋服技術難題,建造齣更多高質量的工程。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充滿現代感和科技感的建築結構印象深刻,特彆是那些跨度大、造型獨特的空間網格結構。拿到《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這本書,我最想瞭解的,便是它是如何確保這些結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的。 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詳實,幾乎涵蓋瞭空間網格結構設計的各個環節。比如,在“結構設計”部分,它對不同類型的空間網格結構,如平麵網格、球形網格、殼體網格等,都給齣瞭明確的設計原則和計算方法。這讓我在看到各種不同形態的網格屋頂時,能夠對其背後的設計思路有一個大緻的瞭解。 書中關於“節點設計”的章節,對我來說尤其具有啓發性。它詳細介紹瞭各種連接節點的構造形式、受力性能以及設計驗算要點。這讓我明白,看似簡單的節點,卻是整個結構體係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其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結構的整體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我對書中關於“施工安裝”的規定也印象深刻。它不僅指導瞭構件的加工和運輸,還對現場的拼裝順序、方法、以及質量控製措施做瞭詳細的說明。這讓我意識到,一個宏偉的空間網格結構的建成,離不開嚴謹的施工組織和精密的現場作業。 總體而言,《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是一本為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權威技術指南。它以其科學的理論體係、嚴謹的計算方法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為空間網格結構的推廣和應用提供瞭堅實的技術支撐。對於每一個希望深入瞭解此類結構的人來說,這本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評分作為一名對建築設計抱有濃厚興趣的旁觀者,我偶然接觸到瞭《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專業度”和“嚴謹性”。翻開目錄,我看到諸如“荷載和作用”、“結構分析”、“構件和節點設計”等章節,每一個標題都透露齣深厚的技術內涵。 我嘗試閱讀瞭其中關於“荷載和作用”的部分。書中不僅區分瞭各種類型的荷載,如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等,還詳細說明瞭它們在空間網格結構設計中應如何取值和組閤。這讓我瞭解到,一個看似簡單的屋頂,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需要將各種可能的自然因素都納入計算範圍。 在“結構分析”章節,我看到瞭各種復雜的計算方法和理論。雖然我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數學推導,但我能感受到,對空間網格結構進行準確的力學分析是確保其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關鍵。書中提供的各種分析手段,無疑為工程師們提供瞭強大的工具,以應對各種復雜的結構形式和受力情況。 我對其中關於“構件和節點設計”的部分尤其感興趣。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杆件的規格、連接件的類型以及節點的構造方式。書中提供的圖例和技術要求,讓我在腦海中勾勒齣空間網格結構是如何由一個個獨立的構件連接而成的。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搭積木”,而是一門精密的工程藝術。 盡管我並非該領域的專業人士,但《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依然能讓我感受到其強大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它像是一本“建築結構百科全書”,將空間網格結構的方方麵麵進行瞭係統化的闡述。對於渴望瞭解現代建築幕後奧秘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扇開啓知識大門的鑰匙。
評分一本厚重的技術規程,當我翻開《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條文、圖錶和公式。作為一名初涉空間網格結構領域的工程師,我感到既興奮又有些畏懼。興奮的是,終於有瞭一本權威的參考資料,能夠係統地學習和掌握這一先進的建築結構技術。畏懼的是,這些內容看起來如此專業和嚴謹,我能否真正理解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是我內心最大的疑問。 細讀下去,我開始體會到這本規程的精妙之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要求羅列,更像是一套嚴謹的“操作手冊”,指導著從設計、計算、製造到施工安裝的全過程。比如,關於網格結構節點的設計,它詳細闡述瞭不同連接方式的受力特點、設計參數以及驗算方法,甚至還提供瞭大量的典型節點詳圖,這對於避免設計中的“拍腦袋”決策,確保結構的可靠性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規程中對材料性能的規定非常具體。不同的鋼材牌號、連接件的材質、焊縫的質量等級,都被一一明確,並且附帶瞭相應的檢測方法和要求。這讓我意識到,空間網格結構的成功,離不開每一個細微環節的把控。正如蓋房子要用好的磚石,建造堅固的網格結構,對材料的質量要求自然不容小覷。 在施工安裝部分,規程同樣詳盡。它不僅指導瞭構件的預製和運輸,還對現場拼裝的順序、方法、以及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做瞭詳細規定。這對於解決空間網格結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難題,如精度控製、臨時支撐、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在高空完成連接等,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指導。 總而言之,《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是一本對任何從事空間網格結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都不可或缺的寶典。它以其科學性、係統性和實用性,為行業內的技術交流和工程實踐搭建瞭一個堅實的基礎。雖然初讀時會感到信息量巨大,但隨著理解的深入,你會發現它蘊含著豐富的智慧,是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關鍵所在。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在體育場館、展覽中心等大型建築中常見的、造型優美的空間網格結構充滿好奇。當我拿到《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時,我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態去翻閱。這本書的排版確實非常規整,每一章節都邏輯清晰,從基礎概念到具體應用,循序漸進。 在瀏覽關於杆件和節點設計的章節時,我被那些精密的計算公式和圖示深深吸引。書中不僅給齣瞭各種受力模式下的計算方法,還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節點的構造形式和選型原則。這讓我對工程設計的嚴謹性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過去,我總覺得這些漂亮的屋頂結構是“憑空而生”,現在纔明白,背後是無數個數據和公式在支撐。 我對書中關於材料選擇和質量控製的部分尤為關注。它詳細列舉瞭不同等級的鋼材,以及它們在空間網格結構中的適用範圍。這讓我意識到,看似簡單的鋼管連接,背後卻有著對材料強度、韌性等一係列性能的嚴格要求。書中提及的各項檢測標準,也讓我看到瞭保障結構安全背後的細緻工作。 即便我不是專業的設計師,閱讀這本書也能感受到它在實踐層麵的指導意義。例如,關於構件的預製、運輸以及現場的安裝順序,都做瞭非常具體的說明。這讓我能夠想象齣,在建造大型體育場時,這些龐大的結構是如何被一步步地搭建起來的,並且是如何確保精度和安全的。 總的來說,《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書。它不僅僅是專業人士的工具書,對於對建築結構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也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復雜建築背後科學原理的科普讀物。雖然內容專業,但其清晰的結構和詳實的例子,讓“外行”也能窺見“門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